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之武真的那麼厲害嗎?為什麼語文老師把這篇課文強調的如此重要?


《左傳》記載燭之武憑三寸不爛之舌斥退百萬雄師,你說厲害不厲害。

當然了,文學作品嘛,難免渲染誇張,歷史是否真有其事,並沒有考證。

我想語文老師應該講的更多厲害的應該是燭之武的語言吧!燭之武勸秦軍的語言,用我們現在話說就是抓住了秦王的心理。打仗都是為了一個利字,燭之武就是抓住這點而已。

就像為什麼我們和伊朗巴基斯坦關係很好,為什麼我們要抗美援朝,關係是一方面,但深層更是保護自己。

而且春秋戰國時期,各個國家之間弱肉強食,彼此間也都相互不信任,因為利益而聚到一起,當然也會因利而散。秦軍和晉軍駐紮在不同的地點就可以看出彼此都是貌合神離而已,今天是兄弟,也許明天就是敵人。你看《東周列國志》發現春秋戰國時,各個國家君王的更替極其頻繁,有時就像過家家一樣,那個戰亂的年代風雲四起,但也成就了很多人,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老子、孔子、孫子、蘇秦、張儀,我們文化的根基都是那時奠定的。

作為一個文學作品人物,我們不必追究真假,我們可以學習他的語言藝術呀,同樣的一番話,如何讓對方欣然接受,考驗我們說話的藝術。

雖然說話人人都會,但有理,有據,有文采,有條理,有目的,有側重,娓娓道來,這才是說話的高境界!


愛上文言文輕鬆寫作文


燭之武,雖然對現代中國人稱得上是家喻戶曉,可在歷史上,他的地位卻並不高。所謂“燭之武”,意思是“燭地(今河南新鄭西南)名叫武的人”,他的真實姓氏卻沒能流傳下來。身為鄭國大夫卻只留名而不知姓氏,燭之武在鄭國有多麼不受重視,可想而知。

然而,長期默默無聞的燭之武,卻在鄭國遭遇危機時突然出名了。


公元前630年,因為在城濮之戰中鄭國加入了楚國陣營,晉文公聯合秦國前往伐鄭。這次伐鄭,晉文公是老賬新賬一起算了——當年晉文公流亡經過鄭國,鄭文公沒有以禮相待,這次也是要對他進行報復。

秦穆公時,秦國國力正處鼎盛;晉文公雖然剛回國數年,但晉國“作爰田”、“作州兵”改革已積累了十來年,再加上城濮晉國戰勝楚國成功稱霸,當前也是如日中天之時。兩大強國攜手前來圍攻,已墮落成東周二流的鄭國肯定無法與之相抗衡。對鄭國更加不利的是,因為鄭文公當年得罪晉文公太深,現在就是想主動求和,晉文公也不會輕易答應。

生死存亡之時,究竟該怎麼辦?

這時,鄭國大夫佚之狐向鄭文公推薦了一個人:“國家危險了,如果能讓燭之武去見秦國國君,秦師必定會退!”佚之狐,意思就是“佚地名叫狐的人”。與燭之武一樣,他也是位沒有留下姓氏的鄭國大夫。可從這句話得知,早在燭之武走上歷史舞臺之前,佚之狐就已規劃好了化解這次危機的思路了:先分化秦、晉同盟,勸退秦師,再單獨來應對晉國。一位同樣不受重視的大夫,在關鍵時刻能給出有效解決辦法,可見鄭國從來就不缺乏人才,只是缺乏任用人才的機制。

可佚之狐要能得到完美實施,首先就得勸退秦師。誰才能勝任這一艱鉅任務呢?

佚之狐所信任的人,正是燭之武。


佚之狐、燭之武,都是鄭國大夫,卻長期都被邊緣化了。如今危機來臨之時,鄭國卻只能依靠兩個邊緣化人物來解決危機,這真是個絕妙的諷刺。

面對大國圍城,鄭文公這時也不敢再託大,趕忙派人召來了燭之武。由於長期不受重用,燭之武也有些心灰意冷,拒絕道:“下臣壯年時,都不如他人,如今老了,恐怕就更難有作為了!”燭之武稱“老”,那麼他的年齡約在五、六十歲;這年是鄭文公執政四十三年,也就是說燭之武壯年時正是他在執政。聽了燭之武這番頗帶怨氣的話,鄭文公倒也沒有責怪,安撫道:“我不能早點重用您,現在危急時刻才來求您,這是我的過錯。可如果鄭國滅亡,對您也有不利啊!”

亡國奴的下場,虞公與百里奚就是榜樣,燭之武當然不想落到這種地步。因此,燭之武很快就答應出山了。

從兩人這番話可知,鄭文公並不是不知道燭之武。燭之武年輕時,肯定頗有賢名,卻很有些傲氣。可能正是因為燭之武的這股傲氣,鄭文公才從未重用過他。可當前局勢下,不用那些有真才實學之輩實在是無法化解危機了,鄭文公不得不做出了讓步。

不過,雖然燭之武答應出山,但能否說服秦穆公還是個未知數。


自從晉文公被秦穆公送回國以來,秦、晉兩國關係就進入了蜜月期:公元前635年,為報答秦穆公,晉人協助秦國征服了鄀國,幫秦國佔領了武關道在南陽盆地的出口;公元前632年,秦國加入晉國一方,在城濮之戰中幫晉人戰勝了楚國。在秦、晉兩國正處在聯合雙贏的蜜月期時,鄭人憑藉什麼來離間他們?

