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如果項羽不是楚國貴族會怎麼樣?

沈靜軒


項羽如果不是楚國貴族,會有和劉邦一決雌雄嗎?小編以為是一樣的,項羽是歷史的成功者,而劉邦是歷史的勝利者。歷史上項羽雖出身名門是楚國名將項燕的後代,但其父早亡,他有著貴族的驕傲和尊嚴,為人忠義,嫉惡如仇。而劉邦市井潑皮出身,與流氓無賴為伍,身上缺乏英雄氣概。秦末農民起義中,項羽身為楚國人,揭竿而起為給楚國報仇而起兵,多次大戰擊敗秦軍主力,滅掉了暴秦,而劉邦僅僅是在機緣巧合之下,被眾人擁為沛公,最後拾取了勝利果實,項羽每戰必是身先士卒,在戰場上英勇無敵,睥睨四野,而劉邦被追殺時為了逃命,竟將自己的孩子踢下馬車,對比劉邦,項羽一生光明磊落,儘管失敗,也敗的坦然。正所謂英雄不問出處,是金子總會發光,無論項羽身份如何,他永遠是歷史的推進者和成功者,載入史冊。






收藏5000年


在春秋戰國時代,本身是隻有兩種群體的,即是貴族與平民。只有貴族才擁有特權,他們有能力去學習騎馬射箭和禮樂制度,等到成年後又能取得家族所傳承的世襲爵位,掌控更多的特權。

項羽的祖父項燕為楚國將領,受封於相,所以用項作為姓氏。後來秦始皇派王翦攻楚,楚國排項燕為統帥,傾一國之兵決戰,後被王翦所敗。項燕自刎,隨後楚國滅亡。

說到影響力,不得不提一句話:‘‘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意思就是哪怕楚國只剩三戶人家,也一定滅了秦國報仇!而項羽作為楚國貴族後代,聯合當時楚國人對秦國的憤恨,自然一呼百應,召集楚國舊臣民來投奔自己

項羽早年在叔父項梁家中得到了良好的教育,學習書劍和排兵佈陣之法。項梁在吳中威信很高,賢士大夫皆出其下,當地的大事全由他出面主辦。項梁利用這種條件暗中招兵買馬,訓練子弟。項羽18歲就跟隨叔父在吳中起義反秦,項梁陣亡後他帥軍渡河救趙王歇,於鉅鹿之戰擊破秦軍主力。

可以說,假如項羽沒有貴族的身份、沒有名相後代的影響力、沒有叔父的人脈關係,那西楚霸王根本無從談起。


古韻遺風


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項羽如果不是楚國貴族頂多也就是陳勝吳廣之輩,畢竟司馬遷說過:“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下面我來說一下我的論據。

第一、項羽全靠楚國貴族出身,項燕大將軍的孫子,否則楚國根本沒人搭理他。

項燕大將軍將率領數十萬楚國大軍抵抗秦國的進攻,三戰力竭,最終復出了自己的生命。他臨死的時候說出了名言:“楚雖三戶,亡秦必楚!”楚國人追隨項羽全靠項燕的名氣,不然誰認識他這個毛頭小子?

第二、項羽雖然勇猛,但是有勇無謀,婦人之仁,他只能失敗。

司馬遷寫過,項羽力能扛鼎,比當年的秦武王贏蕩厲害多了。贏蕩在周天子面前舉鼎而亡,項羽比他強多了。但是,項羽當斷不斷,婦人之仁。比如:鴻門宴的時候,就該下定決心殺了劉邦,但是他婦人之仁,猶豫之後放了劉邦,他認為劉邦不是他的對手,然而他錯了,最終一敗塗地。

第三、項羽猜疑心太重,自己的親信不能重用,還隨意猜忌亞父范增,中了離間計!

陳平知道項羽的猜疑心重,所以他向項羽獻計:用4萬兩黃金離間項羽和范增。劉邦爽快地答應了他,讓他自由發揮。結果,項羽還真的是心眼太小,太幼稚,最終逼得亞父范增離開了項羽,死在了路上。此後,項羽就成了無頭蒼蠅亂撞,最終烏江自刎!

