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什么样性格的人容易得抑郁症?

蕃茄倪个西红柿


性格孤僻,内向的人,爱钻牛角尖的人,内心要强的人,都是比较容易得抑郁症的!


睫毛增长小姐姐


容易得抑郁症的人,一般是性格内向,不爱交际的人会得抑郁症。抑郁症其实就是一种心理疾病,长期封闭自己,被一件重大事件困扰了,不去释放心中的坏情绪,所以慢慢就抑郁了。我是一个90后妈妈,在怀孕到生孩子的一年后,我心里藏了太多事,我就是一个不爱交流的人,以为心中的事情都会被我慢慢消化掉,谁知碰上了坐月子,身体的虚弱加上心情烦躁不安,情绪波动大,家人的不理解,最终我崩溃了,抑郁了,是典型产后抑郁症。我不想和任何人说话,一年在家带孩子,没怎么出过门,后来渐渐地和朋友和妈妈聊了天,说说心里的委屈,我的心扉打开了,不再逃避现实,心情阳光了许多,感觉整个人轻松多了,之后带着孩子回娘家休息了一段时间,心情终于好转,不再抑郁了,产后抑郁症也好了,是自愈的。所以我想说,产后抑郁真的很可怕,严重的会天天想着自杀,所以希望孕妈妈们做好准备,不管心里有什么委屈都要说出来,哪怕和让你不高兴的人吵架,也要痛痛快快的吵,别憋在心里。还有就是想的开,大度一点,不要计较太多。一切都会好起来。





小圆圆的南希妈咪


性格内向的人容易患抑郁症,为什么呢!因为她们不善于表达,不善于倾诉,什么事都闷在心里。我刚生了孩子那会儿也抑郁了,一个人一天二十四小时围着两个刚出生的宝贝,没有人帮我,更没有人体谅我,有的只有别人在外人面前对我冷嘲热讽,落井下石。那时的我真的快疯了,我每天除了带孩子还是带孩子,有时候一天吃一顿饭都困难,哪怕我做好饭在桌子也得把娃哄好哄睡才有饭吃,两个娃同时哄,你们可以想象下那个画面,有时好不容易把两个孩子哄睡了吃上一口饭,一边吃一边哭,到最后一碗饭都是咸咸的眼泪味儿。有一次孩子生病了我也是一个人在家,外面又在下大雨,我一个人没办法抱两个孩子去医院,我一边哭一边想办法,直到想得我头痛欲裂的时候我想到带孩子从四楼跳下去一死了之,真的只有绝望,当初不听父母的话嫁到外地,在这举目无亲的环境真的没法生活,老公出去挣钱一两个月才见得到人。不过后来我还是看到两个孩子好可怜,没狠得下心跳楼。之后我咨询我们双胞胎群里的宝妈我的症状,她们说我有严重的抑郁症,让我最好多出去散心找人聊天。一天闷在家里容易出事。有一次老公回来了拿我手机看到群里的人在安慰我,不要想不开之类的话。他好像感觉到我的变化,从那以后他就不出去工作了(老公做装修的),他为了能陪我,就在我们住的周围接活儿做。我也慢慢的没有那么严重的想法要去自杀了,就这样的状态我也三年才走出来,每次一有委屈我就想到自杀,脾气也很暴躁。宝贝三岁后我没那么累了也就慢慢释然了,我现在想想还好那时老公发现了我的不对劲在家里帮我分担,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啊。





凉山柒妹


内向型缺爱的人!


亲爱的萍果



我是心理问答达人:夏虫不可语冰2008,请点击右上角关注点赞并转发可阅读更多关于抑郁症的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抑郁症、关注抑郁症。关注抑郁症就是关注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数据显示,抑郁症将超过癌症、心脑血管疾病成为对人类生存构成威胁的第一杀手。我国抑郁症患达四千万之众。国外统计数据显示抑郁症自杀率占患病人数的百分之十五。所以预防、干预和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前两篇问答回答了导致抑郁症的原因和康复措施。其中第二篇讨论了"讨好型人格"患抑郁症的风险。



今天讨论另外一种罹患抑郁症风险的因素一一回避形人格障碍。

什么是回避型人格障碍?