不管如何,如今鄭國的命運就係於燭之武一人身上了。當晚,鄭人趁夜色偷偷將燭之武放下城牆,把他送到了秦國大營……。


見到秦穆公後,燭之武顯得極為坦率,開口就說:“秦、晉兩國圍攻鄭國,鄭人知道遲早必將亡國。如果鄭國滅亡有益於秦國,那麼就有勞君王屬下將士了!然而,跨國去佔領邊鄙之地,君王您也知道有多困難,怎麼還會滅鄭國以伴鄰國?鄰國厚實了,君王您的國家可就單薄了!”

從秦國到鄭國,其間不但隔有晉國,還隔著周王畿。即便秦、晉兩國商議好,在滅鄭之後共分其地,鄭國土地也無法與秦國相連。因此,秦人想佔有鄭國土地,原本就困難重重。反倒是晉國,因為擁有太行山以南、黃河以北的大量土地,前幾年剛剛與鄭國成為鄰國。一旦滅亡了鄭國,晉人可以輕鬆地來往於鄭地。如此而言,滅亡鄭國對誰有利,不就顯而易見了嗎?燭之武提及這點,是提醒秦穆公認清這一現實。

然而,要讓秦穆公放棄滅鄭,就得先給他許諾一些好處。

因此,燭之武接著提出了有利於秦國的另一選項:“如能放過鄭國,作為秦國在東道接待的主人,那麼在秦國使者往來經過時,遇到資糧不濟時鄭人就可供給,對您來說也沒有什麼損害!”如果鄭國不滅,鄭人就承諾向秦國進貢,對秦穆公來說這是一項無風險的收益。

不過,此時秦、晉正處蜜月期,秦穆公或許還不相信晉文公會獨吞滅鄭之利。為徹底說服秦穆公,燭之武寄出了殺手鐧:“君王您曾經給晉國許多恩惠,晉人也許諾將焦(今河南三門峽西郊)、瑕(今河南靈寶西北)給您作為報答;可晉人早上剛渡河,晚上就在這兩地修築城牆來防範秦國了!晉人哪有滿足的時候?既然他們向東奪得了鄭地,將來必然會向西擴張;如此一來,不攻打秦國,將從何處取地?請君王您仔細地考慮一下吧!”


這番話道出了秦、晉是一對天然戰略對手的現實——無論秦穆公對晉人再怎麼好,兩國都在戰略利益上存在必然的衝突:秦要想東擴,就必然要過晉;晉國當前的擴張空間,不是向西就是向北,秦國終將成為晉人未來的目標。況且晉人向來崇尚權變——晉惠公當年答應送秦焦、瑕之地,一回國就反悔——這就是前車之鑑。

當戰略利益出現衝突之時,晉文公會不會是另一個晉惠公?


在燭之武的循循誘導之下,秦穆公的心理防線終於被徹底突破,當場答應撤軍。不但如此,為防止晉軍繼續攻城,秦穆公還留下一支軍隊來協助鄭人防守!

鄭國雖已墮落,但畢竟實力猶存。單憑晉國想攻破鄭國都城,實力仍顯遠遠不夠。因此,在秦穆公撤軍之後,晉文公也不得不主動撤軍了。趁著晉人洩氣之際,鄭人又趕緊主動向晉文公示好,迎回公子蘭來作太子,順便向他求和。公子蘭是鄭文公之子,早年間被鄭文公趕走而逃到了晉國,深得晉文公喜愛。現在鄭人將公子蘭迎回來做太子,也就意味著鄭人從此投向了晉國陣營——晉文公還能不順勢走下臺階?

所以,秦軍撤退後,實力不濟的晉文公也被迫答應了鄭人求和。

從整個過程可見,燭之武勸秦穆公退師是化解鄭國這次危機的關鍵一步;如果秦穆公不退師,鄭國即便想求和,勢必將付出極為巨大的代價,甚至還有可能滅國。

燭之武的厲害之處在於,面對處在蜜月期的秦、晉二國,他能深入地分析利害得失,誘導秦穆公意識到滅亡鄭國對秦國不利,最終成功地分化了秦、晉同盟。要做到這點,不光需要勇氣,還需要足夠的智慧,以及深入地去了解秦、晉二國隱含的矛盾與利益衝突。

可燭之武雖然厲害,規劃了危機整體解決方案的佚之狐就更加值得稱道。雖然不是卿士,佚之狐能提出解決危機的有效方案,還舉薦瞭解決危機的合適人選,這充分證明他有相國之才。

遺憾的是,無論這次危機前還是危機解決後,都不見鄭人再重用這兩人。鄭國走向衰落豈非必然?有人才而不用,鄭國怎麼能在動盪不安的東周走得更遠?


