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同樣是宅家,他們卻偷偷開了“掛”…

“現在開始每個人都是‘戰士’,你在家裡不是隔離,是在戰鬥啊!”


上海醫療救治組專家、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接受採訪時,號召全社會動員起來,“悶”住病毒,戰勝疫情。


在這場全民戰“疫”中,沒有人能置身事外,每個人都是在不同戰場上的士兵。


在家的“宅戰鬥 ”,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同樣是宅家,他們卻偷偷開了“掛”…

在家中辦公的賈怡(受訪者供圖)


對於25歲的賈怡來說,“宅”在家裡的戰“疫”,是一段自我充電的特殊經歷。


“疫情雖然給我的生活帶來了很多不方便,但目前並沒有對我的工作帶來太大影響。”遠程上班期間,作為APP運營的賈怡已經完成了6場活動的正常上線,“一邊防疫,一邊復工,我認為我做得還是挺優秀的。”


賈怡在北京一家互聯網公司上班,老家在“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市。因為疫情,回到家裡的她取消了串門走親戚和外出聚會,之前跟爸爸媽媽定好的遊玩計劃也暫時擱淺。


在被按下“暫停鍵”的日子裡,賈怡給自己制定了一段有質量的“宅生活”計劃。


“宅在家中不能虛度光陰,給靈魂充充電挺好的。”在家辦公的同時,賈怡讀完了4本小說。她笑言:“在家‘宅’戰鬥,就是要身體和靈魂都在路上。”


每天飯後她都會花半小時跟著健身教學視頻做拉伸練習,還自創了一個有趣的運動方法——抱著體重近30斤的寵物犬深蹲。“每次做4-5組,一組做5次,真的挺累的,不過最難的是安撫它,不讓它煩躁。” 賈怡笑著說。“生命在於運動,多運動才能增強免疫力,也能保持好心情。”


賈怡還通過網上的教學視頻學習PS和視頻剪輯,“每天下午都會看視頻教程,然後動手實操,這在以後工作中有可能會用得上。”


一江之隔“宅兩地”,分開是為了更好的團圓


同樣是宅家,他們卻偷偷開了“掛”…

宅在家裡,王女士經常陪女兒一起做各種遊戲。(受訪者供圖)


“我們一定會堅持到戰勝這次疫情的時候,那時候我們一家三口還有四位老人,得美美地補上一頓團圓飯,年夜飯的餃子、元宵節的湯圓一齊補上!”王女士堅定地說。


王女士是一家武漢國企的普通員工,因為疫情,全家人春節沒有在一起團聚。武漢採取管制措施之前,她就果斷取消了全家人到廣州遊玩的車票。


為了照顧兩邊的老人,她和老公暫時分開。她帶著上一年級的女兒在武昌的姥姥姥爺家,老公則陪著孩子的爺爺奶奶住在一江之隔的漢口。


“我們從大年二十八到現在都沒見面呢,響應號召儘量不出門嘛。畢竟我們都要照顧老人,再說現在視頻都很方便的,一天聊天好幾次。”王女士並不擔心短暫的分別會影響感情,笑著說:“長江都沒把我們分開,病毒更不可能!”


王女士所在的小區,確診和疑似病例分別接近60例,疫情防控形勢嚴峻。


每一次下樓取貨,對她來說都像是一次“穿越火線”。


穿上出門“專用外套”“專用鞋”,戴上兩層口罩、護目鏡,再戴上浴帽充當一下醫用防護帽,然後一次最少買20斤的果蔬蛋奶,兩手拎著,爬樓梯回到8樓的家。


“誰都不想這麼麻煩,但為了保護自己和家人,這真的不算小題大做。”王女士說道。為了補給,小區業主們自發成立了很多購買食品物資的微信群,“我手機裡有買菜群、買蛋群、買肉群、買魚群、買藥群、買麵包群,還有綜合售貨群,群裡每天都會有信息,肯定餓不著肚子。”


王女士說,“看到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這麼快就建好,越來越多的患者出院,很振奮。我們一定會繼續做好防護,守在家裡等待疫情結束、全家團圓!”


