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何为“天理”,何为“人欲”?

鹏友程


“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何为“天理”,何为“人欲”?

儒学在宋朝到达了一个高峰期,个中翘楚就是以“二程一朱”为代表的“理学”,而“存天理,灭人欲”普遍认为是理学提出,“存天理”的“理”就是“理学”的“理”。

但实际上这个概念并非“理学”首创。早在《礼记·乐记》中就已经提到:

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

这里所谓“灭天理而穷人欲者”就是指泯灭天理而为所欲为者。

程颐、程颢提出:“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这里所谓“灭私欲则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朱熹则指出孔子所谓“克己复礼”,实际上也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

为什么“天理”和“人欲”不能共存?到底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

天理

朱熹认为:“天地之间,有理有气,理者也,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天下万物当然之则便是理。” “世间之物,无不有理,皆须格过。”“天下之理,终而复始,所以恒而不穷。恒,非一定之谓也,一定则不能恒矣。惟随时变异,乃常道也。天地常久之道,天下常久之理。非知道者孰能识之?”“有此理,便有此天地;若无此理,便亦无天地,无人无物,都无该载了!有理,便有气流行,发育万物。”

我们可以看出,隋唐时期儒家由于经学没落,逐渐成为旁学,而宋儒在改造儒家学术中从佛家、道家吸收部分观点和思维方式,进入形而上的范畴。特别是在道家思维里获取营养,理学已经完全取代了早期的玄学,所以才有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利用道家思维为儒学打下宇宙观这个哲学底子。同时“二程一朱”在思辨上走得更远,终于将经世致用的儒学变成了一门哲学。

说简单些,这个“天理”,不就是老子的“道”么?只不过经过了千年演变,“天理”在朱熹的哲学思想中包含道理、规律、秩序、准则、规定性,“天理”既是天之大理,又是物之小理,还是人之道理。通过这种类逻辑思维,理学家们终于将“道”落实到“做人的道理”,完成或者说纂改了孔子“仁”治天下的本意:“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仁者,天下之正理,失正理则无序而不和。”

“天理”从“道”大而化之,成为“仁爱”之心。

人欲

人欲——人的欲望。可人有欲望也是“天理”啊?怎么能够为了“天理”灭掉另外一种“天理”呢?

这就是望文生义的误解,“人欲”并不是指人的欲望。“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 “所欲不必沉溺,只有所向便是欲。” 合理的饮食欲望是“天理”,可你餐餐要吃满汉全席就是“人欲”。“天理”与 “人欲”是相对的,正常的合理的“人欲”就是“天理”,过分的甚至是罪恶的“人欲”就是要灭的“人欲”。

“存天理,灭人欲”属于修炼心性,无非就是安守大道,不过分要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一切顺其自然。这是不是又绕回了老子的“安贫乐道”?

“食色性也”,这是天理,可你一个人要娶好多老婆,天天淫乱,这就是“人欲”,理该灭之。

而实际上“人欲”这种“过度的欲求”,怎么算“过度”,理学家们并没有给出答案。但从儒家的一贯学说理念来看,应该是承认与时俱进的变化。也就是说,当时可能是“人欲”,到了咱们这个时候可能就是“天理”了。

人类社会的发展,总是以满足人类各种欲望、追求懒惰为动力的,这种追求,其实是最大的“天理”。

谁说理学家是老古董?

存灭

儒家在先秦即开始了“性善论”与“性恶论”的分歧,代表是孟子和荀子。而跟随者荀子脚步的李斯、韩非子则成为了法家,以严法来规范、阻止“性恶”的发展。

到了宋儒理学家这里,儒生们觉得该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依靠法家。如何解决呢?从道家、儒家借来修心的法门。

二程认为气聚合为人,天理就形成了人的本性。由于气质之性阻碍了天理的正常发挥,以致出现了恶,这就是人欲。与人欲相对,天理是纯粹的善。他们认为人不是遵照天理,就是随顺了人欲,没有第三种情况。天理与人欲是绝对对立的,放纵人欲,就必然掩盖天理;要保存天理,就必须去掉人欲。

一个儒者,应该通过修心彻底地去掉人欲,心中全是天理,就能达到圣人的水平。这就是“存天理、灭人欲”。

儒家变化

朱熹继承发挥了二程的观点,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 “存天理” 存的是孟子说人之初性本善的善,是人性中善的部分。“灭人欲”要灭的荀子说人之初性本恶的恶,是人性中恶的部分。

