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为什么唐太宗李世民要将自己的两个亲妹妹嫁给异族将领?

鸢飞九天2018


李渊的一生共有41名子女,让他本人操心的并不多,反而是李世民为自己的这些弟弟妹妹们操碎了心。给他们安排工作,给弟弟们找媳妇,给妹妹们找夫君。在李渊的19个女儿中,至少有13人是在贞观年间出嫁的,也就是说都是在李世民的安排下出嫁的。

我们知道,古代的公主,看似身份尊贵,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但是唯独婚姻一事是身不由己的,他们的婚姻完全是皇帝说了算,自然所嫁的人必然是皇帝深思熟虑过的。

李世民的妹妹们自然也逃脱不了这个命运。在这些公主中,有几位的婚姻比较出名,比如九江公主下嫁执失思力,衡阳公主下嫁阿史那社尔,丹阳公主下嫁薛万彻。这其中的执失思力和阿史那社尔就是异族首领。

但是李世民将这两个妹妹嫁给异族首领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和亲,因为当时执失思力和阿史那社尔早已经是归顺了大唐,成为大唐的名将,他们都住在长安,和别人没有什么不同。唯一可能会有的隐患,大约就是倘若异族首领反叛,公主们将何去何从这件事。但这种顾虑并不仅见于异族首领,实际上任何人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李世民做出这样的安排,目的实际上就是笼络两人,让两人感受到了大唐天子对他们的看重,自然更加的效忠于大唐。

实际上,在贞观时期,是有三位著名的异族将领的,他们就是执失思力、阿史那社尔和契苾何力。前两位娶的是李世民的妹妹,而契苾何力娶的则是唐朝的宗室女临洮县主,同样也能看出李世民对他们的看重。

执失思力是东突厥执失部的酋长,626年颉利可汗率领十多万大军到了渭水便桥,就是派执失思力作为使者进长安拜见并威胁李世民的。执失思力威胁李世民不成反而被李世民扣押,渭水之盟签订后,执失思力被放回突厥。后来李靖等人奉命攻灭东突厥,执失思力投降了大唐,成为大唐的一名武将,在数次对外战争中都立下了战功。

为此,李世民将自己同父异母的八妹妹九江公主下嫁给了执失思力,执失思力拜驸马都尉,在贞观时期官至正三品的左骁卫大将军,爵位是从一品的安国公。不过在李世民去世后,执失思力的结局却并不怎么好,永徽年间发生了著名的房遗爱谋反案,而执失思力就是因为曾与房遗爱交好而被牵扯进去,被李治流放,而九江公主主动舍弃了自己的封邑跟着执失思力一起被流放。许是流放地的生活太苦了,九江公主很快就死在了流放地,而执失思力在流放了近十年之后,才被李治召回做了归州刺史,没几年也去世了。

与九江公主和执失思力的波折相比,衡阳公主和阿史那社尔的婚姻就平淡很多,甚至史书上并没有留下衡阳公主婚后的蛛丝马迹,包括她什么时候去世也并没有记载。

阿史那社尔是处罗可汗的次子,在执失思力降唐几年之后的635年投靠的大唐,李世民很看重他,当即让社尔做了左骁卫大将军,在第二年就把自己那同父异母的十四妹妹衡阳公主下嫁给了社尔。

社尔在跟随侯君集灭掉高昌国的战争中立下了大功,有了毕国公这个爵位,之后更是曾跟随李世民征讨高句丽,参与平定薛延陀的战争,平定龟兹等,为大唐立下了汗马功劳。

李世民去世的时候,社尔和契苾何力请求为李世民殉葬,遭到了李治的拒绝,随后社尔转为右卫大将军。655年,社尔去世,追赠正二品的武散官辅国大将军,并陪葬昭陵。


尚宫女史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古代的公主尤其是嫡公主身份尊贵,都是由皇上亲自为其挑选朝中的亲王贵胄来婚配,与少数民族和亲基本上也都是迫不得已。

唐太宗李世民却主动将自己的两个妹妹嫁给了外族的将领,要知道当时的汉人视少数民族为蛮夷,内心是鄙夷的。那唐太宗为何要这样做呢?大家一定觉得奇怪,有书君就带着大家一起解析一下吧。

一,为表彰他们的战功。

李世民将衡阳公主嫁给了阿史那社尔,将九江公主嫁给了执失思力。

他们两个人都是作为少数名族将领归顺了大唐,为大唐建立了赫赫战功,并成为了大唐的名将。

阿史那社尔是带着一支人马从东突厥千里迢迢来到长安,主动要求归顺唐朝的。

后来归顺了以后,阿史那社尔东征西讨,平定了高昌,并跟随李世民征讨高句丽,在攻取龟兹和收抚于阗等大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执失思力也是东突厥人,突厥的颉利可汗战败后,派执失思力作为使者来到长安请罪。

