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什么是儒家“内圣外王”学说?

八圣山人


一、来源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天下篇》作者说:“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此即“内圣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其内涵通俗的讲,“内圣”就是修身养德,要求人做一个有德性的人;“外王”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内圣外王”的统一是儒家学者们追求的最高境界。虽然“内圣外王”一词不是直接出自儒学和孔子之说,但《天下篇》作者所阐述的“内圣外王之道”与孔子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这就为儒家采用这一术语提供了理论依据。

二、辨析

“内圣外王”作为一种人格理想和政治理想,其强调的是在既定的社会体制下的自身修行,并不对外部社会制度有所诉求,要求制度的建设与改善,即要求完善自己的精神层次,但不要求外部制度对肉身的保障。与西方民主、宪政、自由主义制度相比,“内圣外王”中的通过内修的济世功用,以实现个人理想和达济社会,进而达到王道社会这一中国传统政治理想,在中国封建社会,由于专制皇权导致人治而法治不及,加上其思想主张缺少分权制衡、社会制度建构的非正义性而导致其实施起来较难,常常出现“内圣不外王,外王不内圣”的局面,是一种政道有余但治道不足的表现。

三、内容

作为儒家思想之一,孔子时代并没有明确提出“内圣外王”这一概念,而是道家思想代表庄子所提出,但其思想内涵与孔子在《大学》所提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统治天下的准则,即把个人修身的好坏看成政治好坏的关键这一观点相吻合,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步骤)被视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的途径,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被视为内圣之业,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视为外王之业。“内圣外王”这一儒家思想也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文化以及哲学等产生重要影响。

四、范围

1、对于个人

我们每个人生存于世,都希望被别人理解,被别人尊重;都希望被世道容纳,被社会接受。无论立足还是安身,都愿成为一个好人,一个有所“能”的人,一个幸福的人。但客观现实又往往事与愿违。所谓人情世故错综复杂,爱恨恩怨扑朔迷离。即使是人言,也谓之可畏。于是有人抱怨世情险恶,有人厌恶世道人生,更有甚者,萎靡沦落,玩世不恭,以极端的个人行为泄愤于世于人。一个群体,一帮朋友,甚至一对恋人或一对夫妻,有人总认为他人或对方自私自利,对人刻薄。故而自以为是,或自暴自弃。

其实,从“内圣外王”角度,一个人当以“内圣”的思想要求自己。通俗些讲,就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律己”。孔子主张“为仁由己”,只有自 己做到律己修行,就会让人尊敬、爱戴,也会让别人理解和尊重你的行为和意见。那样,别人就不会远离你,就不会孤立你。自身的修德养性,实际是为别人作着榜样,自然也会有人、有氛围、有思想团结于你身边。这种团结,就可以理解为个人社会生活中的“外王”了。

2、对于社会

我们每个人渴望和谐安稳,追求生活幸福。这份渴望和追求,在特定的社会和平条件下,归根结蒂,是要靠自身的良好内质。从这个道理来讲,开车闯红灯、乱贴小广告、甚至害人利己的行为,都是不“内圣”的表现,这跟所谓的追求个人权利和自由是两个范畴的道理。

力求“内圣”,不是做“老好人”。“内圣外王”之道,是要求积极的内圣和外王,而不是苟且偷生、只求无过、不得罪人。“老好人”在中国古代叫做“乡原”,孟子曾为这个名称下过定义:“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意思是说,举不出他有什么错误,也没什么好批评的。对于这样的人,孔子曾在《论语·阳货》里说:“乡原,德之贼也”。就是说,“老好人”是亵渎和偷盗了道德的人。可见,主张“内圣”,是要积极地做好人,而不是做所谓的“老好人”。我们有句老话,叫做“日久见人心”,“老好人”最终也不是被人尊敬和喜爱的。





解答文化难题


“内圣外王”是儒家的主要学术之一,但它的出处却是庄周的《庄子*天下》,其文曰:“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学方。”而庄子的思想的启发又来自老子,所以在“内圣外王”的师承应该是道家老子,儒家孔圣人是学生。

“内圣外王”的意思是什么呢?“内圣”指的是一个国家的一号人物对国家内部的管理,也指对自身品德的修炼要求。“外王”则是指一号人物对国外的政策方略,也指处理人际关系的指导性思想。

