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除《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元日》《清明》《三衢道中》《惠崇春江晓景》《忆江南》等古诗外,还有什么绝句

用户2300108714435


那我个人比较偏爱南宋诗僧志南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这首诗也是宋诗里的经典,完全可以媲美唐诗;而且诗人只有这么一首诗流传于世,但是却在民间广为流传。

志南南宋诗僧,关于他的法号,以及生平不详,只有这么一首诗流传于世,而且通篇写得很唯美,虽然只是那么信手拈来,但是营造出一种唯美的意境,从而令这首诗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读来也是让人会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也就为什么我个人会偏爱这首诗的原因,读这样的作品,最是能够到不一样的春色美景。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仅仅是开篇的第一二句,那就写得生动有趣,诗人当时已经是进入了暮年,春天来了之后,一个人独自外出游玩,看到了周围迷人的风景,于是写了这么一首有趣的诗;那这两句也是比较好理解,它大致的意思是:我把小船停放在古树下,还有绳子把它拴住,而这古树长得郁郁葱葱,拄着拐杖走过小桥,然后去慢慢地欣赏这春色美景。虽然这几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是却同样很唯美,尤其是一个“扶”字,立马使得这首诗意境全出。

那么到了最后两句,则是再次描写了春天的独特的美景,还有自己内心的感受,从而也是与前面的两句形成对应,使得这首诗更具有诗情画意,“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如果从字面上来看,这两句同样很普通,不过却又是极为细腻,写出完全不一样的春色美景,那这两句的意思是:阳春三月杏花早已是绽放了,开出了艳丽的花朵,然而那绵绵细雨,又像是要故意沾湿我的衣裳,一直是下个不停,而风又是轻抚我的脸颊,还带着杨柳清新的气息,在这暖风中着实是令人陶醉。

虽然现在我们无法知道志南的生平,也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可是通过这首诗,我们大致可以判断,他一定是个学识渊博的老者,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很有情趣,不然的他也写不出如此生动有趣的作品。整首诗只是那么淡淡着笔,但是却营造出了一种唯美的意境,读来也是朗朗上口,所以这样的作品,无论我们过去读过了多少遍,那都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

我是在很少的时候读到这首诗,当时只是觉得很美,对于里面的意思完全无法理解,可是长大了之后,再读这样的作品,才突然发现诗人不仅才华横溢,同时才情也是无人能及。一首原本很普通的咏物诗,可是有情有景,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这也正是此诗最为独特的一个地方。


品诗读词


是绝句的古诗很多:

首推就是唐代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

王昌龄早年贫苦,主要依靠农耕维持生活, 王昌龄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人交往深厚。王昌龄诗绪密而思清,与高适、王之涣齐名,时谓王江宁。有文集六卷,今编诗四卷。代表作有《从军行七首》《出塞》《闺怨》等。

比较有影响的

《芙蓉楼送辛渐》

寒雨连江夜入吴,\r

平明送客楚山孤。\r

洛阳亲友如相问,\r

一片冰心在玉壶。

《从军行七首·其四》

青海长云暗雪山,\r

孤城遥望玉门关。\r

黄沙百战穿金甲,\r

不破楼兰终不还。

其次,杜甫写的绝句也多。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家喻户晓的就是

《绝句》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其二

江碧鸟逾白,\r

山青花欲燃。\r

今春看又过,\r

何日是归年?

《绝句》

迟日江山丽,\r

春风花草香。\r

泥融飞燕子,\r

沙暖睡鸳鸯。

其他就有《江畔独步寻花》《绝句二首》《绝句四首》《绝句六首》《绝句九首》《戏为六绝》其二

李白的绝句诗也多

李白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以下是的他的绝句名篇

《峨眉山月歌》《望庐山瀑布》《送孟浩然之广陵》《春夜洛城闻笛》《赠汪伦》《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望天门山》这是大家都熟知的。

杜牧:字牧之,号樊川居士。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他的《过华清宫》也是绝句

《过华清宫》

长安回望绣成堆,\r

山顶千门次第开。\r

一骑红尘妃子笑,\r

无人知是荔枝来。

南宋的志南和尚也是绝句堪称一绝的。

《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

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

吹面不寒杨柳风。

南宋陆游的《梅花绝句》也为人称道的。

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

《梅花绝句》

闻道梅花坼晓风,

雪堆遍满四山中。

何方可化身千亿,

一树梅花一放翁。

再介绍一首充满豪气的女词人

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汉族。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

