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四川应急响应降为二级,可以带娃出门耍了吗?

文丨红星新闻记者 胡挺 章玲 据省卫健委

2月25日,四川省应急委员会发布消息: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当前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决定自

2020年2月26日0时起,将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

听到这一消息,在家憋了一个多月的市民们开始蠢蠢欲动,准备去户外聚集晒太阳、喝坝坝茶、吃火锅……其中不少人,还摘下了口罩。

那这样的“撒欢”方式可取吗?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成都预防医学会会长张建新认为,虽然疫情防控取得明显效果,但依旧不能盲目乐观。


四川应急响应降为二级,可以带娃出门耍了吗?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教授、成都预防医学会会长张建新

张建新认为,就目前情况来看,我省疫情防控工作取得明显效果,疫情形势呈现积极变化,但是,二代、三代病例和家庭聚集性疫情发生增多,与复工返工叠加,防控形势依然严峻,仍然不能松劲,盲目乐观。

红星新闻记者也了解到,截至2月8日24时,成都市共报告确诊病例120例,其中涉及聚集性疫情24起——其中,20起为家庭聚集性疫情,除了“同住”、“同车”外,聚餐、喝茶聊天也是他们感染的关键词。

所以张建新建议大家:

除了上班外,尽可能减少外出,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的频次;尽量做到家与单位两点一线。上下班或外出首选步行、骑单车或自驾车、错峰出行,单位班车要做好卫生消毒。有条件的可实行网上办公。

如果必须乘坐公共交通,请避免聚集,并全程佩戴口罩。工作场所请保持通风、清洁,多人同处一室时要佩戴口罩。

●提倡公众自觉做到不走亲访友、不相互串门、不扎堆聊天,不聚餐、不聚集打牌、打麻将、下棋,不聚集开展跳舞、健身、卡拉OK等活动,家庭就餐提倡公筷公勺

●继续保持良好的个人防护习惯,“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风、多乐观”,坚持科学消毒,不过度消毒。

●积极配合社区、单位的健康监测管理工作,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要及时报告和就医。

●建议企事业单位、社区(村)不举办非必要的群体性聚集活动。餐饮单位和个人不举办群体性聚餐活动(含农村群宴)。

如果你也有孩子读书升学的疑问想问发布君,不管是问政策还是打听学校,都可以扫码添加蓝莓老师(微信号:cdett-xiaotuantuan)好友,根据提示回复关键词入群,我们将有专业记者为您解答。


排版丨 阿夏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