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一看就是“一路順風”的“面相”,難怪豐田也來“借造型”

無論是電動車還是傳統燃油車,低風阻設計都顯得十分重要。風阻越小,性能越好,這是行業內的共識。根據試驗數據,汽車以60km/h的速度前進時,大約有60%的動力是用來克服空氣阻力。對於新能源車型而言,風阻係數每降低10%,汽車的續航里程就可以提升3%左右。

從廣汽新能源Aion S流線型的車身來看,就能看出它在風阻上必然是下了許多“功夫”的。因此廣汽豐田iA5在借用Aion S的純電平臺和“三電”技術的同時,也在外形上與其保持一致,保證性能上的提升。

一看就是“一路順風”的“面相”,難怪豐田也來“借造型”

儘管轎車的體型更小,風阻優化更容易,但是外形設計畢竟是“牽一髮動全身”的東西,要像廣汽新能源Aion S的風阻係數做到0.245Cd還是不容易的。首先,我們要知道0.245Cd代表著什麼。簡單對比就能發現,其實這種性能表現已經超過了法拉利458(0.33Cd)、寶馬i8(0.26Cd),甚至是布加迪Venom F5(0.33Cd)等很多跑車。子彈也算是風阻中的優秀選手,但是也達0.3Cd。

一看就是“一路順風”的“面相”,難怪豐田也來“借造型”

能夠在風阻上超越子彈,Aion S需要在每一個細節都用心優化。首先,Aion S前臉設置了導流通風口,可以讓氣流更快地穿過車身,而廣汽豐田iA5兩側則是霧燈替代。為了減小車頭正面的迎風面積,廠家還優化了引擎蓋、前風擋和前保險槓下側轉角的角度,並通過調整後風窗與車頂的夾角、C柱與尾箱的夾角來控制氣流的運動路徑,降低風阻係數,“面相”上就是“一路順風”的樣子。豐田一向以品質嚴苛著名,而廣汽新能源這種精密的優化也獲得了它的認可,iA5才在外形上延續了Aion S的設計。而且在線條優化的同時,還要照顧到美學因素,這是極為不易的。從美學的角度來看,出身新能源車企的Aion S在造型上確實更加時尚,更有科技感,尤其是那一對犀利的“穿雲箭”,鮮明地表露了它純電車的身份。

一看就是“一路順風”的“面相”,難怪豐田也來“借造型”

當然,對一款車來說,風阻的優化要離不開底盤。Aion S的底盤採用了平整化的設計,這種設計可以減少氣流對車身底盤的衝擊,車底氣流可以更快、更平順地通過車身下方,同時降低風噪對行駛的影響程度,帶來更加舒心的駕乘感受。值得注意的是,底盤的平整化通常都是高檔車才有的設計,能夠下降車輛底盤刮底的概率,對於看重細節的用戶也能照顧過他們對美觀的要求。底盤的平整化離不開廣汽新能源自主研發的純電專屬平臺,相信這也是iA5前來“借”技術的核心因素。

一看就是“一路順風”的“面相”,難怪豐田也來“借造型”

儘管“三電”技術也是重要的核心,但對風阻的極致追求也必然是Aion S出色性能的重要支撐。能夠成為全國首款NEDC突破510km的純電車,離不開它的細節優化。而且,廣汽新能源還是一家明顯有“存貨”的企業。在廣州車展上廣汽還發布了一款新能源概念車——ENO.146,風阻係數僅為0.146,這個數字直接創造了乘用車風阻係數的全球記錄。

一看就是“一路順風”的“面相”,難怪豐田也來“借造型”

風阻雖小,但帶來的提升是巨大的。儘管iA5採用了和Aion S類似的設計,但這種設計的源頭依然還是來自廣汽新能源。能夠讓一向對品質嚴格把關的豐田也願意去模仿,相信也是廣汽新能源在細節上追求極致的態度得到了認同。值得注意的一個亮點是,Aion S還是一款支持深度定製的車,有16800種定製組合供消費者在APP下單時選擇,愛車生產過程也是全程可視化,但是iA5是不支持這一項服務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