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杜鹃花应该怎么繁殖比较好?

情感的菜鸟


你好,农学博士教种植 为您解答。杜鹃花是杜鹃花属植物的统称。杜鹃花属属于杜鹃花科的一个大属,种类大约为900多种。杜鹃花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花美色丽,烂漫如锦,艳丽异常,是世界著名的观赏花卉,被誉为花中皇后。杜鹃也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被广泛应用于园林绿化、庭院观赏。

杜鹃花简介

杜鹃花属于灌木或乔木。植株的叶为互生,一般具有全缘,有叶柄。属于伞形总状花序,花萼5-10裂;花冠辐状、钟状、漏斗状或管状,雄蕊通常具有5-10枚,花药背着,无芒,顶孔开裂;子房通常具有5-10室,每室拥有胚珠数枚,花柱细长,蒴果5-10瓣裂。在自然界中,杜鹃花的大部分种类分布于中高山区,只有少数品种,生长在低山丘陵。随区域环境的不同,杜鹃品种的 自然分布也有所不同。在我国,除了新疆以外,各地区均有分布,最大的分布中心在云南、四川和西藏等省份。

杜鹃花繁殖技术

1、种子繁殖

(1)催芽

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催芽,设置催芽条件为:温度25度,光照强度2000Lx,光照时间每天2个小时。当胚根长度达到种子长度的一半时,进行种植,一般需要1周左右,催芽就可以完成。

(2)播种

杜鹃花种子播种的适宜温度为9-28度。如果温度过低,种子就不能正常出苗;如果温度过高,不利于培养壮苗。我们一般用培养钵作为播种容器,采用草炭作为播种基质,一般pH值在5左右,将培养钵装好基质后,用平铲将基质表面轻轻压实,在整平以后,放置于铺有湿布毯的栽培槽内,并且盖上塑料薄膜,让基质慢慢湿润。在进行播种时,我们需要将种子均匀点播在基质表面,在种子播种后,一般不用基质覆盖,由于杜鹃花种子很小,并且萌发具有需光性。在完成播种后,我们应该进行喷雾处理。在这以后,每天喷雾1-2次,并保证布毯湿度,直到种子萌发。

(3)播种后管理

在种子播种以后,等到幼苗长到7-10厘米时,移栽到花盆进行正常养护,并给予适当的水肥管理,每年摘心1-2次,2年的实生苗大约就能够长到30-50厘米,即可上盆。

2、扦插繁殖

(1)插条选择

作为插条的母本,应该是品种优良、生长健壮、无明显病虫害的植株。大多数杜鹃,在扦插繁殖时,我们多采用当年生的半木质化枝条。杜鹃花插条一般规格要求为长度达到10厘米以上,并对插条进行去叶处理,一般只需要保留4-5片叶。为了有效促进插条生根,在插条的下方侧面用快刀削去长约2厘米的斜面,深达木质部。

(2)扦插时期

杜鹃花属的植物种类繁多,不同品种扦插对枝条木质化程度的要求不同。因此,我们选取插条进行扦插的时间也不尽相同。一般在春、秋季,甚至夏季都能够进行扦插繁殖,但还是以5-8月扦插较好,这个时期扦插的成活率较高。

(3)插条生根处理

杜鹃花扦插生根较为困难,插条生根需要物质补充,激素处理一直是杜鹃花扦插繁殖的常用方法。在扦插时,我们一般用吲哚乙酸浸泡插条基部12小时,生根效果较好。

(4)插后管理

杜鹃花插穗扦插成活对温度、湿度的要求十分严格,长期栽植经验得出,杜鹃花插穗扦插成活的环境指标为如下:最适温度为20度,相对湿度为80%-90%。当气温低于10度或高于32度的时候,插穗的愈合、生根以及萌发就会减慢,甚至直接停止。在扦插完成后,我们要及时遮荫,一般在扦插后的15天内,遮荫度要高一些,在15天以后,我们可以适当逐渐减少遮荫,并逐步增加光照,促使植株的光合作用,提早生根。扦插生根的最适宜温度为20-25度,严忌高温,如果 温度过低,我们可以采用塑料薄膜半封闭的方法来进行温度的调控。等到扦插苗的新根长到 2-3厘米的时候,就可进行移栽。

3、嫁接繁殖

(1)接穗选择

杜鹃花的接穗应该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半木质化程度适宜且与砧木有较强的亲和性。接穗长度在5-8厘米较好,接穗削成楔形,楔形长1-2厘米,削好的接穗要保留4-5片叶。

