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一企一策,纾困解难 呼和浩特海关出实招助力外贸企业复工复产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呼和浩特海关针对辖区外贸企业实际,围绕企业需求最为迫切、恢复进出口最为关键问题推出硬招实招,化解实际困难,为抗击疫情期间外贸企业的尽快恢复进出口业务,促进外贸稳定增长。

包头海关通过春节前通过下厂调研和一线执法摸排,了解到春节期间包头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需要铜精矿原料不间断供应生产。考虑到企业原料断供导致停产需要支付的巨大经济成本,包头海关统筹安排领导带班和双人在岗,落实“预约加班,即到即检”制度,做到原料随来随验、样品随到随检。“从春节到现在企业平均每天到厂铜精矿七八百吨,海关人员半天完成取样送样,送到实验室的样品当天开展水分检测,确保3-5日就能完成检测鉴定,保障了生产原料及时验放投产。我们估算了一下,相当于每天节省固定资产维护、人工费等隐性开支上百万元。”包头华鼎铜业发展有限公司营销部康海东介绍说。

按照“一企一策”靠前服务原则,呼和浩特海关各隶属海关主动对接企业,开展线上调研,安排专人通过电话、企业微信交流群等方式,了解企业复工生产及出口计划,对已复工企业建立台账,安排业务骨干开展出口企业备案等业务指导,尽最大努力降低疫情对企业进出口业务的影响,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起初受疫情影响还很担心我们公司的这批工业盐无法顺利出口,东乌海关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为我们开辟了‘绿色通道’,在了解复工情况、出口计划的基础上,采取了不见面、预约办、帮代办的针对性举措,这些贴心高效的服务,实实在在解决了我们企业在复工复产中遇到的困难。”锡林郭勒盟额吉淖尔制盐有限公司销售部经理赵文魁说道。截至2月22日,该企业已顺利出口盐120吨。

据了解,为帮助企业克服疫情带来的业务办理方面的不便,呼和浩特海关推行业务“不见面办理”,原则上“一次办理”。支持企业优先使用互联网办理业务,依托“企业之家”等微信群,做好进出口企业政策指导服务,“点对点”保障特殊时期企业顺利通关。此外,呼和浩特海关积极创新监管方式,实施疫情防控期间海关查验货物,收发货人可免于到场的新举措。收发货人可直接委托存放货物的海关监管作业场所经营人、运输工具负责人等到场协助海关实施查验;或者通过电子邮件、电子平台等方式告知海关无法到场,由海关协调相关单位协助海关实施查验。(洪皓月 武雅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