其实也就是儒家对人的天性不再用善恶论来定性,更多地强调后天的教育以及心性修炼。

我们可以看到早期的“性”、“道”还属于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而到了“天理”、“人欲”就已经原来越接近“心学”,带有宗教神秘主义色彩。这是儒家在对抗佛教而进行的自救式的改良过程中吸收了佛教、道家的一些思维方式,把先秦儒学哲学化、宗教化了。

所以理学家就不单纯讲“性”,而上升到“天理”的概念,同时承认人是有正常的欲望的,这也是“天理”,只要不让欲望冲昏了向善的心,就是正常的存在。

千万不要误解为理学家们连正常的欲望都要灭杀,那他们怎么传宗接代呢?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梧桐树边羽


这句话我听过两种解答,不一样,正好跟大家都聊一下。

这句话最关键的,什么是“天理”,有分歧。对“人欲”的认识,倒是没什么不同。

说法1,认为天理指的是人的自然性。比如说我饿了,要吃饭。困了要睡觉。冷了要穿衣......人也要繁衍后代。

我吃饭喝水是应该的,我欢乐恐惧也是本能,我渴望和异性结合,生儿育女,我有一间房子有四季的衣服......这些是天理,谁也没有权利来阻止。

人欲是什么?超出了自然需求,无限扩大的欲望。我想要别墅,好几栋别墅。我想要女人,很多的女人。我想要钱,小目标,先来一个亿。我想穿名牌,有面子。我想到酒吧嗨皮,蹦,买单。跑车......这些叫人欲。

而且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是被后人篡改了的,原话是:存天理,去人欲。是去不是灭。减少不是消灭。

存天理,去人欲。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人,你维持个自然需求就可以了。有吃有住,钱够花,老婆孩子一家人消消停停的过日子。把欲望降低一下,尽量不要追求那些繁华浮夸的东西。不要让自己的欲望无止境的膨胀,泛滥。

其实我一直觉得我们是生在了一个盛世,好时代。只要你正常工作,哪怕是捡饮料瓶,一个月也得有几千的收入。对不对?实际上在这个时代,你咋都能保持个温饱、小康。努努力,就能开上个私家车。

但是,我们现在的社会戾气很重,抱怨不满很普遍,仇富仇明星,每天在网上骂,发泄......好像是离婚率已经超过50%了吧?婚内出轨呢?比例是多少?

这些社会问题归根结底还是大家:欲望太重。

就像婚内出轨,有人勾搭你一下,你就出去了。非常简单点儿事。没有控制自己欲望的意愿,也没那个能力。

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老公,别人家的父母,别人家的车,别人家的房子,别人家的钱......比的就是欲望。比不过人家,你就不开心,你就一肚子怨气。不比,其实你过的挺好,一比,你就不幸福。

这是一个“人欲”泛滥的年代,处个对象,也是男的着急开房,女的惦记买包......没意思。手机摇一摇,按流程聊两句,就睡一起了。现在的人就是越来越低级,只有人欲的发泄,没有精神境界的享受。知道啥是爱情吗?会写情书吗?体会过朝思暮想吗?

所谓爱情,也不过是日久了生情,习惯而已。

欲望重,贪钱、贪色、贪房子、贪汽车、贪面子......然后得不到,你就怨恨,就开始骂。

大家有兴趣可以尝试一下,把欲望降低,幸福感绝对会升上来。当然,饭还得正常吃,觉还得正常睡,该娶妻生子就娶妻生子。这就叫:存天理,去人欲。

你要是跑山上去住,也不结婚了,也不要孩子了,修仙,这才叫:灭人欲。很明显,理学家没让你去过那样的日子。

说法2,这个说法就高了。最好有点道德经、金刚经的底子,才好理解。

在我们这个世界之外,之上,在我们这个宇宙之外,之上,有一个东西叫“理”。理,创造了这个世界。理,创造了我们的宇宙、人生。这个理是无形的,是无相的,是说不出来的,但它又是真实存在的。

如果你有宗教信仰,不论是佛教还是道教,不论是基督教还是穆斯林,你看这句话是不是眼熟?

