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早晨擠公交的老人到底佔早晨出行人群的多大比例?為什麼有人會反感老人乘車?

burUIxIan


我就居住在全國文明城市包頭,每天我持老年卡免費坐公交車送孫子上學,從內蒙古科技大學坐一路車坐七站地後下車,大約是每天早晨七點至七點十分上公交車,六月中旬我連續觀察幾天,在我乘車的途中大約有三至五人持老年卡免費乖公交,但我們沒作過詳細統計,從觀察情況看持老年卡在這個時間段坐車的老年人我認為不算多。基本都有要辦的實際事情。我也坐過8路車,因為8路車路過友誼菜市場,在這個時間段持老年卡乘車人也在3-8人間。

我的觀察不具代表性,但也能說明這個時間段乘公交車擁擠問題老年人免費乘車不是主要因素。是諸多原因造成。


青山永駐綠水常流


1.早晨擠公交的老人到底佔早晨出行人群的多大比例?為什麼有人會反感老人乘車?

為什麼總有些人喜歡拿老人當出氣孔,天天噴老人。

為什麼要反感老人早晨擠公交車,老人擠公車也是去辦事,憑什麼不能坐!每個人都有出行的權利,這個權利不分年齡、性別。再者,老年人應該享有優惠的特權,而不應該受到擠兌。

人都有老去的那一天,現在千萬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疼,等你老去的那一天,四處求人無人應,坐個公交還挨diss,到那時候就認真感受一下什麼是世態炎涼吧!

當初老人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四處求人幫你擺平年幼無知闖下的各種爛攤子,省吃儉用養育你,從來沒有抱怨,什麼煎熬困苦之事都容忍過來了。現在你翅膀硬了,連他坐個公交都不能容忍了,摸著良心問問,你還是不是個人?

可以說,早晨擠公交出行的老人絕對不是一個普遍的現象。只是有些人總喜歡小題大做,而這些人通常都是自私自利的傢伙,在他們眼中,老人就是“侵犯”他們權益的人,所以才到處亂噴。

誰家沒有個老人,這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可惡之徒,身邊肯定是沒有親人的,所以才這樣四處說閒話。

什麼是尊老愛幼,什麼是人之為善?一個社會的發展光有人是不行的,還需要有德,有善。老人也是人,也需要出行,也需要辦事,每天擠公車出行並非他的本意,如果可以,誰不想待家裡好好躺著,幹嘛非要趁著人多的時候去辛苦擠公交?

公交是公共交通工具,不是某些人的私人專座。建議那些反感老人早晨擠公交的傢伙,自己開車出門,到那時候,整個車都是你的,想怎麼坐都可以,隨心所欲,自由自在,只求別再噴老人了!

【以上僅個人觀點,若有不同意見,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關注:快嘴社會說,一起聊人生。】

讀書文史


座標濟南,濟南文化底蘊深厚,濟南人熱情厚道,所以公交車上給需要的人讓座在濟南很普遍的,基本上老弱病殘孕上車後都有人讓座。

我住在一個老小區,小區裡大多數都是老年人,每天早上上班坐公交的時候,車上都是擠滿了老年人,真的,我不用讓座,因為根本沒座!中國的老年人都有勤(zhan)儉(xiao)持(pian)家(yi)的習慣,她們承擔著家中買菜做飯的任務,所以一大早乘公交車去菜市場買菜的人真的很多。我就見過一群老年人乘公交到20裡外的鄉鎮上買菜!!!


十月的鴉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以我為例吧。我是60歲才來這裡定居養老的,今年才辦有老年公交卡。6年前的一天,從重慶回到北門車站已是晚6點多了。兒子家窮,沒有私家車來接我。父子倆擠了一次公交。那車上像“挿筍子"樣的擁擠。我站了不到5分鐘就頭暈眼花,我兒懇請別人讓個座,別人也讓不開呀,只有頭倒在兒肩上保持鎮定,沒有聽到一個老人呻吟。今年7月23日,我要去省體育館拿體檢報告,早7點10分上公交進地鐵站,那公交車上還有空座位,7點23上地鐵列車每個門前都只有幾個人等著,隨意上下,舉眼一觀,只有我頭髮花白。可8點9分時,要換乘1號線,問題就來了,每道門前排5列6列長隊,乘警於門前控制人流。我捱了4次才擠進門。站上車內,只看得見人頭,好象還是隻有我瘦骨鱗詢。我靈機一動,只有站在列車門旁,出車時秧求別人讓個縫隙。站臺上四眺,也只有我弓腰爬背。太羞人了。十年來就只有這兩次擠了公交,每次都給我刻上難以磨滅的烙印。現給各位看官檢討,從今後,打死我也不在上下班高峰期乘公交。😭😭😭😭😭😭😭😭😭😭


山村逸夫


常乘公交和地鐵,據我所觀察,一天吱吱喳喳叫喚討厭老年人的人,不外乎這幾種人!一是終身難得志,心胸狹窄,鼠目寸光之徒,不知道最基本的自然規律,人都要老。二是窮矮拙,這種人自已無能買不起小車,又不願騎單車,把自已無能歸罪於老年人擋了他道,這種叫見老怒的小人!三就是自已好吃懶做,不思進取不學無術,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之徒!忌妒,羨慕老年人退休了,拿的比它高,企業退休的人男人六十退平均不到三千,這多嗎!?你三千都掙不到,真誠地告訴你,你該回去了!公共交通上給老人讓座的有,裝眼瞎!裝看手機無視的多!在物質,精神財富極大豐富的當今,都屬正常!風水輪著轉!再過幾十年,現在的有些人能到達老年,有些是到不了的,環境變壞,人的健康變差。也是必然。那時但願年輕人會極積讓座!?豬也這樣想!可能嗎!?媒體也不要把個座一天炒!做個正能量的傳媒人吧!仁者自仁!讓與不讓都正常!但沒必要搬弄是非爭吵!


