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年少不解剧中意,读懂已是中年人——《团长》观后

最近又开始看《我的团长我的团》,毫无悬念,我的生活节奏再一次被打乱。这部分地由于我的微弱的自我克制能力,但更多地则是因为《团长》这部剧本身。

第一次看这部剧,是2009年。因某种情结和“不抛弃,不放弃”等信条,喜欢上《士兵突击》。又出于原班人马的缘故,开始追《团长》。老实说,20出头的年纪,真的看不懂《团长》。孟烦了的碎烦絮叨,团长的“坑蒙拐骗”,乃至于上海佬的拿腔拿调,都有点不太适应。和所有的军旅剧不同的是,这不是一部单纯讴歌抗战、讴歌牺牲的电视剧,这里的角色不是非黑即白的,既不因其为抗日的国军而修饰其人格,也不因其为日寇而矮化其能力。这种立场和态度,比很多神剧,更接近真实。只是,历史的真实更加残酷。

年少不解剧中意,读懂已是中年人——《团长》观后

《团长》剧照

《团长》主要围绕两次南天门战斗而展开的。南天门的原型松山,位于横断山脉的南麓,怒江的西岸,扼守着滇缅公路的要冲,具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位。剧中的两次南天门战斗,第一次是龙文章带着从缅甸撤退回国的远征军溃兵一千余众,阻击日军,几乎全军尽墨。这取材于1942年的真实历史,当时,近千名滇军保安团和远征军溃兵为阻止日军攻过怒江,在惠通桥的西岸进行背水之战,几乎全部殉国。第二次南天门战斗,尽管取材于历史上的松山战役,但剧情却安排远征军采用奇袭方式攻克日军中心据点,而将史实蕴涵在虞啸卿与龙文章的沙盘推演中,而仍然要惨烈血腥得多。松山战役从1944年6月开始,到9月结束,中国官兵阵亡8000余人,击毙日本守军1300余名,双方阵亡人数之比接近6:1,而这是剧中所未能反映的。当然,《团长》只是虚构的小说,而并不是历史的描摹,我们无法也没必要做这种要求。

年少不解剧中意,读懂已是中年人——《团长》观后

《团长》剧照

《团长》在某种意义上对远征军的缅怀和纪念,但它的叙事是个人的,而非国家的民族的。它蕴含了各种斗争和矛盾,民族的,派系的,党派的,但更多地体现了小我与大我,利己与利他,现实与理想之间的那种真实人性。每个人都是普通人,热爱生活,眷恋故土,每个人都有着弱点或局限,但在战争面前,这些都是微不足道的,因为战争中的人本就微不足道。用孟烦了的话说:“我们只是数字。”“我们唯一的优势,是上峰觉得我们可以随意地牺牲。”或者换个词,“炮灰”“筹码”。明知如此,他们仍主动或被动地执着于他们的信念。正如龙团长所说:“一尘不染的事情是没有的,我们都在吸进灰尘,但不妨碍我们做得好一点。” 是的,他们“不过是挣扎着,挣扎出一个人形”。所谓的“人形”,也就是做对的事儿,让事情是它原本该有的样子。所以,当负伤的张立宪因心中的信仰(即虞啸卿)轰塌而绝望自杀之时,炮灰团心生悲悯地,但仍艰苦卓绝地战斗,而这战斗可以持续至最后一刻。


年少不解剧中意,读懂已是中年人——《团长》观后

《团长》剧照

《团长》有些沉重、压抑。年轻些的时候,我不喜欢看描写战争的部分,也不喜欢听孟烦了的损嘴儿,我喜欢他们嬉笑怒骂、斗歌斗舞的情形。我讨厌唐基的官僚,讨厌虞啸卿的虚伪。但一遍遍地看,看得越多,就能理解这些角色。他们既是背叛,又是自保的行为,简直让“岂曰无衣,与子同袍”成了笑话。但是,另一方面,如果没有唐基的斡旋,没有外援,没有后续能力,虞师的攻势意义又何在?如果真是这样,唐、虞则又似乎是理性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