其实这个事儿挺有意思。

这些宗教都认为是有一个无相无形的东西,创造了世界。只不过大家的叫法不一样而已。佛家叫“空”,道家叫“道”,基督教叫“神”,伊斯兰叫“真主”,理学家叫“理”。

科学家叫“意识”。意识创造世界。

各个教派你解释去吧,意思都差不多。

理学,我没怎么深入接触。但如果这么解释“理”,那恐怕就很难再把它称为“学”了。那就真成理教了。而且“心即理”,这属于典型的佛教思维:你的心就是这个理,而又是理创造了世界,那就是你自己的心创造了你的世界。

如果说“理”是这个意思,那:存天理,灭人欲,这句话就是成立的。不用改成去人欲。但是这样一来,意义的转变就太大了。

说法1是为了社会的和谐。说法2是为了解决宇宙人生的问题。一个是入世法,一个是出世法。

存天理,去人欲,是为了快乐,是部分的解脱。

存天理,灭人欲,是为了解脱,是彻底的快乐。

当然,关于这句话还有另外一拨人的解释,那就不值一晒了。


锐度何老师


举个例子,一只狼追着一只羊,这就是天理,狼吃羊是生理,无所谓善恶,我们觉得羊可怜,只是我们的分别相而已,如果觉得羊可怜,那样吃草,草也是可怜的,那不可能,所以羊也不可怜,这就是天理,如果你突然觉得狼可恶,把它打死了,这就是人欲,或者你把狼赶跑了,把羊逮着了,这也是人欲。

再举一例,一小女孩看见一只大老虎,她看成是一只猫,把它牵回了家,他爸一看,哇,老虎,直接吓晕了,此时老看着晕倒的爸,以为是一团肉,就吃了。能分清这里的天理和人欲吗?


蛋黄人物


“存天理,灭人欲”是儒家理学思想的重要观点

对于这句话的理解众说纷纭,有人认为这是对道德的追求,对物欲的批判;也有人指责这个观点扼杀人性,禁锢了社会的进步。那么,“存天理,灭人欲”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何谓天理?

  • 《中庸》:“天命之谓性。”程颐:“性即理。”因此,天理即天性。宇宙万物,都各有其生成之理,这便是万物的天性;而反映在人身上,则也可以称之为人性。

何谓人欲?
  • 《 说文》:“欲而当于理,则为天理;欲而不当于理,则为人欲。”可见,人欲是指超出天理(人性)的基本需求之外的欲望,即“人过之欲”,例如无度的私欲、淫欲、贪欲等。

因此,“存天理,灭人欲”的意思是指:要保留自己的天性或者说本我,去除超出天性需求之外的欲望。

由此可见,“存天理,灭人欲”并不是要消灭一切的人性欲望,而是告诫人的欲望要有一个度。

子曰:食色,性也。食色本就是天性,也即是天理,怎么可能被扼杀呢?过度的食、无度的色,这才是人欲,才是应当被戒除的。天理和人欲,这其中最重要的区别就在于“度”。

凡事都讲究度,水是生命的源泉,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必需,可是水喝得太过度了,同样会危害生命健康。


“存天理,灭人欲”的由来

  • “天理”与“人欲”之说最初见于儒家经典《礼记》:“人化物也者,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大意是说:人变得“物化”了,是因为泯灭了天性而追求无穷尽的欲望。这也是“物化”这一词的意义来源。我们今天常说,不要物化女性,为什么?因为物化就意味着,灭天理而穷人欲;意味着为了追求自己的欲望,而不尊重女性作为人的天性!
  • 但是首次给“天理”和“人欲”赋予特别重要的意义,并且把它们作为道德修养中的基本对立,则是宋代大儒程颢、程颐。二程说:“人心私欲,故危殆。道心天理,故精微。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这里所谓“灭私欲则天理明”,就是要“存天理、灭人欲”。
  • 南宋朱熹继承了二程的“存天理、灭人欲”思想,同时对天理人欲的内涵作出了规定。朱熹主张明理见性,他认为人被自己的私欲所蒙蔽,所以看不到自己的真实面貌,不能体悟到天地之理,要想找到万事万物的共同之理,就要除去人的私欲。
  • 到了明朝,心学的集大成者王阳明向他的弟子提出“存天理,去人欲”,认为去尽人欲,纯是天理,便是圣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因此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致良知”来使自己达成天性的圆满,即成圣。


朱熹对于“存天理,灭人欲”的解释

朱熹说:“孔子所谓‘ 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大学》所谓‘明明德’,《书》曰‘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明天理、灭人欲。”

