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四川公安交警部门全体民辅警不畏艰险,勇挑重担,积极投身于疫情防控工作,守护一方土地平安。


南充:西充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陈兰

南充市西充县公安局交警大队陈兰每天到检查站执勤,一站就是8个小时,靠边停车手势和“您好,请关闭空调,打开车窗,配合体温检测”提示语得重复上千遍,手臂发麻,两腿发软,口干舌燥,成为常事。但作为办公室主任的陈兰,还担负着后勤保障和宣传的任务,超负荷的工作量连男人也难以承受。在执勤之余,相机成了身边常备的“武器”,她撰写的《义务理发进警营 支援防疫第一线》、《西充交警:抗击疫情一个也不能落下》、《我们群众的心与交警在一起,共同打赢这场防疫阻击战》、《暖心:“草莓哥”再现西充慰问一线执勤交警》等新闻,仅一个多月时间,就先后被《人民公安报》、四川交警微博、中国交通频道四川微博、《四川法治报》、封面新闻、南充电视台等媒体刊发26篇次,弘扬了正能量,7名民辅警受到战时表彰,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眉山:洪雅县交警大队辅警王夏

大年三十,王夏接到大队的命令,要求在乐雅高速入口对进入洪雅县的所有车辆,特别是湖北牌号的车辆进行逐一筛查。作为大队的业务能手王夏第一时间冲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川流不息的车辆根本不会给他休息的时间,他站在高速公路出口不停的逐一筛查登记车辆,不停地宣传疫情防控知识,他这一站便是一夜,直到大年初一晨光熹微,交接班后,他才感到尾椎骨隐隐作痛,扶着车门久久不能坐下,叉着腰笑着说“看来我以后要少吃药,反正吃了药要像也不管用,还不如直接到卡点上班,工作起来真的不知道什么是痛”。为了疫情防控,王夏错过了和和美美的年三十,错过了团团圆圆的元宵节,错过了满桌的美味佳肴,也错过了女儿的微笑。可是疫情还没有结束,他不知接下来还会错过什么,但他知道,只要守住卡点,严查防控,也就守住了身后十万人的幸福安康。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遂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民警廖忠福

“我叫廖忠福,现年59岁,是一名从警多年的老警察、老党员。在当今疫情严重的时候,这几天我看到很多同志深入一线开展防疫工作。因此我请战,请安排我这个老同志参加,到最需要、最危险的地方。年轻的同志上有老、下有小,牵挂太多,我的子女也长大成家,老父老母也走了多年。因此请让我代替年轻的同志上一线做一点贡献,也是站好最后一班岗吧。敬礼!廖忠福……”

这是一封来自遂宁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交通科临退休老民警廖忠福的请战书。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特殊时期,快满60岁退休年龄的廖忠福主动请缨到疫情抗战第一线,站好最后一班岗。短短百余字的《请战书》,虽然没有多少豪言壮语,却饱含了一位老民警对于使命的坚守与决胜的信心。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泸州:纳溪交警四大队民警詹波、刘杨夫妇

“刘杨,你怎么来了?”

“我来换你的岗呀,昨天晚上这个点车多不多?你有没有休息呀?”

 “我没事,还很精神,要不我再待会,你去休息我帮你值?”

 “傻,你赶紧回大队去睡一会。”

 “那好吧,你要注意安全,记得消毒。”

 这是2月5日发生在泸州市纳溪高速卡点上一对夫妻的简短对话,短短的几分钟承载了关爱、担心和坚守。

 自泸州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纳溪交警四大队民警詹波和刘杨两夫妻各自坚守岗位。詹波是夜间值守纳溪高速卡点的民警,2月5日早八点半,妻子刘杨作为支队党员增援一线的民警,来纳溪高速卡点与丈夫詹波换岗,丈夫已经值了一个通宵夜班。这次换岗是几天来唯一短暂的相见,夫妻俩不能有过多亲密的交流,只能深情地给对方敬个礼。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乐山:井研交警大队三江中队辅警周文杰

