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目前有一个6.5%的理财产品,推荐人说是低风险理财,亏损概率很低,你怎么看?

琅琊榜首张大仙


如果是银行推荐的,能达到这个收益的应该是银行代销的信托产品。现在信托产品的平均收益在8~9%,给到银行代销的话,银行会从中间收取2~3个点的中间收入。所以给到客户的话大概在6.5%左右是很正常的。你可以从银行购买,也可以从信托公司购买这个,看你自己的选择。主要得看你投资的这个信托产品的项目,具体投资领域是是政信基础建设的,房地产类的,还是工商企业类的,然后看它的风控措施,有没有抵押,质押和担保的风控措施。



胖虎聊财经


本人在金融行业里从业多年,以我的经验来看,你所说的6.5%的理财产品,亏损概率很低,是低风险理财,这个纯粹是忽悠,需要特别小心。

目前6.5%以上的收益的理财产品有没有?答案是肯定的,但是能达到这个收益水平,只有信托产品,信托产品现在平均年化收益率依然可以达到7%,部分优质资源的信托收益可以达到9%,但是信托产品资金门槛是100万以上,稀缺的信托产品需要300万甚至500万才能买到。

如果不是信托产品,而是可以随意购买到的理财产品,现在是达不到6.5%以上的收益的。以目前银行发行的主流定期理财产品来看,年化收益率只能达到4%左右的水平,保险类和券商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年化收益率可以达到4.5%~5%的收益率。

还有部分地区的城投债,收益率可以达到6%,但是同样是稀缺产品,需要资金量较大才能够买,并且债券也并不是亏损概率很低,这两年来债券出现违约的情况开始增多,得看运气,运气不好的话,踩雷的概率并不低。

因此,推荐 人说6.5%的理财产品,属于低风险理财,亏损概率很低,如果不是前面我说的这两项的话,一般忽悠的可能性比较高,需要看这个理财产品到底是谁发行的,如果是正规大型银行发行的,需要看清楚产品的说明书,看看风险等级是否在PR2级别以下,只有PR2级别以下的才是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如果是一些中小型所谓的金融公司发行的理财产品,很有可能是高息非法理财项目,很可能掉入非法集资的陷阱。


财经宋建文


推荐给你的这一款年化收益率达6.5%的理财产品,如果像对方所说的风险等级低且没有本金亏损的可能,那很可能是个人结构性存款,属于保本浮动收益型的。但也不排除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理财产品。建议你谨慎选择!


从6月14日在售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来看,预期年化收益率在7%以上的银行人民币理财产品共4款。其中,华夏银行的“慧盈759号C款个人结构性存款”起始金额为1万元,预期年化收益率最高,为7.25%,属于保本浮动收益型。

另外,今天在售高收益银行理财产品中,预期年化收益率达到6.5%的几乎全部是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产品。比如说,江南农村商业银行推出的“富江南之鸿富添盈A计划H1808期5-16或者4-06等”几款理财产品,起始金额均为5万元。



总之,一旦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的产品,则本金安全性无法保证,意味着对方承诺的不可能亏损就是一句空话。浮动收益是相对固定收益来说的,这类型理财产品尽管给出6.5%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但这份收益同样不能保证,最低甚至可以是0,即无收益。因此购买此类产品的风险完全由投资者承担。


东震木


我看不靠谱啊!既然是高收益,必然就有高风险存在。

纵观现在市场上的各种理财产品,能够给到利率5%的已经非常的不错了,能够给到6.5%的非常少,除非你有足够的资金做协议存款。

要知道高收益的背后就是高风险,况且现在的理财产品基本上都打破了刚性兑付,也就是说在兑付的时候是按照实际的利益结算的,到时候如何结算还是要看实际收益的。

现在市场上有一些产品又保证利率,但是这些产品以保险产品居多,现在保险公司的万能险最低保证利率1.75%,最高的见过3%的,这些是写在合同里面的。

保险公司的万能险一般都会有要求资金留存时间比较长一些才会体现出它的优势,短期内优势不是很明显,毕竟所有进入万能账户的资金都是要有手续费的,而且现在的监管规定,五年之内万能账户有资金的流出是需要扣除手续费的,而且手续费的比例是固定的。

