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守住道口,他們在上海抗擊疫情防輸入的最前線

那些守在道口的人們

本片導演:李正強


1

2月1日晚九點左右,晚上很冷,因為戴著口罩,聞不到汽車尾氣的味道。G50滬渝高速汾湖公安檢查站,車流中的教導員楊海傑突然急匆匆跑向複檢崗位外的公路上。這裡發現了一例有“武漢接觸史”、並伴有高燒39度的高危案例。現場警燈閃爍,120救護車警笛呼嘯,氣氛緊張。

守住道口,他們在上海抗擊疫情防輸入的最前線

我讓攝製組不要過於接近處置現場,因為我這才真正感受到,這裡是上海防輸入、防擴散,抗擊疫情的最前線。

守住道口,他們在上海抗擊疫情防輸入的最前線

2

接到拍攝“抗擊疫情第一線”的任務,我正在外地度假。舉手報名的時候,我有點猶豫,畢竟家裡小孩還小,去現場,然後回家怎麼隔離?考慮了一下還是跟製片人陳蕾說:我可以去的。

守住道口,他們在上海抗擊疫情防輸入的最前線

1月30號下午飛機落地,浦東機場已經高度戒備,逐人排查。我在車上給攝像小米發消息,問去拍行嗎?小米回我說最近一直有點腹瀉,明晚回覆你吧。我說沒事,不行我可以換人的。31號晚上,小米電話我,說吃了藥好多了,

我可以去的。

2月1日上午大概10點,錄音大肖從名古屋機場給我消息,說飛機馬上起飛,你給我拍攝現場的定位,我落地就趕回家,然後開車趕過來。就這樣,那天下午三點,我們在汾湖檢查站匯合。因為上海全市高速公路防線前移,那裡距市中心差不多有八十公里。

守住道口,他們在上海抗擊疫情防輸入的最前線

3

青浦高速交警大隊莊隊告訴我,通常的春節返程,這裡日均車流量是13000至14000輛左右,而他們現在面對的,是“逢車必檢,逢人必測”,是不容任何疏忽、前所未有的任務。

道口現場,“打開車窗、關閉空調、戴上口罩、請配合測量體溫”的呼喊此起彼伏。而直接面對“來歷不明”的滾滾車流的,是測量體溫的檢測隊員。因為上海醫務人員緊張,他們是市級衛生防疫部門聘請、緊急培訓後上崗的保安人員。也許他們就是我們日常所見小區的門衛阿弟,或商場保安大叔,現在他們被統一的白色防護衣包裹,沒有任何其它特徵,只能看見他們的眼睛。

守住道口,他們在上海抗擊疫情防輸入的最前線

現場我找了兩位檢測隊員,簡單問了問“怕不怕累不累”,一位答:現在國家有難,我們一定全力以赴,完成這個抗擊疫情的任務。另一位說:這種事,總要有人站在第一線,對吧。


4

在複檢崗位,都是“高危地區”的車牌、或體溫異常的司機與乘客。這裡由市衛健委派出的青浦區各鄉鎮衛生防疫人員,還有志願者擔當重任。他們逐個複檢體溫,詢問接觸歷史,登錄詳細資料。他們接觸的人流更密集,工作更繁瑣更耗時。

守住道口,他們在上海抗擊疫情防輸入的最前線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的志願者小徐說,她是先斬後奏、瞞著父母報名來這裡的,結果爸爸媽媽知道以後並沒有責怪,只是擔心她有沒有防護衣,晚上會不會冷。小徐說,晚上確實冷,但比起一線的醫生和檢測隊員們來說,這都不算什麼。

守住道口,他們在上海抗擊疫情防輸入的最前線

朱家角社區衛生中心的沈醫生說,值一班崗是24小時,車流量太大根本沒辦法睡覺,困了就只能椅子上坐一會。她說每天會拍幾次超大車流的照片給女兒,

讓女兒別擔心,對女兒說這沒辦法,這是醫生的義務和責任。沈醫生說這些的時候,我能看見她眼鏡後面的淚光。

守住道口,他們在上海抗擊疫情防輸入的最前線


5

從1月27日上海實施高速道口防控措施以來,青浦公安交警全員上崗。

現場指揮的高速交警大隊教導員楊海傑,把兩個孩子爺爺奶奶帶一個,外公外婆帶一個,就上了第一線。從27號開始,不斷增加的返程車流,不斷提升的防控措施,使道口經常出現3公里4公里、甚至5公里的擁堵,現場處置在儘快疏堵和嚴密防控之間都不容有失。

每天高峰期,青浦分局的機關幹警分批支援,現場有幹警夫妻同時在崗,有幹警與志願者妻子同時在崗。楊海傑說這種情況非常多。

守住道口,他們在上海抗擊疫情防輸入的最前線

那天深夜,連續指揮排堵11個小時後,楊海傑來到我面前,我問累了吧,他說我這雙腳都感覺已經不是我的了,腰麼就不說了。他接著說不過我們有信心,疫情不退,我們也不退。

守住道口,他們在上海抗擊疫情防輸入的最前線


6

那晚收工,已是2月4日零點過了,從道口出發,我開車往上海的方向。公路寂靜,很快就看見了城市的燈光。我在想,從這個道口過來,有很多車很多人回到上海,回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而只要疫情還在,守在道口的那些人們就會還在。

病毒和災難,正映射著世間無數悲歡冷暖,有許多普通人拿出了善良、勇氣和職業操守,擋在我們前面,像車前的路燈一樣照亮我們回家的路。而我正經歷和記錄下了這些片段,也實在是我應該做的。

守住道口,他們在上海抗擊疫情防輸入的最前線

導演李正強


上海廣播電視臺紀錄片中心攜手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辦公室於

近期在紀實人文頻道陸續推出抗擊疫情繫列微紀錄片《城市的溫度》,敬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