具有下列特征或部分

1、因为害怕批评、遭到反对或拒绝、回避一些涉及较多人际交往接触的职业及活动。

2、不愿意与人打交道,除非确定别人真的喜欢自己并能接纳自己。

3、害羞及害怕被人取笑,很少与人发展亲密的关系。

4、总是担心社交场合被拒绝而出丒焦虑不安。

5、不参加新的人际交往活动,无能感明显。



6、认为自己在社交方面很笨拙缺乏自信。感觉个人长相外表没有吸引力或比其他人差得多。

7、闭门谢客独居一室、或者只呆在家里。

8、尤其躲避熟人、能不打招呼就不打招呼。

9、离群索居,在工作中喜欢一个人,不愿与人共处一室或者合作、自闭心理严重。

10、极度不愿意参与新活动,认为会因之而难堪。

11、严重者不愿工作或上学。

⋯⋯



迴避性人格形成原因

1、生物化学方面的异常(大脑内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及患病(如残疾,功能障碍)的原因。

2、习得性恐惧、令人不安的思维方式是形成回避型人格障碍的主要原因。



有这种障碍的人所具有的羞耻感,是由于童年时期的措折经历和父母不良的教育方式造成的。

研究发现,如果经常遭受父母的嘲笑,孩子就会将这种屈辱的经历内化,形成消极的自我意象(潜意识:认为自己是不值得被爱的、也不值得拥有朋友、 自己是令人讨厌的⋯等负面情结)



应该说原生家庭父母的错误的教养方式是根本原因。由于父母对孩子的爱的方式让孩子无法接受,比如中国传统观念: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是及其错误的。还有父母打骂、恐吓孩子名义上为他们好,以爱的名义用暴力、辱骂等手段教育孩子,甚至于挖苦、嘲笑、讽刺让孩子自觉无能。



所以对于父母来说,正确的家庭教育有多么重要!至今为止,还有很多父母秉持错误的教育方式,或者说还在用上一代教育子女的方法在教育自己的孩子。



由于负面的自我意象,在青春期人格觉醒时会出现社会化障碍。形成各种心理问题。尤其以退缩、回避为特征的社交恐惧症及焦虑症如果继续发展可形成抑郁症(这里需要说明各种神经症是伴生而非孤立形成,所以精神科用药基本相似,也就是同一种药物对不同神经症都有调节和治疗作用,比如抑郁症和强迫症)



当然不是说回避形人格障碍一定会发展为抑郁症,但它成为抑郁症的人格因素之一。

如果想知道更多抑郁症及康复的有关文章请关注点赞转发获得更多相关信息。


夏虫不可语冰2008


以前以为,抑郁症大概是整日怨天尤人,寻求安慰,并且凄凄惨惨戚戚的状态,嘴上永远无望,看事一直愁苦。后来发现,这种人很多,但是有些只是悲观,他们倾诉不满获得安慰。怨天尤人然后吐出悲苦接着生活。 他们不断悲伤,然后信任朋友接受治愈。所有无理取闹小题大做都有人照单全收并且为之出谋划策用爱温暖。

但是,还有另一种人。

他们很会控制情绪,对自己要求严格,不需他人治愈,永远笑意盈盈,身边的人看着他一路懂事,一路坚强 ,一路跌跌撞撞勇敢,仿佛一身铠甲,不怕受伤。他从不歇斯底里,从不绝望哭喊。一直都会规劝自己,保持乐观。人前人后都是向日葵一般乐观积极。

他生来懂事,优秀,慢慢懂得察言观色,永远照顾他人情绪,积极外向,责任心强。喜欢他的人好像很多。

然而呢,懂事的背后是害怕被否定责骂。优秀的背后是不能释放情绪,只能压抑自我。

书上都说控制情绪的人情商高,然而情商高的结果就是在朋友中所有人都乐意与你交谈相处,被人喜欢很好吗?

可,从始至终,有人爱过我吗?那些爱经得起考验吗?没有,没有一个人爱我的本来面目,爱我懂事后面隐藏的无奈和烦躁,爱我乖巧后面的累和无力。那些在心里翻江倒海的情绪事件,被我云淡风轻合情合理的解决掉的时候,早已在我心里自我凌迟了一次。

我选择了照顾所有人的情绪,就必须接受自己的懦弱,那些最讨厌的词语,两面三刀,圆滑处世,矫情懦弱,虚伪,其实说的还是我。所有的乐观都是真的,所有的付出也是真的,但是所有的辛苦反抗也是真的 ,所有的厌恶自己也是真的。

日复一日,作茧自缚,从害怕不被爱去修剪自己获得爱,到不再信任爱嫉恨自己逃离爱。

没有人会相信我会有抑郁症,包括我自己。即使此时此刻,我有一万个念头从房顶一跃而下,我还是会首先选择控制自己, 我被需要活着,并且要坚韧乐观,保持幽默风趣。

我爱这人世间的山水草木,这句话是真的。


霜前月下白小鱼


1.天生敏感悲观细腻的人

人们对于世界的看法,主要分为三类:

第一类人,看到的世界永远是积极乐观的,所以他们心态是非常好的,人生自然也就快乐美好了;

第二类人,看到的世界是安逸、平淡无奇、情绪起伏不大。

第三类人,天性容易看到世界的背面,内心自我纠结而变得不快乐,生活中很小的一件事都可能让他们敏感多疑,如果受到更大的打击,抑郁症很有可能找上门来。

2.原生家庭缺爱

心理学研究表明,原生家庭环境会对一个人的人格产生很大的影响,包括人一生的幸福。

不被家庭重视、父母从小的打击、父母之间情感上的冷漠、或者过度溺爱,种种因素都有可能让一个人变得脆弱敏感,缺乏自信,无法面对生活中的困难。严重的缺爱会让一个人面对爱情时候,深陷其中无法自拔,甚至失去自我,导致抑郁症的出现。

3.搞艺术的人

我们都知道,艺术是灵魂和情感的高级创作,需要十分专注地把自身情感融入到作品中,所以就会有作家看自己的作品而潸然泪下。不管是小说、电影、绘画,皆是如此。

我们有幸能看到那么多的经典之作,都是艺术家们竭尽所能用自己情感塑造出来的,“要想感动别人,最先感动自己。”自我调节能力不那么好,再加上性格稍微偏执过度纠结的人,就容易有心理疾病了。

每天都活的简单一点,可以早起锻炼身体,让自己保持着“小进步”的状态,人生不易,希望大家开心每一天!





灵魂深处伴你随行


悲观性格的人更容易得抑郁,但并不代表乐观的人就一定不会患上抑郁,抑郁只是一部分性格的投射。


一个人是否容易得抑郁症和多种因素有关:

1)一个人破碎的原生家庭对自己成长的影响;

2)婚姻中遭遇诸如出轨,背叛等;

3)感情里遭遇被抛弃;

4)生活中经历的沉重打击;

5)创伤后应激障碍所带来的的影响

........


但是不管是哪一种因素,都存在共性,就是当发生负性事件的时候,不能看到事情积极的一面,又或者说不能从悲痛中尽快恢复过来,实现自我调整,把自己完全当成了受害者,这是抑郁症引发的关键所在。


大家应该对乔任梁并不陌生,一个不到30岁的优秀青年歌手,在观众面前如此乐观,但最后却不幸因为抑郁发作从而自杀离开了人间。其实生活中有很多像乔任梁一样的人,对自我要求太高,因为越想扮演好一个角色,在内心越不容易放过自己。


同时现实生活中还有一部分人因为承担了没有必要承担的他人的情绪,比如出轨,虽然双方都有问题,但是很多时候一方,尤其是女人就很容易背负另一半的错误,把这种情绪安放到自己身上,久而久之就不再相信自己,变得开始自我怀疑,一旦内心的情绪得不到一个合理疏导的出口,那么就很容易走向抑郁。


所以表面的乐观仅仅是对自我和他人的一种麻痹,人前的强颜欢笑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脆弱,但是其实只有自己清楚自己的内心已经病的不轻了。孔子在《论语》中推崇中庸之道,这正是每个人在生活中应该有的处世智慧。


你可以有情绪,但不能过度,更不能压抑;

你可以有欲望,但不能过度,更不能苛求自己;

你可以有要求,但不能过度,更不能逼迫自己走向完美。


如果面对生活我们都能做到适度,面对生活都能让自己内心的快乐多过挂在脸上的快乐,那么抑郁就不会轻易走向我们。


蝎子的瞳孔


安神清脑方剂治好了我多年的焦虑症,推荐各位病友服用,效果的确可以

事事顺心91176


通常抑郁症与性格无一定联系,己经得了抑郁症的会有一些共同情绪表现,比如严重失眠,郁郁寡欢,情绪极度低落,自卑自责,行为孤独,惶恐不安,生活无趣,绝望无助,有时有自杀冲动。这是由大脑神经递质平衡失调引起的精神疾病。很多抑郁症患者不愿承认有病,不愿主动找精神科医生求医问药,多数亲友或心理咨询师也误认为抑郁症是心理问题,思想悲观看问题片面,悲观情绪主导等思想问题,这种误导往往使抑郁症患者走上绝路。唯一有效的途径是请精神科医生诊治服用合适的抗抑郁药。抑郁症不是神经病更不是精神分裂,是在儿童时期遭到重大恐吓,成人与老板或亲人发生重大矛盾而导致,也有一定遗传的可能性。例如本单位一位女职工下班被汽车撞死,丈夫极度悲伤未求医吃药两个月后丈夫便在抑郁中跳楼自杀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