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唐宋八大家”里最容易被遗忘的曾巩,是为了凑数吗?


首先唐宋八大家都是以文章评选的,并不是当时非常火的唐诗宋词,曾巩能成为唐宋八大家文学方面是毋庸置疑的。

为什么对曾巩有偏见呢,我想是因为在课本上很少出现他的文章诗词的原因,因为大多数人了解诗词都是从课本上,所以曾巩就弱势一点。

说曾巩没有什么文学作品的,那真的太无知了,不能你不知道代表他没有。曾巩不仅文章写的好,诗词流传下来的也很多,只不过不被人熟知罢了。下面欣赏一下曾巩的诗句。

城南

雨过横塘水满堤,乱山高下路东西。

一番桃李花开尽,惟有青青草色齐。

咏柳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小史微课堂


众所周知,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在这八位名家里,一提韩愈,至少知道《师说》,一提柳宗元,至少知道《捕蛇者说》,王安石有《泊船瓜洲》,欧阳修有《醉翁亭记》,三苏更不必说了,这七位都是被大家所熟知的散文大家,令当代大多数人陌生的,也是最容易被遗忘的,应该要数曾巩了,很多人很难想起他的一首诗或者一个典故,那么他是为了凑数吗?显然不是。接下来就说说为什么曾巩能与其他七位散文家齐名,并流芳百世而不衰。

曾巩其人

曾巩,字子固,建昌军南丰(今江西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据说他生来就非常聪慧,"十二岁能文,语已惊人"。他是欧阳修最得意的弟子,但是存在感基本上是零,他是唐宋八大家里的小透明,却是隐形的大文豪。

曾巩其文

明朝嘉靖年间著名的古文流派——唐宋派,代表人物是茅坤,归有光,王顺之,该派既推尊三代两汉文章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文的继续发展,尤为推崇欧阳修,曾巩的散文,认为他们的文章里既有理又有法。为宣传文学主张,茅坤编《唐宋八大家文钞》,便将欧、曾二人选入八大家之列。由此可见那个时代的人们对曾巩文章的评价很高,那么成为中国著名文学家的曾巩,他的散文的优秀之处在哪里呢?

他的散文有一种独特的风格,不像欧阳修的散文那样,侧重表现个人内在的气质风貌,也不像王安石的散文那样,拗折峭深,更不像苏轼的散文,融儒道释于一体,既鞭辟入里,又形象生动。他的文章侧重"

穷尽事理,其气味尔雅深厚,令人想见硕人之宽"(刘熙载《艺概》)。有两个特点,首先是固守原始儒学的理,在曾巩的文章里,儒学的道理被阐述的淋漓尽致,他排斥道,又抵触佛,在尽力的保持着儒学的纯净性。

其次他的文章注重实用性,写的议论文较多,与社会问题息息相关,但是过于注重实用,会显得生动不足。于是有人评价曾巩的文章"典雅有余,精彩不足;庄重有余,活泼不足;思想有余,趣味不足。"但是这正是让当时和后世学人推崇的一个原因,也是与其他七大家散文风格的不同之处。欧阳修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对他的才华倍加赞赏,据说曾巩还是欧阳修最喜爱的弟子。他是这么评价曾巩的:"吾奇曾生者,始得之太学。初谓独轩然,百鸟而一鹗"。可以说评价非常高了。

曾巩的文章风格在众人中独树一帜,内容上,长于道古,古雅纯正;在结构上,严谨周详;在节奏上。舒缓平和;语言上,平易灵活。这种风格实际上非常符合古代散文家的审美标准,因此会得到众多人的欣赏与推崇。他写过一篇著名的散文,叫《墨池记》,此文从传说中王羲之墨池遗迹入笔,巧妙机智地借题发挥,重点论及王羲之本人,说明王羲之的成功取决于后天的不懈努力,顺理成章的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是一篇结构严谨而又笔法活脱的文章。曾巩的文章布局规范,章法谨严有序,给后人提供了一种作文的方法,便于效仿学习,这也是后人喜欢曾文的一个原因。因此茅坤把他列入八大家,也就不足为奇了。

