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中国的洲际导弹最远的射程有多远?

一休微视


世界第一枚真正意义上的洲际弹道导弹R-7诞生自今,洲际弹道导弹已经成为一张重要的杀手锏,是拥有国最后的底牌,一般不会轻易打出。洲际弹道导弹能够携带一枚至多枚核弹头,能够攻击5500千米以外的敌对国家。俄罗斯的R-36M拥有全世界最远的16000公里的射程,美国的UGM-133“三叉戟”最远射程为11300公里,我国射程最远的洲际弹道导弹为东风-5乙,资料显示射程可达15000公里。

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是我国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采用两级液体燃料发动机,于1980年5月18日试验成功,导弹飞行9070公里,其后不断改造升级。到1983年,射程进一步达到13000公里,并且具备携带6枚分导式多弹头,该型号也就是“东风-5A”。即使从我国最南端发射,东风-5系列也能够打击美国全境。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的诞生,让我国拥有了能够攻击美国的核武器,改变了美帝欺凌我们没有能够攻击其本土而对我国嚣张跋扈的态度。

对于“一小时打遍全球”这个概念,目前还没有那个国家的洲际弹道导弹能够做到,地球周长为40075公里,半圆周取个整也就是20000公里,这也就是洲际导弹需要达到这个射程才能够打击到地球的每一个点。但从射程来看,最远的R-36M也无法做到这一点。那我们就看看东风-5能不能在一小时内发射到击中最远的目标?

有资料显示,采用液体燃料的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在发射前需要2小时来加注燃料。尚且不说一小时内能不能打遍全球,发射的准备工作都没有完成,对于二次核反击来说有一定的不足。因此,使用固体燃料的东风-31和东风-41便能够很好弥补这一不足。那么从点火发射到命中目标一小时内能够完成吗?

东风-5首次发射用时29分57秒完成9070公里的飞行距离,全程飞行就当匀速飞行来看,早期的东风-5完成15000公里距离的飞行只需要40分钟这样。经过改进的东风-5系列洲际导弹应该也能在40分钟左右完成打击敌方的任务,一小时内从发射到打击全球范围绝大部分国家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最后▼

东风快递
使命必达


军见


随着10月1日我国盛大阅兵庆典仪式结束,受万众瞩目的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终于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毫无疑问,东风41是我国火箭军中综合性能最强大的洲际弹道导弹,国际社会甚至称它是全世界战斗力最强的固体燃料洲际导弹,抛开其他性能不谈,东风41的射程秒杀全球所有同类装备,据某战略核专家介绍,它的最大射程已经突破15000公里,仅这一点就让其他大国羡慕不已。

事实上,东风41不仅在射程上完胜其他对手,其整体指标均比其他国家的洲际导弹要强,据了解,东风41至少可以携带12个50万吨TNT级别的核弹头,而美俄洲际导弹大部分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例如,亚尔斯洲际导弹一般情况下只能携带3-4枚15-25万吨TNT级别的核弹头,经过改装后,它最多也就能携带8-10枚分弹头,且核弹头当量还要降低。东风41的最大飞行速度突破25马赫,中段飞行速度也能达到10马赫,这个数据与美俄导弹处于同一水平;此外,很多人比较关注东风41的命中精度,不夸张得讲,东风41的精准度完爆美俄洲际导弹,专业人士认为,东风41的圆周精度约150米,而俄制亚尔斯的精度约为150---250米,至于美国“民兵”洲际导弹,由于它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产物,所以精度相对较差,无论民兵3携带哪种核弹头,其圆周精度都不会低于185m,尤其是携带MK-12分导弹头时,其圆周精度只能达到370---450m。

那么,东风41可以到达全球任何地方吗?我认为东风41在理论上具备这个能力,很多人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赤道周长4万公里,就算折一半也有两万公里,以区区15000公里的射程,东风41根本不可能触及全球的任意角落。话虽如此,赤道只是地球的最长距离,当针对某个地区的目标时,我们完全不需要考虑动辄两万公里的距离,要知道,我国东西跨度5200公里,南北跨度5500公里,如果距离够不上,我们完全可以更改部署地点,为了达成目标,我们甚至可以把东风41部署在南部海域的一些岛礁上。

