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有的幼兒教師要幼兒學習勞動,而有的家長要幼兒學習知識點,你怎麼認為?

邑城大熊


不管是幼兒園老師提倡的勞動教學,還是家長們希望的知識點教學,都屬於咱們國家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要求。我覺得,不應該從對立的角度去看待。根據《3到6歲兒童發展指南》的大綱要求,我們幼兒教師的教學目標指定,一定是以健康領域為主的,畢竟小孩子在幼兒園的集體教育和集體生活是以良好的身體素質做基礎,而對於幼兒來說,戶外運動必不可少,而身體力行的勞動能力不但能增強孩子們的自理能力,還可以在過程中學會合作,增進友誼,社會交往能力提高的同時,還能增強幼兒體質,所以,“勞動教育”在幼兒教育中不可或缺。而家長們希望的知識點教學,作為老師也不能置之不理,作為幼兒教師,幼兒的教育教學質量不能忽略,那家園共育工作更不能忽視,家長提出的任何問題,我們都要虛心接受,並正確看待。家長們既然提出了這個要求,我們就要去分析,家長有這個顧慮要求很正常,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來源於大環境和周圍朋友的影響,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對不少家長造成了壓力。作為老師,反思一下是否在平時的活動中沒有根據孩子特點安排合理的教學內容,是否安排了教學內容而沒有和家長及時溝通展示,是否沒有在家長會時和家長宣講本學期的教育教學目標,而導致家長誤認為沒有知識點的學習呢。還有更重要的一方面,就是幼兒教育內容宣講,一定要和家長用專業的知識理論語言去說明幼兒教育的目標,讓家長做到心中有數,讓老師做到心中有底!老師和家長的出發點都是孩子,所以,只要做好溝通,以誠相待,統一戰線,任何問題都有解決的辦法!


貧嘴遊大媽


按照幼兒園的老師建議是少學習,先做練習自我能力,做家務,穿衣服,疊被子。。。。

我深有體會,女兒今年5歲多在城裡上幼兒園,現在上大班了,只學習了10以內的分成,我們上的是蒙氏班,每週有畫畫,手工,蒙氏數學,拼音字母現在才會寫幾個,今年過年回家和我們家同齡的小孩一比學習,我家這啥也不會,老家比她小的都會十一以內加減法,這一比,我們家這像傻子。

我開始慌了,就天天教女兒加減法,還有其他家長,在家教小孩寫字,學習數學,把視頻發到群裡,或者朋友圈,但老師看到後,老師建議是不要學這些,只建議畫畫,手工,學背古詩,兒歌,舞蹈

雖然自己不懂教育,但相信老師說的不會錯。





辰媽生活vlog


大家好,我是沐沐老師,很高興能跟大家一起探討這個問題。

這個問題我想起我小時候的幼兒時光,那時候的大人們都很忙碌,根本沒有多少時間來看護我們,所以我小時候的我們都是散養狀態,稍微大了的話大人們看我們每天到處亂跑,害怕到處惹事就會要求我們去幫助大人幹活了。比如大人們要下地幹活會帶上我們一起去,到了田間地頭不放心我們跑遠了,就會給我們佈置點小活,比如拔拔草啊,幫助提個小農具什麼的,這樣一天的時光隨著小時候的記憶慢慢的長大了。

現在的兒童跟我們小時候比起來太幸福了,都是爸爸媽媽手心裡的寶,導致很多小孩子在家裡養成不愛勞動的習慣,上了幼兒園之後家長更是不放心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我見過很多的家長在送孩子到幼兒園後反覆讓老師單獨照顧好孩子,不讓孩子在幼兒園受一點委屈,這樣的情況常常使得老師們不能很好的教育好孩子的各項能力成長。

我們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從小培養幼兒的綜合素質,培養孩子熱愛勞動好的習慣。一方面可以使孩子們體會到大人們勞動工作的辛苦,另一方面可以磨練孩子們不怕吃苦的性格,這樣就能體會到只有勞動才能創造美麗、乾淨的家園,通過勞動來收穫快樂。


教書法繪畫的沐沐老師


學習和勞動結合是最好的!

