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南京九中“網紅校長”張恆柱:疫情之中,讓手機和你的夢想同行


南京九中“網紅校長”張恆柱:疫情之中,讓手機和你的夢想同行

張恆柱,南京市第九中學校長,南京市玄武區教育局副局長,南京市政治學科教學帶頭人,南京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南京市中學政治教學專業委員會理事長,曾獲南京市首屆陶行知管理獎、南京市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等榮譽稱號。張校長曾經有一篇開學致辭《別讓手機偷走你的夢想》火遍全國,引起無數人的共鳴。

疫情之中,讓手機和你的夢想同行

南京九中“網紅校長”張恆柱:疫情之中,讓手機和你的夢想同行

同學們,晚上好,我是南京市第九中學校長張恆柱,很高興有這樣一個機會和大家用這種特殊的方式交流。

經歷了超長寒假,又在網上進行了網課,你們現在過得還好嗎?

這兩天氣晴好,校園菁菁,玉蘭芬芳,但校園如此美麗,沒有了學生,便沒有了感覺中的靜謐美好。但是,因為新冠這一病魔還沒遠去,我們還要再堅持幾天,我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們就要在這熟悉的校園裡重逢。

最近一段時間,為了應對洶湧的疫情,全國人民譜寫了一曲感人的團結奮戰之歌,為了保護同學們的健康成長,各地紛紛採取了停課不停學政策。這一利好政策出臺以來,有的學校實施以後一直頗受詬病,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家長們對大家使用手機的顧慮。

憑心而論,家長的擔心不無道理,有感於此,我在2018年春季開學典禮上專門做過一個《別讓手機偷走你的夢想》的演講,在社會上一度引起大家的共鳴。

引起我思考的既來自我從周圍人身上看到的現實,也來自德國頂尖腦神經學家、哈佛大學Spitzer教授近年的力作《數字痴呆化,數字化社會如何扼殺我們孩子的腦力》。德國是個教育零成本、零門檻的發達國家,手機、網絡的普及比中國更早更快更廣,他把德國現在的孩子和移動時代之前的進行了科學對比發現:因為過度使用手機等電子產品,當今德國小學入學新生已經明顯出現了多動、易暴怒、提筆忘字、做題粗心、記憶力差、詞不達意、協調性差、粘人、孤僻等問題。讓Spitzer教授更擔心的是數字痴呆化對一個人一生的影響,他認為沉溺於這些行為的人在學習階段表現為各種學習障礙和自我管理問題,而到了中年晚年,就會導致失業、生病、破產、孤獨、抑鬱甚至早死。

手機過度使用帶來消極影響的例子不勝枚舉,其誘惑如此之大,以致成人也常常墜入視頻學習10分鐘,玩抖音2個小時的陷阱。其實,在這個未來已來的技術化時代裡,讓一個人徹底擺脫智能手機已不現實,玩與不玩,手機就在那裡,但一不留神,夢想就真的溜走了。

蘇格拉底有句名言:有思想力的人是萬物的尺度,說的就是思想力決定了一個人思維的高度、眼界的寬度、格局的大小。

相信在這一超長寒假中同學們的手機一定會被海量的疫情信息刷屏,這是手機帶給人們的便捷,但沒有思想力的同學,只會被一個個群體裹挾,參與一幫又一幫烏合之眾的狂歡。

擁有理性和思想,我們就會明白,一方面我們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不斷髮展,但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中國,國家的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還任重道遠,一開始的混亂就說明了這一點,這有賴於我們與你們尤其是你們未來的努力;有了寶貴的思想力,我們就會警覺,蝙蝠翅膀的震動,真的引發了一場人人聞之色變的新冠病毒疫情,當中國已經看到了抗擊肺炎疫情勝利曙光的時候,其它地方還在飽受各種天災模式困擾,橫跨亞非兩大洲的蝗災,正在引發一場席捲全球的糧食危機,非洲的尼日利亞和南美洲的巴西都在被神秘病毒困擾,而在美國感染超過2000萬人、致死人數已超過1.2萬人的流感病毒現在已經開始肆虐歐洲,而始於去年9月的澳大利亞山火已經造成了嚴重的生態災難。