再者,东风41是洲际弹道导弹,我们完全可以增大其推力,调高弹道,如此一来,射程还会再加一点。当然了,说句实话,东风41目前主要是用来携带分导弹头的洲际导弹,可如果把分导弹头换成大当量单弹头的话,其射程还会再加,多重因素叠加,覆盖全球自然不是问题,从这一点来讲,外媒认为东风41可以覆盖全球的说法并无不妥。

另外,东风41是否可以在1小时内到达全球?这个问题的答案也非常肯定,要知道,东风41可以在十几分钟内覆盖欧洲大部分地区,20分钟内飞到纽约上空,就算把其他地方考虑在内,1小时也足矣。

在此,我要回答一些网友的一个问题,很多网友曾经拿“撒旦”与东风41相比,他们认为,“撒旦”最大射程18000公里,可携带2500---3000万吨级核弹头,因此它才是全球最强。其实不然,“撒旦”本身是一款液体燃料洲际导弹,严格意义来讲,它与东风41不属于一类范畴,而应该与东风5B及后续研发的东风51系列来比较,如果强行比较的话,“撒旦”所携带的2500万吨核弹头属于单弹头,这种情况下,核弹头的当量当然很大,在液体燃料作用下,它也非得更远。可是,在强调核弹头小型化的今天,各国洲际导弹更加注重分导能力,基于此,核弹头的当量会变低,有效载荷和射程也会相应减少或降低,因此,如果让“撒旦”携带分导弹头,后者的当量不会超越东风41,其射程也没有18000公里那么吓人,事实如何,大家可以关注一下“撒旦”的改进型“萨尔马特”。


尊重客观事实,探究事件真相,我是兵器世界,欢迎关注


兵器世界


中国的东风5B导弹导弹,采用增强型发射模式携带轻量的单枚700公斤300万吨TNT当量弹头可以打15000公里。

这是我们射程最远的打击方案。不过,还是无法打遍全球的,看图:

从我们西北的导弹发射基地发射东风5B导弹,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是无法覆盖的,但除了南美世界上所有地区都是在东风5B的魔爪之下。

至于1个小时是不是可以飞到最远距离,咱们可以模拟计算一下。

电影终结者中洛杉矶被飞弹攻击,那么咱们就计算一下飞到洛杉矶要多久,以及会造成多大的伤害。

从我们的导弹发射基地到洛杉矶的飞行距离是11580公里。

导弹会掠过从美国西海岸进入美国,中途擦过波特兰、越过旧金山,然后坠入洛杉矶,在地图上的红点就是导弹的毁伤范围。


先计算时间:

东风导弹采用两级液体燃料发动机,增强方案发射起飞重量185吨。第一级和第二集火箭都是使用四氧化二氮+偏二甲肼作为火箭燃料。


这个方案其实也用于我们的长征2号运载火箭发射。用于发射近地轨道卫星。


和运载火箭不同的是东风5B在射向目标的时候并不进入地球卫星轨道而是形成弹道抛物线轨道。这样东风5B的最高飞行高度不会超过200公里。发射过程中,第一级推进火箭会在3-4分钟内烧完,这时候东风-5导弹已经脱离大气层具地面150公里左右。速度可以达到每秒4000米左右。

在脱离大气层后东风导弹的第一级火箭被抛弃掉,第二级火箭发动机开始点火继续加速导弹。导弹以抛物线的路径继续飞行。在90秒左右的时间内东风导弹的速度就已经达到了每秒6200米左右的速度。

由于大气层外没有阻力导弹将以这个速度持续飞行。


28分钟的时间内,导弹弹头飞行了10310公里,进入末端,在地球重力加速度的不断作用下导弹继续加速,直至触地的时候速度已经达到一小时23500公里。


整体飞行时间大约是36分钟多一点,就可以在洛杉矶看到这样的情景


一枚弹头穿过云层直接落地。

整个的过程在37分钟以内,恰如题主所说,我们导弹可以在一个小时内打遍大部分地球。


而这枚300万吨的弹头也基本可以覆盖洛杉矶的全部区域。

这么大的区域,结合洛杉矶的人口密度,大约会有97万人直接死亡。


是不是很恐怖?


