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名師帶領我們成為“明師”--濮陽市第二實驗小學線上教研系列之(七)

為了提升教師的綜合素養,獲取多元化的教育途徑,瞭解教學新動態,全面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和創新能力,打造一流的師資隊伍。2月21日晚上7點,濮陽市第二實驗小學四年級語文教研組響應學校語文課程研發中心的號召,在教研組長謝豔明老師的組織下,積極參與了《中國教育臺》名師大課堂教師培訓活動。


名師帶領我們成為“明師”--濮陽市第二實驗小學線上教研系列之(七)

本次主講專家是來自北京市第一批正教授級中小學特級教師吉春亞老師。吉老師的培訓從識字、閱讀、口語交際、作文、複習課要實效幾個方面娓娓道來,課堂多實效讓我們意識到講授教材時應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弄清其編寫意圖、體系特點,弄清教材與《課程標準》、教科書各教程之間的內在聯繫,弄清教材各種編輯設計的意圖和著力點。

吉春亞老師從以下幾方面詮釋瞭如何做好高效課堂,一、胸中有什麼?胸中要有語文的“核”,年段的“標”,單元的“要”,該課的“例”;二、要素梳理:人文與語文要素,年段的勾連,單元間的聯繫,單元內的課文之間的連接;三、課堂多實效:識字之“實”、閱讀教學之“實”、口語交際“實”、作文教學之“實”和複習課之“實”。

吉老師的每一句話語重心長,耐人尋味,聽後全體教師都陷入瞭如何教知識,教課文。如何真正做到上好一節高效的語文課,思考真正落實邊讀眼前有畫面。

名師帶領我們成為“明師”--濮陽市第二實驗小學線上教研系列之(七)

名師帶領我們成為“明師”--濮陽市第二實驗小學線上教研系列之(七)

老師們認真傾聽,不停的頻頻點頭,並邊聽邊詳細記錄。接著吉結合案例《燕子》《跳水》和六年級的家鄉風俗等閱讀課文為老師們詳細解讀了如何關注語用,讓閱讀教學華麗轉身,確定詳略的佈局,並重點強調了在實踐中讓學生學習語言,積累語言,積累句型。

名師帶領我們成為“明師”--濮陽市第二實驗小學線上教研系列之(七)

名師帶領我們成為“明師”--濮陽市第二實驗小學線上教研系列之(七)


中年級,主要是以段落為重點,逐步向篇章過度,挖掘語言表達的現象來訓練,加強語言積累;高年級,主要是篇章意識,注重文本的整體性;揣摩文章表達方法的學習,培養學生思維的深刻性。

名師帶領我們成為“明師”--濮陽市第二實驗小學線上教研系列之(七)

名師帶領我們成為“明師”--濮陽市第二實驗小學線上教研系列之(七)


培訓結束了,老師們群情激昂、熱血沸騰,決心利用好統編教材積極響應習主席的號召做到“我將無我”,沿著吉老師指點的方向努力做一名“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