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今年毕业生该如何就业?

123162127618


武汉疫情现在还在持续,目前各个大学也推迟了开学的时间,而对于2020年应届毕业生而言,就业找工作也受到了影响,受疫情的影响2020校园招聘春季招聘估计会取消,应届毕业生也只能毕业后在社会上找工作就业,但是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必然就业时候会有一些劣势,比如考公务员、考事业编、考老师、考银行等都要求应届生身份,但是2020应届生受疫情影响很可能不能没有这些机会。因此有很多2020应届毕业生感慨:是否是最难就业年?作为应届生又该怎么办?

笔者认为对于应届生而言受疫情影响今年很大概率是最难就业年,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今年大学生毕业人数预计要超过往年人数,这就意味着会有更多的大学生在找工作,造成就业的竞争压力非常地大。二是受疫情影响,很多单位都推迟了招聘计划,应届生想参加校园招聘机会应聘机会比较缺乏,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比较困难。

那么作为应届毕业生又该怎么办呢?我认为作为应届生而言,虽然客观上面对着严峻的就业形势和就业压力,但是还会有一些机会,主要有三条途径。

一,准备考研,继续提高学历。对于2020应届毕业生没有参加考研的同学而言,如果没有找到工作,不妨去参加考研,继续提高自己的学历,规避当下就业难的现状,改善自己的就业竞争能力。否则毕业后既没有找到工作,也没有考上研究生,大学毕业后个人会面临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压力,个人的心理压力会非常大,不利于个人的发展。

二、准备各种招聘考试,获得一份“铁饭碗”。受疫情的影响,很多企业推迟招聘计划,想在企业找工作压力不小,比较困难。但是除了在企业工作外还有公务员考试、事业编考试、军队文职考试,这些考试计划都已经推迟,但是对于应届生而言这也正是机会,可以参加今后的各种考试,对于一些平时没有复习的同学而言,可以利用这段清闲的时间去复习,提高解题的能力,弥补之前没有复习的不足,争取获得一份“铁饭碗”。

三、继续等待,待疫情过后再去找工作。但是这种选择不一定是最优选择,因为受疫情影响很多企业经营也有压力,招聘人数肯定会有一些缩小,意味着应届生想找一份满意的工作必然要花费不少的时间,而且难度也不小。但是如果确实对考研和其他考试不感兴趣,那么,可以这样做:

一是职业规划,职业规划很重要

其实同学们有没有思考过一个问题,你们现在广撒网的那些岗位,真的是你们真正喜欢的吗?你是否确定你适合或能胜任这些岗位呢?

还是你们只是抱着“我先找到工作再说”这样的心态?

以前大学上职业规划课程时,一些同学根本不上心。

“我才大二做什么职业规划,以后再说吧,还远着呢。” ”我对于未来还没有规划,先随便写份作业交上去吧,拿到学分就行了。“

然而面对毕业后的就业,也许家里人一直告诉我们:

“先随便找个工作做着吧,总比没事情干要好。”“随便做着先,不喜欢再换工作。”

于是,我们从大学到毕业,就一直这么随便着,进入自己不喜欢的行业,从事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与不喜欢的同事相处 ……

然后,我们又匆匆忙忙地换工作 ……

如果从一开始就做好了职业规划,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答案是肯定的。

如果你对于自身的职业规划感到困惑和迷茫,那么一份专业的职业规划,可以让你充分了解自身的优劣势,可以帮助你选择合适的就业方向,规划好未来职业的发展路径,还可以让你了解自身职业竞争力与目标行业要求的差距 ……

总而言之,做好了职业规划,你可以少走很多弯路。

所以,建议同学们在不能出门的这段时间里,好好静下心来思考一下:

自己有什么突出的能力?

有什么缺点和劣势?

喜欢什么样的工作?

想跟什么样的人一起共事?

未来几年的职业应该怎么发展?

思考好这些问题之后,形成一份清晰的职业规划,再根据你的规划,选择目标的岗位,思考自己的能力与目标的岗位究竟有多大的差距,之后有针对性地去提升自己的个人能力,使个人能力与目标岗位更加匹配,这样不论是在找工作,或者是在面试过程中,都会高效很多。

当然笔者也理解,很多同学根本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也不清楚自己有什么优点和缺点,对于未来也没有什么向往,这个时候你需要专业的职业规划师来帮助你,他们专业的指导意见,相信会让你对于未来职业的发展更加清晰,也更加有信心。

二是第一份工作很重要

上面提到的:

“先随便找个工作做着吧,总比没事情干要好”“随便做着先,不喜欢再换工作”

这种想法其实是“先就业,再择业”的心态,但是这种心态真的伤身伤力又浪费时间,为什么不一开始就“先择业,再就业”呢?