大自然用沉重的方式在敲打我們人類:人類對自然的不知敬畏,才是一切災難的源頭,而只要在這個地球上,誰都無法獨善其身。不僅不同國別的人是一個人類命運共同體,我們和所有生物學會和諧共處,人類才有美好的未來;有了珍貴的思想力,我們就不會將愚昧的封路贊為“硬核”,就不會武漢人遠在天邊,就喊武漢加油,武漢人近在身邊就讓武漢人滾蛋,我們會為將論文看得比人命重要的專家而羞愧,為視慈善為天職的武漢紅十字會的漠然而憤怒。

在抵達理性認識的路途上,我希望你們要能戰勝兩個最常見的敵人,主觀臆想和心中私利,只有這樣,你的理性才不容易被情緒主導,你的認識才能逐步接近事物的本質。

病毒肆虐,大年三十,各地醫護人員紛紛主動請纓馳援武漢,現在全國已有3萬多醫護人員在湖北和武漢支援,哪有什麼天佑中華,危難時刻,是他們在保佑人民和我們的國家。

“新冠”來臨,觸動我們心絃的還有身邊那一個個普通人,從社區的社工,到街頭的環衛工人,從小區的物業人員,到巡街的保安,從人民警察到機關幹部,從共產黨員到普通群眾,雖然也有逃兵,但絕大多數人都在默默地扛起責任,他們的挺身而出,才讓我們的社會雖有緊張卻有條不紊。

疫情中,老師們不是旁觀者,他們努力守護著職業,用心牽掛著你們,大年三十,他們在互發祝福的同時,還在籌謀著你們年後線上的學習,年初五,備課組長和班主任就在集體研討線上教學方案。現在雖然在家中上班,為了保證同學們的學習效果,有的班主任老師打卡、上傳、批閱作業、上課,一天工作十多個小時,連自己的孩子都沒空照顧,同學們,在成人的道路上遇到這樣的老師,真的是一種幸福!我們不能忘記他們可敬而堅強的逆疫情而行的身影。

今年的逆行者中,有一個全國人人景仰的英雄, 84歲的鐘南山院士。十七年前,當可怕的SARS病毒讓許多醫護人員恐怖時,他的一句“把所有的重症病人都送到我這裡來”穩定了軍心並最終帶領全國人民戰勝了非典,今年,他不讓別人去武漢,84歲的他卻義無反顧逆行武漢,只能在飛機上和汽車行進途中稍事休息。鍾南山和國家醫療組的專家們用精準的專業知識將病毒攔截在醫院裡,將我們隔離在安全中,他們就是那些有知識且有敢勇的人,在黑暗降臨的時刻,他們就象一束光,引領我們走出無望和恐懼、盲目和偏見,來到開闊而有序的光明處。軍旅老作家陳先義專門為他寫了一首詩,並送了他 “民族脊樑” 四個字。

2月15日,我在新聞中又看到一個熟悉的身影,袁隆平院士,為支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他向武漢捐贈了200噸大米。他們是基辛格口中把大部分中國人保護得很好的少數勇敢的中國人,他們也是瑪格麗特.米特筆下的可以改變世界的有思想、信念堅定的一小群人,更是我們每個炎黃子孫都敬佩的那種人。努力學習,擁有專業素養和職業精神,我們才可能成為這樣的人。

同學們,戰爭還沒有結束,抗疫還在繼續,我們絲毫不能掉以輕心,但疫情總會過去,春天總會到來。多難興邦,希望災難帶給我們的不只是痛苦,還有警醒和希望。

今天看到一句話特別好 “國家並非抽象,它是由一個個人所組成的共同體,是人民支撐的國家;只要每一個人都像個人的樣子,國家必然會像個國家的樣子。”而你們就是國家明天的希望。用不了幾年,你們就要奔赴不同的崗位。但無論你在哪裡,無論做什麼,我希望你都能夠正直、誠實、勇敢、善良,希望這不是你平日裡高喊的口號,也不是你掛在朋友圈的簽名,而能夠成為你真正的信仰。我更希望,你能努力承擔更大的責任,敢說真話,勇挑重擔,專業一流,能夠成為成千上萬甚至十幾億人依靠的臂膀。

最後,用我最喜愛的汪國真的《熱愛生命》最後兩句話和大家一起共迎美好,共盼春天:

“我不去想身後會不會襲來寒風冷雨

既然目標是地平線

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我不去想未來是平坦還是泥濘

只要熱愛生命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