(2)嫁接时间

对于杜鹃花嫁接,我们可以选择在形成层活动旺盛的7月份进行,嫁接效果较为理想。因为这个时期的砧木已发育完好,接穗和新梢均已呈半木质化。

(3)嫁接

我们选择在砧木新梢半木质化一段从顶切入枝条的中心,切口长度在1.5厘米左右,然后用薄膜绑扎好。

(4)嫁接后管理

嫁接好的杜鹃花放于塑料棚内,棚内温度最好保持在25-30度,相对湿度保持在90%以上,并及时通风。在接穗成活后,砧木上开始生长萌芽,就要及时抹除。

日常养护技巧

1、肥水管理

杜鹃生长发育要求酸性土壤,土壤PH值以506为宜。由于北方地区土壤多偏酸性,因此,盆土需用腐熟的松针叶土等腐殖土混台配制。杜鹃的根系为须状细根,对肥料浓度及水质的要求十分严格,我们在施肥时,需要遵循适时、适量、勤施的原则。在春季开花前,为了促使枝叶及花蕾生长,可以每个月追施一次磷肥。在开花后,施1-2次以氮磷为主的混合肥料,在9-10月份的孕蕾期,施用1-2次磷肥。在整个生长期,开花期的肥水量较多,冬季休眠、夏季生长缓慢的时候,我们就要控制肥水,以避免烂根。杜鹃花喜欢湿润凉爽的生长环境,北方气候干燥,需要及时浇水并喷雾,以保持较高的空气湿度。浇花水以矾肥水、雨水为好,如果用自来水,需要加入少量硫酸亚铁以及食醋。

2、整形修剪

为了有效加速植株成形,杜鹃常通过摘心来促发新枝。对于花朵拥挤、影响花形的杜鹃花,我们可以提早蔬蕾。这样不但使当年花大色鲜,也有利于植株来年的生长开花。杜鹃的萌发力强,枝条严重影响到植株的生长发育,会降低观赏性和商品性。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修枝来进行调整。修枝一般在春季花谢以后或者秋季进行,剪去枯枝、斜枝、徒长枝、病虫枝、部分交叉枝,避免养分过度消耗,使整个植株开花丰满。

3、花期控制

杜鹃在秋季进行花芽分化,通过冷藏和加温处理,可以进行花期的人为控制。要使牡鹃提前开花,我们可将其移至温室进行培养,控制在20-25度,并经常在枝叶上喷水,保持80%以上的相对湿度。这样只需要经过一个半月就可以开花。如果要使杜鹃延迟开花,我们可将形成花蕾的杜鹃,让其一直处于低温状态,保持温度在2-4度,盆干时浇水,夏秋移出室外,2周以后即可开花。

4、病虫害管理

根部病害:常见有根腐病、根瘤病等;枝干病害:常见的有茎腐病、疡病等。

防治方法:我们可以用石灰、硫磺、水熬制的红褐色透明液体,兑水使用,春季进行喷施,可以有效防治多种病害。或者是在发病的时候,用80%可湿粉600-800倍液,喷雾防治,每10天喷一次。

结语:杜鹃花的种子繁殖虽然萌发率高,但成苗率很低,且成苗时间较长,主要用于培育新品种。扦插繁殖的操作较为简便,成活率相对高,生长快速,性状稳定,是杜鹃花最常用的一种繁殖方法。嫁接繁殖的工作量大,成活率较低,只有扦插不易成活的杜鹃花品种才采用嫁接的繁殖方式。

[我是中国农业科学院的一名农学专业博士,点击右上角可以关注我!每天更新农业种植知识,推广植物高产技术,欢迎大家评批指正!]

农学博士教种植


嫁接法:

选择一个3-4年生的老株作为砧木,然后在其上切开一个呈2cm*3cm长方形的切口,露出它的形成层。然后选择一个当年生的健壮枝条,将其剪下后再把基部切成楔形,然后将基部插入砧木与切口相连,使它们的形成层能够比较紧密的贴在一起,然后要稍微露出一点枝条的形成层,防止这个连接处变厚。

插入砧木后需要使用塑料膜将它们固定好位置,然后套上塑料袋。约2个月即可慢慢形成一个整体,10多天可能就会长出新芽。


小蒋那些事


一、杜鹃花的养殖方法

1、环境条件:杜鹃花喜欢凉爽的环境,要求荫凉通风环境,夏季阳光强、温度高时须置于荫棚或树荫下;冬季宜放假室内养护,温度保持在5℃以上。

2、浇水原则: “不干不浇、浇则浇透”的原则,严防拦腰水。必须用雨水浇灌,若用自来水,必须晾晒后使用,以免损伤根系。这和其他室内盆栽相比就严格的多了。一般情况下,春秋两季,可每隔2~3天浇一次,夏季每天1~2次,不宜中午浇。

3、施肥和盆土:杜鹃花喜疏松、通透性强、排水好且富有腐殖质的酸性土壤,一般采用腐熟的饼肥、鱼料等经腐烂后渗水浇灌。

二、注意事项

1、放置地点:盆栽杜鹃花放置地点有讲究,一般应放在东南方向阳台,而且要通风,尽量少移动。不通风则易患黑斑病,大批落叶。

2、去除疏叶:及时疏蕾疏叶,把长得过多过密的花蕾和叶片去掉一部分,使其空气流通,养分集中到花蕾。在花蕾形成后,要加重营养,适量多施点磷钾肥,否则花蕾会转化为叶苞。

3、翻盆换土:不需要年年进行,一般2年至3年一次,尽量少损伤根须,时间应在花谢后或秋季,同时喷洒托布津,以预防病害。

4、杜鹃花落叶和不开花的主要原因有:夏天直射光过强,严寒冻伤、浇水太多,施肥太浓,放在室内时间过长,放在空气不流通或阴暗潮湿地方,淋酸雨等,所以养护过程中要避免这些情况。


波比哥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c090001b400deb0b98a\

海锋的创业人生


嫁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