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创业15年,终靠卖零食登陆A股


2020年2月24日,疫情挡不住上市的步伐,良品铺子冲刺上市5年后,如愿登陆A股,成为疫情期间首家上市的湖北武汉企业。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而创始人杨春红却恰恰相反,随着良品铺子的上市,掀开了人生华丽的篇章。辉煌的成功背后又隐藏着当年创业的不易和辛苦,印证了一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棒终能磨成针。

1997年,杨春红大学毕业,应聘到内地第一家在香港上市的乡镇企业——科龙电器,做广告策划。起初科龙的工作并不轻松,在质检部门上班,每天差不多要15小时,20天后被调入广告策划部做策划,由于做事脚踏实地,9个月后被提拔为科长。杨春红珍惜每一次工作调动的机会,用学习的心态,记录下每一个环节,细节决定成败,2002年,杨红春调任为科龙广西销售部总经理,当年,他就取得了骄人业绩,不仅完成了任务,增幅还达到30%。

每一个想当老板的内心总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杨春红也不以为然,2005年7月,杨红春与科龙的8年合同期满,没有续签,决定辞职下海经商。在和久久鸭董事长顾青的交谈中,无意间听到了一句“如果将全国各地最好吃的东西放在一起卖,肯定是个不错的生意”,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几个月后,良品铺子诞生,其核心顾客为年轻的妈妈,25~35岁的女性,她们的饮食注重健康、营养、天然,符合自己的产品定位。在这期间,杨春红跑遍20个省选了50种零食,还卖掉一套位于广东的房子,将60万元全部投入到良品铺子的创业中。吃的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良品铺子一开始也不是一帆风顺,门店开张后,杨春红带着4个员工,大声吆喝“免费品尝”,不过,3个月后,门店亏了50多万。9月底,顾青来汉,看到此番景象,就问:“你到底是干嘛?”、“你的主打产品是什么?”杨红春恍然大悟,久久丫能火,还是以卖鸭脖子闻名,良品铺子就缺一个叫得响的产品。

那年“十·一”黄金周,良品铺子打出核桃节,精选全国各地16个品种的核桃作为主打产品,不惜血本请顾客免费试吃。半个月后,良品铺子的生意开始好转,当年11月,开始保本。人生中注定又贵人相助的杨春红,在顾青“一招鲜;吃遍天”的点醒下,选中了河北沧州的土特产,当地卖不出去的“冬枣”,通过脱水、去核、油炸等工艺做成爆款“脆冬枣”,最终年销售额上亿,终于良品铺子引来了旗开得胜的一天,站稳了脚跟。此后在资本的帮助下,过五关,斩六将,良品铺子开店达到2200家,年营收额超过60亿。

良品铺子和杨春红的成功并不是偶然的,他成功抓住了当下零食领域的消费需求和特点。

第一:快速扩张,密集开店,品牌集中爆发,良品铺子在武汉一个城市就有400家店,平均21平方公里就有一家店,到上市店铺数量2200家。


创业15年,终靠卖零食登陆A股


第二:营销得当,活动不断,邀请明星代言人,让粉丝和吃货爱不释手。


创业15年,终靠卖零食登陆A股


第三:产品丰富和多样花,尤其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和观念。


创业15年,终靠卖零食登陆A股


第四:抓住新零售趋势,线上线下有效结合,入驻天猫、京东、美团外卖等大平台,线上依靠平台强大的流量线下依靠几千家店,迅速占领消费者大品牌印象。

第五:创造粉丝经济,大量获取用户,打造属于自己品牌的私域流量。

良品铺子成功还有很多可挖掘的点,小编希望大家多多评论,提取更多精华,写出更优质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