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如何看待日本提起日本从本周起可以确保每周1亿只口罩的供给量。在3月可实现全国口罩供应量增至6亿只?

俸添梦话


日本的产能速度还是首屈一指的,日本人口相对中国不多,企业加快速度生产后,满足本国需求是没有问题的。


思行学者


工业国家的生产能力毋庸置疑。日本人的经营组织管理能力也是有目共睹。这里中日做一对比即可直观的感受一下日本人此言不虚。

谈到日本和中国谁的工业制造更强的问题,国内学界有二种不同观点:一是,与中国相比,日本的制造业规模还不足我们的30%。在重要工业产品的生产能力方面,例如汽车、钢铁、计算机、手机、水泥等领域,中国远远超过日本,保持世界第一。所以,中国工业制造要远比日本更强大。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大而不强仍然是通病,基础科研能力薄弱,工匠精神缺乏,短期效益成为很多行业的追求目标,很多行业的核心技术,核心部件,核心材料仍然依赖国外,要说中国制造业有多么强大为时尚早。而且只有在5G、桥梁建设、高铁、航空等少数几个领域站在了世界高科技的前沿。

而我们认为,中国的制造业在规模上远胜于日本,但同样在技术上面的实力,日本却要比我们先进许多。为什么说中国制造的规模对日本具有压倒性的优势呢?一方面,现代的工业体系中,所有的工业总共可以分为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完整的工业体系更注重的是大而全,而非高精尖。

按照工业体系完整度来算,中国以拥有39个工业大类,191个中类,525个小类,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举的全部工业门类都能在中国找到。这样我们中国制造业的优势就来了,如果一家制造业厂商在中国打半个小时电话就能完成配套工作,而到其他国家可能要半个月才能搞定。

另一方面,从规模角度来看,中国已经远远超过了日本。2017年,中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35910亿美元,居世界第一位。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比重从2004年13.4%提高至2016年的26.7%,对全球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从2006年的30.1%提高至2016年54.4%。所以,不要说日本制造生产能力不及中国,即使再加上德国、韩国的生产能力也不及中国制造。

不过,中国制造业胜在规模上后,但制造业却远不及日本强大,也就是说,中国制造业现在还是大而不强,大而不精。在技术和工艺上,日本明显领先中国。比如,我国的钢材产量世界第一,年产量超过8亿吨。但绝大多数生产的是中低端钢材。而在合金钢、特种钢技术上不过关,只能大量依赖进口。

所以,中国每年要从日本进口大约200万吨各类钢材(2016年我国共计进口钢材1300多万吨),基本上全是中国自己无法生产的特种钢材。为此,近些年国内上了很多特种钢生产线,新闻媒体也在不断宣传,我们终于实现国产化的利好消息,但是很少有新闻里详细说,这些生产线基本上都是合资的。比如车用钢板,基本上都是用的新日铁的技术。

另外,中国在医疗器械、光学仪器、电子设备、集成电路等领域的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比较落后,和日本、美国、德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就拿光学领域来说,日本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全球相机市场基本就是日本的天下,索尼、佳能、尼康、富士等知名品牌全部是日本的。

中国国和日本的制造业谁更强?如果从规模角度来看,中国制造业种类齐全,涉及领域之广,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相抗衡,中国制造胜在规模和种类齐全。而日本强在技术。在很多领域,中国还要大量进口日本制造的产品,自己生产质量不过关,或者没这个技术。而且日本、德国制造业的工匠精神,也值得我们学习。


建戈说教育


日本🇯🇵,是个魔鬼与天使并存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他的民族特性,日本人,有些地方我们觉得可怕,在他们看来不过是本能本性。这个民族值得我们防备,也值得我们学习。


Echo126350399


口罩产量高且够用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使用,在所有场合都要规范使用。虽然日本医疗体系完善发达,但遗憾的是日本到现在还有很多人反对戴口罩。


我们的统一战线


楼主是精日水军[吐][吐][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