军武数据库


中国众多导弹中射程超过8000公里可以成为“洲际导弹”大概有东风-31A、东风-31AG、东风-5(似乎已经全部退役)、东风-5A/B/C、东风-41以及巨浪-2甲/乙等型号。

目前,我国众多现役导弹中,能成为为洲际导弹(射程大于等于8000公里)的也不在少数,大致有陆基东风-31A、东风-31AG、东风-41、东风-5A/B/C以及潜射巨浪-2甲/乙等多款洲际弹道导弹,而这些导弹中射程最远的当属东风-5C洲际弹道导弹!

东风-5系列一直是我国的陆基发射井发射的洲际弹道导弹,而东风-5C则是这一系列的最新款,其采用两级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作为动力,第一级为四台发动机并联,第二级则是单台发动机加游动发动机。

由于东风-5C采用固定发射井发射,不用进行小型化,所以其发射最大重量超过了150吨,最大射程则达到了1.3-1.5万公里,最多可以携带10枚分导核弹头或者一枚3000千克的400万吨级TNT当量的热核弹头。

为了提升打击精度,东风-5C洲际导弹采用了捷联惯性+光纤陀螺+弹载计算机+星光制导+北斗卫星导航的制导方式,命中圆概率误差半径在200米以内,如果携带10枚分导核弹头的打击方式,东风-5C全部弹头可以对60万平方公里范围内进行全覆盖式打击!

不过关于我国洲际导弹的官方数据非常少,唯一可查的速度数据就是1980年的东风-5首次进行的全程试验,东风-5从酒泉发射打击南太平洋图瓦卢海域附近,随便找个地图测量的话两地之间的地面距离约为9300公里,二当时媒体报道东风-5洲际导弹从发射到击中目标用时30分钟,约1.86万公里每小时。

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洲际导弹的速度有了不小的提升,大致可以推测最新型号的东风-5C平均速度在20马赫左右,1.5万公里的全程飞行时间约在37分钟左右。对于2万公里的地球半周长,1.5万公里的射程加上我国的国土面积,理论上37分钟是可以打遍全球的。


天下布武


中国所研制的洲际弹道,完全有能力覆盖全球,其中最为著名,射程也最远的两款,就是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和东风-5B洲际弹道导弹。

东风-41作为“东风快递家族”最负盛名的一员,就在2018年还被外媒评价为“世界第一弹道导弹”,而作为我国研制的一种三级固体燃料机动型洲际弹道导弹,东风-41是完全能够覆盖美国的,所以这款“大国重器”也成为了威慑美国等宵小之辈不敢轻举妄动的最佳利器。

东风-41导弹的立项从1984年就开始了,工程编号204,最早是为了加强陆基战略的核威慑力量,并拥有对周边邻国的打击能力,但随着要求的变化,东风-41倍用来替换性能逐渐开始落后的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上世纪90年代也是东风-41技术突破的集中10年:1991年东风-41的固体燃料技术被突破;1994年高层弹道导弹试射成功;1999年完成对美国本土的计算机试射模拟,直到2010年开始陆续交付部队以及2016到2017年正式服役。

据信,东风-41导弹可以携带大约10枚以上的分导式多弹头,即多目标重返大气层载具,是多弹头发展的一个方向。在东风-41的鼻端装载有数枚核弹头,它们被设定各自攻击不同的目标,而在增加核弹头数量的同时,也无疑提高了反弹道导弹的拦截难度。而东风-41最大下落速度可以接近25马赫,目前国际上尚无任何国家的导弹拦截系统能有本事对东风-41进行拦截。

无法拦截是一点,另一点是其超远射程,东风-41可以进行机动发射,公路版本的东风-41和铁路版本的东风-41的诞生就能让咱们的这款导弹在祖国的任何地方进行发射,而其14000千米甚至15000千米射程的超大半径已经可以让东风-41精准打击地球上任何一个目标。东风-41的圆周偏差率在150米左右,但在核武器面前,150米的误差算是误差吗?