总之,属于绝句的诗不少,我介绍这么多,这些都升级比较常见,随口而出。怎样判断是绝句呢?掌握它的特点,就知道了。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短句、绝诗,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绝句由四句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六言绝句较为少见。

附绝句典范作品

五言绝句

宋之问《渡汉江》

王之涣《登鹳雀楼》

王维《鹿柴》

王维《竹里馆》

王维《送别》

王维《相思》

裴迪《崔九欲往南山马上口号与别》

祖咏《终南望馀雪》

杜甫《八阵图》

杜甫《绝句二首》

刘长卿《送灵澈》

刘长卿《听弹琴》

刘长卿《送上人》

韦应物《秋夜寄邱员外》

王建《新嫁娘词》

元稹《行宫》

白居易《问刘十九》

张祜《何满子》

贾岛《寻隐者不遇》

李商隐《乐游原》

金昌绪《春怨》

六言绝句

王维《田园乐七首》

刘长卿《送陆澧还吴中》

黄庭坚《次韵公择舅》

范成大《枕上六言二首》

文天祥《山中六言三首》

七言绝句

杜甫《绝句四首》

王之涣《凉州词二首》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高适《别董大二首》









山晚望晴空


在古典诗词中,绝句很多,各具特色,名句甚优。

此篇问答,笔者想浅析一下杜甫的《绝句》。

杜甫的七言绝句,在他的诗作中不算是顶峰之作;但他的这首《绝句》例外,差不多的选本都选录其中。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七言绝句是格律诗中的一种,唐代人有时干脆称它为“律诗”。

这首《绝句》的特点在哪里呢?


a、平仄用韵对仗工整。

杜甫的这首《绝句》,每句里的音调——平仄都是按照严格的格律要求的,字面的对仗也非常的工整,简直就是一首七言律诗的当中的四句。

b、四句话四个画面。

这首诗的四句话就是四个画面组成了一幅自然景色,透过这些自然景色,以表达诗人当时的心情。

在这幅画面中,青黄翠白,颜色缤纷;有水有山,音响交作,在远近掩映之中,既有鲜明活泼的形象,又有广阔的空间。

诗人创作这首诗的环境和心情。


我们要了解这首诗的长处,就要探讨诗人是在怎样的环境和心情下写出这首诗的。

当时杜甫在唐肃宗乾元二年冬天到达成都,上元元年开始,在成都西郊营建了有名的“浣花草堂”。草堂的地址在万里桥的西边,前面临江。村西远望,在晴朗的日子里可以隐约地看到西岭积雪的山峰。

在前边的一段时间内,诗人由久经战乱奔波,而得到安定环境的休息,心情是比较恬静、闲时的。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写出来的。

画中之诗,诗中之画。


在“浣花草堂”的某一个春天的日子里,诗人杜甫坐在西窗之下,从窗口中眺望广阔天地间的自然景色。

忽然有莺声打破了诗人的沉思,细看近窗处,柔密成荫的绿柳枝头。有两个黄莺儿在对唱者,它们婉转清脆的歌声,使翠柳也仿佛要翩翩起舞了。

诗人在将视线推广开去,较远的漠漠水田之中,也正有一行白鹭,列队似地飞向蔚蓝的天空,神态是那么闲暇潇洒,更引起诗人的遐想。

这时候,纵观天宇之下,巍峨绵亘的西岭,远远地连接在川西北一带,高峰积雪,上接云端;而草堂门前是粼粼的锦水,与呢江的一道支流,奔腾会合,注入长江,流向烟波远处的东吴。

坐在窗下,能够看到西岭的全貌吗?肯定不能。此时,只能以窗口为限,像画框似的镶嵌了一幅《西岭积雪图》使自然景色更赋于诗情画意。

现实的描绘,丰富的想象

门外就是万里桥,这是东就是吴、蜀航行船只停泊的码头。为什么叫“万里桥”呢?据说三国蜀时,费祎出使到东吴去,诸葛亮在这里为他饯行,说:“万里之行,始于足下”。

杜甫从河中停泊的船只,想到远地的漫游;从雪积千秋,想见宇宙的无穷;从船行万里,想见山川的辽阔,诗人的视野已经不局限于窗前和田野了。

景色是有层次地铺开的,心情也是随着外界事物而发展的。诗句的安排,是远近对照,互相交错。如西岭之雪是远的,而“窗含”,是近的;门泊之船是近的,而东吴是远的。诗人在精炼严密的对偶句式之中,用了许多实物,许多词操;但是不见堆砌,不见呆滞。