欲雲談史論今


《燭之武退秦師》這篇文章,作為課文選入了高一教材之中。這篇文章很短,文章中的燭之武,在歷史上也是一個很不出名的人。他甚至連姓都沒有,“燭之武”這個名字的意思,只是說他是“燭”這個地方的一個叫“武”的人。至於他姓氏是什麼,誰也不知道。而且,他當的官也不大,在年邁的時候,才當到了一個小小的養馬官。可是這樣一個人,卻被選入高中教材之中。那麼,為什麼這篇文章會選入教材之中,當我們在學燭之武的時候,究竟應該學他什麼呢?

這是因為,燭之武雖然是一個年邁的小小的養馬官,但是他幹了一個大事。他乾的這件大事就是,當秦國和晉國這兩個當時的“超級大國”圍毆鄭國這樣一個小國的時候,燭之武一番話,就讓秦國和楚國退兵了。

那麼,燭之武究竟有什麼本事,會讓秦國和晉國退兵呢?

先說秦國。秦國當時是秦穆公時期。那時候秦國實際上還並不是很強大,在爵位上,秦國國君還是伯爵。不過,秦穆公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君王,他也是渴望爭霸的。所以,當晉國聯合他,讓他加入攻打鄭國的戰爭的時候,儘管鄭國隔得很遠,在晉國的東南方。也就是說,秦國和晉國還隔了一個晉國,以及一個周天子,但是秦國依然欣然加入進去了。加入進去,就是要擴大自己的國際影響,為自己爭霸做準備。

那麼燭之武是怎麼說服秦國的呢?

燭之武從利益出發,幫助秦國考慮了問題。燭之武首先講到了,打下鄭國對秦國沒有什麼好處,只有壞處。理由是鄭國與秦國不接壤,只與晉國接壤。一旦滅亡了鄭國,那麼獲利的只可能是晉國。而且晉國如果因為獲得鄭國的土地變強,秦國就只可能變弱了。

同時,燭之武又給秦國講了不打的好處。如果不打,那麼鄭國將和秦國修好關係。只要把關係修好了,這樣鄭國將作為盟友,處在晉國的東南方,從兩邊威脅晉國。

這個話,對秦國當然是很大的利好。他們收穫的,就不僅僅是在國際上鬧出聲響,而是實實在在的好處。所以秦國當然要退兵了。

不過,奇怪的是,秦國退兵後,晉國也退兵了。晉國為什麼會退兵呢?難道是他們覺得獨自和鄭國,打不贏鄭國嗎?

當然不是的。

晉國當初之所以要打鄭國,按照一般的說法有兩點:一是當年晉文公重耳流亡鄭國的時候,鄭國對重耳很不友好,得罪了重耳;二是當年晉國和楚國發生爭霸大戰的時候,鄭國加入到了楚國的陣營。

不過,這只是表面的目的,實際上並不是晉國的真實目的,尤其不是晉文公的真實目的。晉文公的真實目的,就是要爭霸。

晉文公應該怎樣爭霸呢?當年齊桓公爭霸的時候,曾帶著中原聯軍前往攻打教訓楚國。晉國堅持和楚國作戰,當然就是一種爭霸的表現,也是一種“正義”的表現。但是迫於楚國的壓迫,當時楚國周邊的一些小國,都不得不加入楚國的行列,其中就包括鄭國。

晉國打鄭國,當然不是要滅掉鄭國,就是要教訓他。讓國際社會看出,只要加入到楚國的陣營,就應該捱打,這就是一個態度。

現在秦國不打了,晉國也退兵。有人問晉文公為什麼要退兵?晉文公的回答是:“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就是說,如果沒有秦國就沒有我。秦國不打了我還打,就是不仁的表現。如果因為打仗,失去了秦國這個盟國,是不智的表現。鄭國已經亂成一團了,再去打他們,是不武的表現。

大家看看,在這裡,晉文公把自己打扮成一個“仁義的正義的感恩的寬厚的”人。可以說,晉文公確實很高明。在這場戰爭中,秦國佔了便宜。但是由於晉文公把自己打扮成了“仁義之師”的形象,因此他也並不吃虧。在國際上有了更好的形象,讓他稱霸更容易了。

那麼,作為高中教材,燭之武教給了我們什麼呢?我認為這幾點值得注意。

一是要做好足夠準備,是金子總會發光的。燭之武如果平常沒有表現出會說話的才幹,也沒人把他推薦給鄭國國君。那麼,他也永遠不會有用武之地。這說明燭之武平常就是在做準備的,哪怕年邁了也不遲。

二是國難當頭,匹夫有責。

雖然燭之武只是個小官又年邁了,雖然由於鄭國被晉國圍困,燭之武是被人用繩子從城牆上放出城去的,非常危險。但是他“位卑未敢忘憂國”,有很好的擔當精神。

三是燭之武說話有相當的技巧,懂得從對方的角度來考慮問題,讓別人容易接受。這一點也是值得我們的學生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