对于何为“天理”,何为“人欲”,以及为何要“存天理,灭人欲”,朱熹举了很多个例子。

问:“饮食之间,孰为天理,孰为人欲?”曰:“饮食者,天理也;要求美味,人欲也。”(《朱子语类》)

有人问:饮食之间,什么是天理,什么是人欲。朱熹回答:饮食本身是天理(也即是人性),但要求美味则是人欲。可见,这其中的关键就在于“度”字。在饮食一事上,朱熹主张简朴,反对奢华。吃饭的目的是保持生命和健康,为了这个目的,则是天理;如果要求美味、佳肴,超出了保持生命和健康的目的,那就是人欲。

“饮食,天理也,山珍海味,人欲也;夫妻,天理也,三妻四妾,人欲也”——《朱子语类》

这里进一步就人的基本生理需求做了规范,他指出:饮食是天理人性,山珍海味则是人欲;夫妻之道是天理人性,但要求三妻四妾则是人欲。由此可见,朱熹反对的并不是人的天性欲望,而是那些超出需求之外的那些欲望。正常的饮食及性需求是人的基本需求,是符合天理的,但如果你过度地追求奢侈美食,或者无度地追求美色及性愉悦,则属于人欲了。

问: “父母之于子,有无穷怜爱,欲其聪明,欲其成立,此之谓诚心耶? ”答曰: “父母爱其子,正也。 爱之无穷,而必欲其如何,则非矣,此天理人欲之间,正当审决。 ”——《朱子语类》

有人问:父母对于自己的孩子,有无穷的怜爱,想要他们聪明、能够成家立业,这算不算“诚心”?朱熹回答: 父母对自己的孩子的慈爱是理所当然的, 但如果爱得没有限度,就变成了溺爱,会对孩子期望太高,(不顾孩子想法)一定要自己的孩子如何如何,这样是不对的。因此,对孩子的爱也在天理人欲之间,也有一个度,需要每个父母都好好审察。

对孩子正常的爱和期望,这是天理;对孩子过度的溺爱和超出实际的期望,那么就只是自己的私欲了。我们现在常常说,作为父母不能因为“望子成龙”而把自己未能实现的理想和抱负强加到孩子身上,原因正是这样。

“有个天理,便有个人欲。盖缘这个天理须有个安顿处。才安顿得不恰好,便有人欲出来。人欲便也是天理里面做出来。虽是人欲,人欲中自有天理。”——《朱子语类》

这里朱熹进一步阐述了天理与人欲之间的关系。他认为,有天理,便会有人欲,因为天理必须有人安顿的地方,安顿得不好,人欲就出来了。人欲也是从天理里面出来的,因此人欲中也包涵着一定的天理。

“此不是有两物,如两个石头样,相挨相打。只是一人之心,合道理底是天理,徇情欲底是人欲。”——《朱子语类》

这里更是直接指出了天理和人欲并不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而只是事物的一体两面。关键只在于人的心,符合正常需求及规律的就是天理,纵容感情欲望的则是人欲。

可见,天理和人欲的区别关键在于你的心,在于“度”。用现代的说法来理解,这个“度”就是指道德及法律规范。只要是符合道德及法律规范的,那么就是符合天理的,反之,则是人欲,是应当戒除的。

“存天理,灭人欲”也并非是要禁锢你的自由,扼杀你的人性,而是要你遵守道德规范,做到事事问心无愧。


“存天理、灭人欲”的现实指导意义

人是一种社会动物,既有动物性,也有社会性。“食色性也”是人类的动物性,而遵守人类社会的道德规范则属于社会性。人在成长的过程中,既要满足自身的动物本能,也要用社会道德规范来克服它的无限膨胀,以便发挥自身的社会价值。

因此,人的社会性与动物性都不能否认、不能忽视。单方面追求社会性,会压抑禁锢人性,人性得不到成长与圆满,必然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单方面追求动物性,则会使得物欲横流,私心欲望无限膨胀,最终给自己和他人带来毁灭性后果。这两种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而“存天理,灭人欲”则是让我们要兼顾人的动物性与社会性,即要满足人性的本能需求(存天理),又要符合社会道德规范,去除超出合理需求的欲望(灭人欲)。

