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如何看待电影/电视剧原著魔改?

MRLOKI


这个要分两个方面来看:为什么要改和怎样算魔改。

一、为什么要改?

1、把抽象转化为具象的必然差距

原著不管是文学经典还是网络小说,都是只有文字没有画面的,所以很多内容都是靠读者去想象的,没有一个具体的实物存在。这种想象中的,不管是人还是物,多少都会存在一层滤镜,会不自觉的美化TA们。而到具体每个人的想象中,由于审美不同也会产生差距。比如就算描写的很详细的瓜子脸、大眼睛、小嘴巴,可能有人觉得是林黛玉,有人觉得是范冰冰,还有的只会认为是网红脸。所以才说“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当我们把这种虚拟的人物用电影电视具象化出来,再加上选角时要考虑演员的档期,片酬等等之后,选出来的角色就会与想象中的形象产生差距。

2、两者载体不同,表现形式不同

小说一般都是几十万字或者几百万字,再加上读者的想象力,就会有一个完整的故事。但要变成电视剧,一集至少40分钟,内容上肯定是要进行扩充的。而且要把一些虚拟的变成实实在在能看到的实物,也必须经过改编,特别是奇幻类的,比如那些法宝什么的。

还有故事情节也是。在一本小说里你完全可以只专注男女主,或者只专注一件事,但如果电视剧还这样做就太单薄了,必然会给一些配角增加戏份,为男女主制造障碍,推进他们感情以及剧情的发展。比如我之前说过《锦衣之下》中关于淳于敏的改编。同时,如果原著中有一些角色或者情节可有可无,对剧情并没有实际的推动作用,改编的时候就会进行删减。

3、基于各种不可抗力

这个就更多了,比如为了过审;比如资方要推自己的人等等,不说了,大家懂的。

所以文学作品影视化进行改编是必不可少的一步。

二、怎样算魔改?

1、人物性格大变或者演员气质不符

这是现在很多原著粉不能接受的重要一点。比如我是《听雪楼》的书粉,我爱的原著中的靖姑娘是一个高冷、坚韧、手段狠辣,但实际心中还存有一丝善良,对男主是想爱不敢爱不敢信的矛盾个体。结果到了剧中,靖姑娘变成了一个动不动哭哭啼啼(原著中她11岁只会就不让自己流泪了),只会鲁莽行事;没事就跟男主卿卿我我的傻白甜。这样的改编谁不想骂?

另外,虽然演员的演技很重要,但如果TA的角色跟本身气质不符的话首先就败了一半。这个也是最近都在说的一个问题,比如美艳的热巴非要扮傻白甜;比如高冷的李沁要演本来定位为林依晨的鸡腿姑娘等。要说演技,其实都没什么大问题,但气质是真的有点违和。

2、原著剧情大改,增加不必要的配角戏份

这一点也是原著粉很难接受的。你改就改吧,但你把原著的精髓都弄丢了那还能是原著吗?你增加配角戏份就增加吧,如果是让人物更立体,故事更丰满那没问题啊!可问题是配角戏份多得超过主角,主角一集出场时间才几分钟,重点是这些增加的戏份对主线剧情并没有帮助,而是可以当做另外一个故事了,这谁能受得了啊!这一种太多了,就不举例了。

至于造成魔改的原因,一部分是由于不可抗力,还有一部分是由于编剧根本没有抓住原著的内核;还有生活剧青春剧的改编并没有深入生活,没有挖掘细节,只是用自己在网上搜来的想当然的“资料”进行描写,才会导致原著粉接受无能。真的不要随便大改,先照着原著拍好不行吗?毕竟不是每个人都是徐克,把东方不败改成女的也能成为经典。


PS:配图都是改得好的例子,传完图发现几乎都是红色,哈哈。


尹姐姐看影视


《疯狂的外星人》,一部很成功的电影,改编自刘慈欣的小说《乡村教师》。你对比电影和原著,就知道什么才是“魔改”。


我是逆袭中的胖子,如果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请点赞、关注。谢谢!


