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三國演義》劉備舉國75萬精兵親征東吳為關羽復仇,為何慘敗夢碎白帝城?

用戶5293061272552


回答問題的前面,先要看清楚大勢。當時劉備割據巴蜀,手握荊襄,佔據長江中上游。麾下多是戰兵老卒,理論上對於東吳具備了壓倒性實力。然而,北上面對曹魏集團兇猛的騎兵,依舊是機動性不足,戰術上先天劣勢。這種情況下,劉備才選擇了先定江南,次拼曹魏的戰略。從集團戰略角度來說,這種選擇是沒有錯的。甚至具備了可操作性。但是劉備個人心理膨脹,完全忽視了自身根基的建設,當時的劉備集團可以說是矛盾重重而且很難調和,這才是兵敗的根源。最大的輿論依仗皇室正統概念又因為兵發東吳而打臉。所以,劉備的失敗不是方向錯誤,而是時間不對,基礎後勤保障不對。當然,個別英雄人物的出現也有一定關係,只是這不是決定性的。


慣於胡說八道


夷陵之戰是三國時期三大戰役之一,以蜀軍大敗結束,直接影響了蜀國國運,之後,蜀國開始衰落。夷陵之戰劉備失敗的原因,分析如下:

一、劉備報仇心切,倉促出兵,備戰不足。尤其是在劉備連連取勝,已有借為關張報仇之名行滅吳攻魏之實的情況下,蜀軍的國力和戰備都無力支撐其如此野心。尤其在戰爭初期,劉備應知破吳的關鍵在於有一支強大的水軍,水陸並行,互為支撐,破吳才有可能。但建立和訓練一支強大的水軍部隊尤需時日。公元219年冬十二月關羽兵敗被殺,劉備於公元221年七月即率大軍伐吳,對比西晉滅吳,很難想象劉備能在短短一年八個月的時間中做好充分的戰前準備,就更別提滅吳再伐魏的戰爭準備了。

反觀東吳,則與之形成鮮明對比。早在奪取荊州之後,東吳即已慮及日後蜀漢的報復,並開始未雨綢繆。“外交上兩次主動向劉備遣使請和,極力避免戰爭,同時稱臣求降於魏,已孤蜀勢;軍事上加強巫、秭歸、夷陵、江陵、當陽、公安等上游諸要地的兵力與守備,吳主孫權還親自公安移屯江夏郡鄂縣,建立新都武昌,為總策應。劉備以己準備不足之軍,戰彼有備而來之敵,焉能不敗?”(網友語)

二、東吳之陸遜足智多謀,用兵如神,非先主輕易能敵。“守江口書生拜大將”,陸遜以一介書生形象示人,但陸遜絕不僅僅是一介書生,骨子裡更是一個堪比周郎之統帥。對外示弱驕敵,對內下鐵令嚴軍紀樹權威。面對劉備節節勝利,陸遜誓不出兵以驕之,等到劉備因勝而驕,輕敵傲慢,“求戰不得而移屯于山林樹木間”時,便定下了火燒蜀軍之計。

反觀劉備,輕敵冒進,一意孤行,身邊又無龐統法正諸葛亮這樣的謀士隨軍征戰,出謀劃策,終至被陸遜一二十出頭之人“營燒七百里”,大敗而歸。

兩個主要原因,個人所見,不妥之處敬請指教!


豬悟空


白雲山水居帶你瞭解這段歷史。

《三國演義》劉備舉國之兵為關羽報仇,為何會失敗?有幾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發動時間過早,沒有充分準備。蜀國雖然地盤還是比較大的,但人口少,地廣人稀,七十五萬軍隊就相當於蜀國的全部兵力了。這就犯了戰略性的錯誤,容易被趁虛而入。懂兵法的人都懂,但諸葛亮知道勸阻無用,只有無語以對。



第二個原因,蜀國在政治上還不穩定,原來從劉璋那裡接手的官吏還沒有完全歸心。這就給戰爭運作造成一定的影響。我們要明白的是,戰爭是一臺機器,任何一個小螺絲出問題,都會影響最終的結局。