东风-5B是东风-5型洲际弹道导弹的改进型,能够携带4-6枚分导式弹头,只不过和东风-41不同,东风-5B采用的是三级式液态燃料火箭,体型巨大,每次发射前需要填装燃料,且只能通过发射井的发射方式来发射。总体分析来看,东风-41更为先进,战略威慑能力更大,但是东风-5仍然能够凭借其震撼人心的庞大体型让他人望而生畏,且东风-5推力和性能相比于东风-41而言,要稍微优秀一些。

有人常常把东风-41、东风-5B和美国的LGM-30G“民兵-3”型洲际弹道导弹相比较,但是美国的“民兵-3”已经服役接近50年,濒临退役的风险,且其也身为美国陆军的陆基核打击三位一体的“唯一成员”。

另外,“民兵-3”的最大射程为13000千米,最大下落速度是23马赫,都略微逊色于中国的东风-41,所以我们绝对可以自豪地称,我们拥有世界上最为强大的远程洲际弹道导弹,这也是美国不敢在我们面前太过嚣张的原因。

这么好的东西早在2017年就已经服役了,并被部署在河南,首批一个旅大约拥有16枚东风-41导弹。因为河南位于中国的最中央,无论需要向哪个方向发射武器,都是最平均的,而如果有特殊需要,东风-41也会通过公路与铁路进行快速机动作业。

而即使我们已经拥有了综合能力更强的东风-41,我们仍然需要东风-5B以及5C的存在,一来是东风-41的制造成本更高,各型导弹混搭更加有威慑力:二者是战场分工:主动进攻靠东风5,而二次核反击的话,东风-41则更加擅长。


科罗廖夫


提起洲际弹道导弹,相信每个中国人都会自豪地说出“东风”。通常洲际弹道导弹指射程大于8000公里的远程弹道式导弹,它是一个国家战略核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核三位一体中两极的重要条件。

而作为东风系列中的“明星”-东风41型(北约代号CSS-X-10) - 洲际弹道导弹,其是中国目前最先进洲际弹道导弹,具有研制周期短,可靠性高,反应速度快,机动性能好,精度更高等特点。

央视最近也罕见地披露了具体的画面及研制细节。试射的最新型的东风41洲际核导弹准确命中了位于中国西部沙漠的靶场区,这也是中国从2012年以来第8次试射东风41,通过频繁试射,东风-41已经证明了可靠的核威慑能力。

根据央视报道,东风41弹道导弹可能将于明年年初服役,导弹专家杨乘军专家还透露过东风41试射从无失败记录。而杨承军的身份是中国导弹技术专家,核军控和核战略专家、量子防务首席科学家。东风41在6年时间内进行了8次试射,已经有条件定型服役,将在2018年大规模部署。后续将还会有新的试射验证导弹的可靠性。

它的射程射程据传可以高达14,000公里。而飞行速度更是达到了惊人的每小时30000公里,即东风41导弹每秒钟就可飞行8.3公里。有人曾计算过,照此速度的话,东风41飞抵英国伦敦仅需16分钟,而飞往美国纽约也只需要21分钟。

而纯粹从理论上来说球赤道周长4万公里,1/2周长即2万公里。中国东西跨度5200公里,南北最大距度5500公里,射程1.4万公里的导弹在不离开中国陆地的前提下,理论上还是会有很小的盲区,但范围已经非常小了。南美洲距离中国最远(地理位置处于地球球面的正对面),如果说打不到,那么基本就是南美了。不过南美打不打得到实在没啥太多影响,南美国家跟中国基本没什么利益冲突,真要打还可以用核潜艇。


