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对于现在有些网红的利润远超实体制造业,你是怎么理解的?

艾木豆


网红能带来流量,在现在的社会,流量就是金钱。实际上也没有什么不难理解的,明星做代言,在电视上打广告,就是靠着明星的知名度和人气让消费者对某一产品产生关注和兴趣进而产生了消费行为,厂家也要支付明星大笔的代言费和高额的电视台广告费。

作为一个商家,你想当中间商挣差价,作为一个消费者,你的理想是花钱最少买性价比最高的东西,最好从厂家直接到自己手里一步到位。所以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都想找到最低价,实体零售店因为费用高销量小流通环节多势必会成本高,所以定价最高,衰败不可避免,然后是批发商,有一部分人转型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相比零售店价格低所以生存下来了。消费者先是在淘宝发现商品价格比实体店价格低,所以淘宝独领风骚十几年,到了以后又发现同样的东西拼多多价格更有优势,于是拼多多风生水起。

再到后来快手抖音淘宝等直播出现,消费者发现竟然还有更便宜更直观更刺激的的地方:俊男靓女近距离出镜,声情并茂的讲解,亲自上场的示范,激动人心的秒杀,让人心动的赠品,无以伦比的价格优势,千载难逢的限量,全场渲染的紧张气氛,无不让消费者的钱包蠢蠢欲动,随着一声秒杀令下,眼疾手快干脆利落的按下了购物健,然后长舒一口气:不虚此看,又淘到了一件性价比最高的宝贝,然后静候货到信息。在这个看直播购物的过程中那种赏心悦目,那种惊心动魄,那种热血沸腾,那种成就感爆棚的感觉是任何一个实体店网店都体验不到的,所以直播卖货风头一时无两。

但是直播也不是人人都能做,首先价格要有优势,价格高了,你哪怕口吐莲花也不会有人购买,其次是要形象口才俱佳,在赏心悦目的同时又对产品产生购买欲是考验一个直播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最后是你要有足够的粉丝量,这个恐怕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的,不但要持之以恒还要耐得住寂寞,这更是考验了一个人的能力毅力执行力和眼光想法心态而综合形成的个人魅力。

像那些网红直播手握上千万粉丝,背靠资源丰富的销售厂家,依靠着强大的直播平台源源不断的流量,综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就像一个草肥水美的池塘,直播撒下鱼食,大批的鱼儿蜂拥而至,远处还有追随者闻风而动不断赶来……

场景看上去很美,但是厂家要做出牺牲,就是大幅让利,让网红直播的产品价格非常有优势,同等产品要比任何一个平台卖的价格都低才能形成爆发力,所以厂家势必利润不高,同时还要承担退换货和售后产生的费用,如果产品质量不过硬或价格定不好,一场直播下来还会有赔本的危险,而网红不用承担任何风险,销完扣点拿钱走人。

现在感觉什么都不好做,实际上归根结底是想做中间商挣差价的人太多了,作为一个实体店要有店面要进货要有导购,作为一个批发商要要有库房要大量囤货要有业务员跑渠道,这些个费用是很大的,而又面对市场有限,而电商发展到现在,成功者也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就能做起来的,需要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分工明确的销售团队,和各种各样的推广费,更不用说那些实体制造业盖了厂房招了工人进了原材料生产出来产品销售无门的困境和赚的那点微薄的利润……

现在网红卖货这种形式出现,对厂家来说网红不但给你卖了货,还做了宣传扩大了知名度,费用却远远低于明星代言电视打广告,对网红来说,依靠自己强大的号召力和苦心积累的粉丝群,卖货变现取得利润,虽然辛苦但也获得回报。双方面都满意,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付出就有回报,这个世界就是这么的公平。




微微水暖厨卫


网红利润超过实体制造业,在当今是一个让人们困惑的现象。

有些朋友之所以觉得这种现状很难让人理解,那是因为一方面国内制造业近几年日益艰难,很多企业挣扎在死亡线上。和制造业从业者既辛苦还不挣钱的事实相比,很多网红却如日中天,就拿最近成名的李子柒来说,其获取的数亿元收益确实让人觉得两者反差太大,因此产生困惑就没什么可奇怪的了。

那么,我们究竟该怎样看待今天的这种网红经济现象呢?那就需要从商业的本源来深入研究了。

先抛出一个观点:当代商业和传统商业最大的区别是什么?那就是——今天市场上的商业形态是典型的“注意力商业”,而传统商业是“需求力商业”。

如何来理解,我们来进一步深入讨论。

先说传统商业,我们大致区分一下,把2010年之前划为传统商业,把近些年划为当代商业。要想了解当代商业,就得先从传统商业说起。

顾名思义,传统商业出现的时间很长,长达千年,传统商业主宰的历史非常漫长。传统商业的运行基础是经济状况,因此我们必须先要了解一下传统经济特质是什么。

长达千年的中国经济史,就是一部人类的奋争史。在整个经济史中,一切的经济行为,包括农业、手工业、制造业、贸易等,其本质都是一个目的——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或高质量的生存需求。因此,“需求”就成为一切商业活动的驱动力。比如:长达千年的农业始终就在以提高产量为核心所运转的,即便如此也很难满足人们对农业产品的需求(新中国七八十年代还有人吃不饱肚子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刚刚改革开放之初广东各种小电器产品成就的诸多制造业几乎是个个赚钱……这样的案例举不胜举。所以说,传统商业活动的存在基础是人们的“需求动力”,这种需求动力始终无法得到彻底的满足,简单讲就是只有缺少的商品,而不缺少需要商品的人。

