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抗击疫情 陕西公安战斗在一线)杨凌:“和气”执法换来群众“服气”配合

(抗击疫情 陕西公安战斗在一线)杨凌:“和气”执法换来群众“服气”配合


2月5日上午,陕西省杨凌示范区公安局民警张磊巡逻时,看到包括部分外国人在内的辖区群众仍在逛街,着急地通过巡逻车喇叭用普通话、陕西方言和英语劝群众赶快回家,被群众拍成短视频《杨凌警察三语种喊你回家》在网上热播,获得160多万的点击量,“三语喊话哥”张磊一时成为当地网红。

“三语喊话哥”是杨凌示范区公安局在疫情防护期规范、文明执法的一个缩影。疫情阻击战打响以来,杨凌示范区公安局在扎紧疫情防线的同时,用微笑平和的执法行为消除群众恐慌情绪,实现了执法与社会效果的双收获。截至目前,全区未发生一例疫情漏管脱管,未发生一起因疫情管制引发的纠纷。

娱乐场所关停监管由“堵”变“疏”

网吧、棋牌室等娱乐场所的关停监管是疫情期间执法的一个难点,部分网吧和棋牌室在表面关停的掩护下偷偷营业。杨凌示范区公安局一方面在群众中大力宣传疫情期间聚集的后果,引导群众科学防疫,减少非法营业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加大对相关场所的引导,发动场所业主参与疫情群防,并为场所停业期间的设备维护、场地安保、员工安置提供便利,变“堵”为“疏”,尽力解决停业期间的实际困难。此外,在对违规营业场所的查处过程中,杜绝粗暴的砸机器、收设备等做法,将文明执法贯穿始终,公开执法标准,公正执法行为,公示处罚结果,用“和气”执法换来“服气”配合。

为了给民警规范执法提供可靠遵循,杨凌示范区公安局在疫情阻击战打响后第一时间制定执法规范流程和工作纪律规定,从查控用语、标准流程、查控动作、处置方法等方面,为人员和车辆查控、疫情高危人员处置、不配合检疫人员处置、社区村组摸排、入户走访、居家隔离保障等工作制定详细的行动指引,有效规避过度执法和粗暴执法。

见面有微笑、开口说您好、查完道平安

2月17日傍晚,杨凌杨村派出所民警王子轩在疫情排查中发现一名与家人吵架而离家出走的12岁少年,他不但为少年穿上军大衣、戴上口罩,还以大哥哥的身份和言细语地对其反复劝解两小时,将少年安全交到家人手上。“排查每一位群众时,我都会坚持使用规范用语和微笑表情,以耐心换取理解,让群众知道口罩下的我在微笑,这也是一种力量。”

在执法规范的基础上,杨凌示范区公安局要求民警在疫情查控中突出平和、友善的执法态度。“我来帮您”、“您别担心”、“您还有什么困难可以跟我说”、“一路平安”成为民警在查控中说的最多的话,“见面有微笑、开口说您好、查完道平安”成为民警疫情期执法“标配”。平和友善执法在向群众传递战“疫”必胜信心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群众配合程度,提升了查控效率。

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

2月14日,杨凌五泉派出所民警冯昫在疫情卡点执勤时,遇到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执意要外出磨面。冯昫将老人请到卡点办公室,为他泡上茶跟他聊家常,原来老人的孩子不在身边,家中食品吃完后才出来采购。在将老人送回家后不到一小时,冯昫就将自费购买的米面油、生活必需品和一包口罩送到老人家中,还用记号笔把自己手机号大大地写在A3纸上留给老人,嘱咐他家中有事先给这张“大名片”上的号码打电话。

杨凌示范区公安局要求民警在遇到群众求助时落实“首问负责制”,为群众解难事、办实事、做好事。在社区,民警带领群防队员为居家隔离群众购买配送生活必需品。在村组,驻村民警帮助群众解决防疫期农资物品紧张难题。在复工复产企业,民警为急需物资和复工人员专车建立查控绿色通道。“雪中送炭”的民警成为群众在疫情中靠得住、信得过的知心人。

为了将规范平和的执法标准压实到每位民警,杨凌示范区公安局以“口袋书”的形式将执法标准发给一线执勤民警,确保人手一份。“口袋书”图文并茂,辅以具体执法案例,给民警疫情执勤提供直接引导。同时,他们还制作执法视频教程,通过网络推送至一线执勤岗位和民警。此外,杨凌示范区公安局还发挥督察作用,采取突击暗访、实地检查、谈话了解、查阅台帐等方式对民警执法进行督导检查,从严从细规范民警执法行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