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文萃」习近平的“四全媒体”论探析

互联网正在媒体领域催生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促使“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在发生深刻变化”。新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做大做强,建设成为现代新型主流媒体,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重大现实问题。2019年1月,习近平在第12次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提出了全新的“四全媒体”论:“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要运用信息革命成果,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四全媒体”论是习近平对传媒版图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的高度概括,为推动媒体融合、构建全媒体新格局、打造传播新体系指明了发展方向。

一、“四全媒体” 论的内涵与特点

根据新闻传播学理论,习近平“四全媒体”论是新闻信息传播破维发展的新理念与新范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 构建崭新的传播理念

借助网络信息技术,“四全媒体”正在重塑媒体传播格局,不断重构舆论发展生态,构建发展新媒体传播思想。

“全程媒体”破时空之维,具有跨时空传输、即时性传播、突发性蔓延、共时性链接、历时性扩散的特点,改变了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流程与传播议程。

“全息媒体”破物理之维,具有信息数据化、仿真智能化、传播立体化、手机等屏端一“屏”化的特点。

“全员媒体”破主体之维,具有传播点面发展、广泛互动、形成主体间性,即人人都是新闻记者、都有麦克风的特点。

“全效媒体”破功能之维,具有集成内容、社交、服务功能的特点。

2. 建设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技术完全改变了信息生成生产方式和新闻信息传播方式,全媒体建设要坚持科学化发展与系统性融合。

整合媒体资源,构建传播矩阵。经过4G盛宴,新媒体改变了媒体生产方式与用户生活方式,通过资源聚合形成强大的传播力与影响力。

结构合理发展,形成媒体动能。互联网时代新媒体发展快速多样,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互联网发展趋势,主流媒体引导媒体结构合理发展,实现信息服务、新闻传播、公共服务等市场需求与社会需要,形成市场均势与发展优势。

坚持差异化发展,构建优势互补格局。中央与地方、东中西部地区、省地县等全媒体建设的使命责任、发展格局与产业基础存在差异,各地应因地制宜地确定各自的发展路径,发展全媒体要因时而变。

  优化舆论场景,协同高效发展。互联网新手段新平台不断涌现,网络传播新业态新产业层出不穷,网络平台媒体与个人媒体因势崛起。加强中央与地方的媒体融合与协调发展,形成中央、省、地、县自上而下、上下贯通的传播场景链条与媒介生态系统,这有利于夯实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和构建正能量舆论场,有利于形成主流媒体的传播合力与控场力。

3. 加强资源整合、流程再造与平台建设

媒体的历时性发展与融合正在发生历史性的嬗变。网络信息技术影响社会关系与交往形式,深刻影响新闻传播的技术、业态与形态。

面对社会信息化、传播智能化、媒体社交化趋势,一体化融合发展的“四全媒体”才是真正的全媒体。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化、风险社会与网络社会并存,“四全媒体”建设任务艰巨、使命重大,我们必须要坚守人民利益至上的传播理念,形成正能量充沛、“成风化人” 的传播环境,要旗帜鲜明地“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通过理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等创新”,维护国家的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意识形态安全。

二、“四全媒体”的发展动力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是“四全媒体”的发展动力,“四全媒体”论深刻揭示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决定交往形式。技术革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改变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更新人际交流与信息传播的手段,从而重塑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样貌。

“四全媒体”是新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网络安全与信息化的科技创新、全媒体融合的发展引领,应该摆在国家发展大局、媒体融合全局的重要位置。网信事业发展与全媒体建设是密切相关的,两者只有符合新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才能有效地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历史性转化,这一变化也体现在网络发展与全媒体领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网上内容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网络空间成为亿万网民的精神家园。

互联网时代新媒体传播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升中国的全球影响力与国际话语权。网络安全与信息化建设事关国家长远发展,是全球大国的重要博弈场,世界各国都把加强互联网与新媒体话语权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为此,我们要推动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全媒体建设,创新对外信息传播方式,构建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精神又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

三、“四全媒体”的实践逻辑

“四全媒体”建设既要合目的性,又要合规律性,“四全媒体” 论的实践逻辑就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辩证统一。

“四全媒体”的合目的性就是守正,也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因此,“四全媒体” 必须占据舆论制高点,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要实现“四个伟大”的历史使命,一定要发挥新闻舆论的积极引导作用,巩固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加强“四全媒体”建设,有利于维护制度安全、国家主权与发展权利,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四全媒体”是互联网时代新闻信息传播合规律性发展的重要成果。信息革命“亘古未有地改变了世界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与生存方式,前所未有地改变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传播方式与交往方式,史无前例地改变了新闻媒体的传播形态、传播发展与传播效果,深刻影响着社会发展进程和人类文明进步”。习近平多次强调媒体融合要基于规律进行创新。

一是打造与完善全媒体内容建设的“四梁八柱”,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二是要遵循现代新闻传播规律与新兴媒体规律。

三是把握科学技术发展大势,完善主流的媒体融合建设。

(作者单位: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研究》2019年第10期,中国社会科学网 刘思彤/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