在这样的背景下,怎样能提供优质、价廉的商品就成为整个商业社会最可能产生价值的环节。比如:大型企业如海尔、丰田、松下等制造商是当年最赚钱的产业,其本源还是来自于人们的“需求动力”,需求动力决定了商业利润点必然是向最有能力提供满足需求的方向转移。

然而,今天的当代商业却完全不是这样。

由于人类科技的巨大进步,已经使人类的各种需求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比如:袁隆平的农业科技成果和美国大规模农场模式已经彻底解决了人类的吃饭问题,就是说,人类在近三十年内再不用担心饥饿的痛苦了;各种家用电器是极大丰富,产品功能和价格都可以让人们轻松就获取;各种新型服务业层出不穷,让人们的生活极大便利,像洗衣店的出现、快递业的繁荣、外卖的兴起,让人们的生活极大得到满足和饱和。这同时也就意味着,“需求动力”极大退缩。简单讲,就是说今天的人们生活物质极大丰富,各种需求被极大满足了,“需求”作为一种商业的推动力已严重弱化。

当“需求力商业”逐渐弱化的时候,另一种商业形态开始闪亮登场了,它就是“注意力商业”。

所谓“注意力商业”,完全是另外一种商业逻辑,它和传统的商业逻辑有本质上的不同。传统商业中,可以用商品的特性、功效来推动人们购买,但当代商业则不是这样。由于当今的人们对于生活层面上的需求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满足,同时互联网对生活的不断渗透,这就让商品的各种信息很容易就呈现在每个人面前,因此想用商品自身的特性描述来触动消费者购买产品就变得极度乏力。

但是,随着互联网技术影响力的增大,利用互联网唤起人们对商品的消费欲望就不得不改变一个思路,于是,能够快速使人们关注的“网红”可以轻松的引领社会人群的注意力,从而也就可以引导大家的购买行为。当商品高度同质化,当商品已经很难用自身功效触动消费的时候,“注意力商业”就应运而生了。

“注意力商业”是在当代信息爆炸,让人们对各种信息无所适从状态下的一种必然。从前是“我需要什么就买什么”,但现在是“我发现了什么我就买什么”,前者是短缺商业,后者是过剩商业。因此,控制消费者的注意力就是促成消费的重要手段。

而今天的“网红”,在注意力商业中的作用是巨大的,由于他们是利用互联网为载体,那么他们和消费人群交流就会更直接、更生动、更及时,远比明星代言那种形式更精彩。

因此“网红”给我们这个时代带来很多的价值,因此,他们产生可观的利润也就不足为奇了!


他山一石


现实就是如此,真的是让人无可奈何。

有人投入巨资,创办实体企业,尽管当初也许会红红火火,结果却会亏损严重。

而有人仅凭一间房,面对电脑,每天哼哼哈哈,摇摆一下身体,却会赚得盆满钵满。

别人的精彩,有时你不得不佩服。别人的落寞,却不会有人同情。

也许,每个人都是命吧!有人天生就是富贵命,有些人却注定了辛苦劳碌。真的是不服不行,想讲狠也没有用。

那个李子柒,是如今最大的网红,一年可以创造上亿的财富,其实不过是从衣食住行表现自己而已。有那么多人关注,一年能有几十亿的点击量,当然也说明别人下了功夫,并不是轻轻松松坐享其成。努力才会有收获,这句话也不全对吧,那些没有收获的人,难道没有努力吗?

只能说现在需要另辟蹊径,不能是以前赚钱的行业,想当然地现在和以后仍然可以赚钱。也不是投入巨资,开公司办工厂,就一定会有回报。只要站在风口,猪也能飞上天,特别说明我们这个时代机遇的重要。那些科技大佬,有人几年里就可以赚到十亿百亿,眼红有用吗?别人是凭本事赚钱呢!

而无论怎样,一个国家的发展,必须要有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国人多,需要有工作。网红创造的财富,只能是极少数人拥有,并不能为社会作出多少实际的贡献,只能算他们为人们提供精神的娱乐,供人们消磨时光。

普通人还是安心做平凡的人吧,现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有些人也许很容易发财,只是有时候,飞得更高,却会跌得很惨。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乐视网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吧,昔日何其辉煌,如今却是家国难归。尽管贾不是什么网红,却也几乎是如同网红,结局真的是让人无法预料。

每个人重要的应该是做好自己,脚踏实地才会行稳致远。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时过境迁,真正拥有的,才是最好的。