如果一个人能够坚持做到“存天理、灭人欲”,那么他就能克制自己的私心杂念、克服物欲迷惑,他的行为就能够符合社会道德规范,从而为社会带来更多福利,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他自己也能在这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从而更容易获得世俗意义上的成功。


王者的野望


“存天理,灭人欲”是程朱理学的核心理念。严格来说,这一命题并无哲学上本体论的意义,只有世俗伦理的意义。因此,所谓天理只是做为人欲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是对人欲进行压制与规范的最高道德信条。南宋时期,朱熹更是将这一道德信条发挥到了极致,贯穿于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不仅使封建伦理纲常具有道德的强制性,更有法律的强制性,使封建伦理纲常实际上法律化了。

恰在这一时期,欧洲披着文艺复兴的霞光,开始冲破中世纪的野蛮黑暗,由对神的崇拜转向了对人自身的崇拜,人的世俗欲望的合理性得到了普遍公认,对爱情的由衷歌颂取代了对耶稣基督的顶礼膜拜;欧洲新世纪的第一位伟大诗人但丁说:人的高贵,就其许许多多的成果而言,超过了天使的高贵。

反观同一时期的中国,被程朱理学催眠到精神高度麻木状态,女人以自残的裹小脚为荣,男人以愚忠的奴性为最高美德;一面是高喊礼义廉耻,一面是青楼里纵欲无度。社会因此被固化于和欧洲文艺复兴后的反向发展上。最终,未能逃脱亡国的命运。

所以,“存天理,灭人欲”是封建伦理的核心,也是最消极最腐朽的灭绝人性的精神枷锁,需要彻底摈弃!


经济相对论580


徒儿!又是有人给你灌“迷魂汤”了吧!怎么‘颠三倒四’、净说糊话呢!人欲是什么?为何人要反“欲”!纵观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欲”都是人惹出来的!本来‘欲’是一个很好的东西!可是,事与愿为!有的自私自利的人开始在‘欲’身上开始动脑筋想歪门邪道不学好了!也目光短浅,“鼠目寸光了’!再也不望高处看了!甚至竟往脚底下看!从此,再不思进取了!也不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了!后来又学会演‘滑机戏’了!开始贪欲伤身了!即使伤到自已也不回心转意了!欲望上升!无可救药!非要贪‘欲’贪得个你死我活也不放手!到后来又在‘藏头露尾’上演的更加越演越剧烈了!欲火烧身了!还不善甘罢休!始终为不劳而获,贪欲无厌“而生存了。真是悲哀!再后来,流行了这样一句话;‘人心不足蛇吞象”。哎!人欲是好!欲望太高,可就自毁一生了。不信由你!


正言义为先吴爱四


“存天理,灭人欲”是中国古代的一个重要哲学命题。

这一哲学命题最早见于《礼记•乐记》,说:“夫物之感人无穷,而人之好恶无节,则是物至而人化物也;人化物者也,灭天理而穷人欲者也”。“灭天理而穷人欲”的后果是:“于是有悖逆诈伪之心,有淫泆作乱之事。……强则胁弱,众者暴寡,知者诈愚,勇者苦怯,疾病不养,老幼孤独不得其所,此大乱之道也”。正因为如此,唐代以前的统治者非常重视推行礼乐制度,以约束人们无限膨胀的欲望,维系尊卑有序的社会秩序。

以上是对“存天理,灭人欲”的最早的阐述。

到了唐、宋,特别是到了宋代,由于受佛教和道教的影响,“存天理,灭人欲”的哲学思想被极大的重视起来,得了更加深入的研究和阐释。程颢是第一个把“天理”作为哲学的核心概念加以论述的。程颢认为,“天理”具有永恒性和超越性,是最高的哲学范畴。对于人来讲,“天理”作为“人性”,是与生俱来的“善”,人欲则是“恶”。朱熹继承和发展了程颢的哲学观点。朱熹说:“人之一心,天理存则人欲亡,人欲胜则天理灭,未有天理人欲夹杂者”。在此基础上,朱熹提出了著名的“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

以上就是“存天理,灭人欲”这一哲学观点的大致演变过程。

那么,怎么理解“天理”“人欲”呢?