第三個原因,沒有了荊州之地,就沒有好的攻擊地方,這就造成進攻的地方不對。在夷陵這個地方,山高林密,不利於部隊展開,又加上天氣炎熱,正好被敵軍利用。幸運的是,諸葛亮有先見之明,做了兩手準備,擺下了八卦陣,劉備才得以逃脫。



第四個原因,當然和軍隊有關,因為荊州的失守,導致蜀國戰線的拉長,以至於糧草供養運輸線過長,給了敵人可乘之機,糧草屢屢被劫,部隊軍心渙散,防禦不力,才導致被困在密林之中。這也是失敗的重要原因。

劉備的失敗,其實是註定的,只是頭腦發熱的一時衝動,也就受到了衝動的懲罰。他的慘敗,說明了蜀國最終的結局,就是滅亡。


白雲山水居


前言

這場戰爭發動的時間,是在公元221年陰曆七月。此前,公元220年陰曆十月,曹丕稱帝,改元黃初。次年四月,劉備稱帝,建元章武。所以,戰爭發動的時間,在歷史上稱為“黃初二年七月”或者“章武元年七月”。當時,劉備駐軍猇亭和夷陵,因此這場戰爭史稱“

夷陵—猇亭之戰”,簡稱“夷陵之戰”或“猇亭之戰”。

夷陵之戰劉備慘敗的原因,我認為主要有三個原因:一、孫權有備無患;二、劉備一意孤行;三、陸遜指揮若定。

第一點:孫權有備無患。

荊州爭奪戰之後,原本就很脆弱的孫劉聯盟公開破裂。奪取南郡後,孫權宣佈不再承認劉備是益州牧,仍以劉璋為益州牧,駐節秭歸。曹操也表薦孫權為驃騎將軍,假節,領荊州牧,封南昌侯,孫權則上表稱臣,甚至主張曹操稱帝。也就是說,孫權承認曹操是“中央”,曹操承認荊州是孫權的,孫權則不承認益州是劉備的。

孫權很清楚劉備:於利,他要奪回荊州;於義,他要報仇雪恨。一場大戰勢所難免,孫權不能不未雨綢繆。

因此,孫權在政治和軍事兩方面都做了充分的準備。他在政治上做的工作,主要是積極靠攏曹魏。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春,孫權派人向曹操“請降”,曹操則投桃報李,表示要再次和孫權通婚。這才有荊州爭奪戰時雙方的勾結。戰後,孫權繼續靠攏曹魏。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十月,曹丕代漢稱帝,劉備集團反應強烈,口誅筆伐,痛罵曹丕,孫權方面則保持沉默。等到曹丕黃初二年(公元221年)七月劉備伐吳時,孫權便在一個月後向曹丕上表稱臣,並在十一月接受了曹丕冊封的吳王稱號,次年建元黃武。這時,曹丕、劉備均已稱帝,孫權也成了獨立王國的國王,三國鼎立的形勢正式形成。

不過,孫權此時在名義上還是曹魏王朝的藩王。顯然,孫權接受曹魏封號,不過權宜之計。實際上,孫權在作政治準備的同時也在作軍事準備。據《三國志·吳主傳》,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四月劉備稱帝后,孫權就把自己的指揮部從公安遷到了鄂城,改名武昌,並以武昌、下雉、尋陽、陽新、柴桑、沙羨六縣為武昌郡。在劉備出兵之後,在長江沿岸佈下道道防線。可見,孫權一直在提防劉備。也可見,孫權打的是有準備之仗。

相比較而言,劉備的準備則是不足的。荊州之戰後,劉備雖然又氣又恨,卻既沒有沉下心來總結經驗,也沒有休養生息厲兵秣馬,而是匆匆忙忙稱帝。曹魏黃初二年四月丙午(公元221年5月15日),劉備在成都西北之武擔山即皇帝位。六月調兵遣將,七月御駕親征,並且命令張飛到江州會合。結果張飛還沒動身,就被部下殺死。張飛之死對於劉備無疑是重大損失。關羽已在荊州爭奪戰中被殺,黃忠也於一年前病故。張飛一死,剩下馬超防魏於北,趙雲不受信任,東征的隊伍中,竟沒有像樣的將領。另外,龐統已在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戰死,法正也在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去世,諸葛亮鎮守成都走不開,因此東征的隊伍中也沒有一流的謀臣和軍師。可以說,劉備發動這場戰爭,是匆匆忙忙的,出師不利,將帥乏人。