水中之萍1


进入新时代我们要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网红实体+”混合型经济模式

网红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走红,利润爆款,甚至大有碾压实体经济的趋势,主要是依靠庞大粉丝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从而进行定向营销,将流量和粉丝转化为收入的商业模式。网红经济不是一个实质性和独立性的商业模式,只是依附在互联网和文化娱乐产业之下。说到底,网红经济不过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分支。

实体经济主要是指农业和制造业,生产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在我国,农业和制造业毫无疑问是国民经济支柱,它关乎十几亿人的吃、穿、用。它的重要性当然是网红经济无法替代的。没有网红经济,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实体经济发展不好,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工作都会收到影响。

网络经济实际上属于实体经济的一部分,一个主要负责生产,一个主要负责销售!经济形势好的情况下,处处开花,如果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其实都不太好!网络经济的属性,就是获得流量不需要空间和时间的限制,晚上也不打烊,随意可逛各大网络站,还有时间,提高了选择的时效性,这些都是巨大的优势,但是不是任何产品都具备这些属性,线下的销售品类太多了,水果,蔬菜,肉类,海鲜等等这些占据了老百姓的日常,还有溢价不是很高的日常用品等,大多数还是在超市购买!包括3C产品,线上有京东天猫,线下有苏宁国美,包括苏宁易购只不过都是提供了销售的渠道罢了,所以线下只是线上的补充,和一部分,要超越线上这是不可能的。

  网红经济要带动产业经济,产生出更高更广泛价值,就要与实体经济互为因果,互为支撑,要国家层面加大引导。不能是一群人云亦云的娱乐观众,粉丝,互粉,这样所谓的经济也只能称脸形经济,时尚经济,时尚的东西总有过时的时候。

实体经济是衡量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指标,实体兴国是多少代人的终身追求。中国是世界经济的第二大经济体,我们需要网红经济与实体经济互为依托,走出有中国特色的“网红实体+”混合经济模式。


大嘴英


得制造业者得天下,制造业,才是国之重器,而科技创新,又是制造业的重中之重。制造业各个领域的匠人,他她们应该有更多的工资,更好的待遇,更高的社会地位。

今天的社会,网红,演员,明星,反而变成了高收入者,不能不说,这很悲哀。

这个社会病了,需要改造。风气上,道德层面上,都需要。



路远心更远1974


看了好多大篇幅的回答,个人觉得其实经济好的项目吧,我觉得都是管控相对真空的,有大资本后台相对庇护的领域,而且平台还相对没有割韭菜的。

房地产有银行,政府,企业等着你

制造业有各种税费,人工,风险,及各种管控

现在你就算摆个地摊,都是各种道道,运气好的能少点事儿。。。

网红呢,就是一条网络连接,几样设备等等,所以大家看到了,全民网红时代快来了……

当年网商,微商,哪些不都是基于这个原理。

其实就是相当于网络的自由贸易区,优势就是管的人少,就可以安心做点事儿,哪怕是虚拟的。


JH亲子宋老师


网红经济是依靠庞大粉丝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从而进行定向营销,将流量和粉丝转化为收入的商业模式。网红经济不是一个实质性和独立性的商业模式,只是依附在互联网和文化娱乐产业之下。说到底,网红经济不过是互联网经济的一个分支。实体经济主要是指农业和制造业,生产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在我国,农业和制造业毫无疑问是国民经济支柱,它关乎十几亿人的吃、穿、用。它的重要性是网红经济可比的吗?没有网红经济,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没有任何影响,但是实体经济发展不好,绝大部分中国人的生活、工作都会受到到影响。

网红带动不了经济,产生不出价值,只是一群人云亦云的娱乐观众,所谓的经济也只能称脸形经济,建立在无诚信无社会价值的简单说明书中,举个实例,社会需要好人好事,这个标题网红如果故意去还原以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装逼一下,可想可知多倒胃口,所以端正审美观,经济和网红只是依附关系,寄居关系,别想当然的只说好。实体经济在这由于篇幅关系就不细说,它是衡量国民经济的一项重要指标,实体兴国是多少代人的终身追求。

所以综上所述,网红经济和实体制造业没有可比性


A-陈劲泰


其实不用大惊小怪的,大环境就是这样。

戏子千万倍强于保家卫国的军人、埋头若干的科研人员、实业兴国的企业家这已经成为了现实,还差一个直播行业吗?

赚大钱没靠山,赚昧心钱没那个心里承受力,当戏子搞直播没那个天附人脉的我们就别操心了,努力赚点干净钱,尽量给家人一个舒服点的生活,吃的着睡的香无病无灾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吗!


粗俗的真语


对于现在的网红利润远超实体制造业,我认为是暂时的,网红其实就是昙花一现,网民们跟风炒做的结果,风声过一片狼藉,全是虚的。而实体制造业就不一样了,只要顺应了市场,那么这种效果也许会百年不变的。朋友们还是做点实体产业吧!



福甜爷爷


是实体制造业老板不愿意改变自己,说白了就是愚蠢的老板。你现在明白为什么当初马云在中国也找不到投资,给日本人投资淘宝了吗?


我经常对一些实体制造也老板说。要培养自己的销售网红。两年都没一个人相信我,今年,疫情逼着试试看。做起了直播。试试有用吗?没个长远的发展思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