后来李靖在攻取东突厥战役中,执失思力投降了唐朝,受到李世民的赏识,被封为左领军将军。

他在归顺唐朝之后,执失思力利用自己在西域的威望,说服了浑、斛萨等部落臣服于唐朝。

唐太宗远征辽东时,执失思力镇守后方,大败了想要趁虚而入的薛延陀等部落。

并平定了吐谷浑,拓展了唐朝的势力范围。

唐太宗李世民作出这样的安排,足可看出对他们的肯定和器重。

二,笼络少数名族。

阿史那社尔和执失思力两个人归顺唐朝后,成为大唐的将领,为大唐效力,他们看似与唐朝的汉人将领无二,但他们毕竟是少数民族出身,宠辱被少数民族所关注。

李世民当时对少数民族推行友善的怀柔政策。他说过,“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如一”。长期以来敌对的关系,让周边的少数民族大部分持观望态度。

用婚姻联亲的方式显示了唐太宗李世民对待少数民族的真心,减少了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隔阂,增强了各民族的融合。

他的这一举动赢得了周边少数民族的拥戴和爱护,被他们推为民族的最高首领“天可汗”。

唐太宗作为古代的君主,他能够平等的对待少数民族,并主动交好他们,显示了他仁和宽厚的胸怀。

更凸显了他的高瞻远瞩,难怪人家开创了大唐盛世——“贞观之治”!

有书君语:一直倡导终生学习的有书君今天给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读的52本高分畅销好书,免费领取。从认知思维、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维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阅读计划。

活动参与方式:私信回复“福利”或点击阅读原文即可免费领取。限时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书共读


笔者认为这是李世民高瞻远瞩的表现,要完成更高的成就,就必须要有非凡的胆识和魄力!

和亲,在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外交政策中,是极为重要的一项手段。唐太宗李世民作为一代雄主,这种外交手腕更是烂熟于心,许多宗室女子,只因为和皇室有着或近或远的亲戚关系,都成了唐太宗稳定边疆的政治筹码。

广为人知的文成公主,便是李氏的远房亲戚出身,在和亲之前,连父母名字在史书中都无记载,可见这亲戚关系实在是有点忒远了。

(文成公主像)

所谓“公主和亲”,大多是做做样子,李世民的两个妹妹却是例外。

但奇怪的是,不肯让真正的公主去和亲的李世民,却给自己的两位亲妹妹招了异族驸马,这其中有什么原因呢?

贞观10年,一支人马从东突厥千里迢迢地来到长安,要求归顺唐朝,为首的便是自号都布可汗的阿史那社尔。

(突厥部族风貌)

阿史那社尔的归顺,让唐太宗大喜过望,当时便封他为左骁伟大将军,并将自己的妹妹——衡阳长公主嫁给了他,阿史那社尔就成了唐朝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异族驸马。

自从归顺唐朝之后,阿史那社尔东征西讨,在平定高昌、远征辽东、攻取龟兹和收抚于阗等大战中立下了汗马功劳。

更为可贵的是,阿史那社尔为人非常廉洁自守。贞观21年,他与安西都护郭孝恪等人共同领军讨伐龟兹国。郭孝恪生活奢靡,所用的生活用具都用金玉作为装饰,出于讨好驸马的目的,郭孝恪也送给阿史那社尔许多富丽堂皇的物品,却被他一一谢绝!

听到这个消息后,李世民感慨的说:

“两将优劣,不复问人矣!”

李世民的另一位亲妹夫也是东突厥人,名叫执失思力。虽然与阿史那社尔算是同族,但他的这个驸马之位来得却更加不容易了。

贞观四年,突厥的颉利可汗被唐朝名将李靖击败,颉利可汗派执失思力为使者来到长安谢罪请降。不久之后,颉利可汗被擒,而执失思力却得到李世民的赏识,被封为左领军将军。

归顺唐朝之后,执失思力利用自己在西域的威望,说服了浑、斛萨等部落臣服唐朝,进一步拓展了唐朝的势力范围。

贞观19年,唐太宗远征辽东时,执失思力镇守后方,大败想要乘虚而入的薛延陀等西域部落。从贞观20年到贞观21年,执失思力与名将薛万彻、张俭等人多次与薛延陀交战,最终剿灭了薛延陀部,并平定了吐谷浑。

(唐朝边境形势图)

为了表彰执失思力的赫赫战功,贞观22年八月,唐太宗李世民将自己的另一位妹妹——九江公主嫁给了他,赐驸马都尉衔。

笔者认为,所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李世民在这方面就做得很好,将亲妹妹嫁给异族将领,这就是给对方最大的信任。

在中国的历史上,皇室直系女子下嫁外族一直是非常罕见的,但李世民却能够平等对待番邦外族,这份胸襟和远见,的确是难有人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