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文萃」習近平的“四全媒體”論探析

互聯網正在媒體領域催生一場前所未有的偉大變革,促使“媒體格局、輿論生態、受眾對象、傳播技術都在發生深刻變化”。新時代,傳統主流媒體如何做大做強,建設成為現代新型主流媒體,是我們必須面對的重大現實問題。2019年1月,習近平在第12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提出了全新的“四全媒體”論:“全媒體不斷髮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要運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動媒體融合向縱深發展,做大做強主流輿論。”“四全媒體”論是習近平對傳媒版圖正在發生重大變化的高度概括,為推動媒體融合、構建全媒體新格局、打造傳播新體系指明瞭發展方向。

一、“四全媒體” 論的內涵與特點

根據新聞傳播學理論,習近平“四全媒體”論是新聞信息傳播破維發展的新理念與新範式,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 構建嶄新的傳播理念

藉助網絡信息技術,“四全媒體”正在重塑媒體傳播格局,不斷重構輿論發展生態,構建發展新媒體傳播思想。

“全程媒體”破時空之維,具有跨時空傳輸、即時性傳播、突發性蔓延、共時性鏈接、歷時性擴散的特點,改變了傳統媒體時代的新聞流程與傳播議程。

“全息媒體”破物理之維,具有信息數據化、仿真智能化、傳播立體化、手機等屏端一“屏”化的特點。

“全員媒體”破主體之維,具有傳播點面發展、廣泛互動、形成主體間性,即人人都是新聞記者、都有麥克風的特點。

“全效媒體”破功能之維,具有集成內容、社交、服務功能的特點。

2. 建設資源集約、結構合理、差異發展、協同高效的全媒體傳播體系

在互聯網時代,網絡信息技術完全改變了信息生成生產方式和新聞信息傳播方式,全媒體建設要堅持科學化發展與系統性融合。

整合媒體資源,構建傳播矩陣。經過4G盛宴,新媒體改變了媒體生產方式與用戶生活方式,通過資源聚合形成強大的傳播力與影響力。

結構合理發展,形成媒體動能。互聯網時代新媒體發展快速多樣,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與互聯網發展趨勢,主流媒體引導媒體結構合理發展,實現信息服務、新聞傳播、公共服務等市場需求與社會需要,形成市場均勢與發展優勢。

堅持差異化發展,構建優勢互補格局。中央與地方、東中西部地區、省地縣等全媒體建設的使命責任、發展格局與產業基礎存在差異,各地應因地制宜地確定各自的發展路徑,發展全媒體要因時而變。

  優化輿論場景,協同高效發展。互聯網新手段新平臺不斷湧現,網絡傳播新業態新產業層出不窮,網絡平臺媒體與個人媒體因勢崛起。加強中央與地方的媒體融合與協調發展,形成中央、省、地、縣自上而下、上下貫通的傳播場景鏈條與媒介生態系統,這有利於夯實主流意識形態陣地和構建正能量輿論場,有利於形成主流媒體的傳播合力與控場力。

3. 加強資源整合、流程再造與平臺建設

媒體的歷時性發展與融合正在發生歷史性的嬗變。網絡信息技術影響社會關係與交往形式,深刻影響新聞傳播的技術、業態與形態。

面對社會信息化、傳播智能化、媒體社交化趨勢,一體化融合發展的“四全媒體”才是真正的全媒體。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全球化、風險社會與網絡社會並存,“四全媒體”建設任務艱鉅、使命重大,我們必須要堅守人民利益至上的傳播理念,形成正能量充沛、“成風化人” 的傳播環境,要旗幟鮮明地“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輿論導向、價值取向,通過理念、內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創新”,維護國家的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

二、“四全媒體”的發展動力

生產力和生產關係之間的矛盾是“四全媒體”的發展動力,“四全媒體”論深刻揭示了生產力與生產關係之間的辯證統一關係。

生產力決定生產關係,生產力決定交往形式。技術革命推動生產力的發展,改變人們的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維方式,更新人際交流與信息傳播的手段,從而重塑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樣貌。

“四全媒體”是新生產力發展的必然產物。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的科技創新、全媒體融合的發展引領,應該擺在國家發展大局、媒體融合全局的重要位置。網信事業發展與全媒體建設是密切相關的,兩者只有符合新生產力的發展要求,才能有效地佔領信息傳播的制高點。

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歷史性轉化,這一變化也體現在網絡發展與全媒體領域。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網上內容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網絡空間成為億萬網民的精神家園。

互聯網時代新媒體傳播是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利於提升中國的全球影響力與國際話語權。網絡安全與信息化建設事關國家長遠發展,是全球大國的重要博弈場,世界各國都把加強互聯網與新媒體話語權建設提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為此,我們要推動符合中國國情、具有中國特色的全媒體建設,創新對外信息傳播方式,構建具有中國氣派、中國精神又融通中外的話語體系。

三、“四全媒體”的實踐邏輯

“四全媒體”建設既要合目的性,又要合規律性,“四全媒體” 論的實踐邏輯就是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辯證統一。

“四全媒體”的合目的性就是守正,也就是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堅持黨的領導,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因此,“四全媒體” 必須佔據輿論制高點,鞏固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基礎。

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環境,要實現“四個偉大”的歷史使命,一定要發揮新聞輿論的積極引導作用,鞏固主流意識形態陣地。加強“四全媒體”建設,有利於維護制度安全、國家主權與發展權利,有利於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全媒體”是互聯網時代新聞信息傳播合規律性發展的重要成果。信息革命“亙古未有地改變了世界的生活方式、生產方式與生存方式,前所未有地改變了人類的思維方式、傳播方式與交往方式,史無前例地改變了新聞媒體的傳播形態、傳播發展與傳播效果,深刻影響著社會發展進程和人類文明進步”。習近平多次強調媒體融合要基於規律進行創新。

一是打造與完善全媒體內容建設的“四梁八柱”,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是要遵循現代新聞傳播規律與新興媒體規律。

三是把握科學技術發展大勢,完善主流的媒體融合建設。

(作者單位:湖南師範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中國社會科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馬克思主義研究》2019年第10期,中國社會科學網 劉思彤/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