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封建社会的定义是什么?中国的封建社会在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结束?

燕园读史


这个应该是非常容易被误解的知识点,有多种说法,我说说个人浅显的理解:

在定义中,封建社会是指实行封建制度的社会状态。这里提到了一个词:封建制度。


所以要想了解封建社会,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封建制度。

什么是封建制度?

封建制度,指的是一种社会制度,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那么这个制度的实施模式是什么样的?就是封建。

封建这个词最早出现在《诗·商颂·殷武》:“命于下国,封建厥福”,意思是指封邦建国。

所以,封建即“封土建国”,即由共主或中央王朝(如周天子)把自己直接管辖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于诸侯,并授予他们爵位,让他们建立封国(诸侯国),保卫中央。


按照《周官》记载,周的“封建”,虽然分权给了各分封国(诸侯国),但是中央政府的政令是完全可以传达给分封国的,组织各分封国为一个大的国,也就是天下。

中央与诸侯国之间靠:命官、贡物、盟约、朝聘、刑罚、哀恤维系。


至于开始时间,说法也不一。

一种说法:

据《吕氏春秋通诠·慎势》载:相传黄帝为封建之始,到周朝,制度才完全完备。但是,周之前,关于制度的记载非常少。

一种说法:

周武王实行的第一次“封建”,原因有三:

首先是为了安抚殷民,同时加以监视;

其次是进行武装移民,藉此扩展势力;

还有就是笼络人心,以巩固周朝的统治。

至于封建社会的结束,说法是:

春秋、战国期间,已经慢慢的有分封国由封建渐渐的变为郡县。周赧王27年10月,秦昭王自称西帝,同年12月,齐湣王称东帝。这就意味着,天下已不再完全是周天下。待秦统一六国后,实施郡县制,再到汉武帝,诸侯王完全被削弱实力,到这时,封建制度几乎就没有了。

顾炎武先生的《日知录》,写到:

“古封建之国,其未尽灭于秦始皇者,《卫世家》言‘二世元年,卫君角为庶人。’是始皇时卫未尝亡也。《赵世家》言‘赵以此散,诸族子争立,或为王,或为君,滨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秦始皇本纪》言‘二十五年,王翦遂定荆江南地,降越君’。汉兴,有东海王摇、闽越王无诸之属,是越未尝亡也。《西南夷传》又言‘秦灭诸侯,唯楚苗裔尚有滇王。’然则,谓秦灭五等而郡县,亦举其大势然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