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2 关羽、张飞在《三国志》毫无建树,一代名将生不逢时,可悲可叹

今日读《三国志》读到五虎上将心中满满的叹息。关羽、张飞都有万夫不当之勇,但能体现其勇武的时候貌似不是在失败后就是在逃跑中,就关羽斩杀个颜良,还是名义上在曹操麾下时。《三国志》 对他俩的描写相当的简单,没写啥出彩的大事件,一代名将就这么寥寥数语的被记录在了正史中,可悲可叹。

而关羽、张飞之所以不能宏图大展、都和他们追随之人:刘备的发迹之路,有着密切关系。

关羽、张飞在《三国志》毫无建树,一代名将生不逢时,可悲可叹


刘玄德草根出身,虽有个汉室宗亲的名头但已经毫无身份、家业,权势,确确实实手起家。少时师从卢植、又与公孙瓒相好,这两人对刘备前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少时的刘备文不成武不就,和其先祖刘邦发迹前性格很像,但这两人能一直支持和帮助刘备,足见刘备是个情商很高的人,在与人交际方面很是优秀。他富有“亲和力”,能使人从他身上虚幻的看到自己的将来和所需,是他能够发迹的最大依仗:

关羽、张飞,与刘备兄弟情深,他俩之所以跟刘备而不选择其他已经有一定实力的军阀说明有共同的特点——不喜欢屈居人下,想自己成就一番事业,各自性格有重大缺陷,不能很好与人相处(关羽傲气、张飞凶暴),而刘备就相当于调和剂出现在了他们面前——关羽看中他的宗亲身份,感觉跟着他不失身份,皇亲国戚都和自己客客气气,满足了骨子里的虚荣心。而张飞就想着自己打打杀杀、冲锋陷阵,其他事一概不想管,并且深知自己的脾气,知道如果没人节制自己,肯定等不到功成就死于非命了。所以,

刘备这个“贵族保姆”就与二人结下了这一生的缘分。

关羽、张飞在《三国志》毫无建树,一代名将生不逢时,可悲可叹


三兄弟结识后的经历可以说是辗转反复、四处凑热闹,投效过不少人,也占据过不少地方,但苦于兵少势弱,一直处在朝不保夕的境地下,所以关张二人没有机会独当一面,也就没有什么突出建树。这种颠沛流离的日子终于在荆州画上了一个句号,在依附刘表的一段时间里刘备收拢了不少荆州名士,而诸葛亮的加入使刘备有了发展蓝、看到了自己的未来道路。而此后随着刘备的发展,关张二人也有了展现自己的机会。

关羽、张飞在《三国志》毫无建树,一代名将生不逢时,可悲可叹


刘琦投降曹操后,曹操不费吹灰之力而尽得荆州之地,打乱了原来的战略,使得其内心欲望膨胀而失去了一贯的理性,妄图在有生之年一统天下,进而有了赤壁之败。在赤壁之败后,天下三分的形势日趋明朗。关羽常年驻守荆州,有了生擒于禁斩庞德的机会。张飞则有劝降严颜败张郃的事迹。可以说,人生的巅峰即将到来,但随着蜀汉内部两个重要人才的死亡而葬送了他俩振翅高飞的机会,这两个人就是庞统和法正。

关羽、张飞在《三国志》毫无建树,一代名将生不逢时,可悲可叹


庞统跟随刘备进四川,出上中下三策,刘备选了中策,在进攻成都时困难重重,间接导致庞统战死,刘备失去一名能够把握战略方向的人才。而法正是刘备入川后最信赖的臣子,其人颇有智谋,陈寿将其与程昱、郭嘉向媲美,但刘备称王次年就死了。本来蜀汉有很好的顶层构架——诸葛亮堪比萧何、管仲,主抓内政、庞统精于战略、善于把握时局,堪比荀彧、法正善出奇谋,有随机应变之能,堪比程昱、郭嘉。但这三杰过早的去其二者,使诸葛亮殚精竭虑,首尾不能相顾,最后操劳过度而死。

正是因为大构架的崩塌,导致关羽大意失荆州时身边没有能看破吕蒙计谋之人,而刘备攻江东大败后诸葛亮的叹息,也就不会有张飞独领一军,肆无忌惮鞭笞下属而无人可提醒,最终身死的惨剧。

关羽、张飞在《三国志》毫无建树,一代名将生不逢时,可悲可叹


蜀汉之所以最早灭亡就是因为顶层构架的崩塌,导致了人才衔接的断档。蜀国空有绝世武将而无出谋划策之人。谋臣武将属于相互成就的关系,是相互依存促进的,关张二人名留青史、威震三国的机会也被灭葬在了这破壁残垣之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