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開學再延遲!孩子宅家修煉手冊,家長請收好

開學再延遲!孩子宅家修煉手冊,家長請收好

教育部發布通知稱,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

面對一再延期的開學時間,最開心的是孩子,最頭疼的是家長和老師。孩子延期開學,在家裡如何做到不耽誤學習呢?

1

抓習慣

培養一個好習慣需要21天,而養成一個壞習慣只要1天。

假期變長,孩子變得拖拉,懶散,為了避免染上壞習慣,要先抓習慣,再談未來。

1.自覺的習慣

自覺做好分內事,不僅要用心學習,也要勤快做家務。

2.堅持的習慣

學習不能半途而廢,鍛鍊孩子的毅力,要學會堅持不懈。

3.專注的習慣

學習時不能三心二意,不能東張西望,不能跑來跑去。

家長也不宜時常干預和打擾,應該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適宜學習的舒適環境。

4.動腦的習慣

學習一定要動腦思考,做作業時要帶著知識來完成作業,上課時帶著問題來聽課理解。平時學習要主動提問,大膽質疑,直到把知識學懂學透。

5.高效的習慣

不能放任孩子找藉口不學習。一旦發現孩子分心,就要及時提醒,多鼓勵,多引導,保證其更高的學習效率。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假期的意義就是為了新學期做準備。

開學再延遲!孩子宅家修煉手冊,家長請收好

2

抓閱讀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是世界上成本最低,卻獲益最大的投資。

沒有不愛閱讀的孩子,只有不會引導的家長。如果孩子不喜歡讀書,我們可以這樣引導他。

1.為孩子讀書,激發其創意。

比起紙上枯燥的文字,如果家長能生動演繹故事內容,孩子會聽得更投入。

還能夠在家長的講述和引導下,展開想象的翅膀,培養創造力和創新力。

2.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培養興趣。

不用硬給孩子做計劃,規定他讀什麼書,孩子會建立起一個屬於自己的閱讀世界。

在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可以建一個小書架,閱讀角,滿足孩子的閱讀需要。

3.多和孩子討論,讓其獲得成就感。

當孩子提起書中話題時,家長要積極、主動地互動,滿足孩子的傾訴欲與表達欲。

最好不批評,不否定,我們參與討論的興致越濃,孩子得到的成就感越大。

3

抓作業

1.寫作業前先問問孩子:

哪一項作業是最難的?哪一科作業是最多的?哪一項作業需要家長的配合?

讓孩子自己講清楚作業的詳細情況,引導他做好計劃。

2.輔導作業要注意:

先讓孩子做好作業並且檢查完畢,我們才去輔導。

發現孩子做錯了,不要急著幫他改正,要讓孩子自己反思、修改,尋找正確答案。

3.檢查作業有三步:

檢查之前的作業,做錯的是否已更正;檢查難度較大的作業,從中發現孩子的不足;平時多提問,多指導,幫助孩子及時複習,學會思考。

“陪讀”最重要的是陪寫作業,家長陪得越好,孩子進步越快。

開學再延遲!孩子宅家修煉手冊,家長請收好

4

抓心態

在這個特殊的假期中,孩子因為一直宅在家而變得煩悶,加之開學延遲,更加無心向學。家長應該及時調整孩子的心態,端正其學習態度。

1.給孩子講講“停課不停學”的意義。

教育部一直強調“停課不停學”,是希望孩子珍惜寶貴假期,希望家長科學安排孩子的學習、生活和鍛鍊。

利用好家庭現有的、網絡上優質的教學資源,引導孩子學習。

疫情當前,童憶園智慧校園雲平臺已全面開放兒歌故事、親子活動、益智遊戲、父母課堂等資源以供家長和孩子免費學習。↓

開學再延遲!孩子宅家修煉手冊,家長請收好

特殊時期也是難得的“人生大課”,每個人身臨其中,必然有所感悟。

2.多孩子講講鍾南山、李蘭娟的優秀事蹟。

這一場戰爭出現了無數逆行者,他們的平均年齡高達79歲。

鍾南山,84歲,不僅拉響了警報,還奔赴武漢前線。

黃錫璆,79歲,設計了火神山醫院,讓中國又創造了一大奇蹟。

李蘭娟,73歲,帶隊抵達武漢說,“我沒考慮什麼時候回來”……

正因為有逆行者衝在前線,我們才能安心守在後方。

告訴孩子,別人為我們負重前行的時候,我們不能忘了成長。

學習,是現在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好好學習,將來有一天我們才能真正報效祖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