第二點:劉備一意孤行。

對於劉備的稱帝,東征,當時是有不少人表示反對的。比如費詩,尚書令劉巴和主簿雍茂,便都不贊成劉備稱帝。反對東征的則有翊軍將軍趙雲和從事祭酒秦宓。據《三國志·趙雲傳》裴松之注引《雲別傳》,趙雲對劉備說,國賊是曹操,不是孫權。何況只要滅了曹魏,東吳就不成問題。因此“不應置魏,先與吳戰”。

但是劉備並沒有接受他們的諫言。結果,費詩被貶,雍茂被殺,秦宓“下獄幽閉”,劉巴嚇得從此不敢說話,趙雲則不受信任,不得隨行東征。

那麼,劉備為什麼要東征呢?一般人都說是要為關羽報仇。但這是靠不住的。為什麼呢?第一,像劉備這樣意志堅定堅忍不拔的人,是不會感情用事的。第二,關羽被害後,劉備並沒有痛不欲生或者拍案而起,而是忙於自己稱帝,也沒有給關羽封號,追諡其為壯繆侯是景耀三年(公元260年)後主劉禪所為。第三,劉備起兵時,關羽已經死了一年半,哪裡還會情感衝動?只能說是既定方針。

但是,按照諸葛亮的隆中對策,劉備的既定方針應該是聯吳抗曹,趙雲也說“當因眾心,早圖關中”。那麼,劉備為什麼不按照諸葛亮的戰略規劃行事,也不接受趙雲的意見?因為,曹魏是勁敵,擁有大半個天下,哪裡是一口吞得下的?所以,劉備則認為孫權好欺負。

因此,綜上所述,劉備伐吳,原因有三:第一,關羽和他情同手足,生死與共,此仇不可不報。第二,在一個弱肉強食的時代,劉備作為弱者,必須以攻為守;而曹魏太強,能攻的只有東吳。第三,就是荊州非奪回不可。

然而,即便荊州必須奪回,也得從長計議,做好準備。至少,在戰爭的過程中可以從容穩妥一點。據《三國志·黃權傳》,時任偏將軍的黃權擔心長驅直入有風險,曾經建議劉備穩紮穩打。黃權說,吳軍驍勇善戰,不好對付;我軍順江而下,進易退難。因此,為臣請求擔任先鋒,為陛下試探深淺,陛下在後方坐鎮指揮就好。劉備不聽,把黃權打發到江北,自己則不顧一切地繼續向前推進。

第三點:陸遜指揮若定。

據《三國志·先主傳》,蜀章武二年,即吳黃武元年、魏黃初三年(公元222年)正月,劉備的先頭部隊到達夷陵(故城在今湖北省宜昌市東南)。二月,劉備到達猇亭。據《三國志·陸遜傳》,以及該傳裴松之注引《吳書》,當時,吳軍將領紛紛要求出擊,陸遜卻不同意。但陸遜自有主張。他下令大步撤退,把這數百里的崇山峻嶺都讓給劉備,自己堅守在猇亭前線,拒不應戰。劉備無奈,只好命令蜀將吳班率數千人在平地立營。

蜀軍順江而下,來勢洶洶,恨不得一口吞了東吳。然而,他們來到夷陵、猇亭前線時,卻被吳軍死死地堵在那裡,一連幾個月找不到決戰的機會。再加上運輸困難,給養不足,天氣漸漸炎熱,蜀軍的鬥志越來越渙散,士氣越來越低落。這時,陸遜宣佈,反攻的時機到了。