先择业,再就业,因为第一份工作很重要。

为什么第一份工作很重要呢?

如果你毕业了,意味着你从一个学生转变为职场人士,也就是你失去了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优势,很多校园招聘你都无法再参加,如果你第一份工作没有选好,不仅工作得不开心,还没有办法增加任何有效的工作经验,这个时候你想转行或者跳槽的话,也是难上加难。

俗话说,改行如爬山,隔行如隔山。

为什么不在一开始就选择好合适的工作呢?你辞了第一份工作,再找新的工作,如果找到了,又是从零开始,如果重新找到的工作很适合你,那么你很幸运,可以在自己适合的行业好好发展;如果重新找到的工作你还是不喜欢,那么又陷入了一种死循环,这样下去,浪费了大把的时间,而你还是高不成低不就。

所以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真的很重要,它甚至可以决定你未来职业的发展空间。选择本来就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不要再匆匆忙忙的下决定了。

那么第一份工作该怎么选择才比较好呢?

首先,选择一份工作之前,最重要的还是你对这份工作的热爱!曾经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不管你学什么专业,找工作一定要找个你喜欢的,这样你每天早晨6点到晚上8点都是高兴的。”的确,热爱可抵岁月漫长,在工作中也是如此, 因为热爱,才愿意去坚持。

其次,工作的平台非常重要。一个好的工作平台,可以让你学到真材实料的东西,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得到有价值的工作经验,扩大你的职场人脉,这些东西都可以帮助你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在你不够强大时,工作挑选你;在你足够强大时,你挑选工作。

所以请同学们,不要再焦虑了,虽然学校暂时回不了,也没办法出门找工作,但在这段空闲时间里,你可以做许多有意义的事情,不是吗?

原来的计划被打乱了,那就重新制定一个新的计划!没有什么是不可以克服的!

请静下心来,好好思考接下来的每一步,利用这段空闲的时间,制定一份清晰的职业规划,为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做好全面的规划。

希望能帮到你!


LaoHuang188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对于今年特殊情况应届毕业生选择对了也是很好找工作的。

(一)把握就业行情

所谓“把握就业行情”,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政策“行情”,如今国家对大学毕业生已不再包分配,大学生要进入人才市场“自由择业”,“自由择业”不同于西方国家的“自由择业”,不是想到哪里就去哪里的,而是在要国家就业政策指导下,在一定范围内就业。国家对教育部所属院校、各部委所属院校、地方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范围,是有明文规定的,如果不了解这些政策,不把握这方面的“行情”,势必在就业中碰钉子。同时,各地方政府为吸引优秀人才和调控人才流向,对高层次的外地毕业生、下基层的当地毕业生都要出台一定的优惠政策,对外地毕业生大多要有一些政策限制(如北京、深圳等地多年来不接收外地专科生),掌握这方面的行情,同学们在择业时可少走一些弯路

二是社会需求的“行情”。由于国内经济形势的进一步好转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等有利因素。今年毕业生的需求形势明显好转。这对新一届毕业生来主无疑是大好消息。但需求行情的好转只是相对而言。从总体上来讲,经济发展较快的中心城市和东部沿海城市的人才需求增幅较大,而内地和边远地区依然变化不在,非国有企业人才需求增幅较大,而车有车企业人才需求增幅仍有限,涉及高科技产业的电子、通信、计算机、机械等“热门”专业的毕业生供不应求,而基础学科和专业面较窄的“长线”专业毕业生就业比较难;毕业研究生比较抢手,本科生供求基本平衡。而专科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同学们社会需求的“行情”,具体分析自己所处的就业环境,是提得就业成功的重要前提。

(二)找准自己的位置

“双向选择”也好,“自主择业”也好,最后只能是“一个萝卜一下坑”,你只能落实到一个具体的工作单位。所以,在择业中找准自己的位置是最为重要的。要选择合适自己的岗位,首先要从搜集需求信息入手,信息越多,选择的余地就越大;信息越可靠、详实,越有利于你的取舍。其次,要善于筛选信息,筛选信息要从主客观两个方面着眼,从主观来讲,要考虑自身条件适合哪些单位;比如:你所在的学校允许在多大范围内择业?你所学的专业适合哪类工作?你在年级的综合排名怎样?你的性格、气质、兴趣、爱好适合从事什么工作?你在就业竞争中实力(如专业成绩、外语和计算机水平、社会活动能力、工作经验、科研或创作成果等)如何?从客观来讲,用人单位的工作环境、经营状况、发展前景、人才结构、需求情况,都是在筛选时慎重考虑的因素,只有综合考虑种种主客观因素。才能使你确定一个切合实际的择业方向,进而通过“双向选择”落实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