總結:如果項羽是普通農民出生,那麼極有可能他混的還不如陳勝吳廣,畢竟他有太多的缺點,心智太不成熟。當然,如果我是項羽肯定還不如項羽畢竟我連他的孔武有力都沒有(>﹏


95後歷史觀


  •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看看如果項羽不是楚國貴族會怎麼樣?

如果項羽不是楚國貴族應該會贏,看看劉邦不就是平民出身嗎?練就一身本領,一生只贏一次就夠了。

項羽起兵八年,身經七十餘戰,從未打過敗仗又如何?還不是烏江自刎!

網絡圖片項羽

【一】鉅鹿之戰

項羽率領大部隊渡過漳水展開全面進攻,渡河以後項羽下令著沉了渡船,砸掉了鍋灶,燒掉了帳篷,全軍只帶了三天的口糧,義無反顧的投入了戰鬥。這樣大膽的決策也是避免了他當時帶領的軍隊中有些不怎麼聽他安排的人,以及鬥志弱的人能全力以赴戰鬥。項羽一擊即潰了秦軍。

說明項羽能夠看清戰場態勢,瞭解軍隊人心,也能預判如何才能贏這場仗,果斷有魄力的執行。

網絡圖片

【二】彭城之戰

項羽以三萬兵力對劉邦的五十六萬諸侯聯軍,最終劉邦的五十六萬聯軍全線奔潰了。在中國戰爭史上還沒有哪一場勝利能像項羽在彭城那樣酣暢淋漓。

網絡圖片

【三】

但是“鴻門宴”上項羽卻放過了劉邦,沒有殺他。劉邦收取關中項羽也沒有重視去剿滅劉邦。項羽最大的人才損失是受了離間計,使范增在回家的路上悲憤欲絕,一命嗚呼。

【四】

從鉅鹿之戰,彭城之戰可以看出項羽具有軍事才能,稱得上“戰神”。軍事上難得的人才。從他一次次放過劉邦可以看出項羽在政治上是非常單純簡單的,或許他認為只要有才能任何人都能消滅吧,但是人性權謀,政治是需要另一種智慧的。

網絡圖片項羽虞姬

【五】

項羽出生貴族從小跟著項梁學習,一直有身邊親人幫助。

【六】

假如項羽出生平民或許歷史結局又是另一番景象也說不定,看劉邦就是平民出身練就了一身本領如何與人相處,如何玩轉政治,如何用人,如何招納賢才。劉邦自己說他的一生只贏過一次,然而就是那麼一次他成就了自己,有了大漢朝。

網絡圖片項羽

綜上所述:

  • 從民間歷練方知苦中苦,說不定項羽也能從民間學習到像劉邦那樣一身本事,就不會那麼輕易輕敵了。即使局勢敗了,打仗敗了項羽也能過烏江,而不是無顏見江東父老。再無機會。

網絡圖片項羽


歷史愛好者LING公主


項羽如果不是貴族憑其力拔山兮氣蓋世的本領也會有一番經天緯地的作為!

如果項羽不是楚國的貴族可能對於項羽是最好的一個選擇。如果項羽不是楚國的貴族,可能就不會讓項羽生成孤傲意氣用事的獨斷專行的性格。就會對項羽的軍旅生涯產生更為積極的作用。更有可能改變楚漢戰爭的結局。

如果項羽不是楚國的貴族,他就不會目空一切。如果項羽不是楚國的貴族,他就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殺害反秦盟主義帝!如果項羽不是楚國貴族他就不會看不起韓信而失去一位楚漢戰爭當中最為出色的將軍。一位可以改變楚漢形式的絕對性人物。我項羽不是楚國的貴族,他就不會狂妄的。不聽不下的勸告坑殺20萬秦國降兵。如果項羽不是楚國的貴族,就會更懂得天下百姓的疾苦而富有仁義之心。如果項羽不是楚國的貴族,他就不會不聽范增的良言,在《鴻門宴》設局殺掉劉邦,也不會有後來的楚漢之爭。不過項羽不是楚國的貴族,他可能會更立賢下士,聽從謀士的建議,也不會有後來的烏江之吻。當然,如果項羽不是楚國的貴族,不會有上面的一切缺點,也不會有千古留名的西楚霸王!我不會留下千古傳頌的《霸王別姬》。