據《三國志·文帝紀》,陸遜決定反攻是在這年的閏六月。據《三國志·陸遜傳》,他命令士兵每個人都帶一把茅草,到了劉備的軍營就放火,在放火的同時進行攻擊。一旦火勢形成,諸軍同時出擊。這一辦法果然成功。於是,在陸遜的號令下,吳軍主力齊集猇亭,大戰劉備,連拔蜀軍四十餘營。劉備猝不及防,焦頭爛額,逃到馬鞍山(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陸遜再接再厲,督促各軍從四面逼進。蜀軍“土崩瓦解,死者萬數”,只有劉備帶著少數隨從連夜逃往白帝城。他的舟船、器械、軍資“一時略盡”,他的部隊則“屍骸漂流,塞江而下”。一敗塗地的劉備既羞愧又憤恨,仰天長嘆說:“朕居然被陸遜打擊羞辱,只怕是天意吧!”也許,在劉備眼裡,陸遜不過一介書生,不足為慮。其實,陸遜不是書生,而是儒將,是東吳方面一流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成功也不是什麼“天意”,而是“人謀”。陸遜曾向孫權上過一道奏疏。在那篇疏文中,陸遜首先向孫權闡述了這場戰爭的重要性。“長江三峽最東邊的是西陵峽,西陵峽的東口就是夷陵縣。所以陸遜說,夷陵是戰略要地,也是我們東吳王國的西大門。這個地方,容易佔領,也容易丟失。一旦丟失,不僅會損失一郡之地,就連整個荊州的安全也會變得十分堪憂。因此,這場戰爭,不能失敗,只能成功。”這就是陸遜成功的第一個原因——高度重視,志在必得。陸遜向孫權陳述了劉備的三大弱點。一是劉備違背常規,不守巢穴,勞師遠征,這是自來送死;二是劉備征戰一生,敗多勝少,由此推論,這回也不足為慮;三就是他的“舍船就步,處處結營”。這是陸遜成功的第二個原因——知己知彼,胸有成竹。

第三個原因是“沉著應戰,後發制人”。據《三國志·陸遜傳》,就在陸遜和劉備相持不下的時候,孫桓被劉備的軍隊包圍在夷道。孫桓是孫權的同族侄輩,時任安東中郎將。所以,孫桓向陸遜求援,諸將都說應該出兵,陸遜卻按兵不動。陸遜說,安東眾望所歸深得人心,夷道金城湯池糧草充足,無可憂慮。等到本帥計謀施展,夷道之圍不救自解。果然,陸遜這邊一放火,孫桓那邊就解了圍。而且,據《三國志·孫桓傳》和《陸遜傳》,解圍之後的孫桓還逢山開路遇河搭橋,抄近路去攔截劉備,害得劉備翻山越嶺才得以倖免。事後,孫桓則對陸遜說:“孫某求援不得時,確實怨恨將軍,現在才知道將軍實在是調度有方啊!”

正是由於陸遜的鎮定自如和調度有方,尤其是他能夠一忍再忍後發制人,保證了吳軍的一舉成功和大獲全勝。

擴展資料

夷陵之戰對於劉備是個沉重打擊。據《三國志·先主傳》,章武二年(公元222年)八月,劉備兵敗退回巫縣(今重慶市巫山),後駐蹕白帝城(今重慶市奉節東),不久就染疾在身,一病不起。章武三年(公元223年)二月,劉備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便召諸葛亮到永安(原名魚復,縣治白帝城),安排後事。


壹零壹肆


公元219年,關羽發動襄樊之戰,以荊南四郡之兵力進攻曹魏佔據的襄陽和樊城,起初進展順利,圍曹仁、擒于禁、斬龐德,逼的曹魏集團不斷調兵遣將,後孫權令呂蒙和陸遜偷襲荊州,導致關羽腹背受敵,被東吳擒殺。

公元221年,劉備以為關羽報仇為名舉國75萬精兵進攻東吳。東吳孫權派人求和被劉備一口回絕,有大臣勸阻劉備劉備亦不為所動而一意孤行。

東征開始,劉備連連勝戰,進展順利,把孫桓圍困在彝陵,在江中又打敗了朱然,劉備被勝利衝昏了頭腦,對於諸葛亮和趙雲的勸說,他根本聽不進去,結果七十五歲的老將黃忠中箭身亡,至此,劉備的五員大將已經亡了三個,劉備實力大減,非常悲憤。

