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邵武:為社區工作者點贊

  口 龔義麟

  如果不是這樣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很多人不知道,在生活的社區,有這樣一群人,每天奔忙在大街小巷,有那麼多忙不完的事……他們的工作繁瑣而平凡,雖然辛苦卻甘之如飴,這就是人稱“小巷總理”的社區工作者。

  疫情防控,他們是上情下達的“連心橋”。既是黨和政府決策部署的落實者,又是老弱病殘的陪伴者,更是奮鬥在一線,為廣大居民辦實事的服務者。社區出現感染病人要怎麼隔離、送診,進出人員如何登記、測體溫,封閉管理怎麼管,封閉後的生活問題如何解決……這些工作他們親力親為。當人們“宅”在家裡“作貢獻”的時候,他們卻要走出家門守住 一線。

  他們是守護安全的“防疫牆”。沒有誓師會,沒有請戰書,只有一隻普通的口罩,在親人的牽掛中走出溫暖的家門,目標是“不漏一戶、不漏一人”。他們和外地返鄉人員“親密”接觸,用“接地氣”的喊話,宣傳防疫注意事項;他們揹著噴霧器、擰著消毒水;他們派發宣傳單、入戶排查、人流管控……在寒風冷雨中,恪盡職守,居民稱讚他們是家園的“守護神”。

  他們是居民生活的“貼心人”。穿行樓棟之間,與群眾走得最近,貼得最緊,面對一些居民埋怨甚至謾罵,忍辱負重耐心解釋毫不鬆懈。嚴控期間,疏導化解居民的不安煩躁,保障居民生活起居和一日三餐……“白加黑”是他們工作常態,白天是一線“戰鬥員”,晚上是回應群眾關切的“解惑員”,還有兼職的“外賣員”“快遞員”“心理疏導員”等多重角色。

  他們是抗疫一線的“排頭兵”。疫情來襲時,是最美的逆行者、最堅實的防線。為守護好社區,用腳步丈量家園,熟悉的身影、真誠的笑容、溫暖的問候就是“通行證”。平時不顧安危,超負荷工作,只要居民有需要,第一時間衝在一線。居民們說:每天看到你們,就安心。

  歲月靜好,只因為有人在負重前行。你們都是戰士、是先鋒,居民在你心中有多重,你在居民心中就有多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