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清朝統治者為什麼不敢發兵蒙古,不是不敢而是有更好的手段

滿洲人和蒙古人同屬遊牧民族,八旗子弟能騎善射,且更加熟悉草原事務。清朝皇帝擁有多重身份,即是漢朝百姓的皇帝,又是滿蒙的博克多汗,同時又作為轉輪法王,建立對西藏的宗教統治。皇太極在繳獲元朝傳國玉璽之後即宣佈稱帝,這說明他是有意識的繼承了草原帝國的法統。另外清代在熱河修建的避暑山莊極具象徵意義,每年在避暑山莊舉辦木蘭秋獮,清帝和蒙古貴族一起騎馬打獵,表演布庫,儼然以遊牧民族的統治者自居。

清朝統治者為什麼不敢發兵蒙古,不是不敢而是有更好的手段

另外清朝對蒙古實行又打又拉的政策。一方面武力征服漠南和漠西蒙古,在蒙古設立駐防八旗以鎮守其地。另一方面積極同蒙古和親,並給蒙古貴族封王。同時建立扎薩克制度,化大部落為小部落,基層實行自治,上層則必須經過清朝冊封。其次,後金時期,皇太極就和蒙古簽訂了條約,說白了就是結盟,蒙古再怎麼強,那個時候他要抗衡明朝都是遠遠不夠條件,畢竟瘦死的駱駝比馬大。

清朝統治者為什麼不敢發兵蒙古,不是不敢而是有更好的手段

而後金不一樣,蒙古是分裂的,而他是統一的,雖然都不怎麼強,但是在結盟的時候,蒙古各部落很難一條心,所以就被後金牽著鼻子走,這是滿蒙結盟的開始,雙方共同的敵人都是明朝,一個是想恢復往日元朝的輝煌,一個則是野心勃勃想建立統治全中國的王朝。到了清軍入關,將南明消滅,確立了對全國的統治之後,他就有本事能收蒙古了。

清朝統治者為什麼不敢發兵蒙古,不是不敢而是有更好的手段

再者,清朝統治者也不敢直接發兵蒙古,而且也沒必要,只要維持好關係就行,所以歷代清朝公主都會下嫁到蒙古去,而清朝皇帝總會有那麼一兩位蒙古族的妻子,據統計,清朝宗室裡蒙古血統佔到了一半以上,大概意思就是,皇帝都是半個蒙古人,統治母親的家鄉於情於理,蒙古那邊就覺著,皇帝都有著蒙古的血統,聽他領導問題不大,說白了就是滿蒙之間有認同感,相比之下,漢蒙之間毫無認同感,這也是之前明朝不願意收蒙古的一個原因。

清朝統治者為什麼不敢發兵蒙古,不是不敢而是有更好的手段

不過更得益於清朝的八旗制度給了蒙古族相當的地位。所以蒙古也沒必要對著跟清朝幹,老實的坐享其成也是很舒服的。另外,蒙古對滿族有地緣上的親近感。滿族當時也叫紅纓蒙古 在努爾哈赤時期滿族文字沒創立的時候滿族對外文書都用蒙古文。而進關後滿清皇帝的教育中蒙古文也算一門課程。滿清皇帝視蒙古為兄弟,從朱元璋統一後對中原蒙古遺民的政策就看出明朝和蒙古就天生的敵人。沒和解的可能,還談什麼收服了。

清朝統治者為什麼不敢發兵蒙古,不是不敢而是有更好的手段

最後,清朝本來就跟蒙古一家人,滿族的語言文字也基本是從蒙語脫胎出來,雙方也經常通婚,有事基本都是坐下商量,動刀動危險武器也有,但不多,哥倆都是少數民族,誰也別看不起誰,遠遠沒有漢朝政權對蒙古那種尖銳的矛盾,所以清朝大多數時候對蒙古是採取懷柔安撫政策的。

清朝統治者為什麼不敢發兵蒙古,不是不敢而是有更好的手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