由于老子跟孔子是师徒关系,道儒两家有些思想是交叉的,所以到了宋代儒释道就三家合一了,聪明的学术大师把“内圣外王”之学引入到了这三家合一的学术,整合成了一门新的学术——理学。“内圣外王”就成了理学的“学术法宝”之一。

“内圣外王“在孔圣人看来是将道德因素植入政治体系的治国学说,终极目标是使社会能够实现良性循环,各种秩序有条不紊,社会内部各色人等各归其位,其意义和影响非常大,就应该把道德作为要求统治者的政治执政方向。反之,如果没有道德作为执政方向,就会产生不和谐现象,重则失纲常,社会无法有正常秩序。

“内圣外王”是有先后顺序的,先“内圣”后“外王”,治理国家和个人终极目标都能适用。实现个人终极目标,先厉炼自已的修为,等时机成熟了,就能达到自己的目标。就治理国家而言,先做“内圣”才能“外王”,一个是前提,另一个是结果,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废。


潇湘彩虹


“内圣外王”最早出现于《庄子·天下篇》。“圣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于一(道)。此即“内圣外王之道”。照《天下篇》看,“内圣外王”是天下之治道术者所追求的,“内圣”是作者的人格理想,它表现为:“不离于宗,谓之天人,不离于精,谓之神人;不离于真,谓之至人。以天为宗,以德为本,以道为门,兆于变化,谓之圣人,以仁为恩,以义为理,以礼为行,以乐为和,熏然慈仁,谓之君子”;“外王”是作者的政治理想,它表现为:“以法为分,以名为表,以参为验,以稽为决,其数一二三四是也,百官以此相齿;以事为常,以衣食为主,蕃息畜藏,老弱孤寡为意,皆有以养,民之理也”。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天下篇》作者的“内圣外王”之道是儒道法三家思想结合的产物。

虽然“内圣外王”一词不是直接出自儒学和孔子之说,但《天下篇》作者所阐述的“内圣外王之道”与孔子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这就为儒家采用这一术语提供了理论依据。

儒家经典《大学》所提到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一统治天下的准则,即把个人修身的好坏看成政治好坏的关键与这一观点相吻合,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条目(步骤)被视为实现儒家“内圣外王”的途径,其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被视为内圣之业,而齐家、治国、平天下则被视为外王之业。“内圣外王”这一儒家思想也对中国的政治、伦理、文化以及哲学等产生重要影响。


抱残守缺


所谓内圣外王,过去指心达至善而事功天下。过去知识分子少,行当也不多,读书人的出路是从政谋天下福利,即是形势使然,也比较有可行性,作为知识分子最高理想是可以的。现如今,读书人多得很,行当也多得很,就不必以政而功天下了,对内圣外王,我们可以变通一下,心达至善仍可追求,而事功天下不必强求,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成大家,我们完全可以把外王理解为事当积极尽力,即所谓"君子以自强不息",用今天的话来说,低调为人高调做事,就近于内圣外王。


牧水1


由于儒家的四书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必读书,修齐治平或者内圣外王至少在明面上是当时读书人的追求。


邢百里


这都是后世学者对儒家文化唯物主义核心价值观属性不理解,而胡编乱造用唯心主义哲学思想去解读儒家哲学文化所搞出来的诽谤。

特别是那个民粹自由主义哲学思想的庄子和那个纯粹自我意识为中心唯心主义哲学的王阳明,恶意对儒家哲学文化核心价值观理念随意杜撰,信口开河,肆意篡改,硬生生把儒家辩证唯物主义哲学理念误导捏造成为了以自我主观思想意淫为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的唯心主义哲学。

所谓“内圣外王”其实就是地地道道的剥削阶级统治者模样,是高高在上压迫奴役讹诈劳动人民的兽斗者形象,是匪性价值观文化的弱肉强食原始兽类。更通俗的说就是类似于那个“上帝、神仙、菩萨”,无所不能,虚假伪善,根本不是人!


竹筒夫子的钢笔


内圣指个人修养以圣人为己努力的方向,以达天人合一,外王指个人行为力求通达天地人的道理,圆融万事万物和谐人情世故,以达事皆圆满。



嘎尔江南书院


内:认识高绝、修养高尚。

外:运用的法、无人起左。


赭红


理解成安内攘外有何不可。


少卫真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