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怎样看待姜昆与郭德纲之间的恩怨?

绝世神僧大轮明王


郭德纲和姜昆之间的关系,一直是媒体关注的话题。面对姜昆的批评,郭德纲来者不拒,曾在微博上发表56字小诗,矛头分明指向了姜昆,第一句就是:楚河两岸硝烟障,从来暗箭起同行。那么二人“梁子”是这么结下的呢?下面小编就为大家扒一扒,看完相信大家心中就会有答案了。

本来按照姜昆在相声界的地位,根本没有必要和郭德纲针锋相对,我当我的主流,你干你的小剧场。从最初的采访来看,一开始姜昆还是比较欣赏郭德纲的。

可是后来随着姜昆地位的提升,势必要提倡主旋律,加之同行们的推波助澜,最后发生了姜昆点名郭德纲的事情。

早在2006年,相声界就针对郭德纲的相声,提出要抵制相声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但后来反被郭德纲信手拿来当了包袱。随后郭德纲借此创作了相声段子《我要反三俗》,被诸多人称之为“郭式相声”之中的经典。

姜昆和郭德纲的恩怨,其实是姜昆先在媒体面前说郭德纲道德有问题,不知道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喜欢他。对此郭德纲在微博上发表56字小诗,矛头分明指向了姜昆,第一句就是:楚河两岸硝烟障,从来暗箭起同行。后来郭德纲在说济公传时,用了个桥段,济公说帮皇帝治病的条件是要跟太后亲近亲近,这时旁边有个太监说:“你道德有问题!”,济公就说:“这是哪个太监说的!”,从此两人就结下梁子。

随后,姜昆还联合广大相声界同行发起抵制三俗倡议书,主题是自觉地拒绝低俗、庸俗、媚俗等相声界的“三俗”现象,并在期间暗中批评过郭德纲则拿反三俗作为笑料调侃,称其会遭到公众的抛弃。

但是郭德纲似乎越战越勇,在相声界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旗下德云社的规模也逐渐壮大,自己和弟子也纷纷涉足各大综艺节目和影视界。相比比较姜昆近些年却很少有经典的作品出现了。

其实,无论姜昆还是郭德纲,作为相声演员,他们面临的困境是相同的。在文艺形式更加多样、娱乐手段无处不在的今天,要想包袱个个抖得响,受到大众持续不断的掌声,已经越来越难,但是郭德纲做到了,至少他让很多人重新喜欢上了相声,算得上是相声界的“一股清流”了。


楚阳丶锡波哥哥


姜昆本来是个很好的相声演员,上山下乡时和我的老师在一起下乡了!那时他还啥也不是,只是比较有心机、把大家平时说的段子都记下来,后来才拜马季学了相声、也算是半路出家!混口饭吃!郭德纲当初就是个“小企业主”,为了生存,才拜的侯耀华为师,就是挂了个名,就象小企业挂靠大公司要口饭吃,背靠大树好乘凉!避免别人欺负!拍良心讲、挺不容易的!但这毕竟也是个企业,姜怕郭起来抢了他的饭碗(现在看,果然如此),肯定打压郭。其实,姜的肚量太小,你作为前辈(虽然辈分一样、但是姜出名多少年了)就不应该打压新生代!应该扶持一下郭,这样不但发扬了相声事业还赚了个好名声!说白了,就是心眼小、目光短浅,小肚鸡肠,弄得现在不好做人了!我想那时姜要帮了郭,郭绝对不会亏待姜、相声传承更会发扬光大一些、也不会整天窝里斗了!



宝力道影视


姜昆与郭德纲之间出现的恩怨,其实归咎到底就是两人争的是名利,或者说是相声圈的生存之争。两人关系不好在那段时间让媒体当作话题炒作的不可开交。一直是经常热搜霸屏的存在,简直就可以组CP了。

两人都是侯宝林的徒孙辈。姜昆的师父是马季,马季的师父是侯宝林。郭德纲的师父是侯耀文,侯耀文的父亲是侯宝林(父子传承),侯耀文的师父是赵佩茹先生。

姜昆人家肯定是侯宝林的徒孙,这个是正统传承。郭德纲是侯宝林儿子的徒弟,也算是徒孙。尽管在时间轴上感觉他们不是一个辈分,但二人确实在一个辈分。没有谁不尊重谁的辈分关系。

说到两人的矛盾源头是在2006年,相声界就针对郭德纲的相声,提出要抵制相声中的庸俗、低俗、媚俗成分,但后来反被郭德纲信手拿来当了包袱。随后郭德纲借此创作了相声段子《我要反三俗》,被诸多人称之为“郭式相声”之中的经典。

2007年姜昆还联合广大相声界同行发起抵制三俗倡议书,主题是自觉地拒绝低俗、庸俗、媚俗等相声界的“三俗”现象,并在期间暗中批评过郭德纲则拿反三俗作为笑料调侃,称其会遭到公众的抛弃。

2011年9月底,姜昆讲座时指出郭德纲“这个人在道德在伦理上出现问题,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他?”郭德纲哪容得下被批评,随后郭德纲发微博反击:楚河两岸硝烟障,从来暗箭起同行。观棋不语真君子,大人何必小鸡肠。你且扬威修栈道,我自低言度陈仓。堪叹人生终有老,莫叫无才笑江郎。并号召徒子徒孙发起了猛烈攻击,这场骂战骂了几天才消停。

