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世界名著的好段摘抄怎么写?

实盘买卖日记


只有定位准确,接下来所有的一切才不是徒劳

  • 也不是不喜欢纸质书,而是电子书操作比较便捷,而且对碎片化时间利用率比较高,我承认生活需要仪式感,但我个人喜欢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摘抄也是简单的复制粘贴,由于操作简单,也是坚持下来的理由。

这是我的备忘录截图,把书的名字放在开头,一目了然,码这段文字也是在备忘录里,备忘录也可以放些其他需要记录的东西,还可以把自己的随笔写在里面。

再举个具体点的例子,这是前几天看完的书,上面是摘抄的好词好句,下面可以写一写自己的读后感

  • 我们阅读和摘抄,目的都是为了丰富自己的思维,不要为了摘抄而摘抄,要将精华的东西汲取到自己的血液里,我们也可以是“蚊子”,吸书本的血液,愿每个热爱文字的你,都能如愿以偿

项塔兰—比起对人说真话,人们更常对人说谎。比起对人说谎,人能更常对自己说谎。


比起看一些直接摘抄的句子,更好的做法就是自己去摘抄,精读一本书,在书中大浪淘沙,我们也可以做一个掘金者,在别人的故事中找自己。未来有一天,再看到我们摘抄的这句话,我们会想到书中的人,背后的故事,会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就像我们为了拍一张图片,走了很远的路,被石头绊倒,摔破了右侧膝盖,多次构图,镜头还被淋到鸟屎,这张图对于别人的意义,也许只是视觉的短暂冲击,而对于你,它是右膝的隐隐作痛,它不局限于一张图片,它是一段意义。


信传御史


世界名著的好段摘抄,我一般是摘抄在纸质版上。

其实摘抄的习惯,来自上学时期。当时初中的班主任语文老师,要求我们寒假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从此便养成了摘抄了习惯。

但更多的是因为我喜欢阅读一些优美的文字。

话题转回来,我一般是摘抄在笔记本上,目前已经有5个笔记本了,从初中到现在。

现在,也会在电脑上做笔记,这样查阅起来更方便。

可以使用有道云笔记、锤子便签,Word文档等,把一些名句摘抄下来,作为素材库,以供写作使用。

所以,我现在是纸质笔记本,搭配着电脑上的素材库一起,作为素材的来源

建议,可以按照自己的习惯,有选择地摘抄,如果是自己经常阅读的,可以电子版,用Word文档或锤子便签摘抄。


爱读书的嘉莉妹妹


读书摘抄是件非常有乐趣的事,对爱好文学的人来说,摘抄好段好句这个过程就是一种享受。摘抄的过程,也是文字,句子积累的过程,同时也加深了对这本书的理解和记忆。而我就是个特别喜欢摘抄的人,每次翻开看那一页页摘抄的文字,一瞬间都觉得内心丰盈了很多。就像三毛说的:“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在气质里,在谈吐上,在胸襟的无涯。当然,也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


如何做好摘抄呢?

1.有计划性

阅读和摘抄都应该是有计划性的,比如每天晚上拿出1个小时的时间来阅读,阅读完成后,就可以做摘抄了。把刚才读过的印象深刻的句子,引起你灵魂共鸣的句子,激发你思考让你有所感悟的句子,语言优美打动你的句子,都可以摘录下来。


2.循序渐进

阅读和摘抄都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要贪多,而是要多加思索。一次不要读太长时间,也不要摘录太多。读书和摘抄都是一个持续性的事,都是需要慢慢积累的。一次性读太多,和摘录太多,可能会适得其反,当然了,大家也要根据自己的能力来。


3.拓展阅读

在阅读和摘抄一本书之前,首先要知道这本书的相关内容,比如了解作者介绍,这本书的创作背景,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你理解这本书。然后把这些变成一段简短的文字,写在摘录好段的前一页,类似序言一样的存在。


读书时遇见无法理解的词语,可能是因为这个词语背后有一段典故,这样就需要去查下它的意思和典故,然后把这个词语重点摘出来,并在后面做好注释,当然为了区别好段好句摘抄,就需要用特殊的符号来标记这个词语注释。


4.贵在坚持

读书和摘抄是慢功,习惯和兴趣的培养都需时日,因为读书和摘抄的效果不是立竿见影的,所以不少人浅尝辄止。但只有踏踏实实读书摘抄的人才明白,唯有坚持,日积月累,在不知不觉中你已经成为了更好的人。


到底摘抄些什么?