“各位长辈、亲朋,大家新年好!由于最近疫情严重, 原定于1月30日(农历正月初六)的婚礼取消延期,时间再另行通知,希望大家理解,谢谢。”1月25日,井研交警大队三江中队辅警周文杰在他的微信朋友圈发布了另择婚期的重要决定。周文杰原准备在今年1月30日给妻子许秀丽一个浪漫的婚礼。然而随着疫情的发展,井研交警全体民辅警必须全员上岗。为此,周文杰下定决心,抗击疫情,推迟婚期!疫情当前,他的决定得到了妻子的理解和支持。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自贡:沿滩区交警大队民警赵欣

1月23日,新冠病毒肺炎防疫工作正式拉开“战幕”,还在哺乳期的沿滩区交警大队民警赵欣丝毫没有半点顾虑,主动写下请战书,向大队请战到路面一线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考虑到赵欣情况特殊,沿滩区交警大队党支部书记、大队长朱跃龙没有同意赵欣的请战申请。但赵欣并没放弃,她干脆“豁出去”了,穿上“小黄人儿”、戴上执勤装备,背着领导,偷偷来到了沿滩区自隆高速公路站口。好不容易才到了防疫一线的赵欣工作起来干劲儿十足、精神振奋,工作之余主动向过往驾乘人员讲解如何才能正确做到车内清洁消毒和疫情防控,甚至有些时候还将医护人员的工作一并“抢”了过来,用自带的体温枪对驾乘人员进行体温检测,热情提醒大家一定要多喝水、多锻炼、少出门、戴口罩。检疫现场工作人员及过往驾乘人员纷纷向赵欣竖起了大拇指,赵欣说这就是我工作的动力,只要大家齐心抗疫,胜利的钟声就会敲响,中国就会平安。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绵阳:安州交警罗承华

罗承华,一名普通的安州公安交警,虽已年近花甲,但时至今日,这位有22年党龄的老同志,坚守车驾管岗位14年,不曾懈怠一日。1月28日,安州区发现首例确诊病例后,罗老坐不住了。这位老党员立即手写请战书,请战在在抗击病毒一线工作中贡献出自己有限的力量,尽其所能,筑起抗疫堡垒,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最终,罗老如愿到了与德阳交界的雎水镇宝元村疫情卡点,为安州区守住“南大门”。

在疫情卡点上,罗老认真检查每一辆从这个卡口进入安州区的车辆,经常忘了自己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一站就是半天,忘了喝水和休息。同事们关心的让他歇一歇,罗老说:我是老党员,我应该多付出些。这次疫情虽然严重,但我相信有党和国家做我们坚强的后盾,我们安州公安交警一定能守住“南大门”,让“党员先锋队”旗子飘扬得更高、更鲜艳。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成都:交警二分局五大队代理副大队长刘宇

“这或许就是近在咫尺却远在天涯吧,半天时间我们一句话都没说上。”今天中午时分,在绕城高速北星检疫卡点,刘艳边吃盒饭边说,在她身旁,刘宇也正在大口刨着盒饭。

刘艳是四川省人民医院金牛医院的医务人员,刘宇是成都交警二分局五大队代理副大队长,他们两人是夫妻,又都是共产党员,一起战斗在防控疫情的第一线。

刘宇从警10年,刘艳在医院工作也有8年了,之前的很多个春节,他们都是在岗位上度过的,去年的年夜饭,刘宇还是在火车北站前的广场上吃的。这一次,面对疫情,他义无反顾地选择上了一线,妻子作为医务人员,同样也上了一线,而且两人还被分到同一个检疫卡点。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宜宾:长宁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副教导员杜炼红

杜炼红,长宁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副教导员,今年是他从警的第12个年头了;领导眼中的“实干家”;同僚眼中的“老实人”。记得“6.17”双河地震时,杜炼红也是在第一时间赶赴震中,沿途徒手清障、设置路障、提示,连续奋战40多个小时,他说那是他2019年最难忘的事。2020年初,在战“疫”打响后,分管秩序的他依旧未曾缺席。第一时间了解防控情况、部署疫情防控执勤点警力;开展督导检查、为一线执勤人员做好后勤保障、优化警力、战时慰问、车辆信息核查、巡逻等成了他现在的重点工作。每天早到岗、晚离岗、三餐不保、家人难见。已经坚守岗位22天的他说:“其实我的工作真的没得啥子特别,都是小事、常事,换作平常都会做的”。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德阳:直属二大队一中队指导员张灿

