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門源:30天,這些人都幹了什麼?

己亥歲末、庚子年初,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原本歡樂祥和的新春佳節戛然而止。

信念堅定、衝鋒在前,全鎮各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幹部行動迅速,奮力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30天、16個堡壘、482面旗幟,黨群齊心,共同構築起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一個支部一座堡壘

場景一:

1月23日,正值臘月二十九,東川鎮黨委、政府緊急召開全鎮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會議。有二十年村幹部工作經驗的尕牧龍下村黨支部書記曹佔元從會議中攫取到關鍵信息:病毒、肺炎、傳染、防控,會議結束後,他第一時間在村“兩委”微信群中發送語音“大家馬上到黨員活動室,待會開會”。

“疫情防控不能馬虎大意,排查登記、宣傳引導都要做好,明天就是大年三十,我和主任明天后天入戶開展工作,你們把家裡的事安排一下,馬上回來一起摸排。”曹佔元開門見山。

黨員活動室一片安靜,只有火爐上的水壺滋滋冒響。

“書記,你們兩個人怎麼忙得過來,我們大家兩班倒,明天后天也不能白白浪費”,心直口快的村婦聯主任李成存開了口。

馬上,所有人都異口同聲。

場景二:

“書記,我看別的地方也設置了勸返點,我們村條件允許,我們也可以設置”。

“書記,村裡很多人還對這一次的肺炎疫情沒有概念,我們要加大宣傳力度,在微信群裡多發送相關的信息”。

1月27日一大早,尕牧龍上村黨員活動室裡已經集結了村裡所有在家的黨員,黨支部書記趙明普埋頭記錄著黨員們提出的疫情防控意見建議。

“要設勸返點,就要排出一個值班表,值班人員一定要盡職盡責,守好村口。”趙明普提出勸返點的值班問題。

“我願意值班,在家裡坐著還不如給村裡乾點事情”。

“我也願意,村幹部們忙不過來,黨員必須頂上去”。

幾位較年輕的黨員積極報名。

“我也請求值班站崗”,角落裡,67歲的老黨員張延忠出了聲。天寒地凍,老爺子卻沒有缺席會議。

一片鴉雀無聲,趙明普點了點頭,在本上記下老黨員的名字。

場景三:

已經入夜,浩門鎮東秀水小區的一戶房門被敲響,來人是孔家莊社區居委會主任蘭芳遠。

過了許久,房門才被主人推開,身患殘疾的戶主樑廷成一下子認出了蘭芳遠:“蘭主任,這麼晚了你怎麼過來了”。

“最近是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我們到各社區看看我們社區居民的情況。你身體不方便,最近就不要外出了,如果有需要就給我們打電話,如果確需外出,一定要戴好口罩,做好防護。”

“好的蘭主任,你們自己也注意防護,辛苦你們了”。

沒等梁廷成再多說幾句感謝的話,蘭芳遠已經道了別,急匆匆走了。

面對這場不期而來的疫情防控阻擊戰,全鎮各黨支部切實履行職責,迅速行動起來,採取有力措施,抓好疫情防控。各村(社區)黨支部全面動員,實行力量下沉,紮實抓好返鄉人員排查登記、重點人員居家隔離、設置勸返點、公共區域消毒、防疫宣傳等各項工作,充分利用網格化管理,做到不漏一戶、不漏一人,實行更加精準嚴密的防控措施,有效阻斷疫情傳播,築牢了疫情防控堅強的基層組織堡壘。

一名黨員一面旗幟

場景一:

“作為一名黨員,因疫情隔離原因,為黨組織做不了其它貢獻。為此,我個人盡綿薄之力,繳納特殊黨費1萬元,助力抗擊疫情一線的英雄們,這是我應盡的責任,我有義務為抗擊疫情做點貢獻。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

2月7日一大早,塔龍灘村黨支部就收到這樣一封令人動容的信,落款是塔龍灘村農牧民黨員馬德義。

春節期間,原本在外旅遊的馬德義因有武漢暫留史,返鄉後被採取了居家隔離措施。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他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為抗擊疫情貢獻了力量。

場景二:

春寒料峭,卻藏村的勸返點上卻暖意十足。幾乎每日,卻藏村卸任黨支部書記王世慶和阿玉仁都會給勸返點上的值班人員送水送飯。

“這些人的吃飯問題總要解決,我倆趁著值班間隙回去弄點粗茶淡飯,大家吃飽了才不會冷”,兩位老書記總是用類似的話回應著大家的感謝。

連日來,卻藏村的勸返點上每天都有這幾位老支書健朗的身影,不分晝夜地為疫情防控忙前忙後。

場景三:

“丁書記,我家的米麵都完了,還需要蔬菜和食用油,得麻煩你幫忙買一下,錢我轉給你。”“好的,還需要什麼跟我說。”

近日,香卡村居家隔離人員的生活需求總是第一時間得到解決,這得益於黨員、駐村幹部、網格員參與的“1+1+1”居家隔離管控模式,只需要在微信群中提出需求,管控責任人就會及時將所需物品送到居家隔離人員家門口。

“只要居家留觀的人員有需求,我們一定第一時間給予幫助,隔離不隔心,這也是黨群一條心的體現,我們一定能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香卡村黨支部書記丁先邦說。