6點開啟“宅學習”,高三學子“停學不停課”


同樣是宅家,他們卻偷偷開了“掛”…

在家學習,郝佳依然十分用功。(受訪者供圖)


“每天早上5點40分起床,6點早讀,晚上10點半下課。”


郝佳是河北衡中的一名高三學生。對於他來說,在家“宅學習”的每一分鐘時間,都不能浪費。


因為疫情,返校時間一推再推。返校的路被擋住了,但學習的“橋”早就已經搭好了。


他新學期的第一節課就是在視頻直播平臺上開始的。“我們是‘停學不停課’。2月初,學校為了保證大家‘防疫’‘學習’兩不誤,開通了遠程學習。”小郝對記者說:“一天時間裡,網課與自習各半,還要完成一定數量的試題試卷。其實節奏還是挺緊張的。”


遠程學習也讓郝佳有一些不適應,“在學校裡,身邊的人都在學習,在那種競爭環境下,自己會更有學習的動力,在家就稍弱一些。長時間看屏幕,眼睛會很酸。”他有時會看不清老師的講義,無法做筆記。經過積極溝通,老師們不再手寫講義,而是通過電腦打字,最後將文檔傳給學生,讓問題得到了解決。


“高考,對每一位考生都是公平的,這個時候就是要考驗自控、自律能力,現在就看誰能更高效地利用時間。”距離高考還有不到四個月的時間,郝佳充滿信心,“只要能好好完成老師佈置的任務,應該不會有什麼問題。”


除了“防疫”和“學習”,郝佳和同學們還需要“學疫”——新冠肺炎疫情已經成為了全社會關注的重大突發事件,學校老師們已將涉及這次疫情的相關知識增加到了考生的備考內容中。


郝佳有了更多的思考,期待將來自己能有更大的能力和更多的知識去貢獻社會。


一週時間“宅教學”,100萬人上了他的直播課


同樣是宅家,他們卻偷偷開了“掛”…

王亮亮老師在由書房改成的工作間裡授課。(受訪者供圖)


“同學們,今天的課堂內容就全部講完啦,我們明天同一時間不見不散,拜拜!”


晚上8點多鐘,面對著攝像頭做出一個“敬禮”的動作後,結束了一天在線教課的王亮亮才能安安靜靜地坐在飯桌前,陪兒子說上幾句話,逗逗4個月大的女兒。吃完晚飯,他還要再備兩三個小時的課,為第二天的授課做準備。


2015年就加入國內一家在線教育機構的王亮亮在學生群體中頗有名氣。今年寒假,因為疫情嚴重導致學校推遲開學。家住湖北黃岡的王亮亮,從2月3日到10日,在線教授了整整一週的初三數學。


這一週,王亮亮幾乎每天6點多起床,晚上1點多睡覺,吃飯、上課、備課、睡覺,時間安排得滿滿當當。


“疫情期間,我只有更加努力地做好工作,才能讓更多不得不在家學習的同學們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在接受本網記者採訪時,王亮亮說:“跟往年相比,今年在家看直播的學生數量明顯增加不少,到課率很高,看回放的同學少了。”


根據公司技術後臺統計,一週的時間,有來自全國各地超過100萬學生在家跟王亮亮學習初三數學。


“這都是我應該做的。以前我覺得老師和醫生的職業都自帶光環,但這次發生的疫情,讓我對奮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由衷地欽佩。我就有一名醫生朋友,看到他就算被家人抱怨還是義無反顧地冒著危險趕往一線救治病人,這能不讓人感動嗎?等疫情結束了,我一定要好好請他吃一頓!”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中,千千萬萬普通人,正自覺“宅”在家裡堅守戰鬥。與奮戰在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一樣,他們心中“武漢必勝!中國必勝!”。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賈怡、郝佳均為化名)


我的粉絲大部分也都是這樣的宅疫戰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