生前身后名

曾巩除散文之外,书法也是非常了得,他的《局事帖》字体修长,笔画清劲,短短124个字,拍出上亿的价格。

据说曾巩过世后,"苏门四学士"之一陈师道写诗《妾薄命》,自注"为曾南丰作"以悼之:足以见得曾巩的个人魅力。

主家十二楼,一身当三千。古来妾薄命,事主不尽年。起舞为主寿,相送南阳阡。忍著主衣裳,为人作春妍。有声当彻天,有泪当彻泉。死者恐无知,妾身长自怜。

一言以蔽之,曾巩的文章既有儒学纯正的理,又有非常合乎规范的章法,这既是其独特之处,又是优秀之处。因此他在唐宋八大家里绝不是凑数,他是名副其实的大文豪,是一名真正的文学家。


一往文学


这个问题初心文学笔者嘉伟我来回答一下。

唐宋八大家,在文学史上是很著名的八个人。唐朝的韩愈、柳宗元,宋朝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六位名士并称“唐宋八大家”。

在诗歌、文学史上有许多并称。我们大多数最熟悉的是这“唐宋八大家”,比如还有“文章四友”、“初唐四杰”等等并称。这些并称中的每一个人绝非浪得虚名,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知识短板,这是最正常不过的了。但是,我们不能认为自己某一方面的欠缺,去胡乱的评判,甚至是牵强附会的去定义一个人。

曾巩,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也绝非浪得虚名,我在这里讲一讲这宋六家的相关故事,希望和朋友们一起来交流、学习。

首先,宋六家中作为长一辈的两个人是欧阳修和苏洵,欧阳修可能朋友们都比较熟悉,他当时可是北宋文坛泰斗。他这一生在政治上虽然没有特别杰出的建树,但是他独具一双慧眼,为朝廷选拔出来了许许多多优秀、杰出的人才。

那一年,欧阳修作为主考官主持科举考试,他很大胆的进行了文风改革,废除“太学体”。这当然是撬动了那些太学生、权贵子弟们的权益,但是欧阳修认为文风改革势在必行,这样才能选出杰出的人才。

就在这一年,身在四川眉州的苏洵在家告诉两个儿子说,今年是欧阳修大人主持科考,你们两个也读了几年诗书,今年是个好机会,你们准备准备就进京参加考试吧。苏洵这个人仕途一直不顺达,一生也没有什么政治建树,他最伟大之处在于他培育出了两个特别杰出的儿子。

苏轼苏辙谨从父命,赴京赶考。与他们同一年参加科考的还有题主讲到的这个曾巩,这个曾巩可是欧阳修的嫡传弟子呀。这里我想说,如果曾巩真的是浪得虚名,文坛领袖欧阳修怎么可能会收他作弟子?

考试结束之后,就和我们现在的考试一样,马上进入到阅卷阶段。当欧阳修和众多考官看到苏轼的试卷时,都一致认为这篇文章写得最好,应该列为第一名。由于当时阅卷采取抄录、糊名,所以在阅卷阶段并不能断定是哪位考生的答卷。欧阳修看到这份考卷觉得像是自己弟子曾巩的文章,由于第一年主持科考,又在推动文风改革的关头。为了避嫌,欧阳修等考官商议后,就把这篇文章列为了当年的第二名。等到发榜后,才知道这篇文章是苏轼写的,那么第一名又是谁呢?判作第一的却仍然是曾巩,再这样阴差阳错的情况下,曾巩还是拿了个第一。

由此也可见,曾巩是一位有学之士,在当时可以说写文章方面,是可以和苏轼一较高下的。后来,苏轼、苏辙、曾巩都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都是欧阳修得意的学生。

还有一个叫王安石的,我们对王安石比较熟悉的原因是因为他当年搞了个“王安石变法”,历史上也称作“熙宁变法”。王安石和欧阳修之间也是非常要好的,我在以前的原创文章中写道王安石带着自己的诗作去拜访欧阳修,欧阳修曾给他极高评价,说他是,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

总之,针对题主的这个问题,我认为唐宋八大家中没有一个是浪得虚名,每一家都有自己的过人之处,都是实至名归,曾巩当然也不例外。


以上是初心文学笔者嘉伟的回答,欢迎朋友们一起交流、分享。


王嘉伟


唐宋八大家分别是唐朝两位:韩愈,柳宗元;宋朝六位: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欧阳修、曾巩。很多人都认为韩愈、柳宗元、三苏、王安石、欧阳修都很出名,独独没怎么听说过曾巩,于是便生出了凑数的想法。这样想是大错而特错了,曾巩能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绝对不是浪得虚名。