至夷陵戰役,雙方僵持了差不多六七個多月,劉備想速戰速決,但沉著冷靜的陸遜就是不出來迎戰。蜀軍派人在陣前用汙言穢語辱罵對方,吳軍裡有人忍受不了要求出戰,陸遜考慮到雙方兵力懸殊,他決定按兵不動,以不變應萬變,消耗敵人的士氣,然後找機會伺機突圍。不管蜀軍怎樣挑戰辱罵,他按兵不動。吳軍內部有些人誤以為陸遜是膽小的縮頭烏龜,加上受不了蜀軍的挑釁辱罵,企圖衝出城門迎戰蜀軍,陸遜拿出孫權的尚方寶劍,把大家的衝動硬生生的壓下去了。

劉備面對忍辱功夫了得的陸遜無可奈何,再加上當時天氣漸漸炎熱,酷暑難當,他決定沿著江邊的樹林蔭處連營八百里來安營紮寨避暑,範了常識性的錯誤。陸遜派人悄悄潛入蜀軍放火,火燒其八百里連營,然後乘亂攻殺,蜀兵潰亂大敗,幾乎全軍覆沒。

這一戰使得東吳得以苟延殘喘幾年,同時也使劉備慘敗且大傷元氣,退入白帝城,統一稱霸天下的夢想也灰飛煙滅,沒過多久就生病去世了。


劉文廣


一因傲氣,二因親情。

剛好這幾天在追《三國》。劉備也是有血有肉有野心的漢皇室子弟。

說他傲氣, 是因為劉備出山以來,以仁而出名,所以才有了桃園三結義雷打不動,至死為兄的關羽張飛好兄弟。

也是因為劉備的仁和誠,諸葛亮不惜一切出謀劃策輔佐他成帝。一直以來,諸葛亮軍師的才和計,膽和識,遠謀近觀都在劉備之上。

所以本人認為劉備不惜一切舉大軍,不聽諸葛亮的善言,一心伐東吳,除了要給弟弟報血仇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要實現帝王的霸道,想給諸葛亮一點兒顏色。沒想到現實與理想相差甚遠。

還想說他想男人一回的原因是,他也想在妻子小舅子的世界裡留下一些威嚴。也想讓東吳目睹他的厲害,畢竟東吳是他小舅子的王國嘛。

當年的婚禮是個鴻門宴,妻子又被偷偷接回孃家,是個男人都想扳回一局。無論他是帝是民,都應該先是個人。

當然,說什麼也不能排除他確實想要給弟弟報仇的心願。

慘敗的原因主要是私心太多,取捷心切,所以才適得其反!

這一場戲除了告訴我們做人要有情有義之外,還要有血有肉,任何時候不都能急於求成,更不能忘乎所以,還是那句老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讀書寫字之靜流


既然是提問的是三國演義,那就不用參考三國史,不要去糾結劉備有沒有70萬大軍

也不用糾結劉備的利益出發點,單純的從(三國演義)這部小說裡去找答案就很容易了。

小說裡呂蒙白衣渡江,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腦袋砍了送去給曹操。

遠在閬中的張飛得知就要起兵復仇,還沒出發腦袋就讓手下砍了

劉備看著這2個跟隨自己一生的2個兄弟皆因東吳而死,一怒之下點齊蜀漢全部精銳討伐東吳。

結局蜀漢幾乎全軍覆沒,劉備也心灰意冷病死在白帝城。寧學桃園三結義,不要瓦崗一柱香

三國小說裡劉關張3兄弟可以說皆因義字而死。


在座的各位給個面子


首先,戰略錯誤。劉備是以大漢正統的名義即皇帝位的,所謂“漢賊不兩立”,在即皇位之後應該先聯合孫吳,共同討伐曹魏,為漢獻帝報仇,這樣就名正言順而且能夠得到當時大多數士人階層的呼應。但是劉備先開始了伐吳,為關羽報仇,這樣就從戰略上低了不止一個檔次,說到底討伐曹魏為漢獻帝報仇是國仇,討伐東吳為關羽報仇是私仇,不可等同而語。