歷史濤哥


項籍本來就不是貴族,只不過是職業軍人家族而已。

項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時,年二十四。其季父項梁,梁父即楚將項燕,為秦將王翦所戮者也。項氏世世為楚將,封於項,故姓項氏。 ——《史記·項羽本紀》

雖然《史記》言之鑿鑿說項氏「世為楚將」,然而項燕之前並沒有找到任何一個項氏的楚將,說明項氏即使是楚將也只是名不見經傳的中下級軍官而已,只不過在楚國即將滅亡前輝煌了一把。

而《史記》稱項籍祖先封於項,但項籍的祖籍卻是下相,說明項燕這一支跟封於項的本家分開已久,早就出了五服之列(楚國獲得項縣早在項籍生活的時代至少早400年,別說五服了,二十服都有)。

我們說貴族是講究出身的,而且不能只輝煌一代,那種叫暴發戶而不叫貴族。

項燕家族只輝煌了一代,算不上貴族。


長島男爵


由於今天上午剛剛發佈的對疫情分析的微頭條不知何故被刪除,不能靜心回答你的問題,簡單分析一下吧。

假設項羽不是楚國貴族,結果也差不多。

項羽生在秦末亂世,力大無窮勇冠天下,有野心,幼時看見秦始皇出巡,便說出“取而代之”的話。即便沒有貴族身份,只要他參加義軍,能力很快就會顯露出來。在戰場上他幾乎無人能敵,只要多打幾個勝仗,有能力的謀士武將自會投奔而來。攻城略地自不在話下,但他卻格局太小當不了皇帝。嫉賢妒能,婦人之仁,不能很好處理上下級和官員之間的關係。最終會導致眾叛親離,難逃一死。

項羽和三國時的呂布有很多的相似之處,在群雄逐鹿天下之時,最終都只會是曇花一現,笑不到最後。


老家伊濱的


關於出身的重要性,看看後世的“劉皇叔”就知道了,劉備“漢室宗親”的名頭,是他在那個群雄割據的時代唯一的資本。

劉關張第一次相聚時,關羽和張飛就被劉備漢室宗親的名頭給俘虜了,為何?代表著正統。

而在更注重出身的戰國時期,尤其是在楚國,貴族與平民是完全不同的兩個階級,貴族把控著這個國家的大部分經濟和政治資源,著名的“吳起變法”革的就是貴族的命。

但是在楚國這樣一個最注重出身的國家,貴族們是看不上吳起這個士人的,更因為吳起嚴重傷害了他們的利益,而最終在楚悼王的葬禮上將吳起殺死。

吳起這樣一個通過變法使楚國強大起來的著名軍事家尚且是這樣一個下場,如果項羽是平民,他有什麼資格領導楚人反秦?

這個有勇無謀的霸王,所憑藉的不正是大將軍項燕之孫這樣一個身份加上一把力氣嗎?


我是安六七


那西楚霸王就不叫項羽了。楚雖三戶,可以亡秦。以當時的歷史環境,亡秦必楚。項羽最終能夠成為西楚霸王最根本一點就是他是楚國人。現實也確實是這樣,就是由楚國人組成了一個推翻秦國統治階層的生力軍。楚國是一個羋姓國家。羋分十八氏。項氏是楚國晚期管理國家軍事力量的世族。楚國晚期的主要戰鬥,特別是抵禦秦國入侵的戰鬥都是由項氏家族來指揮的。這也是項羽在舉起抗秦大旗的時候,能夠從楚地源源不斷地組織人力物力的更本所在。任何一個非楚國人來組織和管理這支反秦主力軍是不可想象的。


九日共由


中國有句古話,是金子埋在土裡也會發光。劉邦,韓信,張良等等他們沒有一個貴族,最後卻都成了貴族。也就是說項羽即使出身不是貴族以他的能力也是會有一番作為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