【01】自幼聪慧

曾巩12岁时就试着写了《六论》,提笔就成,而且还很有气魄,字里行间早就超过了他的实际年龄。18岁随父进京城,结识了欧阳修、王安石等人,同杜衍、范仲淹等都有书信往来。等到了20岁时,曾巩的名声就已经四方传播了。

【02】一生成就

首先是散文成就。作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曾巩的散文并不比其它人差,他接受了欧阳修的主张,然后“文以明道”,文风有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自然淳朴,委婉曲折,不讲究文采。主要有人事杂记类、工程营造类、寺院记和学记类。

其次是诗歌成就。曾巩有400多首诗歌流传下来,与散文一样,质朴超逸,字句清新,长于比兴,在唐宋散文八大家中,他的诗歌是排在苏洵和苏辙前的。其类别有纪实、咏史、离别等。

第三是教育成就。继承儒家教育思想,赞同孔孟的哲学观点,强调“仁”和“致诚”。在政治上也是主张发展农业和广开言路等。

第四是政治成就。这个就不细说了,反正是很受老百姓尊敬的一个官。

【03】家世简介

曾巩,字子固,现江西南丰县人,后在临川,是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其曾祖父、父亲都是北宋时的名臣,自己也是历任官职,分别在齐州、襄州、洪州等七个州任知州。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紘、曾协、曾敦并称为“南丰七曾”,世称“南丰先生”。


我是青鸾惊鸿,70后蜀女,喜欢诗书写文字和心理学。感谢相遇在头条,感恩喜欢我的文字。

青鸾惊鸿


李敖有一段谈及中国文学的话,:“中国人评判”文章”,缺乏一种像样的标准。行家论"唐宋八大家",说韩愈文章"如崇山大海"、柳宗元文章"如幽岩怪壑"、欧阳修文章"如秋山平远"、苏轼文章"如长江大河"、王安石文章"如断岸千尺"、曾巩文章"如波泽春涨",唐宋八大家风格不一,好的标准是什么呢?

显然,文学是有灵气的,没有一成不变的框架和标准。

钱钟书在《宋诗选注》也给曾巩的诗做了一个极高的评价:”远比苏洵、苏澈好,七绝有王安石的风致。”

最精彩的莫过于曾巩的文章,如《救灾记》:

“属县灾所被者几乡?民能自食者有几?当廪于官者几人?沟防构筑可僦民使治之者几所?库钱仓粟可发者几何?富人可募出粟者几家?僧道士食之羡粟书于籍者其几具存?o>_

句句务实,点到实处!行文流畅,语脉丰富!

不失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比较文学幼儿园在读


“唐宋八大家”是明代人在编撰散文集时,选取的八位散文大家,即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八个人。任何时候以及“唐宋八大家”,曾巩都是排在最后一个,在其名字前往往有一个“和”或者“及”字,好像是为了凑数而为。

但实际上,在宋代同期的六人中,曾巩的年龄仅次于欧阳修和苏洵,比王安石还要大两岁;资历也仅次于欧阳修和王安石,和苏轼兄弟同科进士。曾有欧阳修绌落苏轼状元试卷的轶事,就是因为其认为这种水平的文章只有曾巩能写出来,虽不真实,却反映了曾巩在当时的名声。

曾巩,字子固,江西南丰人,官宦家庭出身,天资聪慧,记忆超群,十二岁即能作文,能被郑重记载,说明其水平很高,扬名比苏轼兄弟更早。但因为其擅长策论,轻于应举时文,故屡试不第。直到嘉祐二年(1057年)欧阳修主持科举,才和小年轻苏轼兄弟及两个弟弟一起中举。

曾巩赞成欧阳修的新古文运动,是主要骨干之一,主张先道后文,文道结合。其文风源于六经,又集司马迁、韩愈两家之长,平实质朴,温厚典雅。王安石赞扬说“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苏轼言“曾子独超轶,孤芳陋群妍”;朱熹也推崇曾巩,“予读曾氏书,未尝不掩卷废书而叹,何世之知公浅也”……能被时人如此推崇,可见曾巩不是浪得虚名,而是有真才实学。比如入选课本的《墨池记》,就能看出曾巩在散文上的水平。

为什么曾巩给人一种“凑数”的感觉,大概是因为其名声流传不广,如欧阳修是一大波人的老师,文坛盟主;王安石曾经变法图强;苏氏一门三大家……唯独曾巩没有什么值得细说的东西,到如今不习古文的时代,曾巩的名声就更小了,存在感非常低。

仅代表个人观点。






三国逐梦


唐宋八大家,主要入选理由,就是写散文写得好的。

唐宋两朝,人才辈出,成名成家之人甚众,为何只有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能入选?