疫情無情人有情。在這個特殊時期,全鎮廣大黨員始終衝鋒在第一線,用黨性築堡壘,用堅守換平安。他們勇於奉獻,以自己的模範行動影響和激勵著廣大農牧民群眾同心同德、共渡難關;他們以身作則,弘揚正能量,不信謠不傳謠,積極做好防護措施,減少不必要的聚集。還有一些黨員,他們可能身在外地,無法加入戰役,但卻時刻心牽一線;他們可能正在衝鋒陷陣,但總感覺這還不夠;他們可能心有餘而力不足,想為前線的戰士們做點什麼。一幕幕感人的畫面、一句句樸實的話語,背後是共產黨員炙熱忠誠的赤子之心。

一份理解 一份力量

場景一:

“根據目前的疫情情況,原定於正月初六舉辦的婚禮取消,還望親戚朋友諒解!對親戚朋友負責,也對自己負責,不給國家添亂。”疫情期間,這一條特殊的微信得到無數人點贊。

1月30日,原本是孔家莊村群眾孔繁德的婚期,按照風俗習慣,應準備婚宴邀請親朋,但眼下正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的關鍵時期,如果放任親友進村,勢必造成隱患。

孔家莊村“兩委”幹部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積極做好宣傳引導,爭取理解配合,服從疫情防控大局。經過村“兩委”幹部的宣傳引導,孔繁德及其家人立即意識到形勢的嚴峻性,及時與女方溝通推遲了婚期。

場景二:

“書記,你說得沒錯,保護大家就是保護自己。我馬上通知在外的親戚朋友,讓他們不要回來,他們的心意我們都領了,村裡來祭奠的莊員我也讓他們不要久留。”

大年初一,寺爾溝村群眾劉單壇的母親80多歲高齡去世,劉家原本打算打電話通知親戚朋友到家中舉辦喪禮並置辦酒席,寺爾溝村“兩委”幹部瞭解情況後,立即到逝者家中慰問,並進一步宣傳疫情防控工作中喪事簡辦的規定。起初逝者家屬有些不理解,村幹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逝者家屬充分認識到了問題的後果嚴重性,同時將“移風易俗”的相關要求告知家屬。在村幹部的努力勸說下,身帶“重孝”的逝者家屬同意不再通知親戚朋友前來祭奠,只由自家人簡單祭拜後,以最快速度安葬,不辦集體宴席,最大程度減少人群集聚帶來的傳播風險。

疫情防控期間,全鎮農牧民群眾積極配合鎮村兩級開展工作,全鎮上下形成了不出門、不扎堆、不聚餐的良好氛圍,延遲婚嫁、簡辦喪事成為了疫情期間移風易俗新風尚,群眾的廣泛理解與支持,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注入了強大的信心與力量。

一份援助 一絲溫情

場景一:

“滴水之恩,湧泉相報”。2月7日,尕牧龍下村貧困戶謝有芳將1000元捐款拿到鎮政府。

“這點錢微不足道,但是在疫情防控關鍵時期,這是我們貧困戶的一點心意,請政府代為轉達我們對奮戰在防疫第一線黨員幹部最暖心的問候,為他們加油打氣。”謝有芳對鎮政府工作人員說。

場景二:

疫情防控正處關鍵期,巴哈村“致富女能手”孔慶存聯繫鎮婦聯工作人員,想要為疫情防控捐款出力,在工作人員的建議下,孔慶存通過青海省紅十字會捐款平臺向奮戰在抗疫一線的勇士們捐助愛心1000元。

“黨的好政策讓我這樣的農村婦女也能實現自己的夢想,過上了好日子,現在疫情形勢嚴峻,我們什麼都做不了,只能用這種辦法幫點忙”,孔慶存說。

2月12日,孔慶存又向東川鎮政府捐贈1000元,助力全鎮疫情防控工作。

場景三:

“孔書記,我申請到勸返點站崗執勤。”

排查間隙,寺爾溝村黨支部書記孔慶銀收到一條微信。

“好,謝謝你 ,我們馬上安排。”

春節期間,疫情動態牽動著每一個人的心,寺爾溝村返鄉大學生孔祥東返鄉過春節,因為疫情只能整天“宅”在家中。當聽說村裡組織青年志願者服務隊,他第一個報了名,在勸返點值守、給村裡老人宣傳防護知識、清掃道路積雪,他忙得不亦樂乎,他還積極動員身邊的同伴加入志願者隊伍,青年志願者抗擊在防控新型冠狀病毒一線的身影,已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

總有一種感動叫溫暖同行,面對疫情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全鎮各族農牧民群眾積極行動,以各種形式支援抗疫一線。同胞之間的守望相助,面對困難的團結一心,點亮了疫情防控的絲絲燭火,傳遞出血濃於水的同胞之情,匯聚成一股磅礴的力量,讓這個冬天變得格外溫暖。

再小的火光,也能照見山河;再小的力量,都是一種支持。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東川鎮黨群同心、攜手並進、眾志成城、共抗疫情,每一個人的綿薄之力凝聚成一股巨大的洪流,為抗擊疫情添火加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