先说“天理”。“天理”是儒家哲学关于宇宙本原及其运行规律的核心概念。程颢认为,“天理”是天下万物的本原。他说:“理则天下只是一个理,故推至四海而准,须是质诸天地,考诸三王不易之理”(见《程氏遗书》)。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钢,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若其消息盈虚,循环不已,则初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亡之后,终则复始,又未尝有顷刻之或停也”。

这就是儒家对“天理”的解释。这里包含两层意思。一是“理”是天地的本原,天得之为天,地得之为地;二是“理”之于人为“性”,张之为三纲,纪之为五常。

行天道,遵三纲,守五常,就是“存天理”。具体来说,无论是为官为民,只要敬天地,不取不应取之物,不取不应取之财,不居不应居之位,长幼尊卑有序,就是“天理”。

再说“人欲”。“人欲”就是人受到外物的诱惑,放弃“三纲”“五常”的约束,恣心纵欲,也可叫做“灭天理而穷人欲”或丧失“天地良心”。儒家要灭的就是这样的无节制的“人欲”,而不是泯灭人的符合“天理”的欲望。

所有的贪腐者以危害社会安全、扰乱社会秧序者,都是“天理”泯灭,人欲滋生膨胀者,都是天地良心的缺失者。


布衣闲人10


生命与人都是天地自然所生,这个道理和大师兄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道理如出一辙,所以《西游记》里的神话其实是对现实的一种艺术化的反映,虽然夸张了些,但其实还是现实。

生命与人和孙悟空一样,都是“天理”的产物,天理太博大,就好像如来佛祖,“我佛如来”显然可以看作是代表天理的一个符号。

“天理”是“正善美”。人性随着一代一代的人生发展、添补、丰厚了这么多年,里面显然存在着许多与“天理”的“正善美”作对的地方。因为人性里的“假恶丑”是人性里面真实的存在,且分量不轻也不少。

“天理与天道”是被许多的正道、正派、正义、正直和正确长久的认为是像白昼高悬的太阳一样的阳光和阳刚,是光明正大的事物。

东西滋生霉菌、变质、腐败了是可以拿到阳光底下暴晒、杀菌和消毒的,阳光的作用就有点像我们生活里的正义和正派。

阳光是天理在人间对正气的一种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就像我们经常在电视和各种信息渠道里面看到的对黑暗、腐败和黄赌毒的曝光。为什么要“严打”和“曝光”?因为人性“人欲”的角落里总有霉变、恶臭的地方,不用天理阳光的扫帚清扫,人生里绝大多数的人性和人心不会健康。

天理的太阳总是定期围剿、铲除一些过了分的“人欲”,这样有助于人类身心的可持续。


圆小言方小语\n


“存天理,灭人欲”是程朱理学倡导的最核心的、最无人性的、却根本无法做到的理念,可以说是假借孔孟将儒学之中的糟粕创造、美化、放大到了极致,以为统治阶级和自己所用,可谓毒害深远。古人遵从“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人首先要格物致知,要明理,要知“天理”,这个“理”其实并不是天生的,而是人设的。比如“天理”认为女人天生只能嫁一个男人,百姓天生便要辛劳,要忠诚地为统治阶级服务,百姓天生便是君王的子民,不可有反叛之心,等等……,所谓的天理首先就在你的思想里被固化,那么“人欲”也容易理解了,“人欲”即人的一切的欲望。为了不违背天理,“人欲”必须要消灭。二程所说: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就是这种思想的最极端的注解。直到明朝的王阳明,格竹子格到晕死吐血,也未能格出“天理”,所以后来龙场悟道后才在程朱理学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创造,创立了心学,提出了“知行合一”,因此它们又被统称为宋明理学。


永远在路上2096


“存天理,灭人欲”不是以往误解的错误意思,而是文明民主法制口号

“存天理,灭人欲”的确切意思是:

保"存”存在的符合自然法则的上层建筑的"天"的交往、交换、票决及其道理这一民主法制之“理”的“天理”,消“灭“人”为地主观统一人们的不同意见的人治"欲”望的“人欲”。

理由:

“存天理,灭人欲”是程朱理学的核心理念。它不是存迷信听天由命之理,灭“食色性"这些人之共有的正常欲望的意思。朱熹与尼姑结婚就是存婚姻自由的天理及人的正常欲望,灭封建人治社会压制婚姻自由,反对俗人与尼姑结婚的反人性欲望的行为证明。可现在仍有人骂朱熹的这一正常行为,是封建人治言论,还是民主法制言论?任何文明人都不难作出正确的判断。

汉字造字的法则及意思详见《解密红楼梦真味道》《大众龙学》《破译背后的龙学密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