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那些自願降薪的人,到底是咋想的?

看到這個標題,肯定會有人說:你TM是在逗我?怎麼會有人自願降薪?

大家出來工作不就為了掙那點工資嗎?還自願?

我也知道這是個蠢問題,問題是最近這麼做的公司還真不在少數。

有發公開信號召員工自願降薪的:

那些自願降薪的人,到底是咋想的?

有打著協商名義強迫員工“自願”降薪的:

那些自願降薪的人,到底是咋想的?

有員工主動上書帶頭自願降薪的:

那些自願降薪的人,到底是咋想的?

真的有人自願降薪嗎?

先說結論:絕大多數員工不會願意降薪,更別說是自願了。

但這三類人有可能:

1.公司高管、合夥人;

嚴格來說,這類人已經不能算員工了,他們可能持有股權/期權,或者享受公司分紅;

他們和股東一樣,既然分享了公司發展帶來的超額回報,當然也應該承擔公司發展面對的各種風險。

2. 缺乏職場經驗單純善良的員工;

這類員工不一定都是家庭條件優越,但一定都是心地善良善於為他人考慮的;他們真正認為公司是船,此刻需要同舟共濟;

滴,好人卡一張!

3.善於迎合拍馬的員工;

這類員工就像上面那張圖裡的一樣,看似大公無私,實際上雞賊無恥,無非是看透了老闆的行事風格,知道要麼老闆不會選擇降薪,要麼老闆喜歡這種“為公司考慮”的人事後會有回報。

再強調一遍,除了這三類少數派,絕大多數員工不會自願降薪。

道理很簡單:

1.既然選擇了打工,就是選擇了拿固定的時間和精力來獲得報酬(員工投入時間、精力和智慧,創業者投入資本),就是選擇了低風險低收益但是穩定回報;反之,選擇了創業就是選擇了高風險高收益回報不確定;

面對疫情這種風險造成的損失,本就該由創業者承擔,而不是讓員工分擔。

2.在普遍高負債的今天,員工也是等米下鍋,降薪意味著還不上貸款要去四處借錢;有幾個員工敢說我不在意那點工資的?

老闆們一定要明白這個道理:員工不願意降薪是本分,願意降薪那是情分;

不能動不動就要求員工識大體顧大局,充分體諒公司目前的困難,以主人翁的姿態共同應對困難和風險。

分錢的時候怎麼沒想到員工也是主人翁?

那些自願降薪的人,到底是咋想的?

我想這時候肯定有人要說:如果都像你這麼自私公司經營不下去了員工不也跟著沒了工作?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這點我在昨天的文章裡已經寫過了,員工不是不可以降薪,但前提是公司已經嘗試了開源的策略(融資或轉型增加收入),實在沒有辦法了為了活下去而不得已為之。

不到萬不得已,千萬別選擇節流壓縮人工成本。

要知道:這世上壓根兒不存在員工自願降薪,只有協商降薪。

道理也很容易理解:

如果公司真的經營不下去了需要員工降薪,那叫協商不叫自願;

如果公司還沒到那一步要求或接受員工降薪,那叫雞賊佔員工便宜。

員工當然不願意自願降薪,但不是不可以接受降薪。前提是告訴員工:

1.公司賬面有多少錢,做了哪些融資手段,計劃壓縮哪些費用,現金流可以撐多長時間?

2.公司今年的收入預測是多少,受到疫情影響會減少多少?嘗試了哪些增收手段?

3.公司管理層降薪多少,幅度有沒有比基層員工高?

4.降薪持續多久?等公司經營好轉後會不會補償怎麼補償?

5.如果員工不同意降薪,公司有沒有其他備選方案?

這是一個協商的過程,這些條件或者說這些信息是要告知員工的。

員工承擔了本該由股東承擔的風險,知道這些信息也是理所當然的。

企業的主人嘛,怎麼能不知道家裡有多少錢就讓主人節衣縮食呢?

想要員工接受降薪,就要拿出平等協商的態度,充分告知員工企業當前面對的困境和難題,給員工充分的思考和選擇餘地,而不是發公開信、強迫命令或者搞運動裹挾。

望老闆和HR們周知,望大家懂得識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