有一些信托产品的收益也还是不错的,但是这些产品一般人很难买到,一方面是这种产品比较稀缺,另一方面是对于资金要求比较高。

对于短期内收益在6.5%以上的产品建议慎重考虑,低风险并不代表没有风险,对于风险来说,概率再低也是风险,主要是看你自己的承受风险的能力了。如果你这笔钱投资之后,对于家庭生活没有任何影响,这个就无所谓了,大不了不赚钱,但是如果会导致家庭陷入困境,个人不建议追逐高收益的产品。

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建议按照标准普尔推出的家庭财务规划四象限图进行合理规划,10%的资金用于日常开支;20%的资金用于购买保险产品,用于保命的钱;30%风险投资,用钱生钱;40%的资金用于固定收益理财,包括定期存款,固定收益的理财保险,保本的理财产品等等。

老炮建议:央行屡次调整存款准备金基准利率,将有大量的资金流入市场,这是一个信号,意味着还是通过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对于市场来说,理财产品也会随之风起云涌,但是在选择理财产品的时候一定要慎重,记住“高收益背后必然是高风险”,对于理财来说,第一要务是保本,然后才是收益,千万不要为了追逐收益而忘了本金的安全性!


保险老炮


哈哈哈,这个我有经验,10多年了,这个可以给你点参考意见。

首先,推荐人为了吸引客户,肯定会尽量所产品的亮点和优势,这个是肯定的;如果推荐人给你说有风险,你肯定理他了。在我们这个行业,以前还有业务人员为了成交订单,过分夸大产品,过度宣传也是存在的,现在好多了。

其次,理财产品是否有风险,亏损的概率大不大,只看收益率是很难判断的。这个主要要看产品的具体内容,最主要的几个关键点包括:

1、借款人:这个资金是谁在用,是谁在借款。如果是银行的产品,银行作为借款人,那当然风险比较低;如果是一般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就风险比较高了,企业的还款能力和实力跟产品的风险成正比;

2、是否有抵押物:如果借款人是实力较差的企业,但是提供了房产或者土地等足额的抵押物作为担保,这个也是风险比较小的,因为有抵押物。如果借款人没有提供实物资产,而且提供股权质押,应收账款质押等等,风险也是比较高的。

3、看还款来源,如果是普通企业还款,还是用企业的经营收入来还,没有比较稳定的收入作为还款来源,那风险就比较大。因为企业经营都不有不稳定性,收入可能出现波动,到期无法还本付息。

还有一些因素,会影响产品的风险。因此,不能简单通过收益率来判断风险,要根据理财产品对应的底层资产来判断,这个才是根本。 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咨询探讨!


义哥财经日记


6.5%的理财产品,千万不要相信!这样的理财产品,说是风险低,亏损概率很低,已经说到亏损概率了,说明这样的产品根本就不能购买。下面来分析一下。

6.5%的理财产品不可信

现实生活中,超过6%的理财产品好多都是坑。一般情况下,平时能够见到的理财产品最高年利率的也就是民营银行五年期定期存款,存满5年年利率为5.8%。这样的存款产品属于普通存款,也受到存款保险制度的保障,可以说是比较安全的理财产品。

超过6%的理财产品,大部分风险巨大,而且有很大可能血本无归。达到6.5%年利率的理财产品更是不可信。

6.5%的利率超过了贷款利率

现在一般在大型银行办理房屋抵押贷款,贷款利率一般都在5.5%左右,一般也不会超过6%。银行贷款基准利率,5年期以上的也就是4.9%,即使是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20%,贷款利率也就是5.88%,上浮30%才达到6.37%。因此,6.5%的年利率超过了大型银行的贷款利率。

