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大林寺桃花》表達詩人怎樣的情懷?

用戶3918303993016941


《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唐 - 白居易

以我有限的認識和感受,這裡似乎沒什麼特別的情懷,就是一點意外和驚喜。

當然,只要你願意,總是可以對解讀作一番延伸的。在這裡,就是把這樣一種自然現象解讀為詩人有所指向的描寫。

如果可以這樣解讀的話,那麼,是不是可以理解,即詩人白居易意外發現,一些因忙於世間俗務而不知不覺久違和失落的美好心情(即這裡說的“春”),可以通過一段時間的避世靜居而找回來?

實際上這是完全有可能的是吧?

古時候一些重視個人精神生活的人,——當然是有條件做得到的情況下,也就是說,有物質條件有閒暇時間——有遠離親友而另闢靜室獨居的行為的。

曾經在一部評書中聽到一位武林高手,在自己家附近出資修了一座寺廟,他只有一個要求,就是留一間專門給他自己住,而且他住在這裡時,嚴禁他家裡的任何人來找他,老婆和兒女,一概不見,不管有什麼事情都只能等到他自己主動走出來回家去看看時再報告給他。


TeaC


《大林寺桃花》,是唐朝詩人白居易被貶江州後,於元和十二年(817年)初夏,攜友十餘人,登廬山大林寺時所作。時值春盡夏來,本是繁花謝盡,綠樹成蔭之際,卻偶見一片如火如荼般怒放的桃林,不由心生感概,臨景抒懷,作下這首千古絕唱《大林寺桃花》和一篇遊記。

大林寺桃花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

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悵恨帶給人們希望和溫暖的春天,總是那麼地短暫和易逝,使人不勝唏噓感嘆。喜人的春色正無處尋覓之際,卻在幽邃寧靜的山野林泉之間,偶遇這春光明媚的一片桃林,從而引發詩人產生情感上的共鳴。這也是白居易思想上的一種大悟徹,從“兼濟天下”的雄心壯志,到“獨善其身”轉變的真實寫照。


一,白居易被貶江州後,思想上從“兼濟天下”的雄心壯志到“獨善其身”的轉變。

白居易(772年一846年),字樂天,山西太原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因他的詩題材廣泛,行文流暢,通俗易懂,婦幼老少皆能明其詩義,故有“詩魔”之稱。

白居易以其卓越的才華和優秀的品質,深得愛好詩文的唐憲宗的賞識,一度被提升為左拾遺。白居易一則是心中那種兼濟天下的志士情懷,一則是為了報答憲宗的知遇之恩,勤於王事,樂於政務。他為了革除弊端,振興朝庭,造福百姓,屢屢上書諫言,雖多為憲宗採納,但畢競有傷憲宗顏面,故而漸漸為憲宗所惱。

白居易的詩文,多有諷刺時事之弊端,他所言意為引起上層的關注,從而革除其弊。可事實卻是上層大為反感,懷恨挾仇,對他實施排擠和打壓。

815年,宰相武元衡遇剌身亡,他上書力主嚴緝兇手,被冠以僭越之罪過,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貶為江州司馬。

自被貶江州後,白居易從思想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一失原本剛正不阿的個性,有種政不清,君子則獨善其身的思想。817年,他攜友遊廬山大林寺時,作了這首七絕《大林寺桃花》。他借偶遇桃花,隱喻自己失去了往昔美好的春天,卻又獲得另外一重春天,但言語之間,還是流露出了滿懷的悵恨和無望。


二,借《大林寺桃花》,隱喻政不清,“君子則獨善其身”的避世情懷。

初夏,本是春花謝盡,綠葉成蔭之時,白居易在廬山大林寺遇到了一片盛開的桃花,使他眼前為之一亮。本是地域海拔之差,白居易卻能別開生面地聯想到更多之處。此時,處身於幽靜的山寺,眼觀盛開的桃花,感懷自己的遭遇,觸目生情,頓然開懷,靈感驟至,於是臨景而賦此千古佳作。(為詩者,多讀勤練,仔細觀察,深於思索,由此及彼,自然靈感易生,或以一事,或以一物,皆可瞬間成詩。)

在詩中,白居易以戲謔的語氣把春天擬人化,彷彿是對著調皮的童子而言:“不知轉如此中來”,那失去的明媚美好的春天,原來竟跑到這裡來了啊!聯想到自己為報憲宗皇帝的知遇之恩,為國為民,卻無端遭貶,那聖恩隆時的美好時光,也一去不返。但在美麗的江州,在這祥和寧靜的廬山大林寺,卻使他感悟了別樣的洞天,哦!春天,你竟然跑到這裡來了!同時,也把自己融入了江州這片美麗的山川之中。

白居易的詩歌平實簡約,通俗易懂,卻能被冠以“詩魔”,蓋在於他的詩歌不但有著極其豐富的含義,而且兼具憂國愛民的士大夫式的家國情懷。在詩歌表現手法上,他能舉一反三,由此及彼,從而彰顯出極為廣闊的藝術魅力。


黃土情愫


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白居易。這首絕句,首先遇到,相逢,驚奇,而感嘆,看視不經意間,實則有感而發,處景生情。千百年來,為大眾傳頌,一定有它的無限魅力。它促動人們心底最柔軟的情懷一一對春的眷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