其次,戰術錯誤。討伐東吳說到底就是個小戰爭,派遣一上將就可,正所謂“殺雞焉用宰牛刀?”。因為劉備的御駕親征說到底也是孤注一擲,沒有退路,萬一失敗了連個退路迴旋的餘地也沒有了。當時可以伐吳的最佳人選絕不是劉備本人,諸葛亮、趙雲等人完全可以拿下,話說回來在《三國演義》中劉備打的敗仗比勝仗多得多,可以說他有別人輔佐時打仗和自己獨立出戰完全不一樣,最起碼的戰術都可能出錯了。

第三,驕兵必敗。劉備帥軍討伐東吳,前期太順利了,主要是當時的劉備集團的軍事實力要高於孫吳集團,孫權他們也確實一開始被打懵了。但是偉人就曾說過“在戰略上藐視敵人在戰術上要重視敵人”,俗話說“兔子急了還咬人”,劉備在孫吳集團屈服並拿出了和談的低姿態時沒有接受,必然會導致孫吳像曹魏求助的同時會拼死相爭。一方是退無可退,一方是驕傲放縱,這樣的結果必然引起連鎖反應,一敗塗地。

最後就是害怕失敗,夷陵之戰後劉備可以組織有效的抵抗,但他沒有而是一路跑了,這樣就使得孫吳集團能夠攜戰勝之威來要挾時,談判的餘地不大,劉備又心裡承受不了了,因此一病不起,夢碎白帝城。


南陵士子愛讀書


三國時期的形勢瞬息萬變,有分有合,讓人捉摸不透。但是始終圍繞著三個比較大的方向,那就是曹操,劉備還有孫權這三個政治集團,但是最終的結果是東吳的江山完了,劉備的江山也不存在了,最終被曹魏政權所統一那麼劉備為什麼會失敗?他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

第一個原因,是劉備的家世和他的才能都差別人好多好多。雖然他是高貴的皇室子孫,但是到他這一代的時候已經相當沒落了。甚至和平民百姓沒有什麼兩樣了。再加上他從小就沒有了父親,和他的母親兩個人相依為命,母親辛辛苦苦將他養育大之後,他就只能獨自去闖蕩天下了。而曹操家裡是官宦之家,從小接受的教育和劉備是不一樣的,而孫權相當於現在的富二代,是從他的父親和哥哥手中繼承的江山,他們兩個的起步相比於劉備來說要好太多。其二是劉備自己的才能也是不夠的,曹操會寫詩還能夠打仗,還有一手好的書法,而孫權從小也是在文化薰陶下長大的。只有劉備從小長在市井街頭,先天沒有培養文化素質,後天又沒有條件去進行學習,所以他自身的才能是不及孫權和曹操的。

第二個原因,是他太過於講究兄弟義氣了。他和關羽張飛是結拜的異姓兄弟,他們三個關係特別好,而劉備對這兩個人也確實很是關照,感情特別的深厚。但是最後也是因為這兩個兄弟,劉備葬送了自己的性命。當時關羽在荊州事件被人殺害,但是當時的蜀國和吳國正處於交好時期,就是因為劉備太過於講究兄弟義氣,他放棄了和東吳的交情,領兵攻打東吳,而最終失敗。自己在白帝城病逝,將唯一的兒子託付給了大臣們。他只顧兄弟情誼,卻沒有顧及到國家的利益,也沒有按照諸葛亮的戰略來行事,他意氣用事過於仁義,結果使得蜀國和吳國兩敗俱傷,讓曹操得利。他沒有從大局出發,而是以自己的私人感情為主,這一點也是他最終失敗的重要原因。