魔改并不一定是坏事

作为一部电影来说,《疯狂的外星人》是成功的。上映三天票房就超10亿,最终以22.13亿收官。

豆瓣评分6.4,相对于宁浩以前的作品来说是失败的。好看但不耐看,看过后没能在脑海中留下什么印象。有影评人给出了这样的评论。说的也是事实。但作为一个观众,我认为是成功的,它让笑了,这就足够了。

相信大部分朋友都看过这部影片,就不再赘述。

详细说一下《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简介

《乡村教师》是刘慈欣2001年发表的一部中篇小说,讲述了作者对乡村教师的敬佩,以及对教育事业本身意义的思考和诠释。

内容简介:

乡村教师李宝库自知时日不多,临终前,拼尽最后一丝力量将力学三大定律定理篆刻进四个孩子的脑海中。

与此同时,银河系中的碳基联邦想要测试一些星球上的智慧生物是否有足够的文明。测试方法是问几个有关科学的问题,不通过的文明就被摧毁。

四个学生就是被选诏的孩子。

3C文明测试题:

1、请叙述你所在星球生物进化的基本原理,是自然淘汰型还是基因突变型?

2、请简要说明恒星能量的来源?

..................

10、请说明构成你们星球上海洋的液体的分子构成?

以上的问题,孩子们均是沉默。

“到此为止吧!”舰队统帅对最高执政官说,“不能再耽误时间了!”

最高执政官的智能场发出了微弱的表示同意的振动。

  “发射奇点炸弹!”

“等一下,奇点炸弹到达目标还需多长时间?”最高执政官说,舰队统帅和参议员的注意力也被吸引过来。

  “它正越过内侧1号行星的轨道,大约还有十分钟。”

  “用五分钟时间,再进行一些测试吧。”

11、一个三维平面上的直角三角形,它的三条边的关系是什么?

12、你们的星球是你们行星系的第几颗行星?

13、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行状态如何?

“当一个物体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不变。”

14、请叙述相互作用的两个物体间力的关系。

孩子们说:“当一个物体对第二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第二个物体也会对第一个物体施加一个力,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15、对于一个物体,请说明它的质量、所受外力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

孩子们齐声说:“一个物体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力成正比,与它的质量成反比!

“3C文明测试试题15号通过,文明测试通过!确定目标恒星500921473的3号行星上存在3C级文明。“   “奇点炸弹转向!脱离目标!!”


这真是一部很棒的作品,强烈推荐朋友去看看。

看外之后,你会发现,这才是魔改。甚至不能说是“改”了,只是借鉴。

不可否认,魔改也好,借鉴也罢,电影是成功的。

只是小说有神,电影无神罢了!



<strong>


逆袭中的胖子


关于电影,电视剧对原著的魔改,我觉得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过有一种对原著的魔改,不单没有被人吐槽,反而更加让人喜欢。原著是经典,魔改的电视剧也是经典,这个奇葩就是央视版《西游记》。

提起央视版《西游记》,简直是神一样的存在,它成为了几代人的记忆,也是一部经典的作品。但是,它对原著的改动是非常大的,相比之下,被人吐槽的张纪中版《西游记》反而比较尊重原著。

原著里对唐僧的九九八十一难,做了详细的解说。但是在电视剧中,强行较真的人们,是看不到八十一难为哪八十一难。当然了,这只是个小插曲。在原著中,师徒四人过狮驼岭的时候,只有三个妖王的存在,青狮白象与大鹏,但是在《西游记》续集里,剧组又给添加了一个美丽的孔雀公主,还要让大鹏向孔雀求亲。等等。

但是,无论如何,大众对于央视版《西游记》的感情,是非常浓厚的,即使是看过原著的人,也对电视剧存在着一种情怀。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受欢迎的原因,是在那个年代,男女老幼最喜闻乐见的娱乐方式。