1.引发灵魂共鸣的段子

读书是一场灵魂与灵魂的遇见,正如德国大诗人歌德说的:“读一本好书,就等于和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而每一场遇见,每一次对话,总有些会引起我灵魂共鸣的句子,出现在我的眼前,震撼着我的心灵,这时候我就会赶紧把它们摘抄下来!


举例:

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森林,也许我们从来不曾去过,但它一直在那里,总会在那里,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即使是你最心爱的人,心中都有一片你无法到达的森林。


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热最坚贞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



2.激发人生感悟的段子

杨绛曾说:“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我喜欢一边读书,一边思考,然后摘录一些富含人生哲理,激发人生感悟的段子。


举例: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

从现在起,我开始谨慎地选择我的生活,我不再轻易让自己迷失在各种诱惑里。我心中已经听到来自远方的呼唤,再不需要回过头去关心身后的种种是非与议论。我已无暇顾及过去,我要向前走.


海明威《永别了武器》: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3.语言优美的词句

阅读是一件格外美好的事情,我们可以沉浸在优美文字里,感觉世界都变得很小很小,我喜欢把书中语言优美的词句摘录下来, 轻轻浅浅地书写,不论字句长短,忧喜悲欢,那一刻都是格外美好的。


举例:

安东尼·圣-埃克苏佩里《小王子》:

如果你爱上了某个星球的一朵花。那么,只要在夜晚仰望星空,就会觉得漫天的繁星就像一朵朵盛开的花。


杜拉斯《情人》:

有一种思念,即便使尽全身的力气,即便站在最忠诚的回音壁前,却依然无法呼喊出一个人的名字。


读书摘抄并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贯彻始终,一个良好的习惯养成需要的是时间,从现在起每天拿出一点时间来,让我们循序渐进,有计划的来读书摘抄吧!一定会遇见一个更好的自己!


诗词散文世界


我是文开石,我有靠谱的答案。

如果已经过了应试教育的阶段,请改掉摘抄这种落后无效的坏习惯。

摘抄是在信息不全、搜集信息不方便的年代的习惯。

不用很多人,我都能举出一大堆名人、大学问家摘抄多少资料的事例。

但是不要忘记,那基本上都是过去的年代,都是网络时代信息时代之前的事情。

以纸质载体为绝对主力的时代,信息匮乏,资料不好找,为了研究或者收集,不得不用手工摘抄的方式进行整理保存。

现在,不论信息电子化还是网络上各种信息资料的爆炸,基本没有必要再用这种低效率的方式了。

名人名言、经典段落的摘抄,只能给你一种虚假的满足感。

我好爱读书,我抄了许多名言金句,写满了几个本子。

可是你的脑子里面还是空的,记在本子上的东西不是你脑子里的。

看似用了功夫,花了时间,依然没有任何帮助。

同样的时间,与其抄不如读。

真碰到好的段落句子,能给你很深刻的感悟的,不如多读几遍甚至背下来都有用。

唯独抄它一遍是最没用的。

把旧的习惯观念抛除掉吧。

人脑最重要的功能甚至不是记忆,而是思考。

强行用摘抄去帮助记忆思考,强行把大脑思维的速度局限在手写的速度上,就是浪费生命。

这种低效无用的习惯,任何一部复印机或者能复制粘帖的最低档电脑都比你有用得多高效的多。


文开石


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生活环境和习惯,不可强求。

个人的习惯是,因为平时喜欢读书,因此专门有一个厚本用来摘抄自己喜欢的段句。

一般是每一页开始,抄自己喜欢的段句,下面写下当时为什么喜欢的原因。


女孩是坠入人间的天使


学习的初级阶段是摘抄,这个有很多方法,最简单的方法是大家都说是名言即可。但我想这不是你要的答案。因此也就没有了答案。具体如何其实就是读书,可以关注一下我,有关于如何读书和学习的回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