02.25 战疫中的“天眼” ——记恩施市疾控中心流调队的娘子军

(通讯员 赵小燕 李晓辉)“三张办公椅,一张薄毛毯,满脸倦容、身材瘦小的身影就这么静静地临时躺在办公室里……”这是2月8日恩施市疾控中心黄静的同事偷拍的她连续几天几夜加班后的一个稍作休憩的场景。

黄静是传染病管理科科长、本次恩施市新冠流调队队长,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兼中心二支部纪检委员,在我市新冠疫情初期她就带领她的流调队员们冲在了“疫”战的最前沿,每天不停地辗转奔赴在各个流调、信息监测战场。为了有效地阻止疫情发展,为了及时为指挥部提供疫情防控决策的科学依据,她像“天眼”一样每天不停地盯在电脑前面,在成千上万个流调、检验数据中捕捉分析疫情中的关键信息,形成全市的疫情流调报告。

凌晨回家,她的老公开门的第一句话就是“老婆,辛苦啦!”随后准备好热水让她回家后能够舒舒服服洗个热水脸,消除一天的疲惫。第二天早上老公准时为她做好爱心早餐,因为他知道她又会奔赴战场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晚上凌晨回家,在这场“疫”战中已经成为她大多数时间的常态。家人微信群里年迈的老母亲满怀忧心的视频叮嘱到:“要做好保护,要注意休息!”妹妹说:“姐姐,真棒!”

“共产党员冲在前”已成为这只战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党员廖红春,夫妻双双战斗在疫情一线,丈夫是恩施市中心医院东门分院隔离区的医生,她本人是中心流调队队员,家中年仅5岁的女儿已经20多天没有见到爸爸妈妈了,想念父母的她在电话里对妈妈说:“妈妈,你说20天就回来,我每天都数了的,今天已经20天了,你什么时候回来陪我呀?”听到女儿的话,她强忍着眼泪哄着女儿说:“快了,等妈妈工作忙完就来陪你。”她不顾左腿水肿不断的往返在疫情一线。

党员谢良娇战疫初始便给亲朋好友一一打电话推迟婚期,坚守在疫情最前沿……,在中心“共产党员冲在前”的引领下,队员们也毫不落后,如郑春艳,老公在恩施州中心医院急诊科一线,为了这场“疫”战,夫妻俩商量后决定把正在上初中的女儿托管到亲戚家照看。流调中碰到不配合的患者隐瞒活动情况时,队员们还要像福尔摩斯探案般的仔细揣摩患者语言,找出言语中的破绽,抽丝剥茧追寻患者发病前后的活动轨迹,找出密切接触者,并及时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工作,减轻患者的焦虑情绪。

为了全市人民的健康,在这场新冠肺炎的“疫”战中,恩施市疾控中心流调队员们舍小家、顾大家,逆行而上,舍身忘我,演绎着疾控人的责任与担当,毫不犹豫、任劳任怨地冲在战斗的最前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