(三)学会“包装”自己

大学生进入市场“推销自己”仅靠学校的牌子和自身的实力是不够的,必须学会先“包装”自己,包装不是伪装。在撰写自荐材料时弄虚作假,无中生有,不是党员写成党员,英语只通过四级,谎称通过六级考试,甚至伪造各种证书等等。这种欺世盗名的行为在往届毕业生中时有发生,一旦败露将遭到可悲的下场,同学们应引以为戒。包装也不是不分对象、不会场合的“实话实说”,你可能具备多方面优势但用人单位的性质和用人标准不同,对你的要求也不一样。因此要讲究策略,根据对方的“胃口”进行包装。不少同学印制自荐材料时往往用一套同一格式的内容的复印件四处散发,这种求职很难收到理想效果。

(四)掌握应聘的技巧

应聘是一门艺术,这一点已被求职者广泛人认同。诸如应聘时如何包装,怎样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怎样与对方交谈等等,其中都有很多技巧。如果你忽略了这方面的训练,你就会吃亏。这方面你不妨找些书籍来看,也可以咨询。良好的心态是应聘成功的关键,如果你对能否胜任这份工作都缺乏信心最好不要去应聘。良好的心态来自应聘的经验,初次应聘难免紧张,几场下来就会应付自如了。

谢谢回答你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方倍思维


个人认为机械类专业近年来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且问题中描述的高校学生为二本层次院校的毕业生,明显跑各大招聘会或者人才市场,就业优势不明显,加之疫情影响,高校暂时不能够全面开学,还不如转换思路,提前做好充分的就业思想准备。

一、问题中描述的高校毕业生应该积极拓展就业思路,多并举措,提前准备,分析就业形势,理清楚就业领域,采取各种行之有效的就业方式,创造就业机会,被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这才是最为现实的就业方式。

二、问题中描述的高校毕业生应该积极规划就业方式,不能够好高骛远,应该贴合实际,明确自身就业不足和劣势。

三、问题中描述的毕业生可以采取以下几种就业途径,距离高校毕业还有三个月时间,提早准备,完全可以:

1.回生源地参加民生项目性就业招考考试,需要学生提前查阅项目性招考考试考试内容,了解民生项目性就业考生的招考考试形式和报名时间,提前复习备考。民生项目性就业招考考试主要考《申论》、《行测》、《公共基础》等相关领域的内容,提前备课,争取考出理想的成绩。

2.报考国家相关公务员岗位,结合专业,选择报考相关领域的专业公务员岗位,提前准备,提前复习备考。

3.报考一些国家建筑工程单位、供电局等知名单位的岗位,这些知名单位提供的岗位还是数量比较多,问题中描述的高校毕业生专业对口,提前复习备考专业和其他相关课程,考生做好全面的准备。

总之,希望问题中描述的考生要化被动就业为主动就业,合理规划,寻找就业机会,做好全面的提前准备,要积极推进就业思想机制和准备机制。这段由于疫情防控暂时在家,应该着力了解一下生源地参加各类民生项目性就业招考考试形式,了解就业考试内容,上网查阅各类考试时间等,提前做好全面的计划。


时光匆匆微微甜


关于今年大学生如何就业,给你三点建议希望能帮助到你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1f7bff7a513c4e078dd5933e5570f92c\

天津小宇哥


特殊时期,先调整好自身状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情,只有这样当机会来临时才能更好的把握住。

首先你得明确自己的就业方向,如果比较迷茫,建议先就业再择业(学校和专业虽然一定程度上对就业有影响,但也不是绝对滴,所以就不要过多纠结自己的学校和专业问题。好学校也有表现不好的学生,普通学校也有佼佼者,这个道理大家应该都懂)

其次特殊时期现在有很多企业都会采取网络招聘,视频面试的方式来甄选员工,楼主可以在网上多关注这方面的信息,积极参与其中

最后希望楼主能找到满意的工作


一直在路上学习


今年的疫情肯定会影响,还有好多企业会受到冲击,不过国家也在采取很多措施,如扩招研究生等,现在宅在家里这段时间您可以好好规划一下,不悲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