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3 史记人物孔子: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一、丘乃圣人后裔

孔子,生于春秋后期鲁国昌平乡陬邑。他的祖先是宋国人,叫孔防叔。防叔生下伯夏,伯夏生下叔梁纥。纥与颜氏之女徵在野合生孔子。据传他们还特地到尼丘向神灵祈祷,感谢将孔子恩赐给他们。孔子出生的时间是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年)。出生时,他的头顶有一处凹陷,母亲曾向尼丘神祈祷过,故取名丘,字仲尼。


史记人物孔子: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丘生下来不久(一说孔子3岁时)纥去世了,被葬在防山。防山位处鲁国东部,徵在也不知道纥坟墓所在,孔子怀疑父亲的墓地位置有误。由于颜徵在在叔梁纥家名分等原因,颜徵在和孔子在当时甚至不能参加叔梁纥的祭祀。孔子在幼年玩耍时,常常把祭祀时存放供品用的方形和圆形俎豆等祭器摆列好,练习礼仪。他的母亲离世后,人们就在名五父的地方将其入殓并举行了葬礼。陬邑人輓父的母亲把孔子父亲的墓地位置告诉了孔子,最终,孔子将母亲徵在与父亲叔梁纥合葬在防山。

孔子经常在腰间夹着经书学习,恰逢鲁国权臣季氏款待士,孔子也去参加。一个叫阳虎的人拦住了他说:“季氏是邀请士,而不是邀请你。”孔子无奈退席。孔子十七岁那年,鲁国大夫孟釐子得病不起,临死前告诫继任者孟懿子说:“孔丘是圣人的后裔,其祖先随宋国灭亡。其祖先弗父何最初理应继承宋的王位,但让给了厉公。到了正考父一辈,先后辅佐了戴公、武公和宣公,三次受命一次比一次谦恭。他还特地铸鼎铭文,上面写道:‘第一次任命鞠躬而受,第二次任命弯腰而受,第三次任命俯身而受。即使贴着墙根行走,也没有人侮辱我。不管是厚粥还是薄粥,只要糊口度日就行。’你看,他是何等的谦恭啊。还听说他讲过:‘虽然社会不承认我是圣人的后裔,但我的后代中一定会有贤达之士出现的。’如今孔丘年少好礼,莫非他就是那位贤达之士吧。我死后,你一定要拜孔子为师。”釐子死后,懿子与鲁人南宫敬叔一起,跟孔子学习礼。这一年季武子去世,平子继位。


史记人物孔子: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二、一生遭遇坎坷

因原生家庭和出生,孔子家境贫寒,身份低贱,为时贵族所不容。成年后,他也曾当上了鲁国权臣季氏的小吏,因为记账公平,又担任了畜牧管理方面的官员,使得鲁国家畜繁殖数量迅速增加。因其业绩,他最后升职为鲁国司空。但不久,被鲁国权臣排挤,离开鲁国。他先是到了齐国,再遭排挤出走。后来先后到宋国和卫国,被驱逐,辗转到陈国和蔡国后,生活也困苦不堪。孔子身高九尺六寸,在人们眼里,他这样的身形在当时很特别。直到后来鲁国承诺给予优厚待遇后,也才返回鲁国。


史记人物孔子: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鲁国的南宫敬叔向鲁国国君提出要与孔子一同去周。鲁国国君给了一辆车两匹马和一名随从。到了周后,他们彬彬有礼,如愿以偿地见到了老子。临别时老子送二人出来说:“听说富贵者送行都以财物相赠,仁义者送行赠以良言。我不富不贵,愿意借仁人的雅号送几句话给你们。‘那些聪明而具洞见者,之所以也会受到死亡威胁,是因为其好讥人之非;善辩而见多识广者,之所以也会危在旦夕,是因为其好扬人之恶。为人子者不应把自己看得太高,为人臣者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孔子回到鲁国后不久,其弟子的学识也长进不少。

三、匡地受到误会

孔子周游列国时,在去陈国的路上,经过卫国匡这个地方,替孔子赶车的颜刻举鞭指着说:“以前来匡城,就是从好个缺口进入的。”匡人听说鲁国来人,误以为是鲁国人阳虎来此。也难怪,阳虎曾对匡人进行过镇压,孔子的相貌与阳虎相似,所以匡人就将孔子围困起来足足五天。颜渊随后赶来,孔子说:“我还以为你死了呢?”颜渊说:“只要先生还活着,我就不会死。”匡人将孔子团团围住,情况危急,孔子的弟子感到了恐惧。这时孔子说:“周文王虽然已经不在人世,但他的礼制还在这里。如果上天真的要毁灭礼制,就不可能让行将死去的人来维护礼制。既然如此,匡人又能奈我何?”孔子答应派一个随从去宁武子那里去做家臣,于是得以解围离开。


史记人物孔子: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我对这里匡人的误会比较感兴趣,于是,就找来《庄子·秋水篇》。当中记载如下。

孔子周游到匡,卫国人把他重重围住,孔子却还是不停止弹琴歌唱。子路进见孔子,问说:“为什么先生还这样快乐呢?”孔子说:“过来!我告诉你。要讳忌道行不能通达已经很久了,然而还是不免潦倒,这是命呵!我希望我的道行通达已经很久了,然而还是不能得到,这是时运呵!当尧舜的时代,天下没有不得志的人,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智慧高超;当桀纣的时代,天下没有得志的人,并不是因为才能低落;这是时势造成的。在水里行走不躲避蛟龙,这是渔夫的勇敢;在陆地上行走不躲野牛和老虎,这是猎人的勇敢;光亮的刀子横在面前,把死亡看得和生存一样,这是烈士的勇敢;知道穷困是由于天命,知道通达是由于时机,遇着大难并不是畏惧,这是圣人的勇敢。仲由,你憩憩吧!我的命运受到了限定的。

”不多一会儿,有个带着兵器的军官进来,道歉说:“我们把你当作阳虎,所以围住你。现在才知道你不是,我们撤退围兵,向你道歉。”

同一件事,两个地方记述切入点是不同的,《史记》《论语》《庄子》里均提到因误会而起,但《史记》《论语》中写到了孔子解围的努力,允诺并落实了“派一个随从去宁武子那里去做家臣”。《庄子》中为了指出宇宙间有许多事物是“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致”的观点。


史记人物孔子: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困顿的孔子的品德、行为和思想,成为了后世光辉和标杆。他在世时,却只能淡然笑说自己,“关于长相,暂且不论,说我像丧家之犬,则完全正确,一点没错。”面对疫情生活上的一些困难和工作上的一些不顺心,我们有什么理由去抱怨或埋怨别人。我自内救顺天化,他日凌空运多时。

他日花重开,人心多感伤。今天,从各个方面的信息表明,国内的疫情日趋平稳。但在重疫区,还有那么多的患者身处康复中,而对于一些人,却永远定格在了2020年。对于武汉封城里的人们,大家应该多一些理解和人文、人情的关怀。所谓英雄,还是要多看看英雄的基座所受到的待遇。“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过了也就过了,对于之前犯错的人们,不管是受到了误会,还是未未尽安民守土之责,请多多诵读并体悟一下《庄子·秋水篇》中孔子说的话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