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題西林壁》是怎樣創作出來的?蘇軾真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嗎?

Josir


關於廬山,心裡有些記憶,十七歲時去軍校,沿長江過九江時,見南岸高處雲霧迷茫中顯一山峰時隱時現,船上人員告訴這就是廬山,留下深刻印象,很想去看看雲霧後面的廬山真面目,中年後兩上廬山,遊過各景點,頭腦裡有零碎的印象,但形不成整個廬山的整體印象,常會因蘇軾的這首詩而引起思考。

劉旦宅畫,

明.沈周畫"廬山高"圖,此圖是沈周41歲時為老師陳寬70歲生曰祝壽作品,以廬山的崇高比喻老師的學問和品德,廬山在江西,陳寬江西人,故以廬山高為畫題有特殊意義,此畫是沈周重要代表作。


瀚墨尋夢


題西林壁

--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這首詩借描寫廬山各個不同角度的欣賞效果,深入淺出的表達出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人生哲理。那麼寫詩一向大氣磅礴的蘇東波為何會寫出這樣一首哲理小詩呢?其實這首詩是有些獨特的創作背景的。

該詩是作者與1084年由謫居的黃州改貶汝州時,路過九江與友人參寥同遊秀美廬山時所作,當時的詩作有若干首,而這首詩是總結之作,也是流傳最為廣泛的一首。

其實,創作這首詩的時候,蘇東波還處在人生的低谷時期,當時他的官職是汝州團練副史,只是一個從八品的閒職(在宋代這個官職常安排給遭貶謫的官員)。只從1079年的“烏臺詩案”後,蘇軾劫後餘生,對官場已經是意興闌珊,加上新舊勢力的排擠,他仍然對當時複雜的政治環境心有餘悸,更加上他身居末流,沒有實權,所以感覺自己鬱郁不得志,故而此後數年間,蘇軾一直寄情山水,無心政治。

難道蘇軾真的是“不識廬山真面目”嗎?非也!說實話,蘇軾作為當時的文壇名宿,青年才俊,怎麼會看不透世事呢,只是他在經歷了殘酷的“烏臺詩案”後,看透了政治官場的爾虞我詐,看透了人心的險惡,他死裡逃生。遭此一劫,他不但看透了人生的複雜,而且看透了官場的虛偽,所以,當詩人深處層巒疊嶂的廬山深處時,他看到了錯綜複雜的山峰,就像錯綜複雜的官場鬥爭一樣,於是,詩人不禁感嘆,發出了“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低吟。

深處人生低谷的他早已經看透世態炎涼,看破榮辱得失,從某種角度來說,他寄情山水,放浪形骸與江湖,也是一種明哲保身的做法,更是一種以退為進的人生哲學。








月下清溪浣舊裟


第一個問題,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蘇軾在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貶所改遷汝州團練副使,經過九江時與友人參寥同遊廬山所坐。蘇軾曾經多次遊覽廬山,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稍後附上其他廬山詩),而這首七絕《題西林壁》有似遊覽廬山之後的總結。

第二個問題,是否“不識廬山真面目”——

首先要說,蘇軾曾多次遊覽廬山,寫下很多詩篇。比如《初入廬山三首》,《廬山二勝》,《送蹇道士歸廬山》,《故周茂叔先生濂溪》,《送芝上人遊廬山》,《過廬山下》,《和廬山上人竹軒》等數首。

其中,蘇軾在《廬山二勝(並敘)》的序言中寫道:“餘遊廬山,南北得十五六。奇勝殆不可勝紀,而懶不作詩。獨擇其尤佳者作二首。”也就是說,僅僅在此次遊覽中,蘇軾就“識”了廬山面目的“十(之)五六”,再加上其他其他數次遊覽題詩,是不可能“不識廬山真面目”的。這是其一。

其二,蘇軾《題西林壁》詩中寫到“只緣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蘇軾真正“識”得了廬山真面目之後,把當時“不識”的親身體驗——“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寫了出來。這是一種追憶,和最開始遊覽的親身體驗。就像一位老人對自己的孩子講人生道理時,現身說法把自己少年不成熟的親身經歷講述一遍,說當時所以不知道什麼什麼,是因為什麼什麼,與此同理!

所以,正是因為現在“識”了,也只有現在真正“識”了,才有資格說出當初所以“不識”之深刻原因。

綜合以上兩條史實詩作證據和《題西林壁》語句分析,可知蘇軾是“識廬山真面目”的!