其次,作为在网络上有绝对话语权的年轻人,几乎都有它的陪伴存在。大家大多数接触《西游记》就是从这部电视剧开始,有着先入为主的观念。

再次,就是这部剧,第一次在那个娱乐方式比较少的年代,开启了人们对神仙造型的认知。节目组在后来接受采访的时候表示,它为后来大陆神仙妖怪的造型提供了一种视觉辅助。在以后的神仙剧中,多数按照它里面的造型设计的。它是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电视剧。之前,无论是原著,还是以前的老电影,大家对于神仙妖怪的造型,都没有确切的印象。

第四,就是演员的演技。看原著的时候,角色也确实栩栩如生,但是它在现实中,又该怎么表现出来了呢?很幸运,那个时候的演员们演技都很高超,非诚生动形象的将它表象出来了。孙悟空的“泼”,唐僧的“愚”,八戒的“痴”和沙僧的“稳”,在荧屏的表现,让大家切切实实感受到了。

第五,它使《西游记》知名度更加广了。四大名著一直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小说,应该说除了《红楼梦》第一的地位无法撼动外,其他三部排不出确切的名次。但是,就现在而言,《西游记》在大众接触中,显然远远超出了其他三部的热度。这份功劳,就是靠央视版《西游记》。


影评猫


您好,您可以参考一下我的回答。

改的好也不是不能接受,比如林青霞版的东方不败(郑秀珍版的也很有味道,于妈版的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就都……),新版绝对双骄还有新倚天屠龙记倒是挺还原原著的,可是不知道为啥就没那种武侠的感觉,可能是人物造型妆容或者打光啥的很现代吧,铁心兰长的毫无辨识度,花无缺有点木,小鱼儿的眉毛苏樱的卷发,杨逍的咬唇妆(我是林申的路人粉但是他的杨逍我真的接受不了)……唉,我觉得还不还原得看综合的,魔改改的合理也行。

这些翻拍剧在原剧作的基础上都不同程度的做了改编,像近期翻拍剧中口碑最好的新《倚天屠龙记》就因为后期剧情的大量改编,而被冠上了魔改之名,但平心而论此剧已经算是将原著保留的很不错了,况且还有陈钰琪的赵敏镇场。

而新《新白娘子传奇》就真的是有些魔改了,尽管主创再三声明是根据原版剧情还原,但我们还是看到了原本手无缚鸡之力的许仙竟然身手不凡,说是高手都不为过。法海更是参考了电影《青蛇》找来了小鲜肉饰演。但好在基本剧情走向没有偏离,此剧失败还是在演员本身上。

如果要论真正的魔改恐怕就要数《封神演义》了,杨戬成男主和妲己相爱,小娥竟然是哮天犬转世,我头一次知道哮天犬原来是母的,九尾狐也变成了男性,还很痴情,苦恋妲己。看到这个剧情大部分人估计都默默在心里留下了眼泪,这也是此剧成为翻拍剧中评分最低的原因。

这已经相当于在挑战观众们的接受底线。

由此可见,魔改一词实在不是什么好话,而基本将原著经典大量改编的影视剧似乎都会受到观众们的抵制。

但其实也是有例外的,比如一直贯彻旧瓶装新酒的香港导演徐克的电影。

喜欢香港电影的朋友一定知道徐克,也肯定看过徐克经典武侠电影,从《新蜀山剑侠》到《笑傲江湖》,再到《倩女幽魂》《青蛇》《黄飞鸿》《新龙门客栈》,几乎每一部徐克经典电影都是改编自经典原著小说和原著影视。

每部改编电影也基本上做到了改编的面目全非,甚至完全可以看作是重新创作,他的电影从来只借用原著的神,而非形。

像《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中的东方不败就完全脱离了原著,赋予血肉,成为主角还和令狐冲谈恋爱,无怪乎一向强调尊重原著的金庸先生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从此再也没让徐克染指自己的小说。

但奇怪的是明明已经魔改到这个地步了,观众们却毫不抵制,反而还爱的疯狂,这部《笑傲江湖之东方不败》甚至成为了影迷们心目中不可超越的武侠经典。

你说怪不该,大家都是魔改,为什么徐克的就是经典,有些人拍的就如此不堪呢?

