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俗语:宠狗上灶,宠子不孝,是什么意思?蕴含深刻哲理

“宠狗上灶,宠子不孝”,这句俗语显然是和农村的教育有关,狗是什么?狗是用来看家护院的,狗都被宠得上了灶,那不是反了天吗?这还了得。当然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农村人这样说,只是为了表达一个意思,那就是对孩子不能太宠爱了,一旦宠得过了头,孩子就会变得无法无天。

俗语:宠狗上灶,宠子不孝,是什么意思?蕴含深刻哲理


小时候在家里尚有人能维护他,将来一旦到了社会上独立生活,孩子可怎么办呢?所以说“宠子不孝”,被过于溺爱的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爱,什么是责任,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关于农村孩子的教育问题,现在确实是大问题,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发展慢于城市,许多农村的年轻人为了追求更好的生活,跑到城里寻找机会。可是家乡的孩子怎么办?这些孩子就只能扔给年迈的父母来照顾,这些留守儿童的教育就出了问题。

爷爷奶奶也好,外公外婆也罢,和孩子算起来是隔代,隔代教育最大的问题就是一个字——宠。有些老人宠起孙子孙女来真是没有边界,孩子在家里闹翻了天,老人也不管。

老人只是会反复地说,让他闹吧,他还是个孩子,等他长大了,就会明白事理。这些老人恐怕不清楚,儿童时代的孩子,正是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形成的时候,这个时候孩子可以少掌握一些文化知识,但是三观不正,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成长。

俗语:宠狗上灶,宠子不孝,是什么意思?蕴含深刻哲理


将来孩子走向社会,一旦失去家庭的娇宠,处处受到各种限制,那个时候,孩子就会怨恨大人,当初为什么不严格管教自己。特别是到了青春叛逆期,如果没有良好的性格,很容易走向极端化,受到坏人蛊惑。

但是现在农村的教育困境又是一个现实,如何破解这个困局,确实是一个难题。首先是老人的思想观念需要更新,本来农村的规矩就很多,比如不能在祖宗牌位前打打闹闹,不能在灶神面前不敬等等。

这些规矩完全可以教给孩子们听,让他们也学着做。在学的过程中,孩子们就会感受到一种规矩的力量,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规矩必须要遵守。如果老人总是这也是小事,那也是小事来替孩子遮掩,那么将来总有一天,会遮掩不住的。

其次是农村的学校教育问题,应收尽收,不能让一个孩子辍学。学样教育和家庭教育一样重要,学校老师既教知识,也教品德。如果再能配合好家庭教育,那么孩子的教育问题就可以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改善。现在城市里基本上看不到溺爱孩子的情况,因为城市里不存在隔代教育的情况,而且现在城市的父母基本上都是90后,他们本身就是上一代严格教育出来的。

俗语:宠狗上灶,宠子不孝,是什么意思?蕴含深刻哲理


知道孩子的教育不能过于娇宠和溺爱,现在最大的问题还在农村。孩子要宠,但是宠爱也要有度,过度的宠爱就是害了孩子。道理虽然简单,但是真的如果需要老人去做的话,有些老人还是下不了狠手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