附其他詩作——

初入廬山

蘇軾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

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

自昔懷清賞,神遊杳靄間。

如今不是夢,真個是廬山。

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遊。

可怪深山裡,無人識故侯。

登廬山懷李十使君渤

蘇軾

讀書廬山中,作郡廬山下。

平湖浸山腳,雲峰對虛榭。

紅蕖紛欲落,白鳥時來下。

猶思隱居勝,亂石驚湍瀉。

過廬山下

蘇軾

亂雲欲霾山,勢與飄風南。

群儕相應和,勇往事驂驃。

可憐薈蔚中,時出紫翠嵐。

雁沒失東嶺,龍騰出西龕。

一時供坐笑,百態變立談。

暴雨破坱圠,清飈掃渾涵。

廓然歸何處,陋矣安足戡。

亭亭紫霄峰,窈窈白石庵。

五老數松雪,雙溪落天潭。

雖雲默禱應,已有移文慚。






芬陀利華510


《題西林壁》是一首哲理詩。蘇軾是以廬山多姿多彩的神奇景觀,形象地表現出自己獨特的感受,進而引發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哲學理念。


知人論世、顧及背景。做為朝廷重臣的蘇軾,在元豐二(公元1079)年,以諷刺變法新政,誹謗朝廷之罪(史稱烏臺詩案),於元豐三年,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歷盡周折,於元豐七年,又被貶為汝州團練副使。蘇軾在去汝州途經廬山時,與友人參寥同登廬山,時值春末夏初,蘇軾見識了廬山一時雲蒸霞蔚,千山披綢,萬峰隱退;一時豔陽高照,千山繪碧,萬峰凝翠的壯觀景象,感悟到其與人生境遇何其相似的哲學理念。
元豐七年,四十七歲的蘇軾已過不惑之年,以在廬山的感受作了十餘首詩作,唯獨這首《題西林壁》,道出了他看透世事滄桑、識盡官場險惡、悟徹人生真諦的奧秘。


蘇軾的《題西林壁》和王安石的《登飛來峰》一脈相承,“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一個道出了“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的主觀理念上的弊端;一個表現了一個政治家不畏一切,高瞻遠矚的英雄氣概。烏臺詩案,豈不是主觀上的誤斷和摘章斷句的構陷,一貶再貶,豈不像這纏綿悱惻的煙霧,使人陷入政治的漩渦無力自拔。


黃土情愫


《題西林壁》是中國古代哲理詩的代表之作,其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這首詩有兩個版本。其一: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其二: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看山總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題:書寫。西林:西林寺,在江西廬山。橫看:從正面看。廬山總是南北走向,橫看就是從東面西面看。東坡的《題西林壁》與同時代的王安石的《登飛來峰》有異曲同工之妙。《登飛來峰》: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與蘇軾“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一脈相承,表現技法極為相似。王安石的詩積極進取,從正面入手,比喻“掌握了正確的觀點的方法,認識達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就不會被事物的假象迷惑。”而蘇軾是從反面入手,比喻“人們之所以被事物的假象所迷惑,是因為沒有全面、客觀、正確地觀察事物,認識事物。”兩首詩都極具哲理性,常被用作座右銘。


《題西林壁》是蘇軾於神宗元豐七年(1084年)由黃州(治所在今湖北黃岡)貶所改遷汝州(治所在今河南臨汝) 團練副使,赴汝州時經過九江,與好友參寥同遊廬山。因為興致高昂、加上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多首詩歌。《題西林壁》是遊觀廬山後的總結。據南宋施宿《東坡先生年譜》記載可知此詩約作於元豐七年五月間。《題西林壁》的結尾兩句是全詩的精華,在考試中出現的頻率較高。“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之所以不能辨認廬山的真實面目,是因為身在廬山之中,視野為廬山的峰巒所侷限,看到的只是廬山的一峰一嶺一丘一壑,局部而已,這必然帶有片面性。這兩句奇思妙發,整個意境渾然托出,為讀者提供了一個回味經驗、馳騁想象的空間。全詩把鮮明的感性與明晰的理性交織一起,互為因果,詩的形象因此昇華為理性王國裡的典型,這就是人們為什麼千百次的把後兩句當作哲理的警句的原因。全詩語淺意深,因物寓理,寄至味於淡泊。《題西林壁》就是這樣的一首好詩。遊國恩說:此詩的“理”是“局外人有時會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


以上是個人看法,謝謝。


良知修行


《題西林壁》是蘇軾在烏臺詩案中被貶黃州幾年以後,再次遷謫至汝州時,路過九江遊廬山時寫下的一首著名的詩作。

這首詩有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體現了“宋詩”以“說理”為特色的一種詩風。我們知道自從古人提出了詩歌是抒發內心的情感或是志向這一概念之後,歷代著名詩家幾乎都是遵從這種原則在作詩。不過到了宋代以後,可能是宋人認為延續了上千年的這種寫詩傳統太過於陳詞濫調了,也可能是宋代的“理學”學說過於強大的原因,宋人寫詩喜歡加入一點不同以往的以詩說理的“理趣”成分,這與宋以前的詩,特別是唐詩以“情韻”取勝是有很大不同的。象這首詩中那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還有朱夫子那句“問渠哪得清如許,為由源頭活水來”都能明顯的感到這種以詩說理的不同之處。