其实对于改编原著方面一直都有两种声音,一种是守旧,就是尊重原著,将原著中的精髓换成影像呈现在观众眼前就是成功。而另一种是创新,就是脑洞大开,魔改原著,以达到另辟蹊径的效果。

而大部分香港经典翻拍电影都属于后者,不得不说当年香港电影真的是想象力十足,天马行空,完完全全的展现了那一批香港影人求新求变的决心。

无论是徐克的《笑傲江湖》还是王家卫的《东邪西毒》又或者是刘镇伟的《大话西游》,这种通过老故事表达新观念的创作态度也是香港电影能成为当时亚洲电影霸主的主要原因。

而再反观如今的魔改剧,不是说他脑洞不够大,(有时候已经大的离谱了),而在于他的创作观念实在老旧,尽管魔改但所表达的却无非是言情的内核,是形新神旧的陈词滥调之作。

观众这么聪明,能看不穿你的小心思吗?

所以说如果大家对魔改有什么误解,那就看看魔改祖师徐克的经典老电影吧,绝对能让你发现新大陆。

这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你,谢谢!








只是kidding阿丢


倚天屠龙记这部电视剧大家都看过,倚天屠龙记有很多个版本,也有很多版本的经典的,1000人心中有1000个哈姆雷特,所以不同版本的倚天屠龙记也是不同人心目当中的经典,当然经典永远都是不可超越的,如今新版的倚天屠龙记已经是结局了,但是对于新版倚天屠龙记的结局许多人是抱着不好的看法。与原著相比,编剧魔改不断,引起观众吐槽。谢逊为周芷若挡箭而亡,临死前希望周芷若能好好对待无忌,周芷若从此顿悟。明教众人撺掇张无忌和赵敏成婚以振明教。没想到是计谋,明教众人以此设计杀害了赵敏的父亲。赵敏伤心回到蒙古。之后张无忌拒绝当皇帝,开始了漫长的“寻妻”。这个结局很有想象力吧。此外,正在播出的《新白娘子传奇》也是创意不断,剧中甚至增加了多个角色,让许仙白娘子之间的恋爱成了“四角恋”,此外,许仙和白娘子还经历了离婚,这有点现代。

我个人觉得,应该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修改,既要符合当代人的审美,又要符合伦理道德。一部好的电影或者电视剧,不应该只是侃侃而谈,而应是给观众以思考和自我反思的结果。




A每日一事


对原著小说漫画等进行颠覆性改编,甚至套用原著框架,基本上是重新创作的影视作品。

影视改编不一定非要“符合原著”。

在原著基础上进行改编,无论在艺术上创作还是市场收益,都更有保障。

青年电影美术师刘航说过:“影视产生流程的每一个工种都是一次再创作,最终的作品凝结着集体智慧,不可能与原著完全一致。基于不同艺术形态差异,即便让原著作者亲自操作,也不太可能拍摄出与原著完全一致的影视剧。”

更有,“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说法。小说影视化需要调整,但改编不等于乱改,不等于故事内核的改变,《西游记》、《水浒传》、《琅琊榜》、《甄嬛传》、都有经过后期加工,也不是完全遵从原著,但这也不影响这几部剧成为经典。

魔改电视剧比如,《笑傲江湖》中把东方不败改成女人。直接颠覆原著。个人觉得也是非常成功的案例。并没有觉得特别突兀。的确带动了大批流量和口碑。

也有魔改的电视剧把原本的剧情把人物改编的乱七八糟,主线剧情支离破碎。为了流量背离原著,舍弃原著精化,让观众看的莫名其妙。口碑极低。





豌豆老射手


我觉得改一些电影和电视剧初心都是好的,比如西游记的人物形象是比较可怕的,不利于小孩子的身心发展,通过导演编剧的改变,让里面人物形象变得可爱化,充满了正能量,也有利于身心发展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家可以看看我的视频,以上是我个人的想法和体验[呲牙]
希望看见的朋友采纳一下[机智]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321000b05172ab98994\

