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物哀"?

参商184005994


之前回答过侘寂后,想写写物哀。

那天和朋友说,“日本美学的物哀、幽玄、侘寂,现在只有物哀没有特别搞懂了。”

最先开始接触这三个词是前几年的知乎,看了几个回答下来,反而越看越迷茫。

其实现在看来,还真是绕了很多弯路。

要搞懂也简单,先看一本《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作为基础,想明白幽玄,就去看谷崎润一郎的《阴翳礼赞》;想明白侘寂,就去看冈仓天心的《茶之书》和电影《寻访千利休》。

而想明白物哀,就去看《源氏物语》。

《源氏物语》是一部纯粹为了美而生的书,所以它大概不应该被没有美的知觉的人看。

长久以来,《源氏物语》执着被公众关注于光源氏与自己养母、养女的,一种不伦的感情,带着偷窥、猎奇的视角关注那个平安时期的日本,然后再讪笑几句。

但是却看不到他们捉萤火虫,放到纱帐里,男人在纱帐外看着心爱的女子,在萤火虫的点点灯火下头发飘动的样子;

看不到十七岁的光源氏头配红叶,艳舞八方。美到极致,甚至让人不寒而栗。“绚丽如彼,灿然如此,光华公子舞姿令人晕眩欲泣。”

而这本书最让人感叹的地方在于,它不止是用内容去描绘“物哀”,甚至用形式。

在《源氏物语》里,有四十帖(相当于我们的章回),有四十二帖,但四十一帖·云隐里,一个字都没有。

不是被遗失,而是作者只是给这一帖起了一个名字,而真的一个字都没有写。


而这一字不着的、空白的《云隐》,是整本书的高潮,也是物哀美学的高潮。

根据前后文推断,云隐想说的,就是那个整本书里唯美到极致、得意到极致、令人晕眩欲泣、为一种混沌的爱活着的男主角,光源氏的死。

《日本文化史》里,有对光源氏的评价:“即便是像光源氏这样,无论是容貌,出身,还是地位,才情都远超一般人的超人似的人物,在无可改变的命运面前也终究显得苍白无力。”

但哪怕是这样的人,也难以逃脱命运的折磨啊。

现在买本《源氏物语》来看,“云隐”二字下面都空荡荡。这种空,时隔千年后以后给所有翻到《源氏物语》的人极大的,关于“物哀”的震撼。

也许现在我们可以来聊聊“物哀”了。

物哀的“物”,大概受日本的本土宗教“神道教”的影响。

在神道教中,他们相信万物有灵,一朵花、一棵树、一片水洼都可以拿来当做神,可以被供奉,被敬仰。

所以“万物有灵”决定了他们的文学艺术作品,他们借由花朵、星辰、月亮去说话。

但和中国的“托物言志”不一样,在日本的贵族社会里,不需要通过读书获取官位,所以他们的文章不会去承载思想、政治或者教化的作用。

只为一个主题,就是“美”

物哀的哀。

哀这个字在日语里本来没有任何意思,就像“唉”一样,只是表达自己的感叹。

在这一点上,物哀和侘寂一样,都是因为日本的地缘天灾多而且资源贫乏,这使得日本人天生带有一种飘忽不定的不安全感和万事万物即将告别的感觉。

“天好蓝,哀。”

“星星好亮,哀。”

“樱花好美,哀。”