人類的社會教育目標是: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特別是,經過這次疫情,我們能更深刻的認識到,生命的價值!人,首先都應該擁有一個健康強壯的體魄,才能更好的去學習和工作,更好的貢獻自己的價值!

尤其是幼兒的身體健康和成長尤為重要!我們不能讓孩子一味的學習,也不能一味的勞動,德智體美勞要全面結合,這樣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開發智力,在勞動的過程中,也可以讓孩子開闊視野,增長見識,這樣更是提高了孩子的學習和動手能力,能夠好好的結合,才能讓孩子更好的全面發展,茁壯成長,何樂而不為!

如果家長一味的強烈要求,這也是常態,因為家長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把孩子送到幼兒園學校,是想孩子學有所成!這時候就需要學校和家長溝通好,曉之以情,動之以理,讓家長明白,怎樣是對孩子最好的,相信家長們也是可以理解的!

不要忘了我們最初的願望和期待,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阿萍的日常


我覺得吧,這兩個可以兼顧兩個都有各自的好處,比如說勞動吧。老話說小孩要管,小樹要修剪。怎麼管呢?我覺得就是在學習知識的同時幹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一 可以鍛鍊孩子的自立能力,二可以提前適應社會的環境裡面,要鍛鍊孩子在適當的年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來滿足自己的獲得感,怎麼說也是孩子通過勞動用自己的勤勞的小手得到的,和父母給的那種完全不一樣的感覺。因為父母給的得到太容易了不能讓他有那種珍惜感!有句名言叫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可以讓孩子在9個月的時候教他把自己的尿布 果皮 紙屑 扔到垃圾桶然後在誇誇他,那樣孩子會特別開心的對以後鍛鍊自己的自立能力有著很大的鋪墊作用!因為孩子都喜歡有人誇獎自己呀!











虎爸萌娃在我家


對於這個問題,我有以下的觀點。

   幼兒園的小朋友無論是身體還是智力都是快速增長的時候,需要德治體美勞共同發展。

第一, 如果單純的學習知識點,可能小朋友對課本上的知識點很熟悉,卻缺乏實際體驗的認知。比如像廚房的鍋碗瓢爹像交響樂一樣相互撞擊,發出美妙的聲響這樣的句子,如果不經過勞動,即便他課本知識學得再好,也不能理解和感受。

另外經過勞動,可以激發小朋友觀察生活,探索自然的興趣,也能激發他們學習的熱情。

    第二,學習課本知識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從幼兒階段就要培養他們廣泛的興趣,這樣他們才能找到和發現自己的特長,以後的道路也會越走越寬。

  最後幼兒階段處在學習的黃金期,專注學習知識點,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孩子一直處在學習的緊繃狀態‘’一心只讀聖賢書‘’,這樣的效率真的高麼?這樣效果真的好麼?小朋友們真的開心麼? 這樣養大的孩子真的健康麼?

    所以處在這個階段的小朋友,請讓他們學習之餘,也能夠去學習勞動,感受生活,培養德智體美勞共同發展的他們。




七色稜


幼兒教育是紮根教育,德藝皆要全面,現在家長比較少給孩子機會習勞,幼兒園更要注重禮儀行為習慣的培養,同時培養人文審美情懷。









國學書院劉湧泉


不管是老師的角度還是家長的角度都是讓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幼兒園裡絕對不僅僅是教孩子動手能力還會教知識的。站在家長的角度可能覺得付學費了就要學點知識回家,哪怕只有會背背簡單的詩詞唱唱簡單的兒歌就是會說一兩句就覺得付的學費是值得的。但是回到家家長也會要求孩子整理自己的玩具等等這些也是勞動呀。所以教育孩子是家長的也是老師的責任。


細水長流叮咚咚響


我個人實際情況是:我家幼兒讀中班時,在園在家書本作業就每天有很多,對小兒身心和身體健康都不利。相反,讀大班轉公立幼兒園,回家沒有作業,在園天天學的是勞動遊戲活動,小兒對上幼兒園興趣積極性提高多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c4b0cfd4fc71410ea9fcda2363c36312\

邑城大熊


在家側重於教孩子做家務,在校側重於教孩子知識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