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5 疫情過後,適合45到60歲的阿姨大叔們做的6種熱門小生意!

1、韓式家居飾品

人們越來越重視家中的一些佈置和擺設,家居裝飾的風格趨於多元化、個性化。“韓流”襲來,讓不少30-40歲的人愛上了韓劇中的家居飾品,恰好抓住了人們“不與他人同”、“選我所愛”的消費心理。

但就是韓式家居飾品成本高,由於貨源的因素,使得定價不得不更高,而喜歡在私人小店裡購買家居飾品的人,大多是抱著貪圖便宜“淘”貨的心理,加之商場之間由於競爭而瘋狂降價的行為,使得人們看到相同高價位的家居飾品,就會產生“花這麼多錢還不如到商場裡買牌子貨”的心理。所以你的東西必須要與眾不同,才能吸引小資們的青睞。

2、親子用品超市

既然叫超市,那東西就得全,奶嘴、奶瓶、睡袋、童裝、玩具、科教用品、護膚用品、服裝一應俱全,商品應力求全而新。

要把綜合性的嬰兒用品店經營好,嬰兒用品商店首先要以齊全的商品吸引顧客,以免去媽媽們分別採購的麻煩。在商品的選擇上力求新,可以觀察一些大型的商場或根據顧客的反映,及時更新換代。同時,還可依照客源、年齡段,對中高檔產品進行合理搭配。服務態度要友好。這是永遠不變的商業信條。對待顧客,應盡力提供服務,比如為顧客提供選購意見,製作用法須知等。檔次定位要明確。嬰兒用品有諸多的品牌,應該遵守“名品進名店”的原則,根據店的定位,選擇合適檔次的產品,以符合消費者的購買心態。

嬰兒用品店的利潤平均在25%左右,每月3-4萬元的銷售額基本可保本。一開始可能會有難度,但只要定位準,經營到位,路將越走越好,因為嬰兒用品粘性較大,顧客一旦認準了就不會輕易走掉。

3、室內設計工作室

現在打開網頁搜索裝潢,就能看到各類樣板間的圖片。但在二三線城市中,一些做室內裝潢的設計師多為工作年頭較多的人,這類人仍然堅守自己的裝修風格,即使效仿,也未必能臨摹出幾分,讓不少家庭不得已出大價錢在外地聘請設計師。

王明佳正是看到了這種商機。從大連魯迅美術學院畢業的他曾在南京任職近兩年,主要從事陳列的相關工作,但也接一些室內設計的私活兒。聽老家的朋友介紹,他萌生了回家創業的想法,和朋友在老家開了一家室內裝潢工作室。前期他和朋友只投入3萬元,主要用於租辦公室,一旦客戶有意向,他們先做出方案,對方滿意,再動手施工。前期除了定金外,所有購買材料的錢都需要自己墊付,完工後再由客戶一併結付。王明佳坦言,一套普通房子從施工到完工需要2個月左右,除去工人費用外,可以賺取兩三萬元。

4、兒童託管所

生活節奏快、工作忙是“80後”的共同特徵。有了孩子的“80後”,幾乎都是父母還未退休,自己還要工作,所以孩子的接送、託管的確是個問題,而低幼兒童小時託管中心能為大部分父母解決這個難題。這個創業項目對創業者無年齡限制,但初期投入較多,主要用於租房子及添置兒童玩具、兒童讀物、小桌椅等,還需聘請1名幼教專業人員,負責實施兒童遊戲,觀察兒童行為,向家長提供建議。

張佳是個美術老師,自己辦了一個畫室,畫室只有晚上6點才有學生上課,其餘時間她都很清閒。張佳一開始並沒有打算做兒童託管中心,但附近有家幼兒園,學生家長經常讓張佳幫忙接孩子,久而久之,張佳發現這也是個商機,於是白天就將畫室作為兒童託管中心。張佳坦言,現在孩子越來越多,不得不招人過來幫忙。目前都是小時託管,每個孩子每月收500元,除去雜費,算起來要比畫室賺的還多。

5、特色咖啡館

記者的老家是典型的三線小城市,作為一名消費者,我深知在此類三線小城市中的消費需求,咖啡館就是其中之一。小城市最顯著的特點就是“小”,商場、電影院幾乎都集中在一個區域內,逛街逛累了或者電影還沒開場時,咖啡館就顯得尤為重要。

該項目選址要在鬧市區,鋪面不必很大,20平米即可。經營的商品不需要強調高價值,而要顯現它的與眾不同。它的顧客群不是真正來品嚐咖啡的,而是一些中低層消費者,多以年輕人為主,所以對於室內裝修頗有講究。可根據城市的具體環境,營造出不同於其他咖啡館、冰吧的特色環境,適當加入年輕人喜歡的元素。目前這類商店在二三線城市並不少見,競爭激烈,導致淘汰率較高,所以,只要夠有特色,飲品豐富美味,相信市場前景比較樂觀。

6、跑腿代購服務

一個新興的服務行業,針對沒有時間上街購物或懶得出門的年輕人、行動不方便的老人及外地遊客等,提供適合他們需要的消費服務。

記得有個朋友35歲從大城市離職,在老家3線城市成立了一個跑腿公司,天天中午12:00下午17:30他就拉著幾個員工上街發名片發傳單,什麼活都幹,代替客戶道歉、送生日禮物、代購、告白,他們公司甚至接代捱罵挨女友2巴掌的活,生意不錯,一個月有1萬元收入,相信以後他們會越做越好!

疫情過後,適合45到60歲的阿姨大叔們做的6種熱門小生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