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7 黄氏十大古建筑,黄国故城

1

黄国故城

黄国故城位于河南省潢川县城西约6公里的的隆古乡,是河南省保存较为完整的一座春秋时期诸侯国都城。


黄国故城遗址已收入《中国名胜大词典》和《中国名胜辞典》,1998年列为河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05月25日,黄国故城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氏十大古建筑,黄国故城


2

个园

个园位于江苏扬州古城东北隅,盐阜东路10号,曾荣获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首批国家重点公园”称号,在国内外享有盛誉,也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


由两淮盐业商总黄至筠于清嘉庆23年(公元1818年)在原明代“寿芝园”的基础上拓建为住宅园林。


个园以叠石艺术著名,笋石、湖石、黄石、宜石叠成的春夏秋冬四季假山,融造园法则与山水画理于一体,被园林泰斗陈从周先生誉为“国内孤例”。

黄氏十大古建筑,黄国故城


3

开元寺

开元寺始建于唐垂拱二年(686年),传说泉州巨富黄守恭梦见桑树长出莲花,遂舍桑园建寺,初名“莲花寺”。


开元寺位于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西街,是中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文物古迹,也是福建省内规模最大的佛教寺院。


大雄宝殿雕塑技术高超,尤其是粱槽间的24尊飞天乐伎,在中国国内古建筑中罕见。


大殿内用近一百根海棠式巨型石柱支撑殿堂,俗称"百柱殿",殿内供奉的五方佛像,法相庄严,是汉地少有的密宗轨制。


大雄宝殿之后的甘露戒坛,系中国现存三大戒坛之一。

黄氏十大古建筑,黄国故城


4

九襄石牌坊

清朝道光29年,发迹之后的黄体诚,为感念寡母、恩嫂的养育之恩,打点清溪县令(汉源县古为清溪县)上报清廷,经道光皇帝批准并颁发圣旨,修建双节孝石牌坊。


今位于四川雅安汉源县九襄镇,古时有成都出南门第一坊美称。


牌坊上雕刻有48部戏曲故事,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黄氏十大古建筑,黄国故城


5

己略黄公祠

己略黄公祠坐落在广东省潮州市古城义安路铁巷头,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年)。


祠堂坐北向南偏东20度,面宽18.54米,进深25.70米,现有建筑面积550平方米。


这座祠堂规模不大,但集潮汕传统建筑艺术之大成。不论石雕、木雕、金漆画、嵌瓷,无不应有尽有,而且雕刻做工精巧华丽,令人称绝。


整座建筑物轻重有别,层次分明,因而被誉称为“潮州木雕第一绝”。


已略黄公词现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氏十大古建筑,黄国故城


6

正亮堂

黄氏大宅坐落于江西省遂川县堆子前镇鄢背村。


黄氏大宅系清朝鄢溪黄氏由相和义方、义言、义齐三个儿子共同修建。


整座大屋共设九个厅堂、十八个天井、楼上楼下共一百六十余间纵横相通,号称“九厅十八井”,气势恢宏。


屋中梁柱石礅、楼堂檐板、拱斗翘角、窗门屏风、隔扇栅栏等无不精雕细绘,中有龙凤狮象千姿百态,花鸟虫鱼栩栩如生,人物典故呼之欲出,梅竹松荷饱蕴风采。

黄氏十大古建筑,黄国故城


7

广州黄大仙祠

始建于清朝己亥年(公元1899年),复建后的广州黄大仙祠坐落在芳村区古祠路1号。


清末民初是广州著名的宗教胜地之一,对广州及珠江三角洲以至港澳各地都有极大影响。


黄大仙主殿、观音殿及吕祖殿的牌匾为广州市文化局捐赠,由南越国御花园遗址出土的秦代古船台枕木(古松木)制成。


黄大仙祠的牌匾古木藏在地下五米深的地方已有2200多年,木板重500公斤,保存十分完整。被鉴定是现今世上保存最久的的古木之一,是十分珍贵的历史文物。

黄氏十大古建筑,黄国故城


8

南门黄氏家庙

南门黄氏家庙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铜陵镇顶街下巷南门大埕,始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至今已有193年的历史,为东山县唯一独立供奉黄道周先生的家庙。


黄氏家庙为宫殿式建筑风格,坐北朝南,歇山顶土木结构的二进明堂,面阔三间,门前有大埕,俗称“南门大埕”。


黄氏家庙的拜亭、门楼均为穿斗式木架构。斗拱与梁枋举架的卷书、瑞草祥图木雕,精雕细刻,透雕、浅雕、镂空雕等雕刻手法一应俱全,造形优美,栩栩如生。

黄氏十大古建筑,黄国故城


9

黄宗羲墓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浙江省余姚城东南10公里的化安山下的龙山东南麓,现属陆埠镇十五岙村。


清军入关后,黄宗羲召集里中子弟数百人组成“世忠营”参加反清战斗,达数年之久。失败后返乡闭门著述,清庭屡次诏征,皆辞免。


黄宗羲的启蒙思想空前绝后,被称为“中国思想启蒙之父”!


墓坐西朝东南,正面形似荷叶山墙,用条石错缝叠砌。中间直竖石刻墓碑, 上镌隶书“黄公梨洲先生墓”七个大字。


碑前置有石祭桌,用鹅卵石铺设的拜坛,两侧各置一条石凳。墓四周丛山巍巍,绿阴蔽日,给人一种肃穆幽静之感。

黄氏十大古建筑,黄国故城


10

黄氏大宗祠建筑群

黄氏大宗祠位于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荔山村。


包含月轩黄公祠、黄氏大宗祠、黄氏名贤祠,均属清代大式建筑,总面积1667平方米。


建筑格局均为三进连庑廊夹天井布局,均为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石础青砖墙,硬山式顶,抬梁木架构;绿釉瓦当滴水。


建筑群气势雄壮,祠内外保存有石刻、木刻、砖雕、灰雕等多种饰物,其中以放置祠前的6只神态各异的石雕狮子最为精美。


黄氏大宗祠具典型的岭南建筑风格,是带有浓烈的地方色彩的人文景观,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是斗门地区保存原貌较为完整的古建筑之一;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来自传承黄氏文化

黄氏十大古建筑,黄国故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