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樓市“好聲音”,你方唱罷我登場!是救行業還是救市場?

最近,受疫情影響,各地動作頻頻,樓市傳出的“好聲音”不斷。


但是,我們都明白,那些政策層面的支持,多數是為了扶持房企,穩樓市,穩經濟的,真正意義上的利好樓市,還得是信貸層面的。


這不,銀行的大招就來了。


01、浙商銀行下調非“限購”城市首套房首付比例


就在昨天下午,浙商銀行下發了個人貸款調整通知:

對非限購城市,各分支機構可根據當地“限購”“限貸”和監管政策情況,將非限購城市居民家庭購買首套個人住房的首付貸款比例從原來的三成(30%)調降至二成(20%)。

樓市“好聲音”,你方唱罷我登場!是救行業還是救市場?

這也是2016年9月份以來,全國第一個提出降低首套房首付比例的銀行。


浙商銀行是12家股份制銀行之一,總行設在浙江杭州。據瞭解,目前該政策只適用於一手房,根據個人徵信等情況,首套首付最低從原來的三成降為二成。


並且,政策明確是非“限購”城市,認貸不認房。也就是說,不管你名下有幾套房,只要已經還清了貸款,再次購買房子就是首套房。


對此,有媒體聯繫浙商銀行的工作人員,得到的回覆如下:如果要在浙商銀行進行貸款首先是與銀行的合作樓盤,對於首套首付兩成的政策,要求還是比較苛刻的,需要是不限購區域的樓盤,其次對於貸款人的工作,收入,家庭以及徵信都是有很嚴格的要求。


也就是說,一般人還是比較難拿到的


另外,除了浙商銀行外,部分地區的少數主流銀行,也可以拿到首套房首付三成的優惠,但是要求非常嚴格:具體看個人徵信情況、收入及工作單位


我們都知道,無論樓市怎麼調控,首套首付三成的比例基本是沒有變過的。

樓市“好聲音”,你方唱罷我登場!是救行業還是救市場?

浙商銀行這次調整,一次性就給了剛需購房者10%的槓桿紅利,對於非“限購”城市來說,這無疑是疫情之後,樓市快速回暖的一針加速劑


雖然這個政策“避開”了限購城市,但是,我們也能嗅到樓市信貸層面即將迎來寬鬆的一些訊息,這也是所有購房者值得期待的窗口期。


02、從“救企”到“救市”政策進入第二階段


疫情持續的這段時間,房企線下業務遇到瓶頸,從2月10日開始,各地紛紛開始出臺穩樓市的政策。


2月21日晚間,駐馬店市發佈《關於進一步規範促進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的意見》(簡稱《意見》),包括降低公積金購買首套房首付比例、提高公積金貸款額度、給予購房補貼等。

樓市“好聲音”,你方唱罷我登場!是救行業還是救市場?

駐馬店成為本次疫情以來,首個出臺降購房首付比例政策的城市


《意見》明確提出要推行積極信貸支持政策:

主要包括五方面:

①提高住房公積金貸款額度

②繳存職工首套房貸款最低首付比例降低

③大力推廣住房公積金組合貸款業務;

④免收抵押登記費用;

⑤對在市中心城區、各縣城區購買首套居住房屋給予補助。


在此之前,全國已經有超過20個省市出臺各種不同力度的穩定房地產市場的政策,這些政策主要側重於緩解房企資金壓力,“救企”色彩更濃。


而此次駐馬店出臺的政策表明,穩定樓市政策開始從“救企”到“救市”發展。


繼駐馬店之後,廣西南寧隨後也跟進了。


2月23日,廣西南寧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網站發佈《關於調整住房公積金貸款有關政策的通知》(簡稱“通知”),對南寧住房公積金貸款有關政策做出了調整。

其中規定,符合要求的職工個人及家庭,可以在購買第二套住房時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也可在滿足條件的情況下第二次申請住房公積金貸款,購房首付款比例都應不低於40%。