我想并非编者朱右,茅坤眼拙,而是确确实实他们在散文领域做出了特别贡献。

在我们心中,除了曾巩,感觉到有些像凑数的,其他人都是名闻遐迩之人。

之所以有这种错觉,与我们曾经受教育时候,所读过他们的文章有关,除了苏洵,苏辙,几乎难得有机会读到曾巩的文章。

我是一名受过高等教育的老人,反正在我的记忆中,学生时代,我没有读过曾巩的著作。

但没有读过他的文章,并不能代表曾巩在散文写作方面所作的贡献,被抹杀。

古往今来,许多评论大家,都推曾巩文,超过苏洵,苏辙,与王安石有得一比。我不是专业人士,没有水平来评论,他们之间的高低优劣,但我也相信那些被称呼为“大家”的文人,绝非浪得虚名。

曾巩之所以被低估,另外与他的仕途也有一定关系。

入仕迟,且官职小,是曾巩硬伤。相比其他人,曾巩的仕途可以忽略不计,他们之间有很多人,在当时那个年代,就是名满天下之人,自然传播途径多,名气也是很大,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但曾巩,是在老师欧阳修为主考官时,力排众议,以对策性的议论文体裁为主试题,才得以金榜题名。与当时的主流诗体有差异。

曾巩的文章,历来被后人推崇,许多人都认为他的散文质量,可以和欧阳修并驾齐驱。确实如此,他的文章,多以议论文为主,很少有情致。

由此可见,曾巩并非凑数,而是确确实实有这个入选实力。

之所以被大家有所错觉,主要原因是读他文章太少。

包括我。



会哭的罂粟花


当然不是凑数,说他凑数的人绝对是当代人。因为曾巩现在的知名度和作品熟悉程度比其他七个人要低。

要知道,他现在名气小的原因大概有两个:

第一,他的写作风格中规中矩,完全是按照儒家学派治学思想写作,不掺杂任何其他的思想。所以他的文章就不像苏轼那么融会贯通和洒脱,也不像欧阳修那么悠然自在。再者,他的文章是不错,但是诗词造诣客观来说比其他几个人差点。

第二,其实曾巩做梦都不会想到,他死后多年有一段时间他会成为众人膜拜的大神。到明朝的时候理学盛行,他的文章成为争相效仿的典范,因为当时学者有一种风气——学习唐宋文章,因为太久远的风格不同,而唐宋八大家中偏偏曾巩的文章是最符合理学思想也最规矩。以至于他一度被神话为理学圣人。但是倒霉就倒霉在这了,因为这样一来,后来反对五四运动反对儒家,他又莫名其妙的被人们打入地狱了。

其实曾巩的文章好不好,不用我们说。举个例子,曾巩当时还在一边养家一边读书的时候就已经“人在乡野名在京城”。欧阳修,苏轼等人对他的评价都很高。王安石还有诗曰:“曾子文章众无有,水之江汉星之斗。”这些大腕对他评价这么高,他水平肯定错不了。

再多说一点,他相比于其他七个人要悲催一点,他的父亲被罢官,他就承担起家庭的经济来源。其他七个人最晚的是25岁中进士。他39岁才中进士,但是曾巩家族也争气,他们家族和他同时考试的共有6个中了进士。


金左手马克威廉姆斯


先讲个曾巩的故事,再来谈谈他与什么样的人交往,就能知道八大家里有曾巩一席之地并不奇怪。

这里不讲曾巩的作品风格,因为讲起来没有读过的人也没什么体会,不过单凭一句“卧看千山急雨来”就足以见证曾巩的胸怀了。


故事的主人公一般定为苏东坡,但我们从侧面来看。

北宋嘉佑元年(1056年),苏东坡赴京参加科举。主考官是欧阳修,小试官是梅尧臣。两个人都是诗文革新的倡导者,同一年参与科举的就有曾巩。

当时欧阳修拿到了一份试卷,题目叫做《刑赏忠厚之至论》,写得很合欧阳修胃口。因为当时科举阅卷要誊写、糊名,就是找人专门把所有考生的试卷用固定的笔迹抄写一遍,防止考官通过笔迹来推定考生身份,再把名字糊上,让考官不知道是谁的作品。