利刃号


以洲际导弹的飞行速度来说,一小时打遍全球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前提是该洲际导弹的射程足够大。通常所说的“某款洲际导弹可打击全球任何一点”,并不是真的能打到全球任何一点,而是指该款洲际导弹在本土部署,能够打到任一国家的任一地区。简单说就是,需考虑部署地、打击目标地、导弹射程。

东风5B的射程比东风5大大提高,这主要得益于长征2C火箭的技术基础——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相通。弹道导弹与运载火箭最大的不同是:弹道导弹并不进入地球卫星轨道,它的弹道是抛物线轨迹。也就是说,东风5B的最高飞行高度(抛物线最高点距地)不超过200公里。东风5B洲际导弹采用两级液体燃料发动机,当它发射升空后,第一级推进火箭会在4分钟内烧完,距地面约150公里左右,速度高达4000米/秒。



第一级推进火箭被抛弃掉后,第二级火箭发动机点火、工作,导弹继续加速——东风5B在中段的最大速度达6200米/秒。这还不是导弹在整个飞行过程中的最大速度,进入末端之后,受重力影响,导弹继续加速。推算:如果打击目标为洛杉矶,自东风5B点火发射开始计时,大约需36分钟即可打到目标——在洛杉矶头顶空爆。当然了,以上并非是东风5B洲际导弹的真实数据,这是根据官方发布的信息、数据推算而得——只能做为参考,五个核大国都不会公开真实的数据、信息。


但可以确定:只要射程够,一小时打遍全球没任何问题。根据目前已知的信息,我国射程最大的洲际导弹不是参加朱日和“沙场点兵”的东风31AG,也不是最神秘、最新型的东风41,而是使用液体燃料的东风5B。东风5B储存在固定的发射井中,并不具备机动能力,射程可覆盖美国全境,可携带分导式多弹头,突防能力得以大大提高。2015年9月3日,改进型东风5B(又称东风5乙)参加了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


东风5B洲际导弹,如果是采用增强型发射模式,射程为1.5万公里。当然了,洲际导弹想要达到它的最大射程,那就必须降低其载荷——载荷影响射程。这已经是我国射程最远的洲际导弹了,但还无法“打击全球任何一点”,或者说“无法打遍全球”——如果从西北的导弹发射基地发射,东风5B的射程并不能覆盖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除此之外,其它地区都在东风5B的射程之内——除大部分南美洲地区,“可打击任何一点”。

东风5B虽不能“打击全球任何一点”,但其对于我国来说,足以够用。目前,只有五大常任理事国,也就是五个合法的拥核国家,才拥有洲际导弹(射程超过8000公里)。印度宣称其“烈火5”为洲际导弹,还不够格——即便是印度的数据不存在水份,烈火5的射程也不超过5000公里,距离洲际导弹还有段距离。能否“打遍全球”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能够确保我国不会遭到核威胁、核讹诈,这就足矣。



儒道之主


中国目前射程最远的洲际导弹是东风-5乙(DF-5B)洲际弹道导弹,射程在1.3万-1.5万公里。除此之外还有1.12万公里的东风-31A(DF-31A)洲际弹道导弹、8000-1.1万公里的巨浪2(JL-2)潜射洲际弹道导弹、1.2万-1.4万公里。当然了,最远射程前提是降低载荷,满载荷是打不出这个射程的。所有叙述都是根据已经公开的资料进行整理的,喜欢喷泄密的麻烦自己多关注一些军事类消息。

东风-5B

东风-5B是中国第一代洲际弹道导弹的改进版,二级液体燃料导弹,固定发射架/发射井发射,最大发射重量180-200吨,有效载荷5吨,最大射程12000-15000公里。相比于原版东风-5,东风-5B具备了分导式多弹头能力。下图为9.3大阅兵中受阅的东风-5B,这是该导弹首次亮相

东风-31甲(DF-31A/AG)