美术绘画爱好者


改的好也不是不能接受,比如林青霞版的东方不败(郑秀珍版的也很有味道,于妈版的笑傲江湖、神雕侠侣就都……),新版绝对双骄还有新倚天屠龙记倒是挺还原原著的,可是不知道为啥就没那种武侠的感觉,可能是人物造型妆容或者打光啥的很现代吧,铁心兰长的毫无辨识度,花无缺有点木,小鱼儿的眉毛苏樱的卷发,杨逍的咬唇妆(我是林申的路人粉但是他的杨逍我真的接受不了)……唉,我觉得还不还原得看综合的,魔改改的合理也行。



晓晓梓尔


关于电影/电视剧被魔改以下观点:

先说说拍出来的让我感觉还不错的吧。

1、《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著作者是辛夷坞,小说和电影的主题思想是大概一致的,所以,更能让我们这些原著党所接受,唯一一点不足的是,电影强化了爱情这一部分,把小说里的官场省略了,也许赵薇导演只是想表达爱情这部分,毕竟电影的时长是有限的,无法把原著里的所有都表达出来。

2、《何以笙箫默》,看小说的时候,一直被男主角和女主角整的很压抑,被他们由爱生恨,又有恨变成爱的过程折磨地寝食难安,很虐心的,拍出来的电视剧,说实话,是目前我看过的最接近原著的。

好的说完了,下面就说说,让我感觉很不好的甚至很差的。

1、《翻译官》,老实说,我非常喜欢原著,喜欢乔菲的乐观、幽默和坚强,电视剧版的《翻译官》,临播前被某电视台改成了《亲爱的翻译官》,电视剧里的剧情真是让人无语,看了几集,我的下巴都快被惊掉了,尼玛剧情简直是脱胎换骨啊!!

2、《原来你还在这里》,看小说的时候,也是被男主和女主虐得不行,但是越是虐,越是想往下看,欲罢不能,不得不说,辛夷坞叙事手法,确实很高明。那么好的原著,被吴亦凡、刘亦菲演得体无完肤,不是说演技不行,是改编的不好,空有一个好的原著,被编剧改编出来的剧本,真的真的只能用呵呵来评价了。

3、《第三种爱情》,这是个悲伤的故事,看小说期间,让人很痛苦,很压抑,作者自由行走,把主人公的矛盾、纠结、挣扎的心理,表达的很到位,原著小说我看了不下三次,当拍成电影的消息出来后,我是很期待的,尤其是确定宋承宪是男主角,那段日子,我都会留意电影拍摄的进度,上映后,我当时刚生完孩子,没空去影院,豆瓣上影评给的分很低,我突然很难过,直到腾讯视频可以观看后,第一时间看了一遍,果然,跟大家一样,失望、难过和不开心。

4、《何以笙箫默》,刚才写到了,电视剧版的,我个人感觉很不错,但是电影版的,就差强人意了,请来了那么多明星,还是没抵挡得住群众的眼光,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于正把金庸老先生的小说几乎都改编一遍了,我就不吐槽了,因为实在是无力吐槽哇!

张嘉佳的《从你的全世界路过》也被拍成了电影,已经上映了,不敢去看,怕失望,现在,我只能双手合十,祈求将来某位导演、某位编剧,如果把大冰的《阿弥陀佛么么哒》改编的话,请手下留情!





大片集结号


魔改原指手办制作发烧友将量产手办修改为具有特殊观赏价值的个人手办作品。简单来说吧就是把平常的手办改造成X体状态,也就是工口状态。作品多具有视觉冲击性。后引申为对某项产品的大幅改造。
用在影视作品上就是指拍摄影视作品时对原著小说漫画等等进行颠覆性改编,甚至只套用原著的框架,基本上是重新创作的影视作品,比如笑傲江湖把东方不败改成女人等等类似的改编。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426000b08a3c1aebfb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