小年輕160


上海一開始也是給老人發免費卡,然後就出現有老人每天都出門乘車,和年輕人搶早高峰。

我就親眼看見一個老人在早高峰的地鐵上被年輕人擠的嗷嗷叫,非常擔心老人吃不消。

當時上海出現過有老人坐在公交車上不下來,跟著公交車走一天的情況,公交車下班了,老人才回家。

而且還出現了更惡劣的情況,有年輕人拿著老年卡蹭公交車,為此還和司機吵架。

上海市政府沒多久就改成了發放交通補貼,符合條件的老人,每個月隨退休工資發放一筆交通補貼,變暗補為明補。從那以後,就很少有老人出門和年輕人擠早高峰的情況了,這時候再出門擠早高峰的老人,都是真的有事情,大家儘量體諒吧。

城市管理就是這樣,一樣花錢,換個思路,能讓事情做的更好。

上海已經這樣發放補貼快5年了,看看其他省什麼時候會跟上。


山依斜陽


我在南京新港開發區上班,常坐331和333路,兩條線都路過新港農產品批發市場。早上7點多到7點半正是上班早高峰,上車時331路百分之九十以上是買菜的老人,333路百分之五十以上是買菜老人,這些老人霸座不說,沒座上位的人都擠在大門口,而且人人手中還拉個小車。司機說了左一聲右一聲請他們往裡走,他們就是一步不動,別人要上班,擠都擠不上,很多人擠不上耽誤上班時間而遲到,就是好不容易擠上了,那些老人被擠時還罵罵咧咧,在車上大呼小叫,罵司機,罵上班人。司機,上班人都不敢作聲,誰個要說了一句,哪就要倒大黴了,罵的你無處藏身。真是上車象林黛玉一付可憐相,下車象方世玉,比兔子跑的都快,我們真是無語了。國家為敬老,免費給老人乘車,我們不反對,這也是政府關懷老人的一項舉措,尊老愛幼也是我國的優良傳統,我們上班族也尊重也能理解,但老人也要體量上班族的辛苦,在上班最峰期能個暫緩出行,不就遲出門半小時到一小時,何況你老人也沒什麼事,遲一點買菜也不是買不到了,可就是有哪麼多老人不自覺,沒辦法,我們上班族只能呼籲政府部門,在上班高峰時段取消老人免費乘車優惠,其它時段仍免費,從而減少老人出行,讓上班族能夠正點上班。同時也希望老年人除看病送小孩上學外,平時上街買菜購物逛街推遲半小時再出行,讓上班族先走一步,自己再出行,此時車子又不擠,還有座位兩不耽誤多好。


用戶2291008344695899


我也步入老年了,有一天,我乘公交車,坐在前面橫排的四連坐上,幾站後,上來老夫妻倆,老太太顫巍巍的,我旁邊的年輕人趕緊給老太太讓座,我趕緊幫助老頭把老太太駕到座位上,老太太很胖,雖然屁股坐在椅子上,但整個上身已超出了椅子的範圍,手握住了當中的椅子稱,我身子雖然很瘦,但是明顯感到了不適,於是,我只好調整姿勢,把頭扭向前方,使身體向前傾斜,儘量避免她擠著我。沒想到,她卻不耐煩的大聲說,哎呀,你快別擠我了,我都快坐不住了!我看了看,心裡真不是滋味,心想,這老太太翻臉不認人,跟她也沒有理可講,於是,我看了她一眼,一聲沒吭,她老伴說她,你在公交上別矯情,,我看了老頭一眼,老頭看著我,指了指自己的頭,意思是說我別跟她一般見識,她這裡有毛病,我擺了擺手,表示我不會跟她一樣。到站了,老頭子好不容易有給老太太拉下座位,。要不是老太太這樣鬧這一出,我肯定再會幫忙的,這老太太真不好相處。


用戶54950342661


你可以在車上不需給老年人讓坐,但你沒有權利對老年乘公交車說三道四,老年人在任何時間段都可乘坐公交車,老年人也是從年輕時走過來的,難道你不會老嗎?到你老的時候你不會乘坐公交車嗎?你買不起私家車,那你就是擠公交車的命!


我不信這個重名


試想誰都有老的一天,又是誰的父母,年邁體弱還要擠公交呢?做為年輕人,你又為父母和老年人做了什麼呢?

理性的看待老年人高峰乘車,是公平,更是尊重。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此,無論是老年人的身份、優待還是乘車基至醫療保障等社會問題,全社會都應當理解尊重,不但不應抱怨和反感,而應該舉全社會之力幫助老年人解決困難,化解矛盾。

身公一名85後的國家公職人員,長期工作在社會保障工作的第一線。每天早上上班坐公交,也一樣會碰到很多老年人。首先很支持老年人持證免費乘車,這是社會進步和國家保障的一種必然。至於老年人高峰乘車很普遍,但我相信沒有哪個老年人是閒著沒事願意高峰時段擠公車,他們必然是有原因的,闢如看病掛號、送孩上學、甚至是買菜買肉,這都是生活必須啊,和年輕人上班沒啥兩樣,因為這對他們來說很重要!相比之下,更應當擔心老年人高峰乘車時可能出現的身體不適,以及跌倒摔傷的風險。

如何解決現狀化解矛盾才是我們理應關注的焦點。闢如在高峰時段開通老弱專用免費班車,明確標示乘坐事項,提高公用車輛的安全措施,提倡老年人錯峰乘車,這在我國部分城市已經開始付諸行動了。總之,幫助老年人,關愛老年人才應當是我們全社會的共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