因为当时苏轼名不见经传,所以能写出这种风格的文章,欧阳修认为所有考生里只有自己的弟子曾巩。有意把这篇文章列为第一,但为了避嫌,就改成了第二名。

我们往往惋惜苏轼与第一名的失之交臂,但从侧面来看,曾巩的文章能和苏轼比肩,以至于连文坛领袖欧阳修都分辨不出,就足以证明曾巩的文化造诣了。


看一个人可以从他身边的人入眼。

很多时候,我们要看一个人的成就有多大,可以看看和他交往的都是什么样的人,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是有道理的。

曾巩18岁的时候就以文和王安石结成挚友,并且成为欧阳修弟子之后向其推荐了王安石;他还和范仲淹等庆历名人有书信往来;在王安石变法阶段,又同时得罪了王安石和反对变法的砸缸少年司马光,能被这些人排挤本身就是一种能力,说明大家都是同一层次的对手。

作为文坛领袖欧阳修的弟子,与王安石、范仲淹等相交莫逆,还曾与司马光为政敌,那曾巩的水平能差了吗?


待晓儿


“唐宋八大家”里最容易被遗忘的曾巩,是为了凑数吗?

  题主这么说,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会愤起而呼的!因为在所有的弟子或向他求教过的人当中,他最喜欢的最中意的就是曾巩,他曾说:“过吾门百千人,独于得生为喜。”要真是凑数的,欧阳修的眼也瞎了。对于这个学生,欧阳修曾经这样评价:“吾奇曾生者,始得之太学,初为独轩然,百鸟而一鹗。”看看,这么得喜欢,必然是他有过人之处,怎么会没资格呢?

  为什么我们觉得他没有什么存在感?

  最直观的原因是咱们课本里轻视他了,没什么要背的文,一篇《墨池记》而已,看看韩愈柳宗元三苏欧阳王安石,个个都得圈起来。

  (曾巩手迹,据说二个多亿)其实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中坚力量,他的散文成就相当高,在文学创作方面,他学韩愈,师承欧阳修,主张的是“文以明道”,宋代以来,许多人将他的作品奉为典范,他不但是文学家,更是实干家,当然了,在诗文才能比能吏之能要贵重的时代,他某一方面,被遮住了。

  为什么会“轻视”他呢?咱们现代的诗文,很大一部分的价值在于消遣,所以,语言美的,气势雄的,震人心,个人风格鲜明的那些新奇的文章,更能得到赞赏和推崇,但是在很漫长的一段时间里,文以载道,文章是经世致用的,比如策论奏疏这样的文更有市场,即使是散文(就是咱们讲的那时候的新古文),也是具有实际价值的纯粹的艺术。

  和其他几家不同,曾巩的文章布局严谨,说理透彻,思理也相当精到,行文流畅。这和他的人生是分不开的,曾巩的人生充满了苦难,丧母后父亲失去官职,哥哥体弱,这个还是十二岁就名满天下的前神童,弱冠之年就挑起了家庭的重担,所以他的文章,几乎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充满了理性冷静,而又因为家教的原因,因为苦难的生活磨砺,他始终有极强的正义感,人品正,所以文章说理也很正,行文流畅不雕琢,因此给人震撼人心的道德之光。

  ——曾巩的父亲死后,他奉养继母,抚养四个弟弟,嫁出去九个妹妹(原本十个,一个早夭),嘉佑二年,他带着两个亲弟(其中曾布相当风光,当过宰相,是王安石变法的支持者),一个堂弟,两个妹婿一起到京城考试,六人全中!——在那样一个时代,能做到这个程度,相当佩服。

  曾巩曾经是宋朝乃至后来都无比风光的人物之一,活着时被欧阳修王安石等人推崇,死后,朱熹更是把他捧到了孟子这个行列,而因为新文化运动,他被打倒了,如今更是寂寞了。但是,不能因为咱们不重视就说他不行,更不能用凑数这样的词来形容他,建议闲时看看他的文,会很有收获的。(我印象里有一篇《秃秃记》,相当正气。)(文/宛如清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