如果理财产品年利率超过了大型银行的贷款利率,可以说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巨大。因为如果理财项目风险小的话,就可以在银行获得较低利率的贷款。

6.5%理财产品可能是非法集资理财

6.5%的理财产品可能是非法集资理财。很多不正规的理财公司,都会采用提成的方式来吸引客户劝熟人来购买理财产品。这些熟人实际上对于理财产品的风险也是一无所知,反正是理财公司销售员怎么跟他说,他就怎么给你说,目的就是一个,劝你购买理财产品,然后他就可以获得提成了。6.5%年利率的理财产品可以说大概率就是非法集资性质的理财。因此,对于熟人介绍的理财产品一定要非常谨慎。

综上所述,6.5%的年利率的理财产品不能买。主要原因是6.5%年利率已经超过了贷款利率,也高于平时可以看到的新型存款的5.8%的年利率,这样的熟人介绍产品可能是非法集资理财。



睿思天下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年化利率正常的是4%一5%之间,非保本浮动收益。6%年化收益率是凤毛麟角,基本上在市场上见不到。



高收益带来的是高风险。目前,理财市场的风险等级分为五级:R1、R2、R3、R4、R5,风险由低向高排列。R1和R2级别理财产品主要投资国债、企业债、银行存款、信托等产品,风险较低,基本零赔本风险,预期年化收益率4%左右;R3、R4、R5可以投资黄金、股票、外汇等高波动高风险产品。R3、R4级理财产品规定投这类高风险产品不能超30%,预期年化收益率5%左右,有赔本可能;R5级理财产品对投资高风险产品没有比例限制,因此年化收益率能达到5%一6%,高风险,赔本可能性增大。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6.5%年化收益率的理财产品在银行、保险、证券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中基本上是没有的。R5级理财产品,高风险高收益,也很难有预期年化收益率6.5%的,既使有,不可能是推荐人说的低风险,而是非常高的风险,募集资金可以全部投入到股票、黄金、外汇等高风险产品,你说风险大不大?



再说,理财产品的发行方是谁?这是个问题。如果是银行、保险、证券,资金安全性好些,其他平台保本就更没保障了。比如P2P理财,预期年化收益率高于8%,一不小心就爆雷、平台跑路,鸡飞蛋打,血本无归,到那时就是欲哭无泪了。

所以我们千万不要相信高收益低风险这样的忽悠,你想要人家的高收益,人家想要你的本金。擦亮你的眼睛,对于这样无良的推荐人,要避而远之,千万不要掉进这种所谓高收益低风险的诱惑陷阱。


牛哥话养牛


6.5%,低风险?

低风险的定义是什么呢?本金基本不可能出现损失,预期的收益基本都可以实现,这才叫低风险。目前能做到这个的市面上只有以下几类:R1-R2级别的理财产品、货币基金、保本型结构性存款。至于说国债与银行存款,这两个算是无风险产品,分红险保险理论上也算是低风险产品(本金无虞),不过现实中分红型保险的的收益率往往没有达到预期的收益率,所以我们给它剔除掉。


几个低风险产品中,目前的收益率没有超过6%的,甚至超过5%的都不多,市面上预期收益率达到6.5%的产品均属于中等风险的产品(比如R4级别的理财产品),你要找到一款低风险的6.5%根本不可能,其实试想一下,真的存在这个产品,肯定会使得资金大量快速的流入,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这种情况下,发行者肯定也会下调其预期收益率。

之前在陆家嘴金融论坛上,银保监会的负责人郭树清就说过了:理财产品收益率超过6%就要打问号,超过8%很危险,超过10%就要做好损失全部本金的准备。而前任财政部部长楼继伟2018年3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老百姓要加强风险意识,不能一看收益高就被“忽悠”进去了,他说,“保证6%以上回报率的就别买,那是骗子”。

你认为你的推荐人会比上述两个人还牛逼吗?大佬们的高度与角度,肯定比我们看的还广还深,既然都认定6%以上的有问题,你还信6.5%的理财产品亏损率很低?