东风-31甲是在东风-31洲际弹道导弹改进而来,属于第二代洲际弹道导弹,采用车载公路机动发射,三级固体燃料,发射重量41-46吨,具备3-5枚分导弹头携带能力。最大射程11200公里(AG型)。该导弹在2017年9月1日建军90周年阅兵中亮相。

巨浪-2乙(JL-2B)

巨浪-2乙是在巨浪2潜射洲际弹道导弹改进而来,战略导弹核潜艇携带,三级固体燃料,发射重量50-56吨,最大射程8000-11000公里。

东风-41

东风-41洲际弹道导弹推测2018年部署,公路/铁路机动发射,三级固体燃料,发射重量小于60吨,具备10枚分导弹头携带能力。最大射程推测为12000-14000公里。

最后说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最大射程是不能够实现满载的,大载荷势必要消耗射程。举个例子,美国UGM133A三叉戟潜射洲际弹道导弹,该导弹虽然拥有12000公里的最大射程,但是此时只能携带不多于8个10万吨当量的W76型热核弹头,而在2.8吨满载情况下那么射程降到7800公里。同理,上述各洲际导弹最大射程势必要削减弹头数量或降低弹头爆炸当量。

第二个问题,开头我也说了,所有叙述都是根据已经公开的资料推定的。但是像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大国重器都属于最高等级机密,能给你公布一些高清照片就很好了,不要指望他们完全公布参数,即便公布的那些也不一定准确。所以这些东西我们大致有个了解就行,最关键是别人有的我们也有,别人能打1万多公里我们也能,这就足够了。


雏菊西瓜Peterpan


就目前来看,中国火箭军部队装备的各型弹道导弹,无论是在装备数量上还是导弹性能上,都是世界顶尖水平的,并且中国也是目前世界上装备近中程弹道导弹技术水平最高的国家,且没有之一。

也随着近些年来,中国军事国防工业的飞速发展,中国火箭军装备的洲际弹道导弹的相关型号也越来越多了,目前不仅装备了射程几乎可覆盖全球的液体"东风"5B型洲际弹道导弹,还装备有突防能力极强的固体"东风"31系列型洲际弹道导弹。


至于提问之中问到的,由中国自主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的洲际弹道导弹,是否具备一小时打遍全球的能力。就目前来看,显然中国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并且就算在全世界范围内,也没有哪个国家现在真正具备这样的能力。


虽然中国火箭军部队装备的洲际弹道导弹目前还不具备这样的能力,但是在洲际弹道导弹的相关命中精度上和弹头的突防能力上,中国国防工业也是下了大力气去进行相关的开发设计的,并且中国火箭军部队装备的洲际弹道导弹,也具备了和美俄同类型洲际弹道导弹相似的性能指标,及最大射程达到了11000千米这一等级,且命中精度的圆概率差也在100-200米左右的范围上。

也据网上相关的新闻媒体报道称,由中国独立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新一代固体洲际弹道导弹“东风”41型,目前已经通过了颇为严苛的弹道定型测试,开始小批量的装备中国火箭军部队,用不了多久就可以生成实际的作战能力。


航空君


洲际导弹指的是射程在8000公里以上的弹道导弹,它可以携带一枚或多枚核弹头,可用于攻击敌方的重要战略目标,是三位一体核打击力量中的重要一环。中国的洲际导弹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东风系列陆基洲际导弹,包括东风-5、东风-31和东风-41,还有一类是巨浪系列潜射洲际导弹,这包括巨浪2和巨浪3。

(东风系列导弹)

(巨浪2型导弹)

从射程上来看,如果从近到远给他们排序的话,应该是:巨浪2

(外媒绘制的中国弹道导弹射程示意图)