为了防止病毒扩散,危及群众生命安全,张灿发挥了一名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线。小山门高速路卡点,每日车流量很大,由于疫情紧急、范围广,该卡点医护人员数量有限,张灿抽调中队人员全力配合,以有限的防护装备,无限的敬业精神,全力保障卡点24小时的疫情防控工作。吃饭大家在车尾箱上,累了就在警车上稍作休息,接着又投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之中。通过严格的检查把关,未有一例疫情从小山门卡点进入市区,保护了全市人民群众的安全。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凉山:甘洛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海棠中队长阿牛尾哈

“您好,请摇下全部车窗,到前面接受体温检测,感谢支持、理解!”2月7日上午,雪花飞扬,滴水成冰。凉山彝族自治州甘洛县省道S217线甘洛至石棉公路海棠镇竹马垭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监测卡点,一片银白。连续坚守岗位15天未回家、52岁的甘洛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海棠中队长阿牛尾哈正打手式、上前、立正、敬礼,对等待检测的车辆进行指挥疏导。竹马垭口监测卡点,地处高寒山区,海拔2000多米,与雅安市石棉县接壤,是甘洛县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第一道防线,也是作为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定点监测的第一道关口。全面打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阻击战以来,阿牛尾哈顶风冒雪,始终挺在前、干在前,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担当,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严防死守,堵源截流,用忠诚坚守筑起疫情“防控墙”。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局二分局民警:黄智忠

黄智忠是二分局二大队一名普通民警,自疫情防控战爆发以来,他主动请缨不返家乡、不离一线,接续坚守在广元工作一线,与同样坚守在自贡卫生防疫一线的母亲相互支持鼓励,一别就是二十余天。黄智忠的母亲是自贡某医院发热门诊的医生,至疫情爆发以来,一直工作在疫情防控前线,相隔400公里,与同样在一线的儿子黄智忠演绎着不平凡的精彩。忙碌了一天下来,母子只能通过视频电话短短的交流几句。“儿子,加油,你是警察妈妈是医生,我们娘俩是咱家的顶梁柱,更是大家需要的英雄,我们并肩作战,一定能战胜这场疫情!”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也道出母子间的关怀。疫情肆虐,医生、警察,各有天职,各有信仰,各有战场,但都是同为国家,有国才有家!黄智忠和他的母亲,这对“母子兵”悄悄将个人的小家放下,把牵挂藏下,轻轻把眼泪擦干,出发。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省公安厅高速公路公安局六分局三大队民警赵勇:

“我是一名民警,更是一名党员,这个时候我必须坚守岗位,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高速公路公安局六分局三大队民警赵勇这样说。自1月12日以来,已经连续27天他没有休息了,一直扑在工作上。他的妻子陈媛在古蔺县公安局工作,对于工作单位相隔千余里的双警家庭而言,团聚之日本就如海蚌珍砾,又是一年相聚时,却是人各两地难团圆。春运忙碌的工作还未结束,全国上下又打响了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战役,妻子下村入户,收集摸排,传送信息,宣传劝导,护村护组。夫妻相隔千里共同坚守抗“疫”一线,每日忙碌过后只能通过微信视频见上一面,聊慰不为外人道的想念与牵挂,夫妻俩相互鼓励、相互嘱托“守好一个卡、护住一座城,共抗疫情。”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巴中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直属三大队副大队长兼一中队长肖剑:

肖剑带队负责巴达高速兴文出口道路的疫情查控工作,下高速车辆比较多,疫情防控检查登记任务十分繁重。他不忘初心,继续秉承和发扬执法为民的风尚精神,在“不漏一车,严防死守”“只认温度不认人”查控原则下,他随时关注人民群众的情绪变化,耐心讲明利害关系,及时消除疫情隐患,为驾驶员发放《一封信》、送开水、指明道路、提醒驾驶时长、前后排系好安全带等等无不面面俱到,不仅守住了疫情输入的关口,也送出了人民警察的责任与大爱。

【百名公安抗疫故事】四川公安交警在行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