文子心语


除以上几首外,再列举几首我比较喜欢的古人绝句:

一、《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二、《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三、《绝句二首》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四、竹里馆

唐/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五、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六、题西林壁

宋/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七、 春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八、己亥杂诗·其五

清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大边塞


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探讨这个问题。

绝句,又称截句、断句、绝诗,四句一首,短小精萃。它是唐朝流行起来的一种汉族诗歌体裁,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

说到绝句,那必须要提到一个人,他就是被称为“七绝圣手”的王昌龄。王昌龄一生虽然仕途不顺,但他一生最大的财富,除了多年积累的才华之外,就是那些可以推心置腹的朋友,李白,王维,岑参,王之涣,高适,张九龄,辛渐等等,都是王昌龄值得永久相交的朋友。不妨咱们先来几首王昌龄和他的朋友们之间往来的绝句。

第一首,最近出镜频率很高,它就是日本在捐助中国救援物资上的那句“青山一道同风雨,明月何曾是两乡”。这是诗人在送别朋友时写下的那首《送柴侍御》。

王昌龄在被贬龙标以后,李白闻讯写下了那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已成千古绝唱。

王昌龄在唐代天宝元年,到现今的镇江芙蓉楼送别朋友辛渐时写下两首诗,《芙蓉楼送辛渐两首》,其中尤以第一首那句“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出名。

另外,王昌龄还是著名的边塞诗人,诗人留下众多边塞七绝名篇,《出塞》《从军行》系列。

今天我主要讲的是和七绝圣手王昌龄有关的绝句,当然,出来王昌龄的绝句,还有很多很多绝句值得我们品读学习,感谢先人为我们留下如此巨大财富!






嘉妮儿的诗和远方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2c824c6211f4819b8287ba1ab7c1d09\

千指魔音


本人喜欢古诗,特别喜欢绝句,绝句有五言绝句,像杜甫的《绝句》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作者仅用了五言四句,就给我们描绘了一副春天的景象。对状工整,朗朗上口。

也有七言绝句,像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首绝句是歌咏庐山瀑布的千古名篇。是诗人晚年途经庐山时写的,他向我们描述了瀑布的全景:香炉峰沐浴在灿烂的阳光下,紫气蒸腾,烟雾缭绕,宛若仙境,一条瀑布从高高的山上飞流直下,好像一条大河垂挂在山前,人间怎会有如此雄伟壮丽的河流呢,也许是天上的银河泻落到人间了吧。诗人运用‘三千尺'的夸张,‘银河落九天’的神奇想象,使得这首诗非同凡响。读了使人好像也领略到了烟雾缭绕,瀑布飞流直下的美景。


夏天的味道刘惠萍


隋宫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注释】

谏书函:即函封的谏书。障泥:即马鞯,垫在马鞍下。

诗意:南游从来不戒严,九重宫殿上谁敢上书谏言联春忙时举国上下赶裁宫锦,一半制作马鞯,一半作船帆。

本诗为咏史诗。就隋炀帝不听谏奏,大肆铺张南游一的揭露抨击了隋炀帝的奢淫、昏暴,委婉含蓄又讽刺深刻。隋宫,指隋炀帝在江都(今江苏扬州市)所建的江都、显福、临江等多处行宫。


人文漫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宋代 · 李清照《夏日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宋代 · 志南《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r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唐代 · 杜甫《绝句二首》

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 宋代 · 陆游《梅花绝句二首·其一》

竹影和诗瘦,梅花入梦香。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元代 · 王庭筠《绝句》

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 宋代 · 陆游《初夏绝句》

我爱铜官乐,千年未拟还。要须回舞袖,拂尽五松山。—— 唐代 · 李白《铜官山醉后绝句》





雪落青松


七言四句的古诗称为七言绝句,五言四句的古诗称为五言绝句。绝句古诗有很多,举一个我喜欢的七言绝句:巜望庐山瀑布》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巜春晓》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