宋詩雖然數量也很可觀,有些也不乏可稱之為精品(比如蘇軾這首詩),但從整體上說,它跟唐詩還不是一個檔次,宋人的巔峰之作在於被人視為詩餘的“詞”,而不在詩。這也許就是王國維先生所說的“一代有一代之文學”所使然吧。

至於蘇軾到底識不識廬山的真面目,其實感覺並不主要,他只不過是想通過詩作來告訴我們一個看待問題的道理,這跟詩究竟是通過抒情、還是言志來告訴你道理這個目的,也沒有多大不同。

(喜歡這個回答給個贊吧)


他山之石5457


《題西林壁》這首詩是詩人蘇軾在1084年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遊廬山時所作,此時的蘇軾已經歷了王安石變法、“烏臺詩案”等重創,這首詩是很有哲理的,可以解釋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開頭兩句“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實寫從不同角度看見的廬山,後兩句“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由景說理,談遊山的體會,高速要透過現象看本質,跳出固有圈子,不要片面的看待問題,要多角度考慮問題



紫陌看花始此回


題西林壁

——(宋,蘇軾)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人們常說“唐詩宋詞”,到了宋代,詩歌的發展稍遜於唐。宋詩側重於理,詞側重於情。而蘇大學士這首詩則是典型的代表作品之一。自己身處廟堂而不知其兇險,正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卻並非蘇大學士真的“不識廬山真面目”了。


劍膽琴心0718


《題西林壁》是蘇軾由黃州貶赴汝州任團練副使時經過九江,遊覽廬山。瑰麗的山水觸發逸興壯思,於是寫下了若干首廬山記遊詩,《題西林壁》是其中的一首。

該詩重理趣,可以說是一首哲思詩。它描寫廬山變化多姿的面貌,並借景說理,指出觀察問題應客觀全面,如果主觀片面,就得不出正確的結論。

現代詩中,卞之琳有一首《斷章》斷章 ,可對照蘇軾這首詩閱讀。

斷章

【卞之琳】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斷章》作於1935年)




一路紅眼


元豐七年(公元1084年),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五年的蘇軾,終於重新進入了宋神宗的視線,一封手詔“人才實難,弗忍終棄”,而量移汝州團練副使,不得籤書公事。

正月二十五日,蘇軾離開黃州,四月二十四日,在好友劉格與和尚參廖的陪伴下,遊玩廬山。在遊覽之前,蘇軾還說起,此次為了好好放鬆,“發意不欲作詩”,但是,蘇軾遊山的消息不脛而走,所到之處,粉絲們都紛紛前來致意,蘇軾也就來了興致,脫口吟到:

芒鞋青竹杖,自掛百錢遊;

可怪深山裡,人人識故侯。(初入廬山其一)

青山若無素,偃蹇不相親;

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其二)

秀美的廬山高聳入雲,繚繞變幻的雲霧將它輕輕遮蔽,宛若一位嬌羞的美女,總是不肯露出她的容顏。如果要看清這廬山真面目,還得多來幾趟,方能得到她的信任,與她百般親近。

半月之後,在東林寺長老常總和尚的陪同下,蘇軾又遊覽了西林寺,此時的蘇軾已經不再像剛來廬山時,覺得廬山“不相親”,但卻依然能感覺到她的神秘莫測。同一座山峰,同一種景物,但身處不同的位置,從不同的距離和角度來觀察,竟然可以看到截然不同的景象。

於是,興之所至的蘇東坡在下山之前在西林寺壁上題詩一首:

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這首詩算是蘇軾廬山之行的一個總結,在前面的詩中,蘇軾說“要識廬山面,他年是故人”,強調反覆體驗認識真相的重要性。可這次來卻說“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強調的是要跳出局部,通觀全局,從整體來認識事物的真相?

換言之,經歷了“烏臺詩案”生死的蘇軾,通過在黃州五年的生活經歷,對事物的發展和生活的感想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此時他認識到身在局中以我觀物,往往因困於其中而不能通達全局。

就像這廬山,身在其中,往往見林不見山,而絲毫不能覺察出廬山之美了。

事實上,這也是蘇軾的自我反省,過去之所以落得那樣的下場,不就是因為自己跳不出來太過執著麼,如果能看的開一些,置身事外,也許就不會有後面的事情發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