总结

说起来,可能很多人不信,目前低风险及以下的产品,其实收益率最高的反而是定期存款,在部分中小银行的五年期定期存款中,存款利率有的高达5.3%以上,甚至高达5.65%,这个即使是低风险的理财产品中也不常见,当然理财产品的期限一般为一年期的,如果是五年期的理财产品,相信也可以做到这个收益率。


不管这个推荐人是谁,在购买前自己一定要慎重,可以登录中国理财网查询他给你推荐的这款理财是否真的存在?若存在,在查看理财产品的发行者、风险等级、期限等等其他要求,以免遇到虚假理财或者飞单等情况,最终导致资金打水漂。


鲤行者


在理财实务中,除50万元以内的存款受存款保险保障外,所有的理财产品都是有风险的。依据风险高低排名,常见的国债、理财型保险、货币基金、债券型基金等大致都算低风险理财产品,亏损概率较低。此外,还有近两年比较热门的“结构性存款”,也算是一种低风险理财产品(也有很多人认为是存款)。

尽管现任银保监会主席有告诫:超过6%的理财产品就要打问号。但是在现实中,即便以6.5%的收益率来衡量,债券型基金和结构性存款都还算低风险理财产品。2019年,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达到了5.86%,最高收益率则达到38.95%,依据历史业绩来看,债券型基金亏损的概率确实是极低。

而结构性存款由于“存款(90%)+衍生品(10%)”的结构,理论上也存在本金亏损的可能性,但现实操作中,由于银行都是将其当做高息揽存的工具来用的,实际上设置的风险条件基本不可能触发,因此所谓的浮动利率其实都是按照最高档利率兑付的,变成了事实上的保本理财。而达到6.5%的结构性存款还真有,某外资行最近就发行了一款利率上限达到7.2%的。某最近卷入风波的国内知名零售银行也发行了一款利率上限为6.2%的。虽然监管要求整改,但结构性存款中存款占到90%且受存款保险保障,真实的风险系数也就10%左右,浮动利率又进可攻、退可守,还是很值得考虑的一款低风险理财产品(非得算理财产品的话)。

所以,不能拿银行存款的利率来衡量理财产品,而即便银行存款,一些民营银行的智能存款3年、5年期也一度达到6%以上的利率。也就是说,6.5%的低风险理财产品是客观存在的。当然,具体选择时还得看产品和条款约定。


独孤求白先森


观点:推荐人的嘴,骗人的鬼!屁股决定脑袋,他的立场是把这个理财产品推荐出去,从中完成业绩或者拿提成,你要是听他的话,那还不如拿这些钱放余额宝。

首先,我们先来理清一个概念,看看假如买了理财产品究竟会有多少收益率

由于现在的理财产品是不允许发行方允诺保本的,所以会产生亏损的可能性。而该理财产品的预计收益率是6.5%,并不是实际收益率。

也就是说实际收益率是处在亏损和6.5%的区间内徘徊。就算你买了这个理财产品,它亏损的概率不大,但是,它达到6.5%的预期收益率的概率也不大,那如果换成该理财产品大概率只能获得3%左右的收益率,是不是它的心里瞬间降低?

其次,看一个理财产品的风险高不高、会不会亏损,关键在于它的投资范围

理财产品的风险主要来自于理财产品的投资范围,也就是投资标的。

这是我在支付宝上随便找的一个理财产品中的认购说明书的内容,整体上来看,这款理财产品的风险是比较低的,因为它主要投资的是存款类和债券类存单等等低风险投资标的;当然这款充电产品也存在中等风险,因为其中有混合基金这样的中高风险投资标的。

大多数人可能觉得自己看这些看不出这款产品的风险到底是高是低,我们还可以直接在它的认购说明书中看他的风险类型评判。

你自己清楚了这款产品,它的风险类型大概就知道它的亏损概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