該《通知》指出,對於只擁有一套120平方米及以內,目前無房或所擁有的唯一住房建築面積在120平方米(含)以內,以及已使用一次住房公積金貸款並已結清的住房的職工個人及家庭,允許其在購買建築面積為144平方米(含)以內的第二套住房時申請使用住房公積金貸款。


二套房允許公積金貸款新政出臺,無疑是給疫情下冷淡的房地產市場帶來些許的安慰,政策出臺地區,後續也會有不少公積金購房者進入市場。


但是改政策明確規定,“使用過一次公積金且結清,可再次申請使用公積金”的規定,這將會阻擋一部分潛在買家。好房就在幸福裡


2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佈了2020年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價格變動情況統計數據。從環比數據來看,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漲幅略有擴大,二三線城市漲幅穩中有落。


而南寧此次出臺的公積金政策,也代表了當前二線城市的調控方向。

樓市“好聲音”,你方唱罷我登場!是救行業還是救市場?

從目前情況來判斷,後續全國各地在公積金貸款方面的政策會進一步放鬆,這些政策也在客觀上刺激剛需和改善購房群體逐步釋放需求。


03、剛需如何把握這波紅利


2016年930新政以來,全國多數城市實施限購政策,後續還有不少城市限購再升級。


三年多的時間,這輪調整期確實有些長。


嚴格的限購政策之下,帶來的最大影響就是市場的悲觀情緒越來越重。


在現階段,提振市場信心,也是非常有必要的


浙商銀行做了全國銀行中調整信貸的“第一個吃螃蟹的人”,雖然它的本意是出於自身考慮,畢竟在目前定向降息的大環境下,像浙商銀行這種房貸業務“匱乏”的銀行,房貸正是銀行最“喜聞樂見”的業務增長方式。


但是,它確實在業內開了一個“先河”,不排除後續還有其他銀行繼續跟進。


河南駐馬店和廣西南寧出臺的公積金政策,也是如此。


這些在“非限購”城市或是二三線城市的嘗試,對恢復市場信心是有一定幫助的


以上城市在調控層面上的“定向”放鬆是一方面,2月24日,杭州市重磅推出“戰疫引才”八大舉措,通過重磅政策招才引智。新政還包括加強抗疫人才重點招引、對境內外高層次人才實施專項獎勵、支持高層次人才優先購房等高含金量的政策舉措。

比如,對全球本科以上所有應屆大學生,在發放本科1萬元、碩士3萬元、博士5萬元一次性生活補助的基礎上,再給予每年1萬元租房補貼,最多可享受6年。加快人才專項租賃住房建設,到明年底前新建5萬套。提高高層次人才購房補貼,給予A類頂尖人才“一人一議”最高800萬元購房補貼;B、C、D類人才分別給予200萬元、150萬元、100萬元購房補貼等等。


疫情之下房企多重促銷策略,疊加地方政策利好,還有新一線城市為“攬人”拋出的橄欖枝,屬於剛需真正的紅利來了。


預計後續還有城市會跟進,剛需購房者也要警惕以下幾點:


第一,不要盲目跟風。非“限購”城市在政策刺激之下,房價會有小幅上漲,此時入手難免會在高位;


第二,三四線城市政策力度和房企促銷力度一定會大於一二線城市。購房者應該從房子居住屬性來考慮購買,不要因為政策利好就失去理性判斷,要知道,絕大多數三四線城市的樓市紅利已盡。


第三,如果你在此之前已經有明確的購房計劃了,下半年可能是個出手的好時機,要抓住機會。


最後,如果你還沒選好城市,一線城市及其周邊城市群,都是不錯的選擇~

樓市“好聲音”,你方唱罷我登場!是救行業還是救市場?

三瘋長期堅持不易,如文章引起大家共鳴,歡迎大家點贊評論並轉發,有問題的小夥伴也可以撩我,謝謝大家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分享更多關於南昌房地產行業及市政規劃的優質內容,近期有置業打算的朋友,也可以私信三瘋,三瘋會盡量幫你答疑解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