后来,姜昆助理对姜昆的言论进行了否认,称并不是指向性。时隔半月,姜昆在一场座谈会上再次指称不少人追捧下三滥的恶俗艺术,不少网友认为姜昆讽刺的就是郭德纲。

姜昆和郭德纲明面是"雅跟俗"之争,实际上相声主流之争。相声对于观众来说是一种娱乐方式,但是无论是高雅相声还是草根相声。只要不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都是在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做努力。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拉拉爱看视频


他们只不过对相声的理解不同!造成了针锋相对的局面!其实本身他们都没有错!只不过代表了相声的不同见解!很多人批评姜昆!我感觉这是不对的!因为他也是为了净化相声!打个比方!以前的东北二人转为什么没落?为什么只能在东三省火?为什么推广不到全国?其实这就是文化领域的不同!满嘴黄段子!怎么能登大雅之堂!在这种局面下赵本山才提出绿色二人转!从而使二人转冲出来东三省走进了全中国!姜昆提出了净化相声其实和赵本山的绿色二人转有异曲同工之妙!为什么大家都质疑姜昆而没有人去否定赵本山呢?

不可否认郭德纲对相声的贡献!但是每次都拿别人的家庭来开玩笑,大家感觉对吗?真像郭德纲说的那样:郭德纲占20剩下的80%于谦和他的家人!搞笑的段子很多!为什么全是拿人家的家人开玩笑?于谦的心里承受能力真大!试想一下如果别人拿我们的家人开玩笑即使给你钱,你能像于谦那样谈笑风生吗?

郭德纲的相声大家可能都有一个感觉,在剧场好笑,但在正规的电视台就没那么好笑了!仔细一想不难明白,你在剧场能说的在电视台就不能说!以前我们听马季,姜昆,冯巩等艺术家的相声没有拿别人的家人开玩笑但一样好笑!这就是功底!

最后就说一句:郭德纲是相声演员但永远成不了相声表演艺术家!奥!对了!除了自封的!


低调攒人品678


同行之间的利益博弈,无非就是一块蛋糕谁都想独吞,理论上姜昆资历老点,在那儿倚老卖老;郭德纲民心所向,但也被人诟病,二者都是艺人,咱们只是个观众,听听就好了!



一凡亦不凡


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境遇。姜昆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与特殊的方式进入了特殊的舞台,成就了其特殊的艺术人生。郭德刚没有赶上文艺界的好时候,那时候,国有曲艺团体人满为患。留给郭德刚的只有靠自己闯市场,三次闯京师,以自己无怨无悔的执着,以对传统艺术的热爱,以自身原实、无可挑掦的深厚的基本功,终于被广大相声及曲艺爱好者所接受丶认同、欢喜。郭德刚成功了,难辛不容易,但也表示了必然性。当舞台及电视的表演不关听众痛痒时,当空活,假话充斥舞台时,当电视相声被观众用脚投票吋,表明部德刚的成功是必然的


小刚238252430


姜昆为了相声事业,郭德纲成就了相声事业的新生命!前者站在相声事业发展的高度上,后者发展相声事业在于生存下去!一个为目标一个是过程,如同自驾游北京前往重庆,一个就要求走高速途经西安入川抵达重庆,大气简单目标明确;另一个在高速已经堵上了,大雪封山之时还要坚持就成了难为自己,必然选择国道和能通行的乡镇街道!前者看到小路的风险和漫长旅程,后者知道当前路程需要变换思路!只有实践而且成功了才能算数!个人经历告诉我:你站在战略上讲问题就有人跟你讲现实,你讲现实就有人跟你谈战略目标,你讲了目标人家跟你说自身条件!这就是社会发展的需要,矛盾是世界进化的途经!是发展的客观规律!


旗帜---邵长山


我觉得每个行业都有新旧交替的时刻,郭德纲的相声不被主流看好,是因为加入了老一辈艺术家不能接纳的东西。其实一个艺术的传承包括继承传统里那些精华的东西,同时也要适应时代的发展推陈出新的东西。

其实姜昆和郭德纲之间的问题本来不是恩怨问题,可以理解成是一个代沟,就像大人和孩子之间的代沟。不管你怎么不喜欢我,我都终将代替你成为时代社会的主流。我继承了你优良的传统,我也有自己独特的被社会认可的长处,那我说我一定能有出息你还不信吗?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如果非要说胜出不用疑诲一定是郭德纲,当然得要熬到主流们主流不了了。所以说,都是为了国家传统艺术发扬光大,主流们可以考虑给新生代一点活路,毕竟挑好学生选拔才有希望获胜。


归来不再少年


正规军和草台板子的那么点事,可是市场是检验的标准,群众喜欢才是硬道理 正规军也要不断拿出好作品 也要为相声事业不断创新,我本人很喜欢姜昆 也喜欢郭德纲,但是更佩服那些靠自己的力量,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一直奋斗在这个事业里的人,最后成气候是必然。



兰格旅行


每个人的人生境界不同见解和观念不同,就如同十个手指伸出来不一般齐一样。作为前辈应该多关心爱护晚辈,适当的批评指点是对的,关键看用心。作为晚辈应牢记前辈的教诲吸收他们的经验。有的事,人们有不同看法,很正常,不可小题大做,过去了就算了,昨日之事不可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