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微信支付寶裡的錢,在我們的頁面上僅僅是數字,他們是不是拿著我們的錢去做投資了?

武漢黑鳳梨


有部分錢是拿去做投資了,部分錢沒有做投資,需要區別對待。


1、作為支付手段的錢必須被監管


微信支付寶原本的定位是支付工具,大家互相用支付寶賺錢,這個過程中就有一部分資金沉澱在支付寶裡面,比如說我在淘寶買了貨物,支付了十萬元,但是這筆錢一週後支付寶才支付給商家,這樣的錢越來越多後,每天沉澱在支付寶上面的錢就數目十分龐大了,只要每天轉出去的錢小於等於轉進來的錢,支付寶就可以長期在自己的賬戶上面沉澱一大筆資金了。這筆資金類似於保險行業的浮存金,但是比浮存金更好,因為它對支付的雙方都沒有一個法律的義務,或者義務是有限的。


這麼美妙的事情,支付寶肯定很開行,但是對於支付雙方就不是那麼回事了,監管層更是揪心。


理論上,支付寶可以拿這筆錢去投資。做什麼投資呢?可以買買國債啊,存銀行吃利息啊,但是萬一他們拿去做高風險的投資呢?比如有100個A和100個B做生意,支付寶利用沉澱在自己賬戶上面的資金去收購一個A,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原本為AB服務的工具現在把AB都吃了。


如果支付寶在投資的過程中出現了風險,其資金量數以十億、百億、千億,最後造成災難性的影響。


更可怕的是會有部分不法分子有樣學樣,一開始就沒安好心,比如A和B做生意,本來要支付100元,你使用他的支付工具,只需要96元,是不是很爽?最後拿著錢跑路。這樣的時候再前兩年時有發生,和辦理會員卡、儲蓄卡等為名義眾籌資金一個道理。


更可怕的是,如果任由其發展,最後銀行的結算功能被替代,貨幣的流通方向和數量國家就不能掌握,這完全是一個黑幕,不法分子的內幕交易、洗錢等無法被監管。


是不是很恐怖?


所以我們在支付寶中作為支付手段的錢必須被監管,不能被投資,不能被挪用,支付寶你就老老實實做你的支付業務,不要打“動錢”這個想法。


2017年4月起,央行要求支付機構將客戶備付金按一定比例繳存至指定專用存款賬戶,繳存比例逐年提高,直至2019年1月14日提高到100%。


2、錢被分類了

這個時候我們的錢就在支付寶裡面就有好幾種存在的方式。


第一種,在餘額裡面,如圖是大富翁的支付寶餘額示意圖,這部分資金以支付寶備用金的方式存在,支付寶不能動用,原則上是絕對安全的。但是我們注意到下面有一個“轉入餘額寶”的功能,這個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開通了一個餘額自動轉入餘額寶的功能,大家看我的餘額寶就顯示“已自動轉1.00元”,“自動”說明我已經開通了該功能。

第二種,就是餘額寶之類的寶寶類產品啦。支付寶承擔了一個支付平臺的作用,我們可以在上面買各種各樣的理財產品和基金等,這個時候我們的錢是被相應的產品拿走去做投資了。

綜上所述,除了我們直接購買了支付寶發行的理財產品,我們的錢沒有被支付寶拿去投資,微信同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