巨浪2作为中国第二代潜射弹道导弹,是中国现阶段实施二次核反击的主力导弹。巨浪2导弹在研发之初就借鉴了东风-31导弹的诸多设计,并解决了水下发射技术、导弹钝头罩技术、水下实验数据和模拟能力不足、弹体结构和飞行控制系统等多项难题。巨浪2可携带一枚或三枚分导式弹头,射程可达8000公里,可由094型核潜艇搭载,只需前出至太平洋就可以攻击到美国的西海岸。不过若想攻击到美国的纽约和华盛顿,就需要前出至夏威夷一线,因此巨浪2的射程的确稍显不足。有消息指出中国下一代潜射导弹巨浪3的射程可以达到12000-14000公里,在南海海域即可对美国本土发动攻击。目前,巨浪3尚处于实验阶段,有消息称它将搭载于下一代导弹核潜艇上,预计于2020年开始服役,届时我国的二次核打击能力将有大幅度提升。

(巨浪2导弹发射出水瞬间)

(094型核潜艇)

(疑似巨浪3导弹试射)

东风-31陆基洲际导弹是我国第一款固体燃料远程弹道导弹,属于第二代战略导弹。它的动力系统由三级固体燃料火箭组成,射程可达8000-11000公里左右,可以携带一枚或三至六分导式弹头。东风-31可采用公路机动发射或固定发射井发射,从而使导弹的机动能力和生存能力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现阶段东风-31导弹共有三种型号,即东风-31(基本型)、东风-31A型、东风-31AG型。相比于基本型,东风-31A型增加了矢量推进装置和新型制导系统,并对弹头再入载具进行了改进,这使导弹射程、机动变轨能力以及精度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在东风-31A的基础上,东风-31AG采用了越野能力更强、机动性更高的洲际导弹发射车,从而做到了全地形使用,提升了导弹的机动越野能力,进一步提高了导弹的生存能力。

(东风-31型洲际导弹)

(东风31A型洲际弹道导弹)

东风-41型导弹是在东风-31型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款新型导弹,其射程可以达到12000-14000公里。相比于东风-31导弹,东风-41发射系统有了更大的优化,在进入发射阵地后,可快速竖起直接点火发射。东风-41的发射车集储存运输发射为一体,能在公路上进行快速机动,且具有一定的越野性能。有消息称,该款导弹将采用北斗制导系统,所以其命中精度将会大大提高。据说,它还可以携带10枚分导式弹头,释放诱饵弹头,进行机动变轨,其攻击能力和突防效率将显著增强。

(网传东风-41型导弹照片)

东风-5型洲际导弹是我国目前射程最远的导弹,其理论射程可达15000公里。东风-5型导弹的服役使中国首次具备了洲际攻击能力,自诞生之日起便成了我国战略核力量的重要支柱。东风-5B型导弹是中国第一款可以携带分导式弹头的导弹,它采用二级液体推进的方式,可携带4-6枚分导式弹头。有消息称,现阶段我国约有20枚东风-5各型号导弹处于服役状态,它们分散部署在不同的发射阵地,并处于高度战备状态。东风-5型导弹可以覆盖美国本土全境,是对美威慑的中坚力量。除此之外,东风-5导弹还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就是在东风-5导弹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所以毫不夸张地说东风-5型导弹不仅是战略核力量的中坚,还是我国航天事业的奠基者。

(东风-5型洲际导弹)

(东风-5B型洲际导弹)

(东风-5型导弹发射井)

现阶段我国洲际导弹的发展非常注重质量的提高,比如提高导弹的生存能力、机动能力和突防能力。在美国导弹防御系统前沿部署的情况下,导弹的生存能力和突防能力被摆在最优先考虑的位置。总的来看,我国现阶段陆基洲际导弹的射程基本可以满足核打击以及核威慑的需求,但比起美俄等大国来说,导弹的突防能力和生存能力还有待加强。对于潜射导弹来说,它们的射程还不足以满足需求,这不单单是由于潜射导弹的技术问题,还因为弹道导弹潜艇的建造和设计也存在着一些关键技术难点,如消音技术、反应堆技术、导弹小型化技术等。因此,潜射导弹不仅需要提高射程还需要更先进的核潜艇技术与其配合,这样才能构筑起强大的水下核长城。

(部署在韩国和日本的美军X波段反导预警雷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