第三個原因,是劉備沒有深謀遠慮,他沒有考慮到國家的後繼發展,雖然眼前形勢比較鼎盛,但是他沒有預測到後來的衰敗。這是因為他沒有長遠的戰略眼光,雖然當時劉備手底下人才濟濟,有黃忠,有關羽,有張飛有馬超,雖然這些人武藝高強,但是這些人的年齡都和劉備差不多少。他沒有想到這些人不久都會和他一樣去世,那麼它朝中年輕的將軍只有趙雲一個,還是一個不受重用的將軍。如果這些人相繼離開,那麼後面怎麼辦?他沒有考慮到國家未來沒有可用的人才,沒有為國家培養出後面繼續發展的人才,而他留下的託孤大臣諸葛亮也只輔佐了劉阿斗不長時間之後就去世了。而相對於蜀國這邊的人才缺少,曹操那邊卻是人才濟濟,後來的司馬懿更是幫助曹丕一統天下。這是一個蜀國走向衰敗很重要的原因,朝中沒有可以領兵作戰的大臣,也沒有能夠繼續為國效力,為主公出謀劃策的謀臣,無奈之下,諸葛亮只能幾次三番的任用馬謖等人,國家如此缺少人才,這也就導致的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第四個原因,就是他選定的繼承人根本和曹操那邊的繼承人沒有可比性,曹丕從小受到精英似的教育,在軍營中長大,跟隨著曹操南征北戰,不僅是文學還是武力上都非常的了不起,非常的傑出。而劉阿斗,一個乳臭未乾的小孩子,再加上智商又比較低,整天吃喝玩樂,根本不懂國家大事。兩個人進行對比,瞬間就可以分出勝負。也正是因為劉阿斗的存在,讓很多大臣心灰意冷,讓蜀國走向了衰落。再加上後來諸葛亮去世,蜀國更是沒有了頂樑柱,怎麼可能會不被人收復呢?

我認為,如果劉備能夠從大局出發,如果劉備能夠隱忍自己的怒氣,隱忍自己的恨意,如果他能夠將仇恨先放下來,將國家大義放在第一位,那麼他便不會去世,也不會將國家交給那樣的一個繼承人,也許蜀國還有繼續發展的可能。如果劉備能夠多為朝廷籠絡一些人才,如果劉備能夠多培養一些年輕的將軍,那麼也不至於讓諸葛亮無人可選,無人可用。如果劉備能夠選擇一個好一點的繼承人,選擇一個有能力,頭腦聰慧的繼承人,那麼蜀國也不會走向滅亡。正是因為這些原因的存在,蜀國最後慢慢的衰敗了,最終被其他人征服。









放牛娃看電影


桃園三結義,雖然是《三國演義》虛構的,但是劉備關羽張飛情若兄弟,卻是真實的。關羽敗走麥城被殺後,劉備張飛真心難過,也想為關羽報仇。張飛因報仇心切,反遭部下殺害。劉備興兵伐吳,卻被陸遜火燒連營,劉備敗走到白帝城。

就在白帝城,劉備召來諸葛亮,對他囑託了身後事。劉備為何選擇白帝城託孤,而不是回到成都。

劉備舉蜀漢全國兵力伐吳,一則為關羽報仇,二則是為了再次奪取荊州。蜀軍勢如破竹,東吳無人可抵擋劉備,孫權只能再次啟用了陸遜。劉備帶領大軍到了夷陵安營紮寨,陸遜抓住機會,放了一把火,燒的劉備一蹶不振,燒的蜀漢許久沒有緩過來。

夷陵慘敗後,劉備就一直待在白帝城,沒有再回成都。劉備是在夷陵慘敗一年後,才病逝的,這一年的時間,劉備怎麼就不回成都,是無顏面對蜀漢父老麼。劉備一直待在白帝城,也是為了蜀漢著想。劉備兵敗夷陵後,東吳並沒有停止攻擊蜀漢的步伐,劉備待在白帝城,就是想守住蜀漢的入口,抵禦東吳入侵。

荊州還在劉備手裡時,白帝城不是邊防一線,但是荊州一丟,白帝城的戰略地位就提升了。劉備選擇一直待在白帝城,就是為了構建白帝城的防禦體系,防止東吳攻入蜀漢腹地,給蜀漢帶來更大的危險。

劉備最終也是在白帝城託孤,是召諸葛亮和劉禪從成都來的白帝城。軍權還在劉備手裡,諸葛亮若有異心,便是有來無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