所以万物有灵的“物”,加上“不安全感”的哀,就变成了“物哀”,一种对你周遭的万事万物,都有着敏锐的包容心与体察力。

物哀不是天生的悲观,而是寻回了事物的脉络,看到万事万物的轮回,抓不住变化,也抓不住瞬间,不如就此放手,安心去欣赏。

在这一刻,我明白了很多让我心动的艺术家作品里说不出的味道。

是温情与悲情的临界值,平和与不安的临界值,是静默与哀诉的临界值,但淡淡的,似有若无。

比如杉本博司的海。

他的海让我寻回脉络,让我想起史前的海,在地球上还没有生命时候的海。

比如莫兰迪。

他的瓶瓶罐罐里有“灵”,有一生寄予的匠心。

比如我写过的安德鲁怀斯的风。

那时候,安德鲁怀斯给我的感觉是“再平静一点就是忧伤”。

也许,就是因为平静,平静到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就让人感觉到悲伤。

这也是一种物哀。

安德鲁怀斯作品

喜欢物哀,因为悲剧总是比喜剧更高。

因为悲剧让人感受到自身的渺小与局限。

安德鲁怀斯作品


南妹妹


有句话叫做“物哀之于东瀛,亦如风骨之于华夏”。作为中国人,我们常说自己的民族有气节、有风骨。如果置换到日本,那么“物哀”就是大和民族所重视的东西。

为什么说“物哀”是一种东西呢?因为实在找不出什么合适的名词来概括它了啊!一种情感?一种美感?一种特性?还是一种精神?都是,好像又都不是,物哀就是这样不可名状。


“物哀”最先出现于本居宣长的名著《源氏物语》中。后来,被各种文学作品所援引。再后来,物哀不可逆挡地渗透入了日本人的情感世界。

无论在传统中国还是传统日本,“物”与“我”都是两个相对的概念。所谓“我”,即人本身,而“物”则是本体以外的事物,包括人本身以外的实物和情感。那么“哀”又该怎么理解呢?如果把“物哀”的“哀”理解为“哀伤”、“悲哀”,那你可就大错特错了。这个“哀”指的并非某种积极或者消极的情绪,它代表一种笼统的情感。这样说的话,对于“物哀”,我们也就可以将其视作一种对外界的情感流露。

我们用几个例子来了解一下物哀。


一场春雨过后,满地黄花堆积,你从一旁经过时,是否会有种忧伤油然而生?秋天,当你站在一扇窗子前面,看着窗外飘落而下的枫叶,是否又会产生一种莫名的愁绪?这并非悲痛,而是某种更为细腻和缠绵的感觉。

另外,中国的古诗词里也有很多可以体现“物哀”的句子。比如,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里有一句“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郦道元的“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这纯粹都是因外物而产生的情感,跟本人的遭遇无关,此种感觉与“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所渲染寓情于物是不一样的。

如此说来,能够感受到“物哀”的人,可都是多愁善感的性情中人呢。

参考文献

方爱萍:《论日本民族的“物哀”审美意识》,《河南理工大学学报》,2009年第1期。

张锦:《以悲为美——论日本文学中的物哀》,《外语学刊》,2016年第5期。


历史研习社


我以为,“物哀”是一种情感的体现,它发自人性深处对人生、生命的感叹,而生发出对天地万物的悲悯情怀,是人内心情感一种不可名状的产物,更是人内心深沉孤独感的体现。

我只隐约记得物哀之美出自日本,也隐约记得自己多年前写过这方面的认知,但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不想被网上资料影响,也不想查找自己过去所写。但我认为,在我内心之中,常常有一种不可名状的、没有来由,却好似有来由的情感,牵动我的情绪,使我沉浸在一种难以名状的、懊恼的、幽深的情感之中,无法自已。而这种情感说它有来由,那就是忽然被某一种景致触动我心灵的柔软,而滋生出幽怨、哀伤的联想,或者因为某一感人的事情,而触动内心的痛点。这是由外而内的联想,是说它有来由的。说它没有来由,无缘无故的出现,那就是基于内心之中,忽然滋生的一种感触,没有征兆,就让我无限哀怨,不能自已。而这些感触,是不是就是物哀呢?我不敢肯定。但我认为,物哀是人内心一种不可名状的感动,一种情绪的牵引,一种对天地万物的悲悯情怀,及对自我运命难以确定难以捉摸而滋生的悲伤及灵魂的触动。

写完这段话,再去上网,网上这样说:“物哀是情感主观接触外界事物时,自然而然或情不自禁产生的幽深玄静的情感。它是日本江户时代国学大家本居宣长提出的文学理念,或美学理念。


昊愚堂夜画


是事,物,唯美到极